跳转到内容

五大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造卫星拍摄下的五大湖区
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休伦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五大湖(英语:Great Lakes)是位于加拿大美国交界处的5个大型淡水湖泊,按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休伦湖Lake Huron)、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除密歇根湖全属于美国之外,其它4湖为加拿大和美国共有。

这5个湖泊所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水域,包括了世界地表淡水的21% 。[1][2][3]五大湖的总面积为94,250平方英里(244,106平方千米),约略跟英国差不多大,总水量为5,439立方英里(22,671立方千米)。[4]五大湖有时也被有些美国人称作北海岸或第三海岸。 五大湖湖岸也被认为是北美第四长岸线,总长大约为17,000千米(10,563英里),粗略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半的长度。[5]

水文特点

[编辑]
五大湖之纵向剖面图
五大湖与圣劳伦斯湾

水流方向从西向东,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由西向东排列如下:

  1. 苏必利尔湖:五大湖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82,1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湖(仅次于里海),也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2. 密歇根湖:面积57,750平方公里,是美国第一、世界第五大湖泊。五大湖中唯一完全在美国国境之内的湖泊,密歇根湖与休伦湖属于同一水体。
  3. 休伦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176米,湖的平均深度为59米,面积59,600平方公里,蓄水量3,568立方公里,湖岸线长6,159公里。
  4. 伊利湖:以暴风雨闻名,湖水最浅,有田园风光之美。有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由伊利湖飞溅直下至安大略湖。
  5. 安大略湖:是五大湖中最小的一个(19009平方公里),蓄水量超过伊利湖(1639立方公里),是世界第十四大湖,湖岸线长1162公里,河水奔流至安大略湖东岸的圣劳伦斯河

湖泊资料

[编辑]
伊利湖 休伦湖 密歇根湖 安大略湖 苏必利尔湖
湖泊面积[4] 9,910平方英里
25,700平方公里
23,000平方英里
60,000平方公里
22,300平方英里
58,000平方公里
7,340平方英里
19,000平方公里
31,700平方英里
82,000平方公里
水体体积[4] 116立方英里
480立方公里
850立方英里
3,500立方公里
1,180立方英里
4,900立方公里
393立方英里
1,640立方公里
2,900立方英里
12,000立方公里
海拔高度[6] 571英尺(174米) 577英尺(176米) 577英尺(176米) 246英尺(75米) 600英尺(180米)
平均深度[5] 62英尺(19米) 195英尺(59米) 279英尺(85米) 283英尺(86米) 483英尺(147米)
最大深度 210英尺(64米) 770英尺(230米) 923英尺(281米) 808英尺(246米) 1,332英尺(406米)
主要城市[7] 底特律
布法罗
克里夫兰
伊利
托莱多
阿尔皮纳
贝城
欧文桑德
休伦港
萨尼亚市
芝加哥
加里
格林贝
密歇根城
密尔沃基
马斯基根
特拉弗斯城
哈密尔顿
金斯顿
密西沙加
奥沙瓦
罗切斯特
多伦多
匹克林
杜鲁斯
马凯特
苏圣玛丽
苏圣玛丽
苏必利尔
桑德贝
五大湖海拔高度、平均深度、最大深度及体积示意图
备注: 每个长方形的面积与湖泊的蓄水量对应成比例。所有测量数据基于低潮基准面。
来源: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6]

成因

[编辑]

冰川侵蚀

五大湖形成示意图

气候

[编辑]

五大湖地区是潮湿的大陆性气候,夏天冷凉而冬天异常严寒,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五大湖地区南部属于柯本气候分类法Dfa型气候,北部属于Dfb型气候,[8]受来自于不同区域的气团影响,比如来自北极的干冷气团,来自西部的温暖的太平洋气团,来自南边和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9]大湖本身对气候也有调节效应,他们可以增加降水和产生湖效应降雪[8]

大湖效应

[编辑]

最有名的五大湖的冬季对天气的影响就是“大湖效应”。五大湖在冬季并不完全封冻,即使到了晚冬,湖中央还是没有冰盖。由西边刮过的盛行风从湖中带走略微暖湿的空气。当这些暖湿空气与湖畔陆地上的干冷气团相遇时,产生带状强降雪带。当强风伴随着冰冻的空气吹过大湖时常常给湖岸地区(尤其是五大湖东岸地区)带来大雪带。

大湖还会调节季节温度,但没有海洋效应那么强。大湖在夏季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在秋季则会缓慢的辐射热量,增加温度。这种温度调节效应结合局地气候产生了一些所谓的“水果带”,那里可以出产很多南部才有的水果,因此五大湖畔有许多果园和酒庄。这种大湖的效应还会给沿湖地区带来大,沿苏必利尔湖畔特别明显。

经济

[编辑]

五大湖周边的天然资源丰富,有铁矿石石炭石灰石等矿产,美国位于五大湖区南端的芝加哥是全国的工业重镇。

1825年美国开凿伊利运河,1848年完成,经由纽约州哈德森河,将五大湖和纽约市连接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内陆航运系统之一。1954年加拿大又在圣劳伦斯河上开凿圣劳伦斯航道。五大湖地区形成多个重要湖港,货运繁忙,货运总量达9800万吨。

五大湖是重要的观光景点。因位处高纬度内陆区,夏天冷凉,日平均气温也只有摄氏15度,适合避暑。湖内有无数岛屿,湖中多鳟鱼白鱼鲑鱼富鲈海鳗等特产,游人可以享受到垂钓的乐趣。

水力发电厂主要集中于圣玛丽斯河、圣劳伦斯河,总发电量达800万千瓦。

环保

[编辑]

2006年11月30日,加拿大环保组织提出的报告指出,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每年将数十亿加仑未经处理过的污水倾倒入五大湖,造成了部分湖岸必须关闭,并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其中,由于前期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不重视,水体优养化导致的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和河道的淤塞。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Great Lakes – U.S. EPA. Epa.gov. 2006-06-28 [201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2. ^ LUHNA Chapter 6: Historical Landcover Changes in the Great Lakes Region. Biology.usgs.gov. 2003-11-20 [201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1). 
  3. ^ Ghassemi, Fereidoun.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521-86969-2. 
  4. ^ 4.0 4.1 4.2 Great Lakes: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Fact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2011-05-25 [201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9). 
  5. ^ 5.0 5.1 Grady, Wayne. The Great Lakes. Vancouver: Greystone Books and David Suzuki Foundation. 2007: 13, 21-26, 42–43. ISBN 978-1-55365-197-0. 
  6. ^ 6.0 6.1 Great Lakes Atlas: Factsheet #1.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arch 9, 2006 [200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6) (英语). 
  7. ^ See List of cities on the Great Lakes for a complete list.
  8. ^ 8.0 8.1 Natural Processes in the Great Lakes. The Great Lakes: An Environmental Atlas and Resource Boo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8-07-24 [2011-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6). 
  9. ^ Great Lakes Water Level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Science Daily. January 14, 2009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