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M119反戰車飛彈

9M119「斯維里」/9M119M「反射」 9M119 Svir/9M119M Refleks 9М119 «Свирь»/9М119М «Рефлекс» AT-11「狙擊手(-A/B)」 AT-11 Sniper (-A/B) | |
---|---|
![]() | |
類型 | 砲射式反戰車飛彈 |
原產地 | ![]()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80年代— |
使用方 | 參見使用國 |
參與戰爭/衝突 | 2006年以黎衝突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圖拉機械設計局(圖拉KBP) |
研發日期 | 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 |
生產商 | V.A.狄格特亞耶夫工廠(V. A. Degtyarev Plant;В. А. Дегтярёва) |
單位成本 | 2012年:$37,500[1][2] |
生產日期 | 1980年代— |
衍生型 |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
長度 | 690公釐(27.17英寸) |
直徑 | 125公釐(4.92英寸) |
發射模式 | 單發 |
有效射程 | |
最大射程 | 8,000公尺(8,748.91碼,26,246.72英尺,4.79英里) |
彈頭 | |
彈頭量 |
|
引爆機制 | 觸發引信 |
爆炸當量 | |
引擎 | 固體火箭發動機 |
翼展 | 250公釐,周長69公釐 |
推進劑 | 固體推進劑 |
速度 | 亞音速 |
導引系統 | 瞄準線半自動雷射導引乘波導引系統 |
精度 | 主要模式、戰車尺寸目標、4,000公尺:80% |
發射平台 | 125公釐滑膛砲[4]
|
運輸 | 除反戰車砲外同上 |
9M119「斯維里」/9M119M「反射」(英語:9M119 Svir/9M119M Refleks,「Svir」的意思是斯維里河而「Refleks」則是生理學上的反射;俄語:9М119 «Свирь»/9М119М «Инвар»[3])[5]是一系列由前蘇聯圖拉機械設計局(圖拉KBP)所研製和生產的瞄準線半自動雷射導引乘波導引式反戰車飛彈本身,9M119是俄羅斯國防部火箭砲兵裝備總局(GRAU)的代號。其飛彈發射系統分別被稱為9K119和9K120;而北約代號分別是AT-11「狙擊手(-A型/-B型)」(英語:AT-11 Sniper (-A/-B))。
9M119/9M119M兩枚飛彈很相似,但不單俄羅斯國防部火箭砲兵裝備總局代號與北約代號,在射程和發射平台方面亦各不相同。兩者在設計上都是將滑膛式125公釐戰車砲和反戰車砲(即2A45「章魚」、2A46和2A46M)用作發射平台。9M119接替,亦取代了前世代的9K112「眼鏡蛇」(北約代號:AT-8「歌唱家」)。
歷史
[編輯]1970年代中期,前蘇聯俄聯邦儀器設計局開始了9K112「眼鏡蛇」的後繼產品,9M119砲射飛彈系統的研發。1984年,這些砲射飛彈型號投入蘇軍服役。
反射式
[編輯]反射式是由T-90和塞爾維亞M-84AS,以及T-80與T-84的部分版本以所搭載的主砲所發射。它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考,並以GP-125型雷射駕束導引砲射飛彈系統之名生產,用於其自用的ZTZ-96及ZTZ-99與外貿出口的MBT-2000(VT-1)及VT-4(MBT-3000)以上。[6]印度國防部已與國防部生產部轄下的公共部門企業,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BDL)簽訂合同,向印度陸軍提供「殷鋼」(Invar)反戰車導引飛彈。而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一直都與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進行技術合作,生產這款飛彈。[7]它也可以從2A45M「章魚-B」反戰車砲所發射。[8]

9M119M「殷鋼」(Invar)和9M119M1「殷鋼-M」(Invar-M)是由125公釐火砲所發射。它是由9Kh949彈射裝置所彈射,火箭發動機會在飛彈離開砲管以後點火。通過彈鼻進氣口所收集的空氣用於提供動力以擺動控制翼片。[9]這枚17.2公斤(37.92磅)的飛彈長達690公釐(27.17英寸),並且裝有彈出式鰭片(翼展為250公釐/69周長),以協助飛彈的導引。飛彈是由戰車砲手所操縱的調製鐳射束所引導。該飛彈的最大航程為5,000公尺,速度為350公尺/秒(最長飛行時間為17.69秒)。假如飛行28秒以後都無法擊中任何目標,飛彈會啓動自毀引信。「殷鋼」使得戰車可打擊125公釐砲彈射程的兩倍的目標。串聯式彈頭可以貫穿最多900公釐(35.4英寸)的裝甲。1992年,9M119M「殷鋼」(Invar)飛彈投入服役;而9M119M1「殷鋼-M」(Invar-M)飛彈則是1990年代後期才投入使用。[10][11]
而9M119F和9M119F1空爆燃燒飛彈則是用於打擊敵方人員的高爆作戰飛彈。
斯維里
[編輯]斯維里是配用於T-72和T-80戰車系列的砲射式反戰車飛彈。
組成砲彈
[編輯]- 配用於T-72戰車系列的版本:
- 125公釐9UBK14砲彈,裝配9M119「斯維里」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4,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650—70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9UBK20砲彈,裝配9M117M「殷鋼」串聯式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4,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700—75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9UBK20M砲彈,裝配9M117M「殷鋼-M」串聯式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4,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850—90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9UBK14F砲彈,裝配9M117F空爆燃燒飛彈。射程為4,000公尺,裝有4.5公斤溫壓彈頭的版本。
- 125公釐9UBK14F1砲彈,裝配9M117F1空爆燃燒飛彈。射程為3,000公尺,裝有9公斤破片/燃燒彈頭的版本。
- 配用於T-80和T-90戰車系列的版本:
- 125公釐3UBK14砲彈,裝配9M119「斯維里」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5,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650—70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3UBK20砲彈,裝配9M117M「殷鋼」串聯式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5,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700—75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3UBK20M砲彈,裝配9M117M「殷鋼-M」串聯式高爆反戰車飛彈。射程為5,000公尺,裝甲貫穿力是850—900公釐軋壓均質裝甲。
- 125公釐3UBK14F砲彈,裝配9M117F空爆燃燒飛彈。射程為5,000公尺,裝有4.5公斤溫壓彈頭的版本。
- 125公釐3UBK14F1砲彈,裝配9M117F1空爆燃燒飛彈。射程為3,500公尺,裝有9公斤破片/燃燒彈頭的版本。
飛彈系統
[編輯]9M119M1「反射-M」式(9M119M1 Reflex-M)的組成包括:
- 砲彈——裝配9M117M「殷鋼」的3UBK20砲彈或9M117M「殷鋼-M」的3UBK20M砲彈,由125公釐滑膛砲所發射。
- 瞄準具——制引裝置,包括1A45T Irtysh鐳射測距儀和9C516信息單元集成
- 9S831電壓轉換器
- 9S517-1S控制系統
- (只在機器的控制和校準時配備)——複雜的控制和測試設備
類似武器
[編輯]- 美國:M551「謝里登」輕型戰車與短暫的M60A2「巴頓」主力戰車所發射的MGM-51橡樹棍反戰車飛彈。
- 美國:曾經試圖為M1A2 SEP「艾布蘭」主力戰車所研發的XM1111中程彈藥。
- 俄羅斯:9K112「眼鏡蛇」(北約代號:AT-8「歌唱家」)亦是藉由125公釐滑膛砲管所發射。
- 以色列:拉哈特(LAHAT),藉由藥莢組合使得它可藉由105和120公釐砲管所射。
- 法國:ACRA 142公釐反戰車飛彈,曾在AMX-30主力戰車的驅逐戰車版本以上進行測試。
- 烏克蘭:格鬥型串聯式反戰車飛彈,由125公釐滑膛砲所發射,有效射程為5,000公尺,貫穿力為950公釐。[12]
- 伊朗:斯維里的逆向工程版本,最大射程為4,000公尺,命名為Tondar。[13]
- 中國:斯維里與9K116「指節套環」的國產化版本GP-125型雷射駕束導引砲射飛彈系統,以及自行研製的GP-105 105公釐鐳射駕束砲射飛彈。
相互矛盾
[編輯]在各種來源中可以發現,9M119「斯維里」與9M119M「反射」式飛彈和整個系統都出現了相互矛盾的代號命名法:
- 9M119「反射」式(9M119 Refleks)和9M119「斯維里」(9M120 Swir或Svir)——這個版本被認為是正確的。
- 9M119「斯維里」(9M119 Swir)和9M120「反射」式(9M120 Refleks),還有兩者的反向命名版本;以至
- 9M119「反射」式(9M119 Refleks)、9M119「斯維里」(9M119 Swir)、9M119M「殷鋼」(9M119M Invar)、9M119M1「殷鋼-M」(9M119M1 Invar-M)和9M120「旋風」(9M120 Wichr或Vikhr)
不同的版本意味著飛彈(名稱M)與系統(名稱K)和他們自身的代號混淆。比如,使用9K120「斯維里」(9K120 Swir)系統的代號比9M119「反射」式(9M119 Refleks)飛彈的次數越多。另外,「9M120」為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所研製的瞄準線半自動指令無線電導引式反戰車飛彈(北約代號:AT-9「螺旋-2」),所以『9M120「旋風」』這名號很明顯地不正確的。
使用國
[編輯]
現在的使用國
[編輯]過去的使用國
[編輯]蘇聯:由繼承國所傳承。
參見
[編輯]資料來源
[編輯]- ^ http://lenta.ru/news/2012/10/19/inv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 ^ 3.0 3.1 125MM GUIDED ROUNDS.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 ^ Russian ATG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異說:9M119M的代號為「殷鋼」,英語:Inwar,俄語:Инвар,意為不變鋼
- ^ Janes Armor and Artillery Upgrades.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30).
- ^ 存档副本.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 ^ Jane's Ammunition Handbook 2003-2004.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3.
- ^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танковые ракеты и снаряды.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9).
- ^ 存档副本.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6).
- ^ 存档副本.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 ^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 2005–2006, p 133.
- ^ 存档副本.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6).
參考文獻
[編輯]- Jane's ammunition handbook 2003–2004.
- RED THRUST STAR : U.S. Forces Command OPFOR Training Program
- FM 3-19.4 : Weapon Appendix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