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腳
外觀
雇腳 Chân đăng | |
---|---|
總人口 | |
約3000人 | |
分佈地區 | |
新喀里多尼亞 | 2,230[1] |
萬那杜 | 約600人 |
語言 | |
越南語、法語 | |
宗教信仰 | |
天主教、佛教 |
雇腳(越南語:chân đăng/蹎登[註 1])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殖民越南時期前往新喀里多尼亞及新赫布里底群島(今萬那杜)工作的越南契約勞工。其越南語原文「chân đăng」中的「chân」意為「腳」,「đăng」意為「登記」、「應募」、「報名參加」[3]。這一名稱與「黑腳」——生活在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法國或歐洲公民類似。
首批越南人於1891年抵達新喀里多尼亞,他們大多是來自崑崙島監獄的囚犯[3]。自1895年起,招募工作開始直接在海防港進行,來自越南北部的自由工人被運送到太平洋島嶼,他們多數在鉻礦和鎳礦工作。這些勞工的聘用期為五年,可續簽一次,期滿後將被遣返。雇腳出海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
二戰爆發後,雇腳的遣返工作暫停,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才陸續恢復,其餘未被遣返的雇腳須等到東洋戰爭結束才有可能返回自己的家鄉。與此同時,他們在新喀里多尼亞的處境正在發生變化。因不滿工作條件及法國當局停止遣返工作,自1945年起,雇腳們進行了激烈的社會鬥爭,在此期間他們表現出對越盟的效忠,也進行了反對法國軍隊的反殖民鬥爭。1946年《原住民法典》廢除後,雇腳們的社會流動性得到改善,能夠從事更好的職業。在是否支持越盟這一點上,越南人社群內部產生了分歧,其中以天主教徒為主的一部分人採取了反共立場。越南人在奠邊府取得大捷後,許多法國民眾開始敵視越僑[3]。
1960年—1964年,大多數越南人選擇回鄉,而留下來的人則逐漸融入了當地社會,與當地人組建家庭。他們的後代至今仍或多或少保留著越南文化,儘管絕大多數人已不再講越南語。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在2019年新喀里多尼亞人口普查中聲明自己為「越南人」的人。參見:Recensement de la population 2019/ Structure de la population des communautés, ISEE
- ^ Tra từ: 蹎. Từ điển Hán Nôm. [2024-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越南語).
- ^ 3.0 3.1 3.2 3.3 Hành trình của người Việt trở thành người “Chân đăng” ở những miền trời mới. Báo Pháp luật Việt Nam điện tử. 2021-04-25 [202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3) (越南語).
- ^ Tra từ: 登. Từ điển Hán Nôm. [2024-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28) (越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