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
外觀
莫里斯·布朗肖 Maurice Blanchot | |
---|---|
出生 | 法國索恩-盧瓦爾省勃艮地區奎恩村 | 1907年9月22日
逝世 | 2003年2月20日 法國伊夫林省梅斯尼爾-聖-德尼 | (95歲)
母校 | 斯特拉斯堡大學 |
時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歐陸哲學 美學的現象學[1] |
主要領域 | 死亡哲學 文學批評 道德 政治哲學 語言哲學 |
著名思想 | Le neutre (the Neutral) Right to death Two kinds of death (the first death is the actual event, situated within history; the second death is the pure form of the event, which never happens)[2][3] |
莫里斯·布朗肖 (法語:Maurice Blanchot,1907年9月22日—2003年2月20日),法國著名作家、思想家、歐陸哲學家。
生平
[編輯]1907年生於索恩-盧瓦爾,1923年升入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德語和哲學,1925年終身摯友伊曼紐爾·列維納斯相遇。在學習哲學的列維納斯引介下,布朗肖開始接觸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又經由海德格爾,布朗肖深化了作為他核心論題的死亡哲學;而在德語領域,對應的則是同樣身為猶太人的卡夫卡伴隨了布朗肖的一生。1929年,布朗肖動身前往巴黎,以《懷疑論者的獨斷主義概念》在索邦大學學成學業。他的作品深深影響了法國思想界,尤其是後結構主義的哲學家,例如雅克·德希達等。[4]
2003年布朗肖在法國逝世。由於其一生行事低調,中年後更是不接受採訪與攝影,所以直到去世之前,大眾甚至都不清楚這個被稱為「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失蹤者」是否尚在人世。
著作
[編輯]2014年南京大學出版社有出版關於布朗肖文集。
- 《文學空間》
- 《黑暗托馬》
- 《死刑判決》
- 《從卡夫卡到卡夫卡》
- 《最後之人》
- 《未來之書》
- 《在適當時刻》
- 《那沒有伴著我的一個》
- 《等待,遺忘》
- 《來自別處的聲音》
- 《至高者》
- 《亞米拿達》
參考來源
[編輯]- ^ Max Pensky, The Actuality of Adorno: Critical Essays on Adorno and the Postmodern, SUNY Press, 1997, p. 162.
- ^ Osaki, Harumi, "Killing Oneself, Killing the Father: On Deleuze's Suicide in Comparison with Blanchot's Notion of Death",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2008) 22(1).
- ^ Maurice Blanchot, The Station Hill Blanchot Reader: Fiction and Literary Essays (New York, Station Hill Press, Inc., 1999), p. 100.
- ^ 誰是布朗肖?這位著名的失蹤者影響了整個法國當代思想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澎湃新聞。
外部連結
[編輯]- Site Maurice Blanchot et ses contemporains
- Full Online Books by Blanchot – Google Boo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Espace Maurice Blanchot
- Death Sentence (Persian translation by Ahmad Parhizi)
- Timothy Clark: Literary Encyclopedia En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tudio Cle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tephen Mitchelmore: The Absent Vo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ars Iyer: The City and the Stars
- Lars Iyer: Our Responsibility: Blanchot's Communism
- Beatitude: Blanchot and Dea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lanchot the extreme, An article by Philippe Soll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法文)
- "A Voice from Elsewhere", trans. Charlotte Mandell, SUNY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