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集中營
外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f/NaziConcentrationCamp.gif/250px-NaziConcentrationCamp.gif)
系列條目 |
納粹大屠殺 |
---|
![]() |
納粹集中營(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指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在其領土與佔領地建立的大量集中營。這一做法最初開始於1933年的國會大廈縱火案之後,以關押政治犯和反對納粹政權的人士。由於在1930年代德國經常不經審判就對政治反對者和其他人員進行關押,所以集中營在這一階段發展迅速,另外,雖然沒有建設過大型的監獄複合體,由於正是蘇德合作時期,納粹從其夥伴蘇聯那邊的行之有年的勞改營取得了相當多的操作經驗,大大的提高了犯人的管理以及勞力運用效率。
起源
[編輯]集中營這一概念源自於英國在第二次布爾戰爭後中的做法。納粹的集中營與「死亡營」的性質不同。死亡營是納粹最終解決方案的產物,其目的完全是為了屠殺猶太人、吉普賽人和波蘭人等民族。
種類
[編輯]各地主要納粹集中營
[編輯]電影
[編輯]1997年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對納粹集中營有廣泛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