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浮泉

座標40°11′41.06″N 116°15′11.30″E / 40.1947389°N 116.2531389°E / 40.1947389; 116.25313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運河
白浮泉遺址
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
座標40°11′41.06″N 116°15′11.30″E / 40.1947389°N 116.2531389°E / 40.1947389; 116.2531389
分類古建築
時代不詳
編號6-810(7-1973-3-009)
認定時間2006年(2013年合併項目)

白浮泉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化莊村東、京密引水渠北岸,原是元朝元大都的水源。[1][2][3][4]

1990年,「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被定為第四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白浮泉遺址作為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一部分,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2013年,並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子項[5]

白浮泉

[編輯]

昌平州東南有一座孤山。山不高,有多個名稱:龍泉山、龍山、神山,又稱鳳凰山、白浮山、神嶺山。《光緒順天府志》引《明一統志》載:「考神嶺山,即神山也。」[3]《光緒昌平州志·山川記第四》載:「城東南五里曰龍泉山,舊名白浮山。舊志:龍泉山即白浮山,在城東南五里。上有都龍王祠,山半一洞,有人梯石而下,初狹漸廣,行里許,水聲砰渹不敢前。 洞北麓有潭,潭西北泉出亂石間……。按《明一統志》雲,白浮山在州東南十里,上有二龍潭。」[4][1]

該山的泉水水量大,流量穩定。由於旁邊的村子名叫白浮村,所以該泉稱「白浮泉」。泉水來自龍泉山東北麓半山腰處的一塊盆地,泉水從山根的碎石間流出,形成一潭水。《日下舊聞考》載:「潭東有泉出亂石間,清湛可濯。」明朝永樂年間,在泉下興建了九龍池,池壁採用花崗岩,嵌在池壁中的龍頭用漢白玉雕刻,白浮泉水從九個龍頭的口中流出,注入九龍池。[3]

九龍池在龍泉山北側偏東,平面呈東西向的長圓形,現有面積約300平方米,四周是柳樹林。[1]侯仁之《白浮泉遺址整修記》記載,1989年在原基礎上仿建碑亭一座。[3]碑亭在九龍池旁靠近山腳處。[1]如今,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九龍池的九個噴水龍頭依然存在。碑亭位於九個噴水龍頭的上方,正對九龍池。碑亭為三間起脊覆瓦,八柱四柁,柱連平欄。碑亭外檐懸掛著「白浮之泉」匾額。碑亭內有一塊石碑,正面刻「白浮泉遺址」五個大字,背面為侯仁之撰文、劉炳森書丹的《白浮泉遺址整修記》:[3][1]

侯仁之《白浮泉遺址整修記》

白浮泉遺址整修記

昌平城東南郊有龍泉山,或曰龍山。山麓有裂隙泉,昔日出水甚旺,即《元史》河渠志之白浮泉,亦稱神山泉。昌平沿山一帶多有流泉,其為利之溥與歷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關者,首推白浮泉。

白浮水導引入京,始於元初。時新建大都城,急需引水以濟漕運,遂有通惠河之開鑿,其最上源即在白浮泉。郭守敬經始其事,開渠引水,順自然地勢,西折南轉,繞過沙、清二河之河谷低地,經今昆明湖之前身瓮山泊,流注大都城內積水潭。於是南來漕船可以直泊城中。今日新開京密引水渠,自白浮泉而下直至昆明湖,仍循元時故道,僅小有調整,足證當初地形勘測之精確。及至明朝,白浮引水斷流,而泉水噴溥如舊。水出石雕龍口共九處,下注成池,遂有九龍泉之稱。山上有元朝都龍王廟舊址,明代重建。現存大殿結構仍有元明遺制,余皆清構,均年久失修,日漸傾圮。

近年來流泉乾涸,舊跡荒蕪。其地已歸北京市第一商業局作為職工休養處而稍有營建。因念其歷史價值,更集資興工,由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規劃設計,修繕都龍王廟一如舊制,並整修九龍池,再現龍口噴水景觀。既恢復其園林景色,更有利於遺址保護。另建碑亭一座,仿元代風格,以為白浮引水濟運之紀念。始工於一九八九年夏,越冬而工竣。時去郭守敬倡議導引白浮泉,適屆七百周年。守敬為天文歷算及水利工程一代宗師,在元初新曆法之制定與大都城之建設中,功勳卓著。緬懷先賢,激勵來者,刻石為記,永誌不忘。

一九九○年月日 侯仁之撰文

侯仁之還為該碑文寫了一篇補記,刊登在1990年的《燕都》雜誌上:

補記

五十三年前,顧頡剛師在燕京大學開設「古蹟古物調查實習」一課,我作為助教,每次外出調查之前,必須就實習對象寫出簡單的文字說明,印發同學,作為參考。這項工作促進了我對實地考察的興趣。有一次,我個人由於對元初郭守敬引白浮泉開通惠河的事跡,深有感受,遂隻身騎車按照《元史》河渠志和郭守敬本傳的記述,前往昌平神山實地踏看,只見童山濯濯,滿目荒涼。山麓草木叢生,流水漫溢,不禁悵然若有所失。十年前,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拍攝《古都北京》影片,石梅音同志負責編導,我有幸擔任顧問。影片中有郭守敬實地勘察北部水源的特寫,我曾設想把神山白浮泉的全景納入鏡頭,但是其荒涼情景仍然不堪入目。最近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王世仁所長,告以白浮泉遺址正在整修中,囑我寫一碑文,用以表彰先賢功勳。我雖不文,還是欣然從命。但字數有限,不能盡所欲言。這裡希望補充說明的一點,即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中,首先提出了以海平面為零點的海拔標準概念,早於德國大數學家高斯五百六十餘年。白浮泉引水選線,循山麓繞行六十餘里,而海拔高度緩緩下降不過數米,其精確程度令人驚異。守敬又精於歷算,他在新建大都城內,通過三年半內約二百次的晷影測量,定出公元1277-1280年的冬至時刻,再結合歷史資料加以推算,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這個值的精確程度與理論值只差23秒,同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格雷果里歷的值是一致的,而後者的頒行在1582年,晚於郭守敬三百年。(見王樹森:「郭守敬的世界之最」,《郭守敬研究》1986年,總2期)郭守敬在世界科學與技術史上的光輝業績,應該是激勵我們繼續奮發前進的動力!

最近北京德勝門水關故址內的匯通祠已經復建,考慮再三,建議用作郭守敬紀念館,也是引水思源的意思。現在白浮泉遺址又將整修竣工,更是令人喜出望外。承《燕都》主編同意,先期刊登這篇碑記,因略加說明如上。不當之處,尚乞讀者見教。

1989年立冬於北大燕南園

都龍王廟內的清朝乾隆十七年制的《都龍王廟置田碑記》載:龍泉山上有三座寺廟,「一白衣庵,一龍泉寺,其峰頂側都龍王廟焉。」白浮泉、上寺、下寺、戲樓、古洞,都是過去遊人喜歡的景點。《光緒昌平州志》載,時人評選燕平八景,其中的「龍泉噴玉」便指白浮泉九龍池。《龍泉噴玉》詩曰:「憑虛歕薄瀉飛泉,矯矯翔龍出九淵。峭壁危崖愁絕倒,瓊珠玉粒訝空懸。風定澗頭聲細細,雨余谷底水涓涓。怪來爽氣清人骨,過客臨流思欲仙。」[3][1]

元朝時,白浮泉是通惠河的源頭,泉水經白浮堰一直流入通惠河。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白浮泉水仍滔滔不絕,沿龍泉山東側的水渠向南流,澆灌白浮村的300餘畝水稻田。1959年8月,水利部門勘測出白浮泉水的日流量為22.37噸。自20世紀後半葉起,由於華北久旱,電機井日益增加,地下水位連年降低,導致白浮泉水幾乎斷流。[1]

龍泉寺

[編輯]

龍泉寺距離白浮泉不遠。《光緒昌平州志》載:「龍泉有二。一在州東都龍王祠下,一在州西神嶺山下,亦有龍潭。」龍泉寺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正殿內供奉彌勒佛[3]

都龍王廟

[編輯]

龍泉寺後有76級台階,筆直通達山頂,山頂上有都龍王廟。都龍王廟始建於元朝,規模不大,50米見方。正殿、配殿格局十分規整。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21世紀初,正殿門口對聯曰:「九江八河天水總匯,五湖四海飲水思源。」門口上方懸掛「都龍王廟」匾額。正殿內供奉人面龍王。正殿兩側的牆壁上繪有《東遊巡蹤》彩色壁畫。[3]

當地人對該廟的名稱有兩種說法:一是因該廟為北京規模最大的龍王廟而得名,二是因該廟龍王統管所有龍王而得名。道教中有諸天龍王、四海龍王、五方龍王之說法;佛教中有無量諸大龍王,例如毗樓博義龍王、婆竭罹龍王等等。[3]

元朝時,都龍王廟極受重視,後來歷朝都曾修護都龍王廟,明朝洪武八年曾重修該廟。[3]明清時期,該廟是知名的祈雨場所,香火旺盛。[4]每遇乾旱,便由地方官紳或者耆老領銜,每戶出一個男丁,抬著三牲厚禮,到都龍王廟進香祈雨。[3]

都龍王廟坐北朝南,主要有照壁、山門、鐘鼓樓、正殿及配殿等建築。院內有5通明清時期碑刻。《光緒昌平州志·祠廟記第十》載:「都龍王廟,在龍王山巔,明洪武八年重修,光緒四年祈雨有靈,奏請御賜『祥徵時若』匾額,重修殿宇。 [4]

《光緒昌平州志》記載,清朝光緒年間,李鴻章上奏光緒帝稱:據昌平州知州吳履福稟稱,「該州白浮村北鳳凰山,舊有都龍王廟,每遇水旱祈禱輒應。」今年春夏以來,久不下雨,莊稼生蟲,鄉民「詣山虔禱,旬日間甘霖大霈」,遭蟲吃的莊稼「得雨復生」,秋季收成很好,鄉民同慶。當地官民自籌資金,準備重修都龍王廟,希望獲御賜匾額。臣李鴻章核實此事,「早晚秋禾,皆得及時補種,實屬御災捍患,功德及民。」懇請光緒帝「天恩俯准」,頒賜匾額一方。光緒帝接到李鴻章的奏摺後,發出上諭,「恭書匾額一方,交李鴻章祗領,敬謹懸掛昌平州鳳凰山都龍王廟。」匾額上的題有四個大字:「祥徵時若」。[3]

農曆每年六月十一至十三日,龍泉山舉辦廟會。不僅州官赴都龍王廟上香,而且還有戲曲、花會表演,並開辦集市。早年龍泉山腳下曾有座戲樓,坐南朝北,10米見方,高5米,樓頂是單檐起脊,戲台5米見方,前有木製護欄。[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都龍王廟被關閉。21世紀初,都龍王廟是龍山度假村的一部分,如想參觀,必須入住龍山度假村,才會有龍山度假村的工作人員為住客打開都龍王廟的大門。[2]

石洞

[編輯]

龍泉山半山腰曾有一古洞。《日下舊聞考》引《畿輔山川志》載:「龍泉山在州東南五里,山頂有都龍王祠。山半一洞,嘗有人附石而下,初狹漸廣,行里許,水聲砰訇,不敢前。洞北麓有潭,深不可測。」《光緒昌平州志》中也有類似記載。清朝末年起,古洞便不再有記載。傳說,八國聯軍火燒頤和園後,和尚為保護國寶,拉回三車國寶藏在該山洞中,後來慈禧太后張榜欲殺死護保之人,和尚便將古洞堵塞。如今,已經無人知曉該洞在哪裡。[3]

白浮堰

[編輯]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營建新城。新城以金中都東北近郊的金朝的大寧宮為中心,至元八年(1271年)建國號曰「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將金中都改為元大都。至元十一年,宮城大內建成。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建成。大都建成後,糧食等物資需求增多,為通漕運,郭守敬奉命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通壩河,但運力仍然不夠。[4]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奉詔興舉水利。《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一》載,至元「二十八年,有言灤河永平挽舟逾山而上,可至開平;有言瀘溝自麻峪可至尋麻林。朝廷遣守敬相視,灤河既不可行,瀘溝舟亦不通。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原,別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瓮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每十里置一閘,比至通州,凡為閘七,距閘里許,上重置斗門,互為提閼,以過舟止水。」《元史·志第十六·河渠一》載,郭守敬提議:「疏鑿通州至大都河,改引渾水溉田,於舊閘河蹤跡導清水,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至西水門入都城,南匯為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總長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塞清水口一十二處,共長三百一十步。壩閘一十處,共二十座,節水以通漕運,誠為便益。」

《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一》載,元世祖忽必烈對該方案很讚賞,「帝覽奏,喜曰:『當速行之。』於是復置都水監,俾守敬領之。帝命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鍤倡工,待守敬指授而後行事。先是,通州至大都,陸運官糧,歲若干萬石,方秋霖雨,驢畜死者不可勝計,至是皆罷之。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守敬又言:於澄清閘稍東,引水與北霸河接,且立閘麗正門西,令舟楫得環城往來。志不就而罷。」[3]

郭守敬的引水方案有若干重大技術問題:如果直接向東南引水至大都,途中會有沙河清河阻攔,河谷低下,難以逾越;如果向西引水,西面是西山,而大都周邊地勢總體上西高東低,所以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神山、白浮皆在州之東南,地勢西高東下」,水難以逆流而上。[3]

郭守敬運用早年治理黃河時總結出的類似海拔高度的理論,經實地測量,查明白浮泉地勢高於西山。按照如今的測量數據看,白浮泉海拔55米,甕山泊海拔40米。當時人不懂得海拔的概念,乃驚嘆:「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曉。」[3]

在上述結論的支持下,郭守敬將白浮泉水引向西山,隨後大致沿著50米等高線向南,避開河谷低地,再向東南流入甕山泊。甕山泊又名「七里泊」,清朝時向東南方向開拓,更名「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內)。郭守敬將甕山泊作為調節河水漲落的調節水庫。沿著渠道興建堤堰——白浮堰。《天府廣記》載:「郭守敬所築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延袤五十餘里。」白浮堰的河渠沿著元大都北方的山腳,沿途攔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匯聚了西山諸泉水,所以水量大大增加,直至水流入甕山泊。[3]

白浮堰是元朝通惠河的上游。「堰」是人工建造的較低的擋水建築,功能是提高上游水位,以便灌溉及航運。白浮堰於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建成。白浮堰在引水、漕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

1964年秋,北京市考古隊蘇天君率十餘位探測人員,在昌平縣文化科的配合下,勘測出白浮堰的河道走向。白浮堰故河道寬約三丈。白浮泉水自九龍池湧出之後,沿著河道向西經涼水河村南、埝頭、橫橋,與關溝、龍潭之水匯合,隨後南流至土城村南,與西來的一畝泉水、千蓼泉水、馬眼泉水匯合,再南流過雙塔河、辛力屯、章村東,再南流到上莊村西、皇后店、辛店、西北旺、青龍橋,最終流入瓮山泊。西北部地勢較高,泉水及河流較多且流量較大,郭守敬在沿途共攔截 11處泉水流入白浮堰,並且興建了多處閘壩、斗門。白浮堰的龍山至橫橋村一段為通惠河的上游,河道和如今的京密引水渠走向大致一致。[1]

河水從甕山泊繼續向東南流,經高梁河積水潭,並以積水潭為停泊港。自積水潭以東開河引水,向東南流去,經金朝的閘河故道東流至通州,稱通惠河[3]從甕山泊(今昆明湖)到通州的水流方向是:經長河自西水門入大都城,匯於積水潭,隨後出什剎海,過萬寧橋,東南折經東不壓橋胡同、東板橋,沿東安門北街向南,經望恩橋御河橋正義路,向東經台基廠二條船板胡同,沿金朝的閘河故道至通州李二寺入潞河[4]

析津志輯佚·河閘橋梁》載:「京閘壩之源,來自昌平白浮村,開導神仙泉。西折南轉,循山麓,與一畝泉,榆河、玉泉諸水匯合,自西水經護國仁王寺西。」 [4]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