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級防護巡洋艦
海天級防護巡洋艦 | |
---|---|
概觀 | |
艦種 | 防護巡洋艦 |
擁有國 | 大清 中華民國 |
前型 | 海容級巡洋艦 |
次型 | 肇和級防護巡洋艦 |
同型 | 海天號、海圻號 |
製造廠 | 1896年~1899年 |
下訂 | 1896年 |
損失數 | 1: 海天:1904年觸礁沉沒 |
退役數 | 1: 海圻:1937年自沉長江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4300噸 |
全長 | 全長:129.2米 垂線長:120.7米 |
全寬 | 14.26米 |
吃水 | 5.91米 |
燃料 | 燃煤:1000噸 |
鍋爐 | 圓形鍋爐4座[註 1] |
動力 | 霍索恩-萊斯利複合蒸汽機4座 2軸推進 |
功率 | 理論:17,000匹馬力(13,000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理論:24節(44公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3,750海里(6,940公里)/10節(19公里每小時) |
乘員 | 400人 |
武器裝備 | 阿姆斯特朗45倍徑單裝8英寸(203.2公釐)速射炮兩門 阿姆斯特朗45倍徑單裝4.7英寸(119.4公釐)速射炮10門 哈乞開斯47毫米速射炮12門 馬克沁1磅炮4門 馬克沁8毫米機槍6挺 單裝18英寸(457公釐)魚雷發射管5具 |
裝甲 | 裝甲甲板傾斜部分:3—5英寸(76.2—127.0公釐) 水平部分:1.5英寸(38公釐) 炮盾:4.5英寸(114.3公釐) 司令塔:6英寸(152.4公釐) |
海天級防護巡洋艦[註 2],是清朝在經過甲午戰爭慘敗、北洋水師主力艦艇損失殆盡的情況下,為了重建海軍而購買的一型防護巡洋艦,是清朝在海軍重建時期噸位最大、也是有清一朝噸位僅次於定遠級鐵甲艦的大型作戰軍艦[1]。
本級兩艦中,海天號僅服役數年即因事故早早損失。海圻號則渡過了漫長的服役生涯,見證了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辛亥革命爆發時投向新生的中華民國。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之時,海圻號作為當時中國噸位最大的軍艦在各派勢力之間輾轉顛沛流離,先後參加護法艦隊、北京政府中央海軍、東北海防艦隊(東北海軍)、粵海艦隊、南京政府第三艦隊等。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已經老舊不堪的海圻號自沉於長江,成為了江陰封鎖線的一部分。
背景
[編輯]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幾乎灰飛煙滅。戰爭剛結束,清政府立即開始了重建海軍的計劃。1895年8月20日,總理衙門向駐德公使許景澄發電,要求搜集德國的外貿鐵甲艦的情報[1]。同年11月10日,許景澄回覆,表示德方提供了兩種方案,一是一萬多噸、裝甲10英寸(254公釐)的前無畏艦,報價62萬0500英鎊;二是小一些的7050噸級戰艦,報價45萬6500英鎊[2]。同一時間,也有一家美國船廠主動聯繫清政府並提交了設計圖紙[2],但此前美方並未有豐富的鐵甲艦建造經驗,中方對此顧慮頗大,很早就否決了美國方案[3]。考慮到中國戰後的經濟實力和港口情況,清政府選擇了小一些的方案,並開始就具體設計事宜與德方進行聯繫[4]。
然而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得知了清朝的購艦計劃後,也通過自己的在華渠道私底下展開了運作,最終成功說服清政府高級官員放棄購買鐵甲艦,而是改為購買價格低廉、速度更快的巡洋艦[5]。由於雙方的談判內容保密,幾乎無從得知合同的具體細節[6],只知道不遲於1896年10月中旬,雙方就簽訂了購買兩艘巡洋艦的合同,總價60多萬英鎊[7]。
戰後的清政府此時並沒有手中多少余錢,購艦費用實際上挪用自中國向英國銀行借得、準備用以償還《馬關條約》賠款的款項[7]。1899年,海天號、海圻號陸續進行海試,但此時因為賠款已經償付結束,合同尾款問題開始凸顯出來[8]。恰逢義大利試圖租借浙江三門灣地區遭拒絕,於是出動裝甲巡洋艦馬可·波羅號、防護巡洋艦厄爾巴號等軍艦試圖對清政府施壓,並揚言要強行購入海圻號,企圖打消清政府憑藉新式軍艦抗拒義大利要求的想法。清政府受此刺激,加快了籌款速度,同時出售英國政府公債來補足尾款,使兩艦得以順利交付[9]。
設計與概述
[編輯]本級由英國設計師菲利浦·瓦茨主持設計,其艦體與母型 —— 阿根廷防護巡洋艦布宜諾斯艾利斯號防護巡洋艦 —— 幾乎相同,只是在細節上有根據中方要求進行了些微修改[10]。本級全長129.2米、寬14.26米,最大吃水5.91米。艦上安裝4座圓形鍋爐[註 1],為4台霍索恩-萊斯利複合蒸汽機提供動力,總出力達17,000匹馬力(13,000千瓦特)[11]。
武裝與護甲
[編輯]武器方面,本級擁有著晚清海軍首屈一指的火力。主炮與母型布宜諾斯艾利斯號相同,為兩門阿姆斯特朗45倍徑203毫米單裝速射炮,分別布置在艦體前後中軸線上。
副炮有可能是受到清政府財政原因,弱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號,統一採用阿姆斯特朗45倍徑4.7英寸(120公釐)單裝速射炮,弱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號的6英寸(150公釐)和4.7英寸火炮混搭的配置。副炮的安裝位置為兩舷每側各3門、上層建築前後兩端角落各一門。輕型火力則包括哈乞開斯炮47毫米速射炮12門,馬克沁1磅炮4門,8毫米馬克沁機槍6挺。另有18英寸(457公釐)魚雷發射管5具[11]。
防護方面,裝甲甲板傾斜部分為3—5英寸(76.2—127.0公釐),水平部分1.5英寸(38公釐)[12]。炮座為4.5英寸(114.3公釐),彈藥輸送管道4英寸(101.6公釐),司令塔則為6英寸(152.4公釐)[13]。
同級艦
[編輯]艦名 | 建造廠家[11] | 起工[13] | 下水[13] | 服役[13] | 結局 |
---|---|---|---|---|---|
海天 Hai Tien |
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埃爾斯維克造船廠 | 1897年2月16日 | 1897年11月25日 | 1899年3月28日 | 1904年4月25日觸礁沉沒[10] |
海圻 Hai Chi |
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勞·沃克造船廠 | 1896年11月11日 | 1898年1月24日 | 1899年5月10日 | 1937年9月25日淞滬會戰期間自沉於江陰 |
簡介
[編輯]本級艦共建造兩艘,兩艦均在1899年建成回國,編入重新組建的北洋水師內[10]。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時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保存海軍實力起見,擅自命令北洋艦隊南下,海天號遂率領北洋艦隊大部分艦隻至江陰要塞暫避[14]。海圻號則以未收到政府正式命令為理由,一度單獨留在山東一帶,但也未直接與外國干涉艦隊發生衝突,並且還參與了對干涉艦之一、美國戰艦俄勒岡號的事故救援。後因風聞俄國試圖奪取海圻號,海圻號在美方的勸說下亦獨自退往長江[15]。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清政府在宣布中立的同時,也向東北運兵以防兩國越過清政府劃定的「交戰區」。但在運輸行動中海天號不慎觸礁[10],中方一年內多次嘗試搶救無果,只能放棄[16]。
1911年海圻號出訪英美,在途中辛亥革命爆發,海圻號選擇倒向民國。1917年護法戰爭爆發,海圻號參加了護法艦隊。1923年海圻號北上回歸中央海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直系控制的中央海軍派遣海圻號等對奉系目標進行炮擊[17]。1926年時任海軍總司令楊樹莊通電支持國民革命軍,依附直系的渤海艦隊的海圻號等艦與北伐軍的長江艦隊交戰。1927年,處境艱難的渤海艦隊同意了奉系的條件,海圻號成為了東北海軍的主力艦隻。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海圻號等隨之名義上加入民國第三艦隊。1933年發生薛家島事件,海圻號、海琛號、肇和號等三艦官兵因不滿沈鴻烈的政策,脫離東北海軍南下,投奔粵系陳濟棠,加入粵海艦隊[18]。1935年海圻號、海琛號官兵與粵系矛盾激化,兩艦再次出走,重返中央海軍[19]。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海軍選擇將已經老舊的海圻號自沉於江陰阻塞線。
注釋
[編輯]腳註
引用
- ^ 1.0 1.1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85頁
- ^ 2.0 2.1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86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93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89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94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96頁
- ^ 7.0 7.1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95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101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103-104頁
- ^ 10.0 10.1 10.2 10.3 陳悅,#中國軍艦圖志,158頁
- ^ 11.0 11.1 11.2 陳悅,#中國軍艦圖志,154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99頁
- ^ 13.0 13.1 13.2 13.3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p. 112
- ^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p. 116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108頁
- ^ 陳悅,#清末海軍艦船志,112-113頁
- ^ #近代中國海軍,784頁
- ^ 章騫,#艨艟夜譚,61頁
- ^ 章騫,#艨艟夜譚,162-163頁
參考文獻
[編輯]-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2000.
- 海軍司令部《近代中國海軍》編輯部 (編). 近代中国海军. 海潮出版社. 1994. ISBN 978-7-80054-589-4.
- 章騫. 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6-8615-1.
- 陳悅. 清末海军舰船志.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74-0534-5.
- 陳悅. 中国军舰图志1855-1911.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ISBN 978-7-5458-1154-4.
外部連結
[編輯]-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09161838/http://www.beiyang.org/bybq/haiyin.htm
- http://www.navypedia.org/ships/china/ch_cr_hai_chi.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