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替代能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替代能源(英語:alternative energy)指的是所有能夠代替化石燃料的能源資源。這些替代能源能夠解決人們對化石燃料的諸多顧慮。

隨著時間的推移,替代能源的構成以及有關能源使用的諸多爭議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伴隨著可選擇能源的增加以及能源使用目的的多樣性,人們在是否將一種能源劃分為替代能源上產生了很大分歧。[1]

但總體來說,現在所說的替代能源是在生產或回收英語Energy recovery過程中,不會像化石燃料那樣產生不良後果的能源。這些不良後果尤其指會造成全球暖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高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圖為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近海風力渦輪機

定義

[編輯]
來源 定義(原為英文
牛津詞典 以不耗盡天然資源或危害環境的方式作為燃料的能源。[2]
普林斯頓WordNet 源自不耗盡天然資源或危害環境的資源的能源。[3]
2007年應對氣候變化大會 源自非傳統資源的能源(例如壓縮天然氣、太陽、水力發電、風)。[4]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不被普遍使用並往往有利環境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相對於化石燃料)。[5]
材料管理服務 源自化石燃料以外的燃料資源,一般又可稱作可再生能源。例子有風、太陽、生物量、浪、潮汐能。[6]
托里奇地區委員會 從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中產生的能源,不一定是可再生能源。[7]

發展歷程

[編輯]

經濟歷史學家已經觀察到了替代能源使用的關鍵性過渡期,並認為其對今後的重大經濟變革具有關鍵性的影響[8][9][10]。當替代能源即將取代當時的主導能源時,主導能源的供應就會變得不穩定,同時還伴有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

煤炭替代木材

[編輯]

歷史學家Norman F. Cantor英語Norman F. Cantor描述了中世紀後期煤炭作為當時的替代能源,把整個社會從對木材過度消耗的危機中拯救了出來:

「在中世紀的前幾個世紀,歐洲人居住在廣袤的森林中。1250年後,他們大肆砍伐森林,到了1500年,用於做飯和取暖的木材已經十分缺乏了。截止到1500年,歐洲正處於能源和營養危機的邊緣,直到16世紀煙煤的發現以及玉米和馬鈴薯種植才化解了這場災難。」[11]

石油替代鯨油

[編輯]

19世紀早期,鯨油英語Whale oil是當時主要的潤滑油和照明燃料,到19世紀中期,人類對鯨魚的大量捕殺英語History of whaling導致鯨魚數量急劇減少,鯨油價格扶搖直上,但也為石油的引進提供了時機,首批商品化的石油出現在1859年的賓夕法尼亞州英語Titusville, Pennsylvania[12]

乙醇替代化石燃料

[編輯]

1917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提倡使用從玉米、小麥和其他農作物中提取的乙醇作為煤和石油的替代能源,並聲稱人類離化石燃料用盡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在貝爾看來,需要替代能源是因為現有的主要能源再生能力都不強[13]。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巴西就制定了乙醇燃料項目英語Ethanol fuel in Brazil,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乙醇生產國和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國[14]。在該項目中,巴西使用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將廉價的糖蔗英語sugar cane作為原料,把剩下的蔗渣英語bagasse用來供熱和發電[15],此後,巴西的街道上再也沒有完全依靠石油驅動的輕型車。到2008年底,巴西全國至少配有一個乙醇燃油加油泵的加油站已有35000家[16]

纖維素乙醇能從眾多原料中生產出來,並且能提高農作物的利用率。由於產出的有用原料增多,而一些養分密集型肥料和殺菌劑的使用量保持不變,所以這種新的方法能夠提升農作物總產量,並減少碳足跡[17][18]。2008年,美國已有九家在建或已投入生產的商用纖維素乙醇工廠英語cellulosic ethanol commercialization[19]

第二代生物燃料英語Second-generation biofuels技術能夠從非食用生物中生產燃料,因此能夠儘量避免將食物變為燃料[20]。截至2010年7月,丹麥已有一家第二代(2G)商用乙醇燃料工廠(因必肯英語Inbicon生物煉油廠)在運行生產[21]

氣化煤替代石油

[編輯]

20世紀70年代,吉米·卡特總統的政府提倡用煤的氣化英語coal gasification氣化煤代替昂貴的進口石油,但是80年代的石油價格急劇下跌讓該計劃宣告破產,同時遭殃的還有人造燃料公司英語Synthetic Fuels Corporation(一家政府出資成立的新能源開發公司),實際上,氣化煤的碳排放量和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是不容小覷的。[來源請求]

常見的替代能源類型

[編輯]
  • 水力發電可以捕捉來自下落的水的能量。
  • 核能是利用核分裂來釋放能量儲存起來。
  • 風能是利用風力發電。
  • 太陽能是對陽光的利用,能夠將陽光轉化成熱能和電能。
  • 地熱能是利用地球內部的熱量來燒水,為建築供熱以及發電。
  • 生物燃料乙醇燃油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取代汽油的汽車動力燃油。
  • 可以從許多技術中生產出來作為能量傳遞的介質。

儲能技術

[編輯]

熱泵熱能存儲英語Thermal energy storage都要求使用一些非常規能源。熱泵能從一些低質的能源(如海水或湖水,不論是地面的還是空氣中的)中吸收額外的能量來產生電能(在一些條件下也可以是機械能或熱能)。

熱能存儲技術能夠讓溫度在幾天甚至幾個月內保持不變,不論是保熱還是保冷英語interseasonal, 而且還能儲存顯熱英語sensible energy(通過改變介質的溫度)或潛熱(通過改變物體的狀態,也就是從固態向液態轉變或逆向轉換, 比如說從水到冰水混合物或到冰)。能量來源可以是自然能源(通過太陽能集熱板吸收熱量或乾式冷卻塔來收集冬天的低溫)和廢料能源(比如來自暖通空調系統、工業生產過程或者發電廠)或者過剩能源(比如由於水力發電的季節性或風力 發電的間歇性而產生的)。加拿大阿爾伯特省的德雷特-蘭丁太陽能社區英語Drake Landing Solar Communit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地孔熱能存儲器英語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通過車庫屋頂上的太陽能收集器為該社區提供一年中所需熱量的97%, 其中大部分熱量都是在夏天收集的[22][23]。存儲器可以是保溫儲罐,以碎石子到基岩等各種石材為構成的鑽孔群, 或者排列整齊能夠保溫的淺坑。其中有些應用需要熱泵技術。

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的競爭

[編輯]

可再生能源是指來自自然資源, 例如太陽光[註 1]潮汐地熱等自然資源,這些資源有可再生性(可以自動再生)。可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釋放能量的過程有著一些本質上的區別。石油、煤炭或者天然氣燃料的生產是一項複雜艱難的過程, 需要大量的複雜設備和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反應;但相比之下,替代能源的生產只需要一些基礎設備和簡單的自然反應就可以實現。木材作為可再生能力最強,分布最廣泛的替代能源, 燃燒時所產生的碳與自然降解時釋放的碳是等量的。

生態友好型替代能源

[編輯]

一些如生物質這樣的可再生能源被看做是對生態有害的化石能源的替代品, 但可再生能源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當做替代能源的。比如說,荷蘭曾是把棕櫚油當做生物燃料使用的大國,但現在卻取消了所有對棕櫚油的補助,因為有科學證據表明棕櫚油的使用有時可能會對環境產生比化石燃料還要大的危害[24]。目前, 為了給民眾一個交代,荷蘭政府和一些環保組織正在努力追蹤進口棕櫚油的來源,以查清這種燃油是怎麼生產出來的[24]。至於用農作物生產生物燃料的方法,現實情況是,就算把全美國收穫的所有穀物物都用來生產生物燃油,結果也僅能滿足16%的汽車用油需求。為了生產生物燃料,巴西能夠吸收大量CO
2
的熱帶雨林已經遭到極大破壞,這些無疑是讓糧食市場與能源市場競爭,其結果必然是食品價格上漲,對一些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也是百害而無一利,還會提高本國對外國能源的依賴性[25]。最近,人們陸續發現了一些能夠取代這些名聲不太好的可持續燃料的能源,如可用於商業用途的纖維素乙醇。

關於替代能源的新概念

[編輯]

碳中性以及碳負性燃料

[編輯]

碳中性燃料是一種利用氫化反應廢料、發電廠排放氣體英語flue-gas emissions from fossil-fuel combustion中的二氧化碳、汽車尾氣以及海水中的碳酸來生產的合成燃料包括甲烷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或者[26][27]。一些商用合成燃料公司表示,如果油價超過55美元每桶,那麼合成燃料生產的成本就會低於石油生產成本[28]。可再生甲醇(RM)是由和二氧化碳在氫化反應下生成的一種燃料,並且氫是從水電解中得到的。這種燃油可以摻在運輸燃料中或者用作化工原料來加工[29]

冰島格林達維克國際碳回收公司英語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旗下的喬治·歐拉二氧化碳回收工廠從2011年起每年都能從Savrtsengi發電廠英語Svartsengi Power Station排放的廢氣中生產出200萬升車用甲醇燃油[30],它的年產量可達到500萬升[31]。 在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由太陽能與氫能研究中心和弗勞恩霍夫協會共同建造的一個250千瓦的甲醇合成燃料工廠在2010年開始生產,目前正在向千萬瓦級擴建,預計將於2012年秋完成[32][33]奧迪公司也在德國埃姆斯蘭縣的Werlte鎮建造了一家碳中和液化天然氣(LNG)廠[34],旨在生產出能夠抵消它們的A3跑車克特隆型車所消耗的液化天然氣的車用燃油。按照該工廠最初的生產力,它每年可減少2800公噸的CO2排放量[35]。在南卡羅萊納州的哥倫比亞[36]加利福尼亞州的卡馬里奧[37]和英格蘭的達靈頓等地也出現了類似的加工工廠[38]

這些能源被看做是碳中性能源,因為它們不會導致溫室氣體含量的淨增加[39]。就合成燃料代替化石燃料來說,或者從它們以廢棄的碳或海水中碳酸為原料[40]以及它們的氧化要依賴排氣管中的「碳捕捉」來看,碳中性燃料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英語negativ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淨含量,因此有望成為溫室氣體修復英語greenhouse gas remediation的新方法[41]

這些可再生能源減少了對進口化石燃料的支出和依賴,並且無需將交通工具電動化或求助於氫轉化及其他燃料,讓相應的大眾交通工具得以繼續發展[42]。碳中性燃料的存儲成本相對較低,能夠減輕風能和太陽能的間歇性英語intermittency問題,還能將風能、水能、太陽能通過現有的天然氣管道輸送出去[42]

夜間風力發電廠被認為是進行燃料合成最經濟的能源形式,因為負荷曲線英語load curve會在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候急劇上升至頂峰,然而夜間風力通常會比白天的風力稍強一點,所以夜間風力發電廠的生產成本比任何替代能源的生產成本都要低[42]。德國已經建造了一個250千瓦的合成燃料工廠,目前正在擴建為10000千瓦[32][33][43]

藻類生質燃料

[編輯]

藻類生質燃料是從海藻中得到的生物燃料。在光合作用時,海藻與其他光合生物將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陽光轉化為氧氣和生物質能。藻類生質燃料的好處在於它可以進行工業生產,因此可以避免占用耕地和使用糧食作物(比如大豆、棕櫚、油菜等),而且同其他的生物燃料資源相比,它的產油量也更高。

生物質成型燃料

[編輯]

生物質成型燃料英語Biomass briquettes在開發中國家是作為木炭的替代品來開發的。該技術能將幾乎所有的植物轉變為壓縮型煤,其中所含的熱值通常是木炭的70%。世界很少有大規模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的例子,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基伍省便是其中一個,那裡的人們為了生產木炭毀壞了大量森林,對山地大猩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極大威脅。維龍加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已經成功培訓並部署了超過3500名員工來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以此來取代公園內非法製造的木炭,同時也為受衝突影響而生活極端貧困的人們提供了工作機會。[44]

沼氣發酵

[編輯]

沼氣發酵利用的是廢料分解時釋放的甲烷氣體,這種氣體能夠在垃圾或下水道中收集。沼氣池能利用細菌在厭氧環境下分解生物質產生甲烷[45]。沼氣經過收集和提煉後,可以作為多種產品的能量來源。

生物制氫

[編輯]

氫氣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清潔能源;燃燒它的唯一副產品就是水[46]。和其他燃料相比,由於它的化學結構獨特,它所含的能量也相對較多[47]

2H2 + O2 → 2H2O + 大量能量

大量能量 + 2H2O → 2H2 + O2

由此可見,此過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輸入,使得商業制氫效率低下[48]。如果使用生物媒介分解水來生產氫的話,那麼唯一的能量消耗就是太陽輻射了。生物媒介包括細菌,或者更常用的海藻,該過程就是通常所說的生物制氫[49],其中需要使用單細胞生物通過發酵來產生氫氣。在沒有氧氣參與的情況下,即厭氧環境中,植物有規律的呼吸作用被抑制,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酵過程。該過程的主要產物就是氫氣。如果我們能大規模應用該技術的話,就可以利用陽光、養分和水來製造氫氣,將其作為一種主要能源[50]。大規模生物制氫被證明是困難的,直到1999年才通過硫剝離技術創造了厭氧環境[51]。但由於發酵實質上是一種在高壓狀態下發生的進化上的倒退,細胞在幾天後就會死亡。2000年,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兩階段的工藝,能夠將細胞放入厭氧環境中並及時拿出,因此細胞可以保持活性[52]。在過去的10年裡,研究目標主要是找到將該過程推廣使用的方法。在大規模推廣使用之前,為了確保其生產效率,一些細緻的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是,一旦該機制形成,這種生產方式將解決我們的能源需求問題[53]

海上風能

[編輯]

海上風電場和普通的風力發電廠相似,但前者是處在海洋中。海上風電場能夠被放在40公尺(130英尺)深的水中,浮式風力渦輪機也會相應放在700公尺(2,300英尺)深的水中[54]。浮式海洋風力發電廠的優點在於它能利用來自寬闊海面的海風。沒有了山坡、樹木和建築物的阻擋,海風的速度能夠達到海岸地區風速的兩倍[54][55]

海上風能英語offshore wind energy已經對歐洲亞洲的電力供應做出了極大貢獻,如今美國第一個海上風力發電廠也已在規劃當中。雖然海上風力發電在過去幾十年間發展迅猛,特別是在歐洲,但是這些風電廠的修建和運行是否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存在影響,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傳統的海上風力發電機是放在近海環境淺水區的海床上,隨著海洋風力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一些懸浮裝置開始裝備在蘊藏有更多風能的深水區。[56]

海洋流體能源

[編輯]

海洋流體能源(MHK)或者海海洋能在美國及國際海域的開發項目使用以下設備:

  • 寬闊近海大風地區的波浪能轉換器;
  • 江河入海口的潮汐渦輪機;
  • 流速較快水域中的水下汽輪機;
  • 洋流強烈水域的洋流渦輪機;
  • 赤道深水區的海洋熱能轉換器。[56]

[編輯]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早期(1960年代)釷基「熔鹽堆」(MSR)核反應爐

是一種可核分裂物質,用於釷燃料發電。釷反應爐的支持者聲稱其比鈾燃料循環有幾個潛在的優點,例如如:釷比鈾更豐富,能更好地避免核武器擴散[57][58][59],並能減少和其他錒系元素的生產[59]。釷反應爐可以被改造用來產生鈾-233,然後可以加工成高濃縮鈾;該技術已在低產量武器中測試[60],但尚未在商業規模上得以驗證[61][62]

對替代能源的投資

[編輯]

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增長部門,民眾卻沒有多少投資替代能源的機會。民眾可以從股市上購買能源公司的股票,但是其收益卻極不穩定。「太陽城」直到最近才上市就證明了該領域還處在開始階段,但在幾周之內,它的市值就飆升到替代能源領域的第二位。[63]

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追蹤相關替代能源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比如WilderHill新能源指數[64]。此外,一些共同基金如Calvert全球替代能源基金[65]能讓你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比別人更快一步。

最近,Mosaic搭建了一個能讓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居民直接投資太陽能的網絡平台[66]。之前對太陽能項目的投資僅局限在一些有資信的投資者[67]和小數量的銀行間。

在過去的三年內,一些上市替代能源公司的經營狀況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一些公司在2007年的收益超過了100%;一些公司到了2008年的收益便下降了90%甚至更多,2009年收益的峰谷比值再次超過了100%[來源請求]。「替代」能源投資總體上有三個方向:太陽能、風能和混合動力車。和當下能源相比,碳排放更少,並且免費、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燃料,這四個領域所面臨的技術和資金問題都各有不同。

比如說,光伏太陽能技術需要依賴半導體工藝,並且相應地,從微處理器行業中實現的成本削減(通過擴大應用範圍,提高模塊效率,升級加工工藝)中獲利,光伏太陽能發電可能是唯一一種能在未來五年內將其成本降低一半甚至更多的發電技術。一些更好且更有效率的生產過程以及像高階薄膜太陽能電池這樣的新技術,就是減少業界成本的典範。[68]

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受矽的價格影響很大,甚至一些依靠其他原料的公司(如第一太陽能公司)都會受到矽市場供求平衡的影響[來源請求]。 而且,由於一些公司向市場銷售太陽能成品電池,(比如Q-Cells),使得另一些公司很輕易就能製造出太陽能組件電池,而這反過來會形成一個不合理的價格環境。

相反,由於人類利用風能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個世紀,所以相關的技術相對比較穩定。風能的效益主要是取決於選址(也就是風力的大小和電網投資)和鋼材價格(風力渦輪中使用最多的原材料)以及上好的複合材料(用來製造風車的葉輪)。由於現有風車高度大多超過100米,物流管理和全球生產平台成為影響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對其中的問題曾進行過研究,並得出很多重要結論。[69]

替代能源在交通運輸方面的應用

[編輯]

2008年,由於油價持續攀升,導致當年美國每加侖普通無鉛汽油的平均價格曾一度超過了4美元[70],因此一些公司一直致力於為顧客開發出更多種更高效的替代燃料車英語alternative fuel vehicle。結果,一些小公司迅速加大對完全採用不同方式驅動汽車的研究開發。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如今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所占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擴大,也越來越得到世界範圍內民眾的認可[71]

比如說,日產美國首次批量生產了電動汽車「日產聆風[72];一款可充電混合動力車—「雪佛蘭沃藍達」也已經被研發出來,該車使用電動馬達驅動,配有一個小型四汽缸引擎來產生額外的電能[73]

讓替代能源成為主流

[編輯]

要想讓替代能源成為主導能源就必須解決幾個關鍵問題:首先,要提高人們對替代能源運作的理解,以及替代能源有哪些好處;然後,相關系統元件的可用性需要提高;最後,投資回收周期應該被縮短。

舉例來說,電動載具(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這些交通工具需要依賴諸如「智慧電網」這樣的高效充電設施來讓電力成為未來交通工具的主導能源。[74][來源可靠?]

相關研究

[編輯]

在學術界、政府和商業部門中,許多組織都在替代能源領域進行大規模尖端研究。這些研究涵蓋了替代能源領域的幾個主要部門,大部分研究都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增加能源產量[75]

近年來,許多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已經將替代能源作為研究重點。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兩個研究機構就是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兩者都由美國能源部出資建立,還有多家公司為其提供資金支持[76]。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總預算為24億美元[77],而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則有3.75億美元的預算[78]

太陽能

[編輯]

太陽能可用來加熱冷卻以及發電。

太陽能供熱在主動英語Active solar heating被動英語Passive solar building design供熱建築以及區域供熱系統中早有使用。後者的實例包括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德雷克太陽能社區英語Drake Landing Solar Community以及在丹麥[79]和德國[80]的許多區域能源系統。在歐洲有兩個太陽能供熱項目:「太陽能分區供熱」(SDH)[81]以及國際能源署的「太陽能加熱與冷卻」項目(SHC)[82]

太陽能還未能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就在於現在的太陽能技術效率低而且花費高。目前的光伏板只能將所接收陽光的16%轉變為電能[83]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都對太陽能研究項目給予了大量資金支持。NREL在太陽能項目上的預算是7500萬美元左右[84],並且在光伏技術、太陽熱能、太陽輻射等領域也設有研究課題[85]。桑迪亞太陽能研究部的預算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整個實驗室24億美元的預算中,該項目占有很大比重[86]

近年來,一些學術項目將太陽能視作重點研究對象。北卡羅來納州州立大學(UNC)太陽能研究中心(SERC)的唯一目標就是研發出更加高效的太陽能技術。2008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太陽能從水中生產氫氣燃料來儲存太陽能[87]。這些研究意在解開阻礙太陽能發展的有關夜晚無陽光時太陽能儲存的相關問題。

2012年2月,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太陽能開發公司Semprius宣布他們已經研發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太陽能板。該公司宣稱他們所造的原型太陽能板能夠將所接收到陽光的33.9%轉化為電能,這比以前最高的轉化率高出了兩倍多[88]

風能

[編輯]

風能的相關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NASA設計了一款分析模型來預測強風情況下風力渦輪機的發電量[89]。如今,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都設有專門的風能研究項目[90]。桑迪亞的實驗室注重材料科技進步、空氣動力學和傳感器。而NREL則將重點放在提高風力發電量、減少資金投入以及如何讓風能的成本效率更高等方面[91]

加州理工學院的「優化風能現場實驗室」(FLOWE)成立的目的就是研究出可能減少當下風電成本,占地面積及環境影響的新技術[92]

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結合,在2013年提供了全球最終能源消費量的1.3%[93]

生物質

[編輯]
巴西的甘蔗種植基地,用於生產燃料乙醇
法國的一個熱電聯產廠,使用廢木頭供應3萬戶人家所需的能源

生物質(生物質量,biomass),也即來源於活的或者最近活的生物體的生物物質(某種意義上的生物材料)。它通常是指植物或植物衍生物質,此類物質被特別地稱作木質纖維素生物質英語lignocellulosic biomass[94]。生物質作為一種能量來源,既可以直接通過燃燒產生熱量,也可以間接將其轉化為各種形式的生物燃料。生物質轉化為生物燃料的過程,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實現,大致分為:熱的,化學的和生物化學的。木頭至今仍然是最大的生物質能源[95];例子包括森林殘留物(如枯死的樹木或樹枝、樹樁),庭院修剪物,木屑,甚至城市的固體垃圾。另一方面,生物質包括多種植物或動物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轉化成纖維或其他工業化學品,包括生物燃料。工業上,生物質可以通過種植各種植物而得到,包括[96]芒草柳枝稷玉米楊樹柳樹高粱甘蔗竹子,和各種各樣的樹種,從桉樹油棕棕櫚油)。

生物質、生物(沼)氣和生物燃料,通過燃燒產生熱量和動力,也同時會危害環境。污染物如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都會從燃燒中產生。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700萬人的過早死亡是由空氣污染造成的[97],而其中生物質燃燒是一個主要貢獻者[97][98][99]。如果使用時間跨度夠長,生物質的燃燒是零碳排放的,但其他方面則類似化石燃料的燃燒。

乙醇生物燃料

[編輯]

乙醇作為北美洲的主要生物燃料形式,許多機構已經在該領域展開研究。政府方面,美國農業部在美國進行了大量關於乙醇生產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圍繞乙醇生產對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影響[100]

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對乙醇項目展開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在纖維素乙醇領域[101]。同傳統的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的乙醇相比,纖維素乙醇具有更多優勢。因為纖維素乙醇可以從樹木、雜草或其他植物身上不可食用的部分中生產,所以不必挪用農作物甚至直接與糧食供給競爭[102]。而且,一些研究表明,纖維素乙醇和玉米乙醇相比成本效益更高,經濟可持續性更強[103]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則開展了內部纖維素乙醇研究[104],它同時也是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英語Joint BioEnergy Institute(JBEI )的成員之一,該研究所由美國能源部創建,其目標是開發出纖維素生物燃料[105]

其他生物燃料

[編輯]

從1978年到1996年,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在「水生物種計劃英語Aquatic Species Program」中將海藻作為生物燃料進行實驗[來源請求]。Michael Brigges在新罕布什爾大學生物燃料研究小組中自行出版的文章中估計,今後所有機動車燃油都將被從含油量超過50%的海藻中生產的生物燃料所取代,而這些海藻,Briggs表示,可以在污水處理廠里的海藻池中培養[來源請求]。這種含油量豐富的海藻可以從該系統中提取出來加工成生物燃料,干化的剩餘部分還可以被重複利用來生產乙醇。

利用海藻生產生物燃料所需原油的技術還未能進行商業推廣,但是相關可行性研究正在進行中,使產量盡力達到預期產量的最大值。除了高產之外,由於生產過程不需要土地和淡水,藻產業不會像其他以農作物為原料的生物燃油那樣引起農作物產量的減少。出於各種原因,多家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海藻生物反應物,其中就包括將生物燃料的產量擴大到商業範疇[106][107]

來自不同部門的幾個小組正在研究麻風樹,一種類似灌木的有毒樹種,許多人認為其種子可被當做生物燃料原料油的來源[108]。許多研究都力圖通過基因技術、土壤科學和園藝學來提高麻風樹總體的畝產量。聖地牙哥的一家麻風樹開發商SG生物燃料公司英語SG Biofuels已經利用分子育種和生物科技生產出高產的雜交麻風樹種,其產量比第一代的變體產量要高很多[109]。「可持續能源農業中心」(CfSEF)是一家位於洛杉磯的非盈利性研究機構,它致力於在農業科學、農業經濟學和園藝學領域內研究麻風樹。在這些學科指導下探索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10年內將麻風樹種產量提高到原來的兩到三倍[110]

地熱能

[編輯]

地熱能是通過開發地球內部產生和儲存的熱能而生產的。它被看做是可持續能源的原因在於其熱能總能自動補充[111]。但是,與地熱能相關的科技還不成熟,在經濟上的可行性也還不強。一些機構,如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112]桑迪亞國家實驗室[113]的一些研究正在試圖建立一門以地熱能為核心的科學。德國的一家地球科學研究機構「國際地熱研究中心」(IGC)主要就是研究地熱能的開發利用[114]

氫能

[編輯]

美國聯邦政府在氫燃料的研究和開發上已經投入超過10億美元[115]。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116]桑迪亞國家實驗室[117]都設有針對氫的研究部門。

弊端

[編輯]

這些有望取代化石燃料、改變全球氣候變化的替代能源有可能會對環境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比如說,生物燃料生產要提高7倍才能滿足如今一些最基本的能源需求,而根據經濟和能源增長的預測,到2100年將是40倍[118]。人類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占用了光合作用固定碳的30%到40%,這預示著額外生物量的收穫很可能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壓力,在一些情況下會奪走某些物種的食物來源,從而導致生物物種的急劇下降乃至滅亡[119][120]。在美國,每年植物的能量獲取總額在58庫德(61.5EJ)左右,其中的一半已經作為農作物和木材被收穫了,餘下的生物質會用來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運作及其多樣性[121]。美國人民一年消耗的能量約為100庫德,生物質能只能提供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要想單純依靠生物質成型燃料來滿足當下全球能源需求的話,那麼則需要犧牲全球超過10%的土地,而這相當於全球所有的農業用地(150億公頃),由於當下的飢餓問題,將來所種植的植物是用來產油還是生產糧食作物,這個問題勢必會引起一場道德衝突,而這將使未來生物質燃料的推廣困難重重[122][123]

一些由開發水電修建大壩而造成的環境問題(如魚類洄游、對敏感水生態系統的破壞等等)已經阻礙了美國水電站英語hydro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的近一步擴展。而為了取代化石能源大規模部署風力發電的話,那麼民眾很可能會堅決抵制。如果全美的用電量都由風力發電供應的話,8000萬公頃(比全美可耕種土地的40%還多)的土地將被大型風車(輪轂高度為50米,間距為250米到500米之間)所淹沒[124]。因此不難理解風力發電對環境的影響英語environmental impact of wind power主要是與土地利用有關,而與野生動物的(鳥類、蝙蝠等)死亡聯繫不是很大。除非只是一小部分電量靠風力發電產生,並且是在偏遠地區,否則公眾是不可能忍受風力發電帶來的噪音和美觀問題的[125][126]

在向替代能源轉變的過程中還會引起其他問題。「加大天然氣發電的力度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與預期相反的後果」,尤其是「現在天然氣價格是煤炭價格的四倍」[127][需要更新]。而且,如果現在大規模地由煤炭發電轉為天然氣發電的話,一些國家對外國能源供應的依賴度會持續增加。另外,「大規模能源轉型需要擴充管道容量和存儲能力,而這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還要修建新的中轉站來處理進口的天然氣」[127]

如何處理現有的燃煤工廠也是個問題,是將其加以改造還是修建新的工廠呢?「要想利用現有的煤炭工廠燃燒天然氣,需要有配套的管道線路來滿足工廠能源供應的需求」[127],同時也需要「州際和州內管道線路的擴張來運輸日益增多的天然氣」[127]。總之,修建新的天然氣工廠比沿用老的燃煤工廠要更具可行性,成本也較低。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Zehner, Ozzie. Green Illusion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2: 1–169, 331–42 [2021-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2. ^ Concise OED Alternative Ener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May 2, 2008.
  3. ^ WordNet. Alternative Energy entry[永久失效連結].
  4. ^ RICC 2007. Term Glossa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4-10..
  5. ^ NRDC. Gloss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MMS. Definition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05..
  7. ^ Torridge District Council. TDLP Part 1 - Glossa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27..
  8. ^ Gregory Cla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Economics); David Jack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Economics). Coal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00-1869 (pdf).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European Historical Economics Society). April 2010 [2008-1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年12月17日). 簡明摘要.  Clark and Jacks specifically refer to 18th century "alternative energy"
  9. ^ Dr Roger Whit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y,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Trees and Woods: Myths and Realities. Lecture: The Essential Role of Forests and Wood in the Age of Iron (Commonwealth Forestry Association). 2006-05-13 [2008-12-14]. (原始內容 (doc)存檔於2008年12月17日).  Note: Dr. White specifically refers to coal as a 17th-century alternative fuel in this paper.
  10. ^ Dr. Douglas B. Reynolds (economics). Energy Grades and Historic Economic Growth (doc). Hubbert Peak of Oil Production website. [200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2日). 
  11. ^ Norman F. Cantor.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Middle Ages: The Life and death of a Civilization. Harper Collins. 1993: 564. ISBN 978-0-06-092553-6. 
  12. ^ The City's Evolution–From Old Dartmouth to New Bedford, Whaling Metropolis of the World. Old Dartmouth Historical Society. [201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13. ^ Alexander Graham Bell. Prizes for the Inventor: Some of the Problems Awaiting Solution.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17: 133 [2008-12-14]. 簡明摘要. In relation to coal and oil, the world's annual consumption has become so enormous that we are now actually within measurable distance of the end of the supply. What shall we do when we have no more coal or oil! .... There is, however, one other source of fuel supply which may perhaps this problem of the future. Alcohol makes a beautiful, clean and efficient fuel, and where not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can be manufactured very cheaply from corn stalks and in fact from almost any vegetable matter capable of fermentation. 
  14. ^ Industry Statistics: Annual World Ethanol Production by Country. 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 [200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8). 
  15. ^ Macedo Isaias, M. Lima Verde Leal and J. Azevedo Ramos da Silva. Assessment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fuel ethanol in Brazil (PDF). Secretariat of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 of the State of São Paulo. 2004 [2008-05-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年5月28日). 
  16. ^ Daniel Budny and Paulo Sotero, editor. Brazil Institute Special Report: The Global Dynamics of Biofuels (PDF). Brazil Institute of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April 2007 [2008-05-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年5月28日). 
  17. ^ Biofuels look to the next generation.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1). 
  18. ^ Cellulosic Ethanol: Not Just Any Liquid Fue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23.
  19. ^ Building Cellulose (PDF).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1). 
  20. ^ bioenergywiki.net:Second-generation biofue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 ^ Inbicon - about the plan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1.
  22. ^ Wong, Bill (June 28, 2011), "Drake Landing Solar Communit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IDEA/CDEA District Energy/CHP 2011 Conference, Toronto, pp. 1–30, retrieved 21 April 2013
  23. ^ Wong B., Thornton J. (2013). Integrating Solar & Heat Pump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newable Heat Workshop.
  24. ^ 24.0 24.1 Elisabeth Rosenthal. Once a Dream Fuel, Palm Oil May Be an Eco-Nightmare. New York Times. 2007-01-31 [2008-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10日). 
  25. ^ Lester R. Brown. Biofuels Blunder:Massive Diversion of U.S. Grain to Fuel Cars is Raising World Food Prices, Risk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Testimony before U.S. Senat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 2007-06-13 [200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4). 
  26. ^ Leighty and Holbrook (2012) "Running the World on Renewables: Alternatives for Transmission and Low-cost Firming Storage of Stranded Renewables as Hydrogen and Ammonia Fuels via Underground Pipelin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roceedings of the ASME 2012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 Exposition November 9–15, 2012, Houston, Texas
  27. ^ Graves, Christopher; Ebbesen, Sune D.; Mogensen, Mogens; Lackner, Klaus S. Sustainable hydrocarbon fuels by recycling CO2 and H2O with renewable or nuclear energ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1, 15 (1): 1–23 [September 7, 2012]. doi:10.1016/j.rser.2010.07.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4).  (Review.)
  28. ^ Holte, Laura L.; Doty, Glenn N.; McCree, David L.; Doty, Judy M.; Doty, F. Davi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Fuels From Off-peak Wind Energy, CO2 and Water (PDF).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Sustainability, May 17–22, 2010. Phoenix, Arizona: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0 [September 7,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1-15). 
  29. ^ First Commercial Plant. 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 [11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7月3日). 
  30. ^ "George Olah CO2 to Renewable Methanol Plant, Reykjanes, Ice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emicals-Technology.com)
  31. ^ "First Commercial Plan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2-04. (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
  32. ^ 32.0 32.1 Center for Solar Energy and Hydrogen Research Baden-Württemberg. Verbundprojekt 'Power-to-Gas'. zsw-bw.de. 2011 [September 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16日) (德語). 
  33. ^ 33.0 33.1 Center for Solar Energy and Hydrogen Research. Bundesumweltminister Altmaier und Ministerpräsident Kretschmann zeigen sich beeindruckt von Power-to-Gas-Anlage des ZSW. zsw-bw.de. July 24, 2012 [September 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7日) (德語). 
  34. ^ Okulski, Travis. Audi's Carbon Neutral E-Gas Is Real And They're Actually Making It. Jalopnik (Gawker Media). June 26, 2012 [29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35. ^ Rousseau, Steve. Audi's New E-Gas Plant Will Make Carbon-Neutral Fuel. Popular Mechanics. June 25, 2013 [29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36. ^ Doty Windfuels. Windfuels.com.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4). 
  37. ^ CoolPlanet Energy Systems. Coolplanetbiofuels.com. 2012-10-24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5). 
  38. ^ Air Fuel Synthesis, Ltd. Airfuelsynthesis.com.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7). 
  39. ^ Lackner, Klaus S.; et al. The urg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2 capture from ambient ai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109 (33): 13156–62 [September 7, 2012]. Bibcode:2012PNAS..10913156L. PMID 22843674. doi:10.1073/pnas.1108765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40. ^ Eisaman, Matthew D.; et al. CO2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 using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PD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2, 5 (6): 7346–52 [July 6, 2013]. doi:10.1039/C2EE03393C.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9-26). 
  41. ^ Goeppert, Alain; Czaun, Miklos; Prakash, G.K. Surya; Olah, George A. Air as the renewable carbon source of the future: an overview of CO2 capture from the atmospher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2, 5 (7): 7833–53 [September 7, 2012]. doi:10.1039/C2EE21586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Review.)
  42. ^ 42.0 42.1 42.2 Pearson, R.J.; Eisaman, M.D.; et al. Energy Storage via Carbon-Neutral Fuels Made From CO2, Water, and Renewable Energy.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12, 100 (2): 440–60 [September 7, 2012]. doi:10.1109/JPROC.2011.21683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9). 
  43.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Storing green electricity as natural gas. fraunhofer.de. May 5, 2010 [September 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1). 
  44. ^ Biomass Briquettes. 27 August 2009 [19 Febr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8). 
  45. ^ Biogas Technology. 27 March 2009 [24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25日). 
  46. ^ Hijikata, Tsuneo. 200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lean Energy Network Using Hydrogen 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7: 115-129
  47. ^ P. 12, BMW Group Clean Energy ZEV Symposium, September 2006
  48. ^ Ghirardi ML, Togasaki RK, Seibert M. Oxygen Sensitivity of Algal H2-Production.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1997, 63 (1): 141–51. PMID 18576077. doi:10.1007/BF02920420. 
  49. ^ Radmer R, Kok B. Photosynthesis: Limited Yields, Unlimited Dreams. BioScience. 1977, 29 (9): 599–605. doi:10.2307/1297655. 
  50. ^ Gaffron H, Rubin J. Fermentative and Photochemic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in Alga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 1942, 26 (2): 219–240. PMC 2142062可免費查閱. PMID 19873339. doi:10.1085/jgp.26.2.219. 
  51. ^ Melis A, Neidhardt J, Benemann JR. Dunaliella salina (Chlorophyta) with Small Chlorophyll Antenna Sizes Exhibit Higher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ies and Photon Use Efficiencies Than Normally Pigmented Cell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9, 10: 515–52. 
  52. ^ Melis A, Happe T. Hydrogen Production — Green Algae as a Source of Energy. Plant Physiology. 2001, 127 (3): 740–8 [2015-11-14]. PMC 1540156可免費查閱. PMID 11706159. doi:10.1104/pp.0104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4). 
  53. ^ Doebbe A, Rupprecht J, Beckmann J, Mussgnug JH, Hallmann A, Hankamer B, Kruse O.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HUP1 Hexose Symporter Gene into the Genome of C. reinhardtii: Impacts on Biological H2 Productio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7, 131 (1): 27–33. PMID 17624461. doi:10.1016/j.jbiotec.2007.05.017. 
  54. ^ 54.0 54.1 Horton, Jennifer. 5 Wacky Forms of Alternative Energy. 19 August 2008 [15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6月22日). 
  55. ^ Hywind by Statoil. 11 February 2009 [24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56. ^ 56.0 56.1 Tethys.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57. ^ Kang, J.; Von Hippel, F. N. U‐232 and the proliferation‐resistance of U‐233 in spent fuel (PDF). Science & Global Security. 2001, 9: 1. doi:10.1080/0892988010842648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2-03). 
  58. ^ Nuclear Materials FAQ
  59. ^ 59.0 59.1 Robert Hargraves; Ralph Moir. Liquid Fuel Nuclear Reactor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Forum on Physics & Society. January 2011 [31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60. ^ McKenna, Paul. Is the "Superfuel" Thorium Riskier Than We Thought?. Popular Mechanics. 5 December 2012 [2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61. ^ Rees, Eifion. Don't believe the spin on thorium being a greener nuclear option. Guardian. 23 June 2011 [2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62. ^ Forsberg CW; Lewis LC. ORNL-6952, Uses For Uranium-233: What Should Be Kept for Future Nee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ee index of pap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moltensalt.org>
  63. ^ SolarCity Stock Market Cap Makes It No. 2 Solar Firm.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64. ^ WilderHill New Energy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65. ^ Calvert Global Alternative Energy Fund (CGAE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6). 
  66. ^ Solar Mosaic fully crowd funds its new solar projects in less than 24 hours.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67. ^ Konrad, Tom. New Ways to Invest in Solar Like Buffett. Forbes. 2013-01-08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68. ^ Is solar energy really ready to rumble? - Electronic Desig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6-04
  69. ^ Bruce Upbin. Greenhouse Stocks. Forbes. 2007-12-24 [2007-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2月11日). 
  70. ^ Gas Prices post third straight record, CNN Money.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71. ^ Foster, Peter. China takes on America in electric car race... London: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24 Mar 2009 [2009-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3月27日). 
  72. ^ Nissan LEAF® Electric Car: 100% Electric. 100% Fun..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 
  73. ^ Transform Your Drive.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74. ^ electric vehicles the smart grid's moving target. [2015-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6). 
  75. ^ S.C.E. Jupe, A. Michiorri, P.C. Taylor. Increasing the energy yield of generation from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newable Energy. 2007, 14 (2): 37–62. 
  76. ^ Defense-scale supercomputing comes to alternative energy research.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77. ^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PDF).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012-04-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10月20日). 
  78. ^ *Chakrabarty, Gargi, April 16th, 2009. "Stimulus leaves NREL in cold" Denver Post"
  79. ^ Holm L. (2012). Long Term Experiences with Solar District Heating in Denmark[永久失效連結]. Presentation. European Sustainable Energy Week, Brussels. 18–22 June 2012.
  80. ^ Pauschinger T. (2012). Solar District Heating with Season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in German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esentation. European Sustainable Energy Week, Brussels. 18–22 June 2012.
  81. ^ Solar District Heating (SDH) platform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urope.
  82. ^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programme, of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3. ^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for solar photovoltaic cell application (PDF). BRAC University.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1). 
  84. ^ Chakrabarty, Gargi. Stimulus leaves NREL in cold. Denver Post.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5. ^ Solar Research. NREL.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7). 
  86. ^ Photovoltaics. Sandia.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1). 
  87. ^ 'Major discovery' from MIT primed to unleash solar revolution. MIT News.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8). 
  88. ^ Breakthrough: World’s most efficient solar panel. SmartPlanet.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89. ^ Wind energy research reaps rewards. NASA.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90. ^ Wind energy. Sandia.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91. ^ Wind research. NREL.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92. ^ Wind resource evaluation at the Caltech Field Laboratory for Optimized Wind Energy (FLOWE) (PDF). Caltech. [2012-04-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2-16). 
  93. ^ GSR2015 Onlinebook page 27.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7-21.
  94. ^ Biomass Energy Cent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iomassenergycentre.org.uk. Retrieved on 28 February 2012.
  95. ^ Wood-Fired Plants Generate Viol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all Street Journals. Retrieved on 12 April 2012.
  96. ^ T.A. Volk, L.P. Abrahamson. Developing a Willow Biomass Crop Enterprise for Bioenergy and Bioprodu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East Regional Biomass Program. January 2000 [4 June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97. ^ 97.0 97.1 7 million premature deaths annually linked to air pollu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HO, 2014-03-25.
  98. ^ Ambient (outdoor) air quality and heal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act sheet No. 313, WHO, 2014 March.
  99. ^ Household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act Sheet No. 292, WHO, 2014 March.
  100. ^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thanol. Responses to Questions from Senator Bingaman (PDF).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thanol. 2008-06-02 [2012-04-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04). 
  101. ^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Research Advantages: Cellulosic Ethanol (PDF).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007-03-02 [2012-04-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25). 
  102. ^ M.R. Schmer, K.P. Vogel, R.B. Mitchell, R.K. Perrin. Net energy of cellulosic ethanol from switchgra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 (2): 464–469. PMID 18180449. doi:10.1073/pnas.0704767105. 
  103. ^ Charles E. Wyman. What is (and is not) vital to advancing cellulosic ethanol.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7, 25 (4): 153–157. PMID 17320227. doi:10.1016/j.tibtech.2007.02.009. 
  104. ^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Biomass.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105. ^ Joint BioEnergy Initiative. About JBEI.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5). 
  106. ^ Valcent Products Inc. Develops "Clean Green" Vertical Bio-Reactor. Valcent Products. [200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18日). 
  107. ^ Technology: High Yield Carbon Recycling. GreenFue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200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1). 
  108. ^ B.N. Divakara, H.D. Upadhyaya, S.P. Wani, C.L. Laxmipathi Gowda.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Jatropha curcas L.: A review. Applied Energy. 2010, 87 (3): 732–742. doi:10.1016/j.apenergy.2009.07.013. 
  109. ^ Biofuels Digest. Jatropha blooms again: SG Biofuels secures 250K acres for hybrids. Biofuels Digest. 2011-05-16 [2012-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110. ^ Biofuels Magazine. Energy Farming Methods Mature, Improve. Biofuels Magazine. 2011-04-11 [2012-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7月27日). 
  111. ^ L. Ryback. Geothermal Sustainability. GHC Bulletin. 2007: 2–6. 
  112. ^ Geothermal Technologies. NREL.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113. ^ Geothermal. Sandia.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114. ^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Geothermal Research. GFZ Helmholtz Center Potsdam.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6). 
  115. ^ Jeff Wise. The Truth about hydrogen. Popular Mechanics.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116. ^ NREL. Hydrogen. NREL.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117. ^ Sandia. Hydrogen. Sandia.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5). 
  118. ^ Huesemann, Michael H., and Joyce A. Huesemann (2011). Technofix: Why Technology Won’t Save Us or the Environ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allenge #1: Serious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New Society Publishers, ISBN 0865717044, pp. 125-133.
  119. ^ Rojstaczer, S.; Sterling, S.M.; Moore, N.J. Human appropriation of photosynthesis products. Science. 2001, 294: 2549–2552. doi:10.1126/science.1064375. 
  120. ^ Vitousek, P.M.; Ehrlich, P.R.; Ehrlich, A.H.; Matson, P.A. 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BioScience. 1986, 36 (6): 368–373. doi:10.2307/1310258. 
  121. ^ Pimentel, D.; et al. Achieving a secure energy futur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4, 9: 201–219. doi:10.1016/0921-8009(94)90078-7. 
  122. ^ Hoffert, M.I.; 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Science. 2002, 298: 981–987. doi:10.1126/science.1072357. 
  123. ^ Nakicenovic, N., A. Gruebler, and A. McDonald (1998). 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4. ^ Elliott, D.L., L.L. Wendell, and G.L. Gower (1992),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and land use exclus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Society – Solar World Congress in Denver, Colorado, edited by M.E. Ardan, S.M.A. Burley, and M. Coleman, Pergamon, Oxford, UK.
  125. ^ Elliott, D., (1997). Ener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Chapter 11, "Case Study: Public Reaction of UK Windfarms", Routledge
  126. ^ Wuestenhagen, R.; Welsink, M.; Buerer, M.J. Social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 innovation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Energy Policy. 2007, 35: 2683–2691. doi:10.1016/j.enpol.2006.12.001.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The US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2008). "Economic and Other Implications of Switching from Coal to Natural Gas at the Capitol Power Plant and at Electricity-Generating Units Nationwid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Washington, DC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