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
外觀
新聞學 |
---|
領域 |
類型 |
影響 |
媒體 |
角色 |
歷史
[編輯]1854年2月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威廉·霍華德·拉塞爾隨英軍遠征馬爾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名職業戰地記者。
隨著戰爭技術發展,戰場環境更加複雜多變、作戰節奏越來越快、武器打擊範圍增大,戰場已經沒有前後方之分。在戰爭中,越來越多記者成為暴力襲擊、綁架的目標,他們在戰地進行戰爭報導時遇到的危險越來越大。截至今日,已有眾多戰地記者於報導戰爭期間死亡。
在蘇德戰爭,《消息報》有44名記者犧牲;整個越南戰爭中有63名記者殉職;波赫內戰前兩年,死於巴爾幹半島的各國記者就已達到68人。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發動的科索沃戰爭中,投入戰鬥的北約部隊無一傷亡,相對在貝爾格勒南聯盟陣地,僅記者就有10餘名殉職。
戰地記者的保護
[編輯]對於報導戰爭的記者的身份,《日內瓦第3公約》和第1附加議定書是這樣規定的:進行戰爭採訪的新聞記者分為「一般新聞記者」和「戰地記者」。敵對雙方的「一般新聞記者」屬於平民,應按照保護平民的規定,給予尊重和保護,但「一般新聞記者」不能從事「敵對行動」;「戰地記者」則是經過其國家武裝部隊准許伴隨部隊參與行進的,雖不一定直接參加戰鬥行動,但若被對方俘獲,也將成為戰俘。
著名戰地記者
[編輯]- 威廉·霍華德·拉塞爾(英國)
- E·F·奈特(英國)
- 約翰·康德黎(英國)
- 麥庫林(英國)
- 彼得·阿奈特(美國)
- 羅伯特·卡帕(美國)
- 瑪莎·蓋爾霍恩(美國)
- 瑪麗·科爾文(美國)
- 陳香梅(美國)
- 瑪格麗特·希金斯(美國)
- 休·范艾斯(荷蘭)
- 范長江(中國大陸)
- 蕭乾(中國大陸)
- 姚琢奇(台灣)
- 閭丘露薇(香港)
- 張炳玲(香港)
- 張翠容(香港)
- 周軼君(香港)
- 史可為(香港)
- 何潤峰(香港)
- 蔣曉峰(香港)
- 山本美香(日本)
- 長井健司(日本)
- 後藤健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