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克桑山
外觀
布拉克桑山 | |
---|---|
![]() 嘉明湖與遠方的布拉克桑山 | |
別名 | 無樂散山、部落生山、武拉姑散山 |
最高點 | |
海拔 | 3,020.9公尺(9,911英尺)[1] |
地形突起度 | 198公尺(650英尺)[2] |
列表 | 臺灣百岳、九嶂 |
座標 | 23°13′59.3″N 121°4′43.4″E / 23.233139°N 121.078722°E [3] |
地理 | |
位置 | ![]() |
所屬山脈 | 中央山脈 |
地質 | |
岩石年代 | 始新世[4] |
攀山 | |
首次登頂 | 吉井隆成等人(1930年4月) |
布拉克桑山[註 1](布農語:Bulaksang / Ulakusan[9])是臺灣中央山脈南段一座高山,山頂地處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與利稻村的交界,海拔3020.9公尺[1],立有森林三角點[10],為霧鹿村最高點,亦為臺灣百岳之一。山區林相以臺灣冷杉和臺灣鐵杉構成的針葉林為主[11]。
地形
[編輯]布拉克桑山位於中央山脈主稜線之三叉山,往南南東方向延伸出的支稜上。山脊於山頂處轉折,往東南東方向延伸,經東舞樂山、崙天山等山峰,直抵花東縱谷,構成秀姑巒溪水系與卑南溪水系的分水嶺,以及花蓮縣與臺東縣的交界線[3]。山勢連綿如垣,故名列百岳中的九嶂之一,但頂嶺寬平,山容不甚突出[12][13]。該山的東北側、東南側,分別為秀姑巒溪水系之清水溪,以及卑南溪水系之武拉庫散溪源頭。西面山腰亦有多條小溪發源,屬卑南溪水系之新武呂溪支流[3]。
人文
[編輯]布拉克桑山屬布農族郡社群傳統領域,山名「布拉克桑」即為漢語經日語音譯布農語「Bulaksang」或「Ulakusan」而來,可能源自日治時期以前,曾經存在於布拉克桑山西麓的同名布農聚落(漢譯「無樂散社」)[13][14]。「布拉克桑」在布農語中的本意則為褐毛柳[9],是臺灣中高海拔山區的常見植物。
1930年4月,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的技師吉井隆成等人於向陽山、三叉山一帶進行森林調查。由於擔心遭到拉荷·阿雷率領的布農族攻擊,調查隊伍離開三叉山後,遂轉往東南方的布拉克桑山前進,並留下首次攀登該山的紀錄[13]。1970年代,布拉克桑山被選為臺灣百岳,但因山勢較不具特色,即便附近有南橫公路通過,仍少有人專門造訪,曾是最冷門的百岳之一[12]。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5000經建版地形圖(107年) (地圖).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18 [2025-02-07] (中文(臺灣)).
- ^ Bulakesang Shan (地圖).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5-02-07] (英語).
- ^ 3.0 3.1 3.2 布拉克桑山 (地圖).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5-02-07] (中文(臺灣)).
- ^ 中央地質調查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L0017花蓮縣 (PDF) (報告). 臺北: 中華民國經濟部: 1–27. 2016 (中文(臺灣)).
- ^ 駱香林(主修)、苗允豐(纂修)、黃瑞祥(協修). 山岳. 花蓮縣志稿卷二‧地形. 花蓮市: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58: 3–88 (中文(臺灣)).
- ^ 玉山 (地圖). 1:100000. 十萬分一公路交通圖. 臺灣省公路局. 1953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中文(臺灣)).
- ^ 王雲卿. 台灣山岳一覽表. 登山日記(中華民國六十五~六十六年副冊). 臺北: 野外雜誌社. 1976: 4–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21) (中文(臺灣)).
- ^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三叉山 (地圖). 1:25000. 經建 第一版 9619-IV SW. Cartography by 聯勤401廠. 內政部. 19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中文(臺灣)).
- ^ 9.0 9.1 張長義(計畫主持人).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第四年研究報告 (PDF) (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5 [2022-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03) (中文(臺灣)).
- ^
OpenStreetMap上有關5614483912 布拉克桑山 森林三角點 主沖(05)的地理資訊
- ^ 國土利用現況調查成果圖 [111年更新區] (地圖). Cartography by 國土測繪中心. 2022 [2025-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 ^ 12.0 12.1 謝文誠 等. 布拉克桑山. 台灣百岳全集 最後紀念版. 臺北: 戶外生活雜誌社. 1985: 394–395 (中文(臺灣)).
- ^ 13.0 13.1 13.2 【新康山列】布拉克桑山. 上河文化. 2018-12-03 [2025-02-17] (中文(臺灣)).
- ^ 蕃人所要地調查第二班. 蕃人所要地調查書 臺東廳里壠支廳ブラクサン社 (報告). 臺北帝國大學. [1937至1945間] –透過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