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克桑山
外观
布拉克桑山 | |
---|---|
![]() 嘉明湖与远方的布拉克桑山 | |
别名 | 无乐散山、部落生山、武拉姑散山 |
最高点 | |
海拔 | 3,020.9米(9,911英尺)[1] |
地形突起度 | 198米(650英尺)[2] |
列表 | 台湾百岳、九嶂 |
坐标 | 23°13′59.3″N 121°4′43.4″E / 23.233139°N 121.078722°E [3] |
地理 | |
位置 | ![]() |
所属山脉 | 中央山脉 |
地质 | |
岩石年代 | 始新世[4] |
攀山 | |
首次登顶 | 吉井隆成等人(1930年4月) |
布拉克桑山[注 1](布农语:Bulaksang / Ulakusan[9])是台湾中央山脉南段一座高山,山顶地处花莲县卓溪乡古风村、台东县海端乡雾鹿村与利稻村的交界,海拔3020.9米[1],立有森林三角点[10],为雾鹿村最高点,亦为台湾百岳之一。山区林相以台湾冷杉和台湾铁杉构成的针叶林为主[11]。
地形
[编辑]布拉克桑山位于中央山脉主棱线之三叉山,往南南东方向延伸出的支棱上。山脊于山顶处转折,往东南东方向延伸,经东舞乐山、仑天山等山峰,直抵花东纵谷,构成秀姑峦溪水系与卑南溪水系的分水岭,以及花莲县与台东县的交界线[3]。山势连绵如垣,故名列百岳中的九嶂之一,但顶岭宽平,山容不甚突出[12][13]。该山的东北侧、东南侧,分别为秀姑峦溪水系之清水溪,以及卑南溪水系之武拉库散溪源头。西面山腰亦有多条小溪发源,属卑南溪水系之新武吕溪支流[3]。
人文
[编辑]布拉克桑山属布农族郡社群传统领域,山名“布拉克桑”即为汉语经日语音译布农语“Bulaksang”或“Ulakusan”而来,可能源自日治时期以前,曾经存在于布拉克桑山西麓的同名布农聚落(汉译“无乐散社”)[13][14]。“布拉克桑”在布农语中的本意则为褐毛柳[9],是台湾中高海拔山区的常见植物。
1930年4月,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山林课的技师吉井隆成等人于向阳山、三叉山一带进行森林调查。由于担心遭到拉荷·阿雷率领的布农族攻击,调查队伍离开三叉山后,遂转往东南方的布拉克桑山前进,并留下首次攀登该山的纪录[13]。1970年代,布拉克桑山被选为台湾百岳,但因山势较不具特色,即便附近有南横公路通过,仍少有人专门造访,曾是最冷门的百岳之一[12]。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5000經建版地形圖(107年)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18 [2025-02-07] (中文(台湾)).
- ^ Bulakesang Shan (地图).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5-02-07] (英语).
- ^ 3.0 3.1 3.2 布拉克桑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5-02-07] (中文(台湾)).
- ^ 中央地质调查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L0017花蓮縣 (PDF) (报告). 台北: 中华民国经济部: 1–27. 2016 (中文(台湾)).
- ^ 骆香林(主修)、苗允丰(纂修)、黄瑞祥(协修). 山岳. 花蓮縣志稿卷二‧地形. 花莲市: 花莲县文献委员会. 1958: 3–88 (中文(台湾)).
- ^ 玉山 (地图). 1:100000. 十万分一公路交通图. 台湾省公路局. 1953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中文(台湾)).
- ^ 王云卿. 台灣山岳一覽表. 登山日記(中華民國六十五~六十六年副冊). 台北: 野外杂志社. 1976: 4–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1) (中文(台湾)).
- ^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三叉山 (地图). 1:25000. 经建 第一版 9619-IV SW. Cartography by 联勤401厂. 内政部. 19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中文(台湾)).
- ^ 9.0 9.1 张长义(计划主持人).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第四年研究報告 (PDF)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2005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3) (中文(台湾)).
- ^
OpenStreetMap上有关5614483912 布拉克桑山 森林三角点 主冲(05)的地理信息
- ^ 國土利用現況調查成果圖 [111年更新區] (地图). Cartography by 国土测绘中心. 2022 [2025-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 12.0 12.1 谢文诚 等. 布拉克桑山. 台灣百岳全集 最后纪念版. 台北: 户外生活杂志社. 1985: 394–395 (中文(台湾)).
- ^ 13.0 13.1 13.2 【新康山列】布拉克桑山. 上河文化. 2018-12-03 [2025-02-17] (中文(台湾)).
- ^ 蕃人所要地調查第二班. 蕃人所要地調查書 臺東廳里壠支廳ブラクサン社 (报告). 臺北帝國大學. [1937至1945间] –通过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数位典藏馆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