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定寺石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定寺石窟
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慶陽市合水縣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
編號9-57
認定時間2023年4月25日

安定寺石窟,建於公元1132年,在這個石窟的牆壁和柱子上雕刻了數百尊菩薩羅漢佛像。安定寺石窟又稱安平寺石窟。

該石窟位於龍王廟溝村以西一公里處,屬於甘肅省合水縣太白鄉發現的更大的合水石窟群。在未知的時間裡,這個石窟被遺棄並且其大部分結構被掩埋。1989年,當地政府發現了此石窟,並對其進行了修復。安定寺石窟規模雖小,但由於該地區的特殊性,研究其早期石窟分布及其與佛教發達地區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價值[1]。2023年4月25日公布為第九批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2]

安定寺石窟左

歷史

[編輯]
安定寺石窟石牆上銘文

時代大背景

[編輯]

金代佛教發展較為輝煌。金代佛教受到了前代的影響,佛法流傳與佛教藝術的發展上,雖然也多少受到史影響,卻同時顯露出北宋佛教藝術的痕跡,同時也發展出了自己的特點[3]

洞窟的歷史

[編輯]

金代佛教發展有深刻的淵源。安定寺石窟是一個金代的石窟。石窟門左側有一方題記(此為李世雄修繕時所刻的留作紀念的題記)[3],在石窟右側的牆上刻有一段銘文,這段銘文表明安定寺石窟經歷了兩個建造階段。本窟經歷了李大夫和李世雄兩代人修建。銘文記載,第一階段在阜昌二年修建。劉豫是一個被金朝扶植的皇帝,阜昌是他的年號[3]。該石窟於公元1132年由李大夫委託建造。然而,當時菩薩羅漢的造型還沒有被刻在牆上,其中有許多還未完成。直到公元46年後的公元1178年,該石窟終於被李大夫的兒子,李世雄修繕。在第二建造階段,李世雄請了許多和尚,比如德忍和良朋,來擔任此窟的住持。同時,許多同位李姓的軍官作為贊助人參與了安定寺的修繕。也可以推測,這些人和李世雄是同一氏族的。雖然這個階段完善了第一階段位完成的菩薩和羅漢的佛像,但研究人員發現安定寺實際上並未竣工。

原安定寺石窟中佛像頭

李氏家族歷史

[編輯]

金代李氏家族世襲華池寨本門漢蕃人馬巡檢。這一官職從北宋、偽齊一直沿襲下來[4]。本窟是經歷李大夫,李世雄兩代人的營造終於成窟竣工,他們的身份是華池寨主[3]

洞窟被發現後

[編輯]

當該石窟後來被當地鎮民發現時,大多佛像的頭已經為摧毀。雖然未經證實,但是當地人表示這些佛像要麼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摧毀,要麼被盜賊摧毀。其餘完好的佛像和和破損佛像的頭部已經被轉移到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保存。

石窟開鑿情況

[編輯]

從石窟外部的題記可知,安定寺石窟是偽齊阜昌二年(1131年,金天會九年)由華池寨主管漢蕃本門人馬巡檢李大夫主持開鑿的。他僱請了延長縣(今陝西省延長縣)青石匠王志及其女婿馮淵和楊琪開鑿石窟(題記中稱為石空,另外一處陝北金代城台石窟中的題記也稱為「石空」,見下文),雕刻佛像,雖然最後菩薩像及羅漢像未及雕刻。之後過了40多年,其子李世雄等人請僧德忍、良朋任安定寺住持,僱請王志的外孫馮祐等人繼續開鑿石窟,雕刻了菩薩像及羅漢像,到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八月刻下題記紀念。據石窟調查者研究,該石窟有很多未完工的痕跡,沒有最終竣工。李氏家族開鑿石窟的主要目的是為生者和亡者祈福增壽。安定寺的僧人至少有七人,即題記中的住持僧德忍、良朋、子瑁三人和童行也就是少年修行者德德、留住、馬僧、韓僧四人[5]

石窟外部

[編輯]

安定寺石窟分為門廊和主室兩部分。入口長7m,寬2.8m,高2.8m。門廊四周有三堵牆,上面共雕刻412餘尊菩薩和羅漢這些佛像大多採用遊戲坐,結跏趺坐或善跏趺坐[6]。然而,由於盜竊和風化,許多佛像的腦袋也不見了。石頭的類型也是導致某些情況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堵牆部分是由砂岩組成的,而砂岩的抗蝕性不強;在右側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與左側相比的差異。儘管大部分佛像頭部缺失,但佛像的主體和佛袍仍然充滿了細節。

正壁左側除了8排高浮雕羅漢像。近窟門的左側又單獨鑿出兩幅畫面,上幅寬0.9米、高0.42米。刻有一羅漢半跏趺坐於山石形龕內,頭部缺失,左手倚於座上,右手殘缺、著袒右肩式佛衣,胸部肋骨突出。其左手邊刻有雲朵,雲朵上立一力士狀人物,袒露上身斜身向著羅漢。雙手前伸所執不知何物,畫面右側刻一龍。此為降龍羅漢。下幅左側刻有一羅漢,遊戲坐於石座上,頭殘缺、身著斜交領僧衣。左側山石上置有一瓶,瓶中插樹枝。右側有一羅漢斜身而坐,雙手撫於蹲伏的老虎頭上,身後一大樹上一猴單臂攀枝。是為伏虎羅漢[7]。 石窟正前方還立有兩根方形廊柱,廊柱上部四周刻有菩薩的石像。菩薩衣著飄逸,佩戴胸飾瓔珞。半臂衫外搭自左肩斜至右腹的絡腋應來源於北宋菩薩像[8]。服飾飄逸,然而腰身略顯粗壯,不似唐代菩薩像身體修長[8],應為地區偏遠工匠不精導致。所佩瓔珞為串珠式瓔珞。石柱下方因為風化嚴重所刻之物已不可辨認。

安定寺石窟石柱上的菩薩像
安定寺石窟羅漢圖

石窟內部

[編輯]

安定寺石窟的內部呈長方形,三面牆上刻有111身雕塑。石窟深4.8米,長4.9米,高2.4米。正面牆上刻有6排羅漢,每個約20厘米高,形態各異。姿勢多為禪定印,結痂跌坐,其他坐姿也有少許。在右側有兩座方龕,各有兩身羅漢。左側有兩排雕像,每排有五個塑像,可能為菩薩造像。內部大部分雕塑因風化和偷盜難以辨認。主房間中間還包含一個佛壇,與牆壁之前有一圈供人繞佛的空隙。祭壇上曾有一尊坐佛,一尊立佛,一尊彌勒和兩位菩薩。但是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彌勒和三個蓮花座。其中兩尊佛像被移到了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6]

安定寺石窟內佛壇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董廣強; 魏文斌. 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 敦煌研究. 2010-08, (4): 48-55. ISSN 1000-4106. 
  2. ^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甘政发〔2023〕28号).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23-04-25. 
  3. ^ 3.0 3.1 3.2 3.3 張寶璽. 合水平定川石窟群. 隴右文博. 2003, (1): 38. 
  4. ^ 周峰. 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金代党项人题记考释. 西夏學. 2011-10, 8: 203. 
  5. ^ 周峰. 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金代党项人题记考释. 西夏學. 2011-10, 8: 201. 
  6. ^ 6.0 6.1 董廣強; 魏文斌. 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 敦煌研究. 2010-08, (4): 51. ISSN 1000-4106. 
  7. ^ 董廣強; 魏文斌. 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 敦煌研究. 2010-08, (4): 49-50. ISSN 1000-4106. 
  8. ^ 8.0 8.1 齊慶媛. 金代与西夏菩萨像造型分析. 故宮學刊. 2014, (1):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