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女性人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女性人名,婚前所用的又可稱閨名

東亞古代女性甚少在社交場合使用本名(大名),很多女性的本名只有親人知道。通常用父姓加上「氏」,稱「某氏」做為名字。中國古代的已婚女性為了與同姓區別,通常會加上夫姓後稱做「某某氏」[1][2]或「某門某氏」;例如陳姓女子嫁給李姓丈夫,稱為李門陳氏。

在歐洲,女姓婚後往往要從夫姓,不再用娘家的姓氏,現在西方女性大多數仍保留此傳統,但一些已婚女性已拋棄此傳統繼續使用原姓不從夫姓。

各地女性姓名

[編輯]

東亞

[編輯]

東亞文化圈尤其是中國古代女性不使用名字的情況,可能是由於女子不用出仕做官,有些也沒有取大名,或取了大名後沒有在公眾場合使用而不為人知[3]。實際上,女性與男性一樣會有完整的姓名。有些出身較好的女性甚至有。由於女性不用出仕做官,加上近古禮教對女性行動的限制增加,女性少出席社交場合,大名、字就甚少使用。同時,中國有避諱的傳統,直呼其名是為禁忌。平日通常只有親人稱呼的小名排行,外人則只稱某小姐、某姑娘、某氏等。特別是結婚以後,閨名大多隱去不提。如小說《紅樓夢》中的描述,秦可卿在賈府只稱秦氏,夫家無人知曉她的本名。有些會以夫姓稱呼為某嫂、某大媽,某某家的,或以父姓加上稱謂、封號為某夫人、某孺人等,名字依然甚少為外人所知。

朝鮮半島、琉球的女性也常是只記載姓氏,即使有記載名字,也有很多只是乳名、小名,不一定會記載大名。於是後人就把一些只有記載小名、乳名的女性與姓氏連稱作為她們的姓名。日本、越南則較多女性有記載全名。傳統上有些女性因為本名與夫家長輩雷同,為了避諱而在婚後改名,如日本雍仁親王妃勢津子本名松平節子,由於與婆母貞明皇后(本名九條節子)同名而改為日語同音的勢津子。也有一些地區有給進門媳婦另取的習俗,女性嫁進夫家後會由夫家長輩取號,有些家族還有規定號的輩字

歷史

[編輯]

先秦時代,記錄女子使用名或表字就不多見。通常是用的組合作為女性代稱。組合方式有:

  • 1.氏+姓,又可分為三種:1)夫氏+姓,2)父氏+姓,3)父氏+夫氏+姓。
  • 2.排行+姓
  • 3.單稱姓、姓+「氏」字、「婦」字+姓
  • 4.名或字+姓
  • 5.+姓,又可分為夫諡+姓,己諡+姓。
  • 6.特殊稱謂+姓

漢朝起,對女性的記錄增多。但傳統上女性不被主動記錄名字,即使是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女性都沒有名字流傳下來。和後面的朝代不同,也會出現記載女性本名,卻不記載其姓的情況,如霍光之妻伏壽之母魏晉南北朝直至唐初,女性的名字被普遍記載在史書中,如南北朝劉宋范曄撰寫的《後漢書》中的《皇后紀》記錄了每位皇后的名諱,少數不知道名字的就記錄為諱某。此外唐初的史書《晉書》和記錄南朝正史也大多留下皇帝妃子姓名。從晚唐五代開始直至清末,隨著貞操觀念日益加強,官方史料對女性本名的記載明顯減少。如《宋史》僅記載宋光宗皇后李鳳娘、高宗皇后邢秉懿等極個別人名諱,《明史》也僅記載明憲宗皇后胡善祥一人。

與史書不同,有些墓志銘會記錄女性名字。唐太宗貴妃韋氏,在新舊唐書中僅記錄為「韋妃」和「韋貴妃」[4],而根據她的墓志銘得知韋氏名「珪」、表字「澤」。

少數民族社會與中原王朝不同,會使用、記錄女性名字,如《遼史·后妃傳[5]》中,除來自漢族的甄氏外,皇后和妃嬪皆記錄了名字或小字清兵入關前,後金滿文老檔中記錄了不少后妃福晉皇女的名字,冊封后妃、命婦詔書亦直接稱名,但入關後,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就沒有這種用法和記錄了。官女子的記錄中,常見「某妞」、「某格」、「某姐」、「某兒」的名字。其中,大妞、二妞、三妞之類的妞妞(nionio)本是旗人對「未嫁之幼女」的稱謂[6]

夫姓

[編輯]

中國早期未有冠夫姓的習俗。一個例外是女性加上丈夫的姓氏以示與別的同姓更多區別,但這並非「從夫姓」。從稱謂的使用可得知:中國古代女性以本身的姓氏加在稱謂之前,例如張姓女子與李姓男子結婚後,被稱為「張夫人」,而非「李夫人」,其他稱謂亦是如此。但魏晉南北朝起有了冠夫姓的稱呼方式,如《世說新語》就曾經稱謝道韞為「王夫人」[7],此後兩種方式並存,並通用於朝鮮、越南、琉球等地,至近代始完全以西式稱謂稱呼已婚女性。

東亞女性自古均無棄本姓改夫姓,日本則在明治維新後仿效西方傳統,規定女性婚後須棄用本姓從夫姓。女性保留本姓通常是因為丈夫入贅改姓,如小淵優子日本法律不承認夫妻異姓的婚姻為合法婚姻,這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爭議,有部分日本人支持夫妻異姓的婚姻合法化。參見:日本夫婦別姓問題。例如,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就隨姓改姓安倍。

中國大陸朝鮮韓國越南法律規定夫妻除非結婚前原本就同姓,否則結婚後不能改動成同一姓氏,必須保持夫妻異姓。例如,金正恩的妻子李雪主姓李,金正恩的母親高英姬姓高。姚明的母親方孝悌姓方,姚明的妻子葉莉姓葉,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姓彭。

台灣香港澳門海外華人在20世紀初期至中期不少人則用「夫姓+本姓」作為婦女婚後的姓,如方瑀嫁給連戰以後叫「連方瑀」,但現在台灣因民法的修正,以及社會認為冠夫姓顯得守舊俗氣,同時女權主義興起,男女平權觀念已成主流,女性已少有妻從夫姓案例(如連方瑀蔣方良蔣宋美齡蔣方智怡等)。香港在正式場合中冠上夫姓的女性多為政府官員或名門望族的女性,例如曾鮑笑薇陳馮富珍陳方安生范徐麗泰葉劉淑儀羅范椒芬周梁淑怡梁劉柔芬林鄭月娥等,然而其等之英文姓氏則按照英國習俗完全使用夫姓而放棄原有姓氏並後綴「太太」稱謂。

替代的名字

[編輯]

有些女性有流傳下來,人們就加上姓氏,用以稱呼她們。如衛皇后,字子夫,稱衛子夫。趙皇后,號飛燕,稱趙飛燕。楊貴妃同樣以號,稱為楊太真。

有爭議的名字

[編輯]

正史中沒有記載許皇后太平公主的名字。有人[a]依據許皇后的上疏內容[8]認為她名許誇。同樣有人[b]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內容認為太平公主名李令月[9]

杜撰的名字

[編輯]

有些正史沒有記載名字或名字鮮為人知的女性,後世在記敘其事跡時,會使用杜撰的名字。如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氏漢成帝寵妃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昭儀曹丕的妻子甄氏志怪小說漢武故事》為陳皇后杜撰了「阿嬌」一名,世人遂以「陳阿嬌」或「陳嬌」稱呼她。《飛燕外傳》中,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昭儀被稱為趙宜主和趙合德。甄氏被稱為「甄宓」或「甄洛」,是因為曹植描寫洛水女神宓妃的《洛神賦》被一些人認為是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

民國以來的野史、小說或影視劇中多有設定清初兩位蒙古族女性——孝莊文皇后名字為大玉兒、敬孝義皇后名字為小玉兒。兩個名字的具體來源不詳。閻崇年認為來自於1948年成書、王浩沅清宮十三朝》的杜撰[10]紀連海認為是因民國時期的歷史演義《清史演義》、小說《清宮十三朝秘史》「都不約而同地說莊妃[孝莊文皇后]叫玉妃」,「電視劇的編導們,就從這個玉妃裡面受到了啟發,就給她捏造了一個名字叫大玉兒」[11]。實際上,在1926年成書,許嘯天所著小說《清宮十三朝秘史》已有大玉兒、小玉兒這兩個名字,並稱小玉兒為「小玉妃」[c]。大玉妃、小玉妃可追溯到1917年出版、許指嚴的《十葉野聞[d]。1919年成書、燕北老人《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沿用[e]。而在當代,使用孝莊文皇后真名布木布泰的作品鮮為人知[13]。另一種罕見的情況,如女皇武則天。她的本名不詳,唐太宗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

現代文藝作品中,一些女性被杜撰的名字,與她們兄弟姐妹的輩字類似。唐太宗皇后、長孫無忌妹妹長孫氏被稱為長孫無垢[f]唐高宗寵姬、賀蘭敏之的妹妹賀蘭氏被稱為賀蘭敏月[g]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堂姐虢國夫人被稱為楊玉瑤[h]。電視劇《洪武三十二》中,虛構了一位明朝公主——朱元璋之女、永暘公主朱櫻。朱櫻之名與朱元璋兒子所使用的「木」字的輩字相同,但根據朱元璋之女、南康公主名玉華,可知朱元璋女兒未同兒子使用一樣的輩字。實際上,歷代社會中,通常是家族中的男性取同一輩字,女性則沒有限制。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在提到某位公主妃嬪時,往往會把她的封號徽號做為她的名字。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被稱呼為「太平」,而《武則天》中,高陽公主被稱為「陽兒」,太平公主被父母稱為「平兒」、「太平」。《金枝慾孽》中,嘉慶帝一眾后妃的本名多無記載,編劇為她們杜撰的名字與她們的徽號相同。做為受冊封的命婦,她們的本名、封號或徽號是不同的概念。有研究者認為,電視劇中以公主封號為公主本名的設定,「是缺乏歷史常識所造成的錯誤」[14]:113

西方

[編輯]

西方國家妻從夫姓是一種歷史悠久常見的習俗,一直沒有什麼異議,直到20世紀下半葉才有不少女性主義者開始反對女性必須在婚後改從夫姓。在中世紀時,就有當女性是一個貴族階層的家族唯一繼承人時,則新婚女性保留娘家性不從夫姓,其新生子女也可能隨母姓以延續家族傳承的習慣,但是當時絕大多數西方女性結婚後都會從夫姓。

西方國家女子出嫁後從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習俗。從196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早期,伴隨著女性主義的進展,西方女士結婚後選擇保留其娘家姓氏,或者是用連字號形式顯示其婚後的名稱的百分點有輕微上升的趨勢。(在美國,少數女士仍保留其娘家姓氏。已婚女性的全名=妻子的名字+妻子的姓氏+丈夫的姓氏,例如希拉蕊的全名:Hilary Rodham Clinton,希拉蕊在1975年與比爾·柯林頓結婚後曾經長期不冠夫姓,直到1983年為丈夫能夠再次就任阿肯色州州長而籠絡保守派選民冠夫姓。[15])就算在一些家庭中,妻子保留了娘家的姓氏,但夫婦亦會為其子女給予父姓。在使用英語的國家,在傳統上,已婚女士都會被稱為 Mrs.[丈夫的全名]。不過近年來,更多會使用 Mrs. [妻子的名字] [丈夫的姓氏]。大體上來說,英美等國家的女性結婚後是否冠夫性,是可以由女性自行決定的。

在中古時期, 當一個低階級家庭的男士要娶高階級家庭中的獨生女,他只好入贅妻家隨妻姓。18至19世紀英國,女方遺產有時會令男士改變姓名。雖說對英語國家男士從妻姓是絕少數,但是有些男士仍然選擇作出此舉,例如加拿大的原住民,更罕有的例子是夫婦選擇全新的姓氏。

作為另外一個選擇,夫婦會採用雙姓。舉例來說,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男)與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女)結婚時,雙方姓氏改為Joliot-Curie,其中Joliot為男方原姓氏,而Curie則為女方姓氏(相信本例有男方凸顯「屬於居里家族」之意,且其子女仍然沿用Joliot為姓氏)。再比如生活大爆炸女主角凱莉·庫柯,在嫁給網球運動員萊恩·斯維廷後保留原姓而使用雙姓,改叫凱莉·庫柯-斯維廷。但是,有些人認為姓氏用連字號形式會變得過長累贅。妻子亦可以把她的娘家姓作為她的中間名,如Mary Jones嫁給了姓Smith的男人後,她可以被稱為Mrs. Smith,或者把娘家性作為中間名稱Mary Jones Smith。北歐瑞典有40%的女性結婚後使用夫妻雙姓美國則少一些。

從事演藝界的女性大多數在結婚後都不會隨丈夫姓氏,不光如奧黛麗·赫本波姬·小絲桑德拉·布洛克妮可·基德曼等一線女演員和麥當娜·西科尼艾薇兒·拉維尼等一線女歌手幾乎全都不從夫姓(少有的例外是選擇從夫姓的大衛·貝克漢姆之妻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即便是不出名者如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妻子—製片人艾瑪·托馬斯這樣的演職人員也多有不從夫姓者。此外、律師(如曾長期保留娘家姓的希拉蕊·羅德姆·柯林頓)、法官教授(如《男性的終結:End of Men》一書的作者Hanna Rosin[16])、科學家作家醫生、父系祖先顯赫的女政客(如本尼托·墨索里尼的孫女亞歷山德拉·墨索里尼[17]比爾·柯林頓的女兒切爾西·柯林頓等)等有公認成就的女性,都有很大比例的結婚後不從夫姓者。自1960年代末女權主義興起後,歐美國家每年有盡15%-20%的新婚女性選擇不隨丈夫姓而保留自己的姓氏。[18]現在在美國和歐洲,也已有數量雖仍非常非常少但比以前有所增加的男性決定放棄自己姓隨妻子姓。[19]

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雖鼓勵和讚許妻子結婚後不隨丈夫姓,但並不強制禁止妻子結婚後從夫姓。例如,列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妻子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如隨夫姓則應改為烏里揚諾娃)、史達林(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的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都保留娘家姓未從夫姓。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夫妻是同一姓氏的美國和歐洲,卻要比大部分夫妻不是同一姓氏的韓國台灣女性結婚後繼續工作率要高,所以人們很難將是否從夫姓作為判斷一個國家女性社會地位的標準。

在某些國家的管轄權限(jurisdictions),妻子的姓氏會自動轉變為丈夫的姓氏以保其法律上的合法地位。現在女士可以容易地更改她的婚后姓名,而這個改變不再是違憲的了。 在某些地方,民事訴訟案及憲法的更改使得男士亦可以容易地更改婚後姓名,例如在英屬哥倫比亞。

曾經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而用婚前姓氏的女士,即使在婚後,她們亦不會從夫姓,以保持其訢舊著作對學術界所作出的貢獻。這個慣例在女醫生、女律師事務所及其他專業也很重要。

在過去的世紀,家庭的姓氏都會有一個特意的拼法。但因為識字率低,實際上很多家庭都未必能夠提供一個正確的姓氏拼法。很多時候,抄寫員、文員、部長或政府官員在記錄人名時,都會因應其發音而記下一個他認為可行的姓氏。因此,姓氏的拼法變得更多樣化。而官方記錄的姓氏拼法也漸漸成為各家庭的標準。

古羅馬

[編輯]

古羅馬人命名習俗中,男性名字通常由個人名、氏族名和家族名,可能還有附加名。女性通常沒有個人名和附加名,使用父親氏族名的陰性形式(通常是-ia)。氏族名後會添加其父(婚後為其夫)的家族名。有兩個女兒使用「大」和「小」區分,超過則使用序數詞排序。母女同名亦會用「大小」區分。

問題

[編輯]

由於現代女性經常參與公共事務,婚後更改姓名常會引起不便,而女性主義者認為,女性婚後改名是夫權體制下的產物,反對這種做法。

參見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許誇一名,參見孝成許皇后#名字
  2. ^ 李令月一名,參見太平公主
  3. ^ 許嘯天清宮十三朝秘史第十八回 逼宮廷納喇氏殉節 立文後皇太極鍾情 原來這滿洲一帶地方,人人知道塞桑貝勒的兩位格格是兩個尤物。因她們皮膚潔白如玉,那大格格便名大玉兒,二格格便名小玉兒[……]誰知旁邊站著的侍女卻接著答道:「俺格格名叫大玉兒[……]第十九回 朱唇接處嫂為叔媒 黃旗展來臣尊帝號[……]文皇后有一個妹妹,名叫小玉兒,這時也跟著她姊姊住在宮裡,卻和多爾袞同年伴月,他兩人朝朝見面,自然容易親熱;再加那小玉兒的面貌,和她姊姊真是長得一模一樣。她姊妹兩人的皮膚,都長得潔白無暇;因此,她父母便拿個『玉』字做她的名字。[……]第二十二回 露姦情太宗暴姐 見美色豫王調情[……]這其間卻有兩個人恨得咬牙切骨。一個是太宗長子豪格;一個是多爾袞的妃子小玉兒。那豪格[……]這時,事有湊巧,那小玉妃正因多爾袞進宮去一連四天不回府,心中酸勁正無處發洩[……]那小玉妃正悶著一肚子怨氣,也不及撿點[……]
  4. ^ 參見:許指嚴十葉野聞第一章 九王軼事十則 清太宗後博爾濟氏有殊色,肌膚如玉,宮中私號之曰「玉妃」。初僅為才人[……]玉妃既得參與帷幄機謀,權力日進,又以生皇子福臨故,遂得正位為後。有妹嫁九王,即多爾袞福晉,貌亦殊麗,白皙光豔與姊等。人以別於後,故彼曰「大玉妃」,而此曰「小玉妃」。
  5. ^ 燕北老人《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目錄:崇德朝 美人計之勸降洪承疇 大玉妃與小玉妃之醋風波 御前儀仗之數目。參見上海春明書店在1941年出版的版本[12]
  6. ^ 長孫無垢一名,參見長孫皇后#名字
  7. ^ 賀蘭敏月一名,參見賀蘭氏 (魏國夫人)#名字
  8. ^ 楊玉瑤一名,參見楊氏 (虢國夫人)#相關影視形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那些月子里的事 嘉宾:李张氏 82岁. 中原商報. 2009年5月20日 [2010-06-18]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2. ^ 88岁的乾安县安子镇辞字村老妪李张氏. 吉林日報. 2008年1月4日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簡體中文). 
  3. ^ 103岁寿星谢钟氏每天6点起床 拍打全身活动筋骨. 華龍網—重慶晨報. 2010年5月24日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2日) (簡體中文). 
  4. ^ 舊唐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新唐書 卷八十 列傳第五》
  5. ^ 《遼史·卷七十一·后妃列傳》
  6. ^ 清稗類鈔·稱謂類》皇室皇族之女稱謂[……]若閑散八旗,若內府三旗,凡對於未嫁之幼女,皆稱妞妞。
  7. ^ 《世說新語》:「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8. ^ 漢書 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皇后及上疏曰.妾誇布服糲糧.加以幼稚愚惑.不明義理.幸得免離茅屋之下.備後宮掃除.
  9. ^ 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臣某言:伏見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嬪公族。
  10. ^ 叔嫂孽恋:孝庄皇太后下嫁过多尔衮?. 責編:zhoushaogang. 搜狐網,來源:光明網,原載《清宮疑案正解》第三節孝莊太后下嫁,三、「太后下嫁」說. 2013-12-15 [202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簡體中文).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宮十三朝》(又名《清宮秘史》)由文業書局出版,書中描述多爾袞與皇太后相戀事,如《種情根巧救小玉,償夙願親王大婚》、《槐樹蔭中窺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臥嬌艷經略降清,宮內候兄安親王戲嫂》、《建新儀攝政娶太后,名打獵姊妹嫁親王》等,而布木布泰名「大玉兒」、其妹名「小玉兒」,則是王浩沅的亂編之一。 
  11. ^ 紀連海. 多尔衮:一指通天. Beijing Book Co. Inc. 2014-09-01 [2022-04-07]. ISBN 978-7-5162-05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中文). 首先我要說,莊妃在娘家時候的名字,不管是大名也好,小名也罷,都肯定不會叫大玉兒。一提起大玉兒這個詞,給人的感覺都是一個純粹漢化的一個農村小孩的名字。問題在於:大玉兒這個名字,是哪兒來的呢?我查了一下,最早有兩本寫莊妃的書,都是野史,不是正史,其中的一本書叫《清宮十三朝秘史》,另外一本書叫《清史演義》。《清史演義》我們知道,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叫蔡東藩[……]在《清宮十三朝秘史》和《清史演義》這兩本書裡面,都不約而同地說莊妃叫玉妃。說她因為長得漂亮,說她的皮膚如脂玉一般,所以人稱玉妃。這樣呢,電視劇的編導們,就從這個玉妃裡面受到了啟發,就給她捏造了一個名字叫大玉兒。[……] 
  12. ^ 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 雜•書舘網. [202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簡體中文). 
  13. ^ 邱唐. 《长安十二时辰》:历史剧更"历史" 不唯器物更贵"气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人民網,來源:上觀新聞. 2019-07-25 [202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簡體中文). 就像儘管「我孝莊」引來天下訕笑,但《康熙王朝》卻依舊是久播不衰,讓人回味的經典作品,因為劇情合理、演技在線;反而後起許多知道說「我布木布泰」的作品,卻往往速朽,湮沒無聞了。[……] 
  14. ^ 胡昌明. 《“高阳”、“太平”不是公主的名字》. 文史知識 (北京市: 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1996, (1996年第2期): 113–114 [2023-05-31]. ISSN 1002-9869 (簡體中文). 
  15. ^ 克林顿回忆录:我的生活. [2014-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0). 
  16. ^ End of Men,Rise of Women.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17. ^ 墨索里尼的孙女亚历山德拉:竞选市长.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8. ^ Q9 :“At the heigh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no more than 15 to 20% of married women chose to keep the last names of their birth. ”.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19. ^ More men taking wives' last names". USA Today.有更多男性选择随妻子姓,今日美国.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