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洛斯·富恩特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洛斯·富恩特斯
Carlos Fuentes
出生(1928-11-11)1928年11月11日
 巴拿馬巴拿馬城
逝世2012年5月15日
 墨西哥墨西哥城
職業小說家
國籍 墨西哥
創作時期1954 - 2012
配偶Rita Macedo英語Rita Macedo (1959-1973)
Silvia Lemus (1976)
子女Cecilia Fuentes Macedo (1962)
Carlos Fuentes Lemus (1973)
Natasha Fuentes Lemus (1976)
官方網站
www.clubcultura.com
文學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卡洛斯·富恩特斯·馬西亞斯(西班牙語:Carlos Fuentes Macías西班牙語:[ˈkaɾ.los ˈfwen.tes] ,1928年11月11日—2012年5月15日),是墨西哥著名作家,西班牙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散文家和小說家之一。他是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與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秘魯)和胡里奧·科塔薩爾阿根廷)齊名(拉美「文學爆炸」四大主將)。其代表作包括《最明淨的地區》、《阿爾特米奧·克羅斯之死》和《奧拉》,作品深刻反映了墨西哥的歷史和現實。

富恩特斯對當代拉丁美洲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曾獲得羅慕洛·加列戈斯獎、塞萬提斯獎和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等重要榮譽,並被授予法蘭西榮譽軍團大軍官勳章和西班牙伊莎貝拉天主教勳章大十字。

富恩特斯不僅是作家,還是歷史、藝術和政治的評論家。在去世前,許多評論認為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富恩特斯曾表示,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獎時,也象徵著對他這一代拉美作家的認可。

生平

[編輯]

1928年11月11日,富恩特斯出生於巴拿馬,父親是一名墨西哥外交官,童年時期隨家人在多個國家生活。16歲時回到墨西哥。1950年,他畢業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法律系,後赴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學院留學深造。他曾與人共同創辦過一本文學雜誌。

1975年,富恩特斯出任墨西哥駐法國大使。1977年,他因反對任命墨前總統迪亞斯·奧爾達斯為駐西班牙大使而辭職。他還曾在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任教。[1]

富恩特斯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對西方古代和現代文明有較深了解,對拉丁美洲落後的原因也有較深刻的探究。他的作品常聚焦政治,尤其是墨西哥政治,表現出對拉美落後現狀的憂慮。他對電影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參與了多部劇本創作。

2012年5月15日,富恩特斯因胃潰瘍引發的併發症在墨西哥城當地一家醫院逝世,享年83歲,遺體安葬於巴黎蒙帕納斯公墓

富恩特斯去世後,社會各界紛紛緬懷這位文學巨匠。他的最後一部小說《Federico en su balcón》於同年出版。墨西哥還設立了「卡洛斯·富恩特斯國際文學創作獎」,以紀念他的文學貢獻。

創作

[編輯]

富恩特斯自幼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並展現出其才華。12歲時,他便開始創作短篇小說,並在大學的雜誌上發表。

1954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集《戴面具的日子(Los días enmascarados)》,在文壇初露鋒芒。

1959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最明淨的地區(La región más transparente)》使他一舉成名。

1962年,他發表的《阿爾特米奧·克羅斯之死(La muerte de Artemio Cruz)》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文學聲譽。

富恩特斯的其他重要作品還包括長篇小說克里斯托巴爾·諾納托》(1987年)、小說《美國佬》(1985年)、長篇歷史小說《戰役》(1990年)、短篇小說集《康斯坦西婭和其他幾篇處女小說》(1990年)、《被埋葬的鏡子》(1992年)、長篇小說《與蘿拉·迪亞斯共度的歲月》(1999年)及小說自選集《墨西哥的五個太陽》(2000年)等。

富恩特斯是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之後,墨西哥最著名的文學家,也是當代西班牙語文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超過60部作品。

作品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2/5/17/792909.shtml(东方早报)[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