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方危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方危機
鄂圖曼帝國境內民族主義崛起英語Rise of nationalism under the Ottoman Empire的一部分

塞爾維亞士兵與鄂圖曼士兵在姆拉莫英語Mramor (Niš)交戰
日期1875年7月9日–1878年7月13日
(3年4天)
地點
結果 鄂圖曼戰敗
1878年柏林條約
領土變更
參戰方

 俄羅斯

羅馬尼亞聯合公國
保加利亞親王國
 蒙特內哥羅公國
塞爾維亞公國
支持者

 奧匈帝國
 德國
 法國

 鄂圖曼帝國

支持者
 英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俄羅斯帝國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俄羅斯帝國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俄羅斯帝國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俄羅斯帝國 米克海爾·塔里埃洛維奇·羅里斯-梅李可夫英語Mikhail Loris-Melikov伯爵
俄羅斯帝國 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斯科別列夫
俄羅斯帝國 約瑟夫·古爾科英語Iosif Gurko伯爵
俄羅斯帝國 伊萬·拉扎列夫英語Ivan Davidovich Lazarev
羅馬尼亞 卡羅爾一世
保加利亞王國 亞歷山大一世
蒙特內哥羅公國 尼古拉一世
塞爾維亞 科斯塔·普羅蒂奇英語Kosta Protić
鄂圖曼帝國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鄂圖曼帝國 艾哈邁德·穆赫塔爾帕夏
鄂圖曼帝國 鄂圖曼·努里帕夏
鄂圖曼帝國 蘇萊曼·胡蘇魯帕夏英語Süleyman Hüsnü Paşa
鄂圖曼帝國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英語Mehmed Ali Pasha (marshal)
鄂圖曼帝國 阿卜杜卡里姆·納迪爾帕夏
鄂圖曼帝國 艾哈邁德·埃尤布帕夏英語Ahmed Eyüb Pasha
鄂圖曼帝國 穆罕默德·里扎帕夏
兵力

俄羅斯帝國:多瑙河軍團185,000人、高加索軍團75,000人[1]
芬蘭:1,000人
羅馬尼亞:66,000人
蒙特內哥羅:45,000人
保加利亞:12,000人
190門大炮

塞爾維亞:81,500人
鄂圖曼帝國:281,000人[2]
傷亡與損失

俄羅斯帝國:15,567人戰死,56,652人受傷,其中6,824人因傷病而死[3]
羅馬尼亞:4,302人戰死或失蹤,3,316受傷,19,904人染病[4]

保加利亞:2,456人傷亡[5]

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2,400人傷亡[5]
30,000人戰死[6]
90,000人因傷病而死[6]

東方危機[7][8](英語:Great Eastern Crisis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Velika istočna kriza土耳其語:Şark Buhranı、Ramazan Kararnamesi、93 Harbi;或稱近東危機[9])是指受近東問題影響下,1875年–1878年間主要發生在鄂圖曼帝國巴爾幹半島統治區的一系列叛亂、起義、衝突及戰爭[9]

一系列的衝突將當時的多個大國捲入紛爭之中,最終衝突各方簽訂了1878年柏林條約,以鄂圖曼帝國損失大量領土及多個巴爾幹國家的法理獨立結束了東方危機,但近東問題並未得到解決。

背景

[編輯]
鄂圖曼非正規軍巴什波祖克於1876年進行的巴塔克屠殺英語Batak massacre,繪於1889年
弗雷德里克·W·羅絲所繪製的戰爭寓言畫《復仇者》反映了東方危機時歐洲的局勢

在整個19世紀,鄂圖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行政管理狀況持續惡化,中央政府有時會失去對一整個省份的控制。中央政府實行的改革並未大幅改善基督教徒的生活條件[7],反而導致相當一部分穆斯林人感到不滿。在東方危機前的波士尼亞州英語Bosnia Vilayet,當地穆斯林人至少發起了兩次叛亂[10]。而鄂圖曼帝國的鄰居和宿敵奧地利帝國經過19世紀上半葉的動盪之後得到了很長時間的穩定發展,並試圖以鄂圖曼帝國為代價重振其過去的擴張政策。同時,名義上自治,實際上獨立的塞爾維亞公國蒙特內哥羅公國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和民族主義與領土收復主義的思潮下,也積極向其同胞所居地區尋求擴張[9]

鄂圖曼帝國的經濟與稅收危機

[編輯]

1854年8月24日[11][12][13],鄂圖曼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第一次借了外貸英語Ottoman public debt[14][15]。此後鄂圖曼帝國為了修建鐵路和電報線路,彌補收入與皇室奢侈開支(如在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修建新的宮殿)之間的虧空而借入了大量外貸[16]。一些金融評論家指出,這些貸款的條件對提供金錢的英國法國銀行過於有利,而另一些金融評論家則指出,這些條件反映了鄂圖曼帝國政府願意不斷為其債務進行再融資[16][17]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時期,鄂圖曼帝國還利用這批外貸投資海軍。到了1875年,鄂圖曼海軍已有21艘戰艦及173艘其他各式戰船,是當時除了英國和法國外世界第三大海軍,但這些開銷給鄂圖曼的國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與此同時,1873年安納托利亞的嚴重乾旱和1874年的洪水在帝國的中心地帶造成了饑荒和普遍的不滿[18]。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農業停擺,鄂圖曼帝國政府無法徵收足夠的稅收,迫使鄂圖曼政府於1875年10月30日宣布拖欠外國貸款,並在包括巴爾幹地區在內的所有省份增稅[15][16]

鄂圖曼帝國增稅的決定徹底激化了巴爾幹各州的不滿,加之俄羅斯與土耳其於1877年進行的戰爭進一步削弱了鄂圖曼帝國,巴爾幹各民族紛紛要求獨立或是自治,起義與衝突此起彼伏。

過程

[編輯]

赫塞哥維納起義

[編輯]

嚴苛的賦稅成為了壓垮波士尼亞州農民的最後一根稻草[19]。波士尼亞州的基督徒農民和穆斯林農民都對現狀不滿[20][19],最終造成了1875–1877年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大規模起義。

赫塞哥維納起義被視作是東方危機的開端[21]

四月起義

[編輯]

赫塞哥維納的起義激起了整個巴爾幹半島穆斯林的不滿情緒,保加利亞人擔心穆斯林利用不滿情緒對基督徒進行大規模的屠殺,預先進行了起義[22]。鄂圖曼當局則召集了正規軍和僱傭兵以血腥殘暴的手段鎮壓這次起義[22]

雖然保加利亞人的起義被鎮壓,但沒過多久塞爾維亞、俄羅斯先後對鄂圖曼宣戰,在戰爭過程中許多保加利亞人志願加入兩者的軍隊,反抗鄂圖曼人的統治[22]

拉茲洛夫奇叛亂

[編輯]

拉茲洛夫奇叛亂主要由在塞薩洛尼基的保加利亞人進行,是四月起義的一部分[23]

塞爾維亞-土耳其戰爭與蒙特內哥羅-土耳其戰爭

[編輯]

1876年6月,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國正式向土耳其宣戰,塞爾維亞-土耳其戰爭及蒙特內哥羅-土耳其戰爭爆發[24]

第一次憲政時期

[編輯]

受東方危機的影響,新鄂圖曼人在這一時期不斷地努力,迫使鄂圖曼帝國開啟第一次憲政時期[25][26]

君士坦丁堡會議

[編輯]

受東方危機中的一系列事件影響,各列強與鄂圖曼帝國於1876年召開君士坦丁堡會議,試圖解決東方危機及東方問題。會議中初步劃定了讓保加利亞、蒙特內哥羅及塞爾維亞三國獨立並獲得更多領土的決議[27][28][29]。然而,鄂圖曼帝國的當權者拒絕了君士坦丁堡中各列強所定的決議,這最終導致了俄土戰爭的爆發及東方危機的進一步擴大[28]

1877–1878年俄土戰爭

[編輯]

受泛斯拉夫主義、維護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要求及俄土兩國的世仇,在鄂圖曼人拒絕了君士坦丁堡會議的條約後,俄羅斯人認為時機已到,於1877年4月向鄂圖曼宣戰。

俄土戰爭時期,巴爾幹半島動盪不安,除了俄土正面交戰外,還發生了諸如1877年驅逐阿爾巴尼亞人英語Expulsion of the Albanians, 1877–18781878年伊庇魯斯叛亂英語Epirus Revolt of 1878庫馬諾沃起義英語Kumanovo uprising等事件。

羅馬尼亞獨立戰爭

[編輯]

俄土戰爭時期,羅馬尼亞脫離鄂圖曼帝國,宣布獨立。1877年4月16日,俄羅斯與羅馬尼亞方面簽署條約,羅方同意俄軍經羅馬尼亞參加戰事,作為交換,俄方保證羅馬尼亞的完整性。

聖斯特凡諾條約

[編輯]

1878年,鄂圖曼在俄軍的攻勢以及東方危機的持續擴大下被迫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30][31],聖斯特凡諾條約的簽訂結束了俄土戰爭,同時讓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獲得了極大的緩衝地帶[32]

1878年柏林會議

[編輯]

《聖斯特凡諾條約》簽訂後,由於新生的保加利亞的版圖十分巨大,其他列強十分擔憂保加利亞成為俄羅斯的傀儡,於是再次召開會議解決這一問題,由於德國在巴爾幹半島沒有直接利益,因此當時的宰相俾斯麥邀請各方於柏林舉行會議[33]

會議最終簽訂了柏林條約,儘管該條約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獲得了獨立,但同時將波士尼亞州劃給了奧匈帝國,讓在俄土戰爭中損失慘重的俄羅斯認為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而感到受到羞辱。俾斯麥隨後也發現自己成為了泛斯拉夫主義的敵對目標,並且將德國與奧匈帝國貼的太緊[34]。這進一步導致了三帝同盟的崩潰。

結果及影響

[編輯]

1878年柏林條約簽訂後,奧匈帝國被允許在鄂圖曼的波士尼亞州英語Bosnia Vilayet新帕札區英語Sanjak of Novi Pazar派遣軍事駐軍(儘管這兩地法理上仍屬於鄂圖曼帝國),這使得奧匈帝國能夠在鄂圖曼帝國後續發生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保加利亞獨立英語Bulgari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時趁機徹底占領了波士尼亞,為求妥協,奧匈帝國將新帕札區還給了鄂圖曼帝國。

1881年,法國以突尼西亞部隊進入法屬阿爾及利亞為戰爭藉口向鄂圖曼宣戰,最終占領鄂圖曼屬突尼西亞英語Beylik of Tunis。1882年,大英帝國因土耳其鎮壓奧拉比叛亂英語Urabi Revolt為由占領鄂圖曼屬埃及赫迪夫領英語Khedivate of Egypt。值得注意的是,鄂圖曼政府此前經常宣布以埃及的稅收收入作為向英國和法國銀行借款的擔保[15]。英國也因此在東地中海立足,並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區,而法國也在西地中海擴張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史學家馬羅什·梅利哈雷克認為東方危機不可能在沒有塞爾維亞參與下得到完全解決[3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imothy C. Dowling. Russia at War: From the Mongol Conquest to Afghanistan, Chechnya, and Beyond. 2 Volumes. ABC-CLIO, 2014. P. 748
  2. ^ Мерников, АГ, Спектор А. А. Всемирная история войн, Минск, 2005. – c. 376 (俄語)  .
  3. ^ Урланис Б. Ц. Войны в период домонопо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капитализма (Ч. 2). Войны и народонаселение Европы. Людские потери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европейских стран в войнах XVII—XX вв. (Историко-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 Соцэкгиз. 1960: 104–105, 129 § 4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2). 
  4. ^ Scafes, Cornel, et. al., Armata Romania in Razvoiul de Independenta 1877–1878 (The Romanian Army i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1877–1878). Bucuresti, Editura Sigma, 2002, p. 149 (Romence)
  5. ^ 5.0 5.1 Борис Урланис, Войны и народонаселение Европы, Часть II, Глава II http://scepsis.net/library/id_2140.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6.0 6.1 Мерников А. Г.; Спектор А. А. Всемирная история войн. Мн.: Харвест. 2005. ISBN 985-13-2607-0. 
  7. ^ 7.0 7.1 东方危机(1875-1878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8. ^ 康春林.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东方危机”期间罗俄关系的演变. 《世界歷史》. 1982, 4: 46–53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6). 
  9. ^ 9.0 9.1 9.2 徐奉臻. 迪士累利与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俄之争. 《史學月刊》. 1993年, 3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10. ^ Dixon, Jeffrey S.; Sarkees, Meredith Reid. A Guide to Intra-state Wars: An Examination of Civil, Regional, and Intercommunal Wars, 1816-2014. CQ Press. 2015: 265 [25 December 2019]. ISBN 15063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1). 
  11. ^ Dünya Bülteni: "Osmanlı Devleti ilk kez dış borç aldı".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1). 
  12. ^ Yazarport: "Kırım Savaşı ve İlk Dış Borçlanma (1854-1855)".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5). 
  13. ^ History of the Ottoman public debt. [2014-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14. ^ Douglas Arthur Howard: "The History of Turkey", page 71.
  15. ^ 15.0 15.1 15.2 Mevzuat Dergisi, Yıl: 9, Sayı: 100, Nisan 2006: "Osmanlı İmparatorluğu'nda ve Türkiye Cumhuriyeti'nde Borçlanma Politikaları ve Sonuçları".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4). 
  16. ^ 16.0 16.1 16.2 Niall Ferguson. An Ottoman warning for indebted America. Financial Times. 2 January 2008 [4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5). 
  17. ^ Gold for the Sultan: Western Bankers and Ottoman Finance, 1856–1881, by Christopher Clay, London, 2001, p. 30.
  18. ^ Ottoman Empire | The 1875–78 crisi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英語). 
  19. ^ 19.0 19.1 Reid, James J. Crisis of the Ottoman Empire: Prelude to Collapse 1839-1878.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0: 309–310 [2021-02-19]. ISBN 978-3-515-076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20. ^ Milenko Petrovic; (2013)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of Post-Communist Europe {The last important such conflict was the so-called Herzegovina Uprising of Orthodox Christians (Serbs/Montenegrins) and partially also Catholic Christians (Croats) in 1875, which spread to Bosnia} p. 68-69; Palgrave Macmillan, ISBN 0230354319
  21. ^ Stojanović, Mihailo D.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Balkans, 1875-187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1 [1939] [202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22. ^ 22.0 22.1 22.2  Chisholm, Hugh (編). Bulgaria/Histor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23. ^ Славе Гоцев. „Национално-революционни борби в Малешево и Пиянец 1860–1912“, Издателство на Отечествения фронт София, 1988, стр.66. [202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4. ^ Nevill Forbes, et al. The Balkans: a history of Bulgaria, Serbia, Greece, Rumania, Turkey (1915) summary histories by scholars online free
  25. ^ Meclis-i Mebusan (Mebuslar Meclisi). Tarihi Olaylar.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26. ^ Meclis-i Mebusan nedir? Ne zaman kurulmuştur?. Sabah. 19 January 2017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27. ^ Van Duesen, Glyndon. The Constantinople Conference, 1876-1877. Amherst College. 1926: 350–355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28. ^ 28.0 28.1 N. Ivanova. 1876 Constantinople Conference: Positions of the Great Powers on the Bulgarian political question during the Conference. Sofia University, 2007. (in Bulgarian)
  29. ^ Conference de Constantinople. Reunions Préliminaires. Compte rendu No. 8. Scéance du 21 décembre 1876. Annexe III Bulgare. Règlement organique. (in French)
  30. ^ Hertslet, Edward, Preliminary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Russia and Turkey. Signed at San Stefano 19 February/3 March 1878 (Translation), The Map of Europe by Treaty; which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 general peace of 1814. With numerous maps and notes, IV (1875-1891) First,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2672–2696, 18911891 [2013-01-04] 
  31. ^ Holland, Thomas Erskine, The Preliminary Treaty of Peace, signed at San Stefano, 17 March 1878, The European Concert in the Eastern Question and Other Public A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335–348, 1885 [2013-03-04] 
  32. ^ J. D. B. Bulgaria (Treaties of San Stefano and Berlin).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 Dictionary of Arts, Sciences, Literature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IV (BISHARIN to CALGARY) 11th. Cambridge, England: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10: 782 [16 July 2018] –透過Internet Archive. 
  33. ^ William Norton Medlicott. Congress of Berlin and After. Routledge. 1963: 14– [2021-02-20]. ISBN 978-1-136-2431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34. ^ Jerome L. Blum, et al. The European World: A History (1970) p. 841
  35. ^ Melichárek, Maroš. Srbské nádeje a sklamania: Jovan Ristić a Berlínsky kongres /Serbia’s Hopes and Disillusions: Jovan Ristić and the Congress of Berlin/. Od moravských luk k balkánským horám : Václavu Štěpánkovi k šedesátinám.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英語).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