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林中學
上海市三林中學 | |
---|---|
地址 | 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路658號 |
類型 | 公立全日制高中 |
創辦日期 | 1896年 |
學區 |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 |
校長 | 吳國林 |
教師人數 | 129人 |
職員人數 | 149人 |
年級 | 3個 |
學生人數 | 1140人 |
校園 | 53.46畝(35,640平方公尺) |
校訓 | 勤敬誠肅 |
校刊 | 《仰高報》 |
體育 | 籃球、舞龍、刺繡 |
電話號碼 | 86-21-58410314 |
傳真號碼 | 86-21-50846240 |
學校網址 | http://slzx.pdedu.sh.cn |
上海市三林中學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路658號,前身是創立於清光緒廿二年(公元1896年)的三林書院,是一所具有百年文化底蘊的老校,系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1993年劃歸浦東新區,現為浦東新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校歷史
[編輯]1896年至1911年
[編輯]上海市三林中學創立於清光緒廿二年(公元1896年)。前身為「三林書院」,院址設於三林鎮文昌閣,由陳行貢生、地方教育家秦榮光,會同楊思武舉周希濂、三林巨商湯學釗集資創辦。但是三林書院並未擺脫科舉制度的束縛,其主要是培養秀才與舉人的場所。
戊戌變法後,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度,三林書院便於清光緒廿八年(公元1902年)改制為「三林學堂」。由於三林學堂改制較早,曾一度吸引南匯、奉賢、青浦甚至海門、揚州等地的學生。清光緒卅三年(公元1907年)改為「三林高等小學校」。
1912年至1949年
[編輯]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校舍毀於火,校長秦錫田(秦榮光之子)與監學趙履福苦心擘劃,重建新舍,改稱「三林陳行楊思鄉立高等小學校」,與三林鄉立初等小學4所學校合併,設置學校聯合長管理,聯合長秦錫田。中華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楊思劃為市區,遂易名「私立三林小學校」。中華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由主席校董秦錫田、校長丁仁科籌劃建立中學部,初名「私立三林職業中學」,第一任校長由丁仁科兼任。翌年即改稱「私立三林初級商科職業學校」。中華民國廿六年(公元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日本軍逼境,學校遷至上海公共租界的愛文義路平和里44號(今北京西路黃河路口)續辦,並設高中商科。中華民國卅年(公元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軍勢力侵入租界,校董會決定宣布中學停辦。時三林原校址曾為日本占領當局辦設的「上海市第四中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中華民國卅五年(公元1946年)2月遷回三林鎮原址正式複課。由於學校設備已破壞殆盡,遂改為普通中學,並增設高中班,定名「私立三林中學」。
1949年迄今
[編輯]1950年秋,學校增設電訊、機械兩科,招收該校及松江專區初中畢業生。1953年1月,學校改為公立,更名為「上海縣三林中學」。1958年9月,曉光中學5個高中班級連同任課教師併入。1965年起向市區招生,接收上海市區高中寄宿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學設施遭嚴重破壞。粉碎「四人幫」後,政府屢撥款修繕並建造校舍。1978年1月,學校被列為上海縣重點中學。1985年被評為上海市電化教學先進集體。1992年被當時的上海市教育局命名為「上海市一期課程教材改革試點單位」。1993年由原上海縣劃歸浦東新區,並被列為浦東新區重點中學。[1]1999年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命名為「上海市二期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基地」。2009年起成為浦東新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校現狀
[編輯]學校現有教學班30個,3個年級各10個班,共有在校學生1,140人,教職工133人,其中專職教師125人。中高級職稱教師98人,占總教師人數的76%[2],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占總教師人數的15%。
上海市三林中學是AFS專案成員學校。學校占地面積53.46畝,其中校舍占地19,523平方米,活動場地20.63畝。教室共36間,總面積2,088平方米。學校配有計算機房兩間,學生圖書閱覽室使用面積220平方米,可容納120名學生。人均藏書43.81冊。學校所有教室安裝了多媒體視頻展示系統,擁有體育館、羽毛球館、塑膠田徑場、足球場和籃球場。
學校榮譽
[編輯]上海市中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數位化實驗學校、上海市體育先進單位、上海市檔案管理先進單位、上海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安全單位、浦東新區文明單位、浦東新區綜合治理先進學校、浦東新區德育先進學校、浦東新區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浦東新區中小學籃球傳統學校、浦東新區衛生紅旗單位。
校訓
[編輯]勤 敬 誠 肅
- 「勤」者勞也,即為為某人某事盡力。培養學生勤以補拙、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探究的品質。
- 「敬」者恭敬也,即敬人與敬事。培養學生以禮待人、敬謹將事。
- 「誠」者信也,即誠信與真誠。培養學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肅」者持事鎮靜也。培養學生具有君子氣質和風度。
歷史建築
[編輯]- 仰高亭是三林小學壬申級畢業的校友於中華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捐建。仰高一詞源於《詩經·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位於學校「天池」中,亦稱湖心亭。與湖岸有三折小橋相連。橋頭立木額,由前校長丁仁科題字「仰高」,後有捐款者題名。亭南北懸秦錫田書唐朝杜甫詩句「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及丁仁科「志在流水,我思故人」版聯。由於年舊失修,仰高亭於1969年毀於大雪。後於1986年12月重建,為鋼筋水泥結構。
- 芳菔亭為紀念前校長趙履福而建,於中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落成。因亭覆茅草,故又名「茅亭」。該亭於1987年大修一次。
- 溫毅圖書館是由趙丁筠修女士於中華民國廿二年(公元1933年)捐資修建的,以紀念學校創始人秦榮光(私諡溫毅),亦稱筠修精舍。溫毅圖書館位於「天池」西北,朝南。以青磚紅瓦結構,為平屋三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於閱覽室面積過小,不能滿足使用需求,遷館至小禮堂三樓。溫毅圖書館改為醫務室及音樂教室。1996年後改為校長室、黨總支室和接待室。2005年大修後改為退休教工和校友活動室。
- 小禮堂是康錫濤於中華民國廿四年(公元1935年)捐法幣2,000元,共費資法幣1.8萬元建造,於第二年落成,位於學校西北角,占地480平方米。上下共三層,中間一層僅於四周建有看台。下層則為運動場。場地原為柳木地板,後改為水泥地面。中層工字型鋼制大梁系向德國訂購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度被作為校辦廠。2005年大修後,上層為藝術教室,中層仍為看台,下層是多功能禮堂。
校園文化
[編輯]特色社團
[編輯]- 舞龍社:曾榮獲2008-2009年度「上海市中學生優秀社團」[3],與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有定期的交流互訪。
- 根與芽社團:三林中學根與芽社團是「珍·古道爾研究會」下屬的「根與芽」國際組織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一個分支。社團以學校、社區及周邊企業為落腳點,宣傳和推廣生態環保理念[4]。
- 刺繡社:三林鎮自古為刺繡之鄉,三林刺繡始於宋朝,盛於清朝。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林中學與三林鎮婦女聯合會合作創辦了刺繡社、曾榮獲2010年浦東新區明星社團。
- 桑桑義賣社:在每年的校運會及元旦舉行義賣活動,資助校內貧困學生。
報刊活動
[編輯]- 三林中學《仰高報》每月一期四版,介紹每月的學校新聞及動態,展示學生、教師風采。
- 學校每年舉辦校運動會及體育周活動,並於運動會期間舉辦義賣活動。其中運動會囊括了大部分的田徑運動:100米、400米、1500米、跳高等。體育周則舉行籃球、足球、桌球、羽毛球等體育對抗賽。
歷任校長
[編輯]姓名 | 在任時間 |
---|---|
秦錫田 | 1907年至1912年 |
趙履福 | 1912年至1923年 |
胡健 | 1923年至1924年 |
朱積誠 | 1924年至1926年 |
胡永成 | 1926年至1929年 |
李宗文 | 1932年至1936年 |
王國賢 | 1936年至1947年 |
龔守藩 | 1947年至1948年 |
湯紫蓴 | 1948年(代理) |
徐家琛 | 1948年至1949年 |
丁仁科 | 1949年至1958年 |
楊學賢 | 1958年至1966年 |
楊學賢 | 1978年至1979年 |
周燕珣 | 1982年至1986年 |
吳玉康 | 1986年至2001年 |
劉金袁 | 2001年至2007年 |
張偉 | 2007年至2010年 |
惲敏霞 | 2010年至2011年 |
吳國林 | 2019年迄今 |
著名校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上海縣誌 http://www.shmh.gov.cn/mhgl_cssy_xz1.aspx?ID=548&ContentID=1586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8-05 (中文)
- ^ 2009年三林中学办学基本情况公示表. 上海市三林中學. [2009-12-04].[永久失效連結]
- ^ 关于表彰2008-2009年度“上海市中学生明星社团”、“上海市中学生优秀社团”的决定. 共青團上海市委學校部. 2009-06-05 [2009-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 ^ “根与芽”社会实践课程介绍. 上海市三林中學. 2009-11-24 [2009-12-05].[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