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满洲国皇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满洲帝国皇帝
帝国君主
皇帝旗
满洲国唯一一位皇帝溥仪
详情
建立1932年3月9日(执政)
1934年3月1日(称帝)
终结1945年8月18日
居所新京特别市皇宫(传统:北京市紫禁城
产生方式世袭制

满洲国皇帝,全称大满洲帝国皇帝,是大满洲帝国君主的称号。在实施君主制之前,名称为执政。曾经担任过满洲国皇帝的仅有一人——溥仪。大满洲帝国皇室事务大多数由大满洲帝国宫内府管理。此外尚书府侍从武官处军事咨议院祭祀府等机关由皇帝直隶。

皇帝大权

[编辑]
  • 法律执行权
  • 敕令发布权
  • 官制制定、文武官任免权
  • 大满洲帝国军队的统帅权
  • 宣战、讲和、条约缔结权
  • 荣典授予权
  • 恩赦权

君主列表

[编辑]
肖像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统治范围 陵寝
溥仪 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大同康德 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6日[注 1] 东北四省 华龙皇家陵园

注释

[编辑]
  1. ^ 1934年3月1日称帝。1945年8月17日午夜溥仪退位仪式于通化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举行。溥仪宣读《退位诏书》,从而宣告满洲国正式终结。仪式持续至8月18日凌晨零时30分结束[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记者:耿明哲. 责任编辑:于昊 , 编. 大栗子溥仪退位遗址:满清王朝在此结束300年统治. 长春新闻网. 2012-08-22 [2012-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中文(简体)). 
  2. ^ 喻大华. 末代皇帝溥仪(十八)伪皇退位 百家讲坛20101130.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0-11-30 [201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中文(简体)).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