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
外观
宋襄公 | |||||||||||||
---|---|---|---|---|---|---|---|---|---|---|---|---|---|
统治 | 前650年-前637年 | ||||||||||||
出生 | ? | ||||||||||||
逝世 | 前637年 | ||||||||||||
| |||||||||||||
政权 | 宋国 |
宋襄公(?—前637年),子姓,名兹甫,宋桓公次子,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为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在位十四年(前650年-前637年)。
生平
[编辑]东宫图治
[编辑]周襄王二年(前650年),宋襄公即位,以其庶兄公子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
周襄王九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齐国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公子昭奔宋。
欲合诸侯
[编辑]周襄王十年(前642年),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把逃到宋国求援的公子昭拥立为齐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气。
宋襄公开始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
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宋襄公借会盟之机拘捕滕宣公,围攻曹国,子鱼谏其以德服人。后来楚成王借会盟之机劫持宋襄公,后释放。
仁义大旗
[编辑]周襄王十四年冬十一月(前638年夏历九月),宋与楚战于泓水之战(今河南柘城西北),当时楚兵强大,大司马子鱼劝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时截杀之,此时襄公却大讲“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才攻击之;当楚军上岸时,子鱼又劝宋襄公趁楚军此时阵列尚未成形时袭杀之,襄公再拒绝。结果宋师大败,襄公也被射中了大腿。[1]
宋公末路
[编辑]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宋公因重伤而薨,其子宋成公王臣继位。
家庭
[编辑]母
兄弟
妻
- 宋襄公夫人
子女
孙
评价
[编辑]- 吕祖谦《宋襄公欲合诸侯》:“公羊子以宋襄之战,为文王之过。呜呼!宋襄何足以知文王?若子鱼乃真知文王者也。子鱼谏宋襄之伐曹曰:“文王闻崇徳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其言薰然而不伤,退然而不伐。妙得文王之本心。至于泓之战,其谏宋襄之辞,发扬激厉,奋起劲悍,骤与前日异,若与文王不相似。与变推移,不主故常,此真学文王者也。知子鱼之善学文王,则知宋襄之不善学文王矣。”[2]
- 张宏杰作书《宋襄公的愚蠢诠释了贵族精神》为宋襄公平反:“春秋时期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战士人数不多,几百辆战国(战车)而已,每次战争一般不超过一天。因此那个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的决斗。贵族们在战争中比的是勇气和实力,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正如徐杰令所说:“春秋战争里最大的特点,在于讲究承诺,遵守信义,不以阴谋狡诈取胜。”宋襄公所说的“不重伤(不让人二次受伤,就是不攻击伤员),不禽二毛(不俘虏老年人),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排好队列时,本方不能进攻)”,和《淮南子》所说“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正是那个时代普遍的战争规范。作为殷朝贵族后代、从小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宋襄公,讲究贵族风度是他根深柢固、深入骨髓的观念。在战争中,他既要取胜,也要赢得“漂亮”、赢得“合理”、赢得“高贵”。甚至在一定意义上,风度大于胜败。那些今天看起来迂腐的礼仪其实不仅仅是仪式和礼节,更是一个阶级不可更改的文化信念。宋襄公的“愚蠢”,其实是那个时代贵族风度的光彩流露。” [3]
影视形象
[编辑]文献
[编辑]- 《左氏春秋》
- 《东莱左氏博议》
注释
[编辑]- ^ 《史记·宋微子世家》: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阸,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 ^ 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
- ^ 张宏杰:宋襄公的愚蠢诠释了贵族精神. 凤凰网. 2013-06-06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前任: 父宋前桓公 |
宋国君主 前650年—前637年 |
继任: 子宋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