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卡罗维发利州

坐标50°13′42″N 12°58′00″E / 50.22833°N 12.96667°E / 50.22833; 12.9666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罗维发利州
Karlovarský kraj
卡罗维发利州的天际线
卡罗维发利州旗帜
旗帜
卡罗维发利州徽章
徽章
卡罗维发利州在捷克的位置
卡罗维发利州在捷克的位置
坐标:50°13′42″N 12°58′00″E / 50.22833°N 12.96667°E / 50.22833; 12.96667
国家捷克
州府卡罗维发利
政府
 • 州长Petr Kulhánek (KOA)
面积
 • 总计3,314.46 平方公里(1,279.72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1,244 米(4,081 英尺)
人口(2019-01-01[1]
 • 总计294,896人
 • 密度89人/平方公里(230人/平方英里)
ISO 3166码CZ-41
车辆号牌K
网站www.kr-karlovarsky.cz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卡罗维发利州[2]捷克语Karlovarský kraj),也称卡尔斯巴德州(德语:Region Karlsbad),是捷克最西部的,历史上属于波希米亚。面积3,314平方公里,人口294,896(2019年)。州府卡罗维发利(德语称卡尔斯巴德)。该州与德国接壤。

历史

[编辑]

该州属于曾经的苏台德地区,曾是一个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的地区。公元10世纪以后先后属于波希米亚公国波希米亚王国,后被奥匈帝国的前身哈布斯堡君主国奥地利帝国吞并。奥匈帝国时期因为当地丰富的煤、铁和硫磺矿产而成为波希米亚地区的工业中心,其工业以军工产业和重工业为主。1918年奥匈帝国在一战战败后解体,该地区属于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纳粹德国借口保护德国侨民,通过《慕尼黑协定》侵占苏台德地区,卡罗维发利州被德国划入本土。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苏联红军解放该地,联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一起将当地的德国人驱逐。该地区目前以捷克人为主,德国人占比很低。目前这一地区仍然以重工业而闻名,但旅游业、服务业和新经济活动在迅速发展。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pulation of territorial units of the Czech republic (PDF). Czech Statistical Office.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30). 
  2. ^ 《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编委会. 《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 (PDF). ccpit.org. 2021 [2025-02-01] (中文). 内附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地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