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維發利州
外觀
卡羅維發利州 Karlovarský kraj | |
---|---|
州 | |
![]() | |
![]() 卡羅維發利州在捷克的位置 | |
座標:50°13′42″N 12°58′00″E / 50.22833°N 12.96667°E | |
國家 | 捷克 |
州府 | 卡羅維發利 |
縣 | |
政府 | |
• 州長 | Petr Kulhánek (KOA) |
面積 | |
• 總計 | 3,314.46 平方公里(1,279.72 平方英里) |
最高海拔 | 1,244 公尺(4,081 英尺) |
人口(2019-01-01[1]) | |
• 總計 | 294,896人 |
• 密度 | 89人/平方公里(230人/平方英里) |
ISO 3166碼 | CZ-41 |
車輛號牌 | K |
網站 | www |
卡羅維發利州[2](捷克語:Karlovarský kraj),也稱卡爾斯巴德州(德語:Region Karlsbad),是捷克最西部的州,歷史上屬於波希米亞。面積3,314平方公里,人口294,896(2019年)。州府卡羅維發利(德語稱卡爾斯巴德)。該州與德國接壤。
歷史
[編輯]該州屬於曾經的蘇台德地區,曾是一個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的地區。公元10世紀以後先後屬於波希米亞公國和波希米亞王國,後被奧匈帝國的前身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地利帝國吞併。奧匈帝國時期因為當地豐富的煤、鐵和硫磺礦產而成為波希米亞地區的工業中心,其工業以軍工產業和重工業為主。1918年奧匈帝國在一戰戰敗後解體,該地區屬於新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納粹德國藉口保護德國僑民,通過《慕尼黑協定》侵佔蘇台德地區,卡羅維發利州被德國劃入本土。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蘇聯紅軍解放該地,聯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一起將當地的德國人驅逐。該地區目前以捷克人為主,德國人佔比很低。目前這一地區仍然以重工業而聞名,但旅遊業、服務業和新經濟活動在迅速發展。
參考資料
[編輯]- ^ Population of territorial units of the Czech republic (PDF). Czech Statistical Office.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30).
- ^ 《企業對外投資國別(地區)營商環境指南》編委會. 《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 (PDF). ccpit.org. 2021 [2025-02-01] (中文).
內附中國地圖出版社的地圖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捷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