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人工语言维基百科
人工语言维基百科是维基百科里一些采用人工语言编写的百科全书。现时,在维基百科计划里,有多种用人工语言编写的百科全书,兹列如下:
语言 | 维基语码 | 条目数 | 页面数 | 编辑数 | 深度 | 活跃用户数 | 上线日期 |
---|---|---|---|---|---|---|---|
世界语 | eo | 366,420 | 823,822 | 9,002,666 | 17.03 | 322 | 2001年11月28日 |
伊多语 | io | 53,198 | 73,847 | 1,063,266 | 2.17 | 56 | 2004年4月4日 |
因特语 | ia | 29,837 | 45,207 | 672,490 | 3.95 | 38 | 2003年10月26日 |
西方国际语 | ie | 13,055 | 17,290 | 163,645 | 1 | 36 | 2004年8月6日 |
科塔瓦语 | avk | 29,891 | 36,312 | 145,820 | 0.19 | 15 | 2020年7月29日 |
新通用语 | lfn | 4,459 | 7,133 | 41,500 | 2.09 | 25 | 2018年4月18日 |
逻辑语 | jbo | 1,337 | 5,786 | 113,123 | 216.49 | 19 | 2004年8月8日 |
诺维亚语 | nov | 1,778 | 4,701 | 179,736 | 103.33 | 19 | 2006年9月30日 |
沃拉普克语 | vo | 40,215 | 157,417 | 3,309,007 | 178.54 | 29 | 2003年9月27日 |
收录的原则
[编辑]在维基百科的创立初期,除了现时的国际性通用的人工语言以外,尚有用其他人工语言(如道本语)书写的百科全书。后来维基媒体基金会政策改变,禁止这类非国际通用的人工语言百科的出现。根据维基基金会现有的《语言提案政策》,任何一种希望在维基百科开设的语言,都要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 该语言首先必须有一个有效的ISO-639编码(编码列表)或BCP 47 (list)编号。
- 若该语言无有效的ISO-639或BCP 47编码,最低限度它亦应该是一种自然语言或一种有相当地位的人工语言。维基媒体基金会并不试图发展新的个别语言;应有大量以该语言书写之作品。可分辨该语言与另一语言之差异应大到足以说服标准化机构赋予其ISO-639或BCP 47码。
而现有的人工语言百科亦要转移到新成立的维基牧场Wikicities(即今之Wikia/Fandom)。与此同时,在 wikicities 亦成立了 ConLang Wikicities,以供有兴趣建立自己的人工语言百科全书的用户在这里作尝试,并对自己所设计的人工语言进行质素的提升。由于“维基百科”是一个由维基媒体基金会持有的注册商标,在维基百科以外成立的百科全书皆不得使用该名称。
用人工语言写百科全书的好处
[编辑]一般人创建一种新的语言时,普遍都是基于两个理由:一为兴趣,二是透过“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来学习语言学。而事实上,透过“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有助于进行语言学的田野研究时,好好熟习田野研究的各个步骤。
而利用人工语言来书写百科全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百科全书无论在题材和内容都是非常广阔,包罗万有。当书写百科全书条目时,不时都会碰到一些原有语料库所不能表达的概念。在为新的概念“发明”表达方法时,一来扩充了原来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二来亦能够理解到一种语言要如何表达一种概念。
对濒危语言的帮助
[编辑]事实上,现时有不少濒危的语言都是透过不断扩充其表达方式,使之能够在新时代里被应用。而过往一些死语,如希伯来语、拉丁语等亦透过这种方式来复兴。要挽救一种濒危语言,我们需要时间去学习及应用,而透过编写人工语言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在对有关语言未能掌握之前,先行熟习有关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