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
陆浑,又称陆浑之戎、贲浑戎[注 1],中国古代部落,为允姓之戎的分支。陆浑在春秋时,原在秦国活动,后其领土迁至河南一带,居住于陆浑,成为晋国附庸。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被晋国消灭,其部落成员分散在楚国及河南,之后消失。
历史
[编辑]陆浑,源出允姓之戎,居住在陆浑,以此得名。在秦国、晋国的西北一带活动[1][2]。
前666年,晋献公自戎娶二女,小戎子生夷吾,为日后的晋惠公[3]。小戎子为允姓[4],晋惠公之母可能出于陆浑。晋惠公曾因骊姬之乱出亡秦国,回国即位后,开始将陆浑部落带往晋国[1][2]。
前649年,周襄王时代,发生王子带之乱,陆浑部落也曾参加[5][6]。
前638年,秦国与晋国将他们迁到河南伊川[7][8][9]。
前606年,楚庄王征伐陆浑,至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往慰问,楚庄王问九鼎轻重[10]。
前587年,晋国率陆浑等侵宋[11]。
前534年,晋国率阴戎伐周[12]。周景王派詹桓伯责备晋平公,提到阴戎是由晋惠公引进中原[1]。杜预认为,阴戎即陆浑[2]。
晋楚争霸期间,晋国怀疑陆浑与楚国勾结。前525年八月,晋国荀吴率军消灭陆浑,其国君(陆浑子)出奔至楚国,其部落逃至甘鹿(今河南嵩县)[13]。此后对陆浑的记载消失,河南的陆浑县与陆浑山等等地名源自这个部落[14],为陆姓的其中一个来源[15][16]。
活动地区
[编辑]在春秋时期,陆浑戎原居于陆浑,因此得名。其地在秦晋的西北方[8],约当河套地区,顾颉刚考证约在渭水之南,终南山一带。晋惠公时代将他们带往晋国。前638年,秦国与晋国将陆浑部落迁至河南伊川,此地后来也被改称为陆浑[9]。
在被晋国击败之后,其国君出逃至楚国,剩下余部逃往甘鹿。顾祖禹《方舆纪要》认为甘鹿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据《水经注》,甘水出自鹿蹄山,附近为陆浑旧城[17],在今河南嵩县西北。因此甘鹿应是指今河南宜阳、嵩县一带[18][19]。
汉朝初年的陆贾,唐司马贞引《陈留风俗传》,认为其先祖可能是陆浑国君[15]。
相关人群
[编辑]伊雒之戎与陆浑
[编辑]当时居住在伊水、洛水一带的部落被统称为伊雒之戎。据史记,陆浑也是其中之一。
阴戎与陆浑
[编辑]杜预认为,阴戎即陆浑之戎。晋国将此地带称为阴地,因此地居河南山北,故称阴地[20][21]。陆浑被称为阴戎,可能是因为迁至伊川之后,居在阴地,故称。但在史书记载中,阴戎与陆浑并称,因此可能是不同的部落。陈槃认为,陆浑戎与阴戎的先祖相同,但因居地不同,而有不同称呼[22]。
九州之戎
[编辑]杜预认为,九州之戎,即陆浑戎,即阴戎。
学者陈槃与余太山认为在陆浑国被灭之后,一部分部众被编入九州之戎中,所以九州之戎也被称为陆浑。陈炫玮认为,九州之戎为陆浑戎、扬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与阴戎,九个族群的合称[23]。
族源考证
[编辑]若据杜预说法,陆浑起源于敦煌,则陆浑可能是月氏的后代。
据东汉荀济引用《汉书》记载,称塞种与陆浑皆为允姓之戎后代[24]。学者杨宪益与饶宗颐等主张陆浑戎为塞种。余太山认为允姓之戎为少昊后裔,后西迁发展为塞种,塞种建立了月氏与贵霜王朝,由于塞种人与吐火罗人同样皆源自原始印欧人[25][26]。余太山进一步推测,与允姓之戎相同,其他源自黄帝的氏族,可能皆带有原始印欧人血统[27]。
中华民国学者刘节考证,允字古字与羌、姜相近,因此允姓之戎即姜姓之戎,皆源于羌族。陆浑虽有源自姜姓与允姓两种不同说法,但不冲突[2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冉光荣等人[29],认为伊洛之戎与陆浑戎等,皆为姜姓之戎,与允姓之戎,皆源自羌族。黄烈等人支持这个说法。
学者何光岳主张陆浑等部落源自东夷。学者林沄认为,西戎人群是由华夏人群分裂出来[30][31]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左传》〈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 ^ 2.0 2.1 2.2 杜预注:“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
- ^ 《左传》〈僖公28年〉:“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
- ^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昭九年传称,晋率阴戎伐颍。王使辞于晋,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知戎为允姓也。”
- ^ 《左传》〈僖公11年〉:“夏、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侯平戎于王。”
- ^ 《史记》〈匈奴列传〉:“初,周襄王欲伐郑,故娶戎狄女为后,与戎狄兵共伐郑。已而黜狄后,狄后怨,而襄王后母曰惠后,有子子带,欲立之,于是惠后与狄后、子带为内应,开戎狄,戎狄以故得入,破逐周襄王,而立子带为天子。于是戎狄或居于陆浑,东至于卫,侵盗暴虐中国。中国疾之,故诗人歌之曰:‘戎狄是应’,‘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出舆彭彭,城彼朔方’”。
- ^ 《左传》〈僖公22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 ^ 8.0 8.1 杜预注:“允姓之戎,居陆浑,在秦、晋西北。二国诱而徙之伊川,遂从戎号,至今为陆浑县也。计此去辛有过百年,而云不及百年,传举其事验,不必其年信。”
- ^ 9.0 9.1 孔颖达《正义》疏:“昭九年传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是此戎为允姓也。彼注云:‘瓜州,今敦煌。’则陆浑是敦煌之地名也。徙之伊川,复以陆浑为名,故至今为陆浑县。十一年传称:‘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则伊、洛先有戎矣。而以今始迁戎为辛有言验者,盖今之迁戎,始居被发祭野之处故耳。”
- ^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 ^ 《左传》〈成公六年〉:“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甯相、郑人、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师于鍼。”
- ^ 《左传》〈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杜预注:“阴戎,陆浑之戎。颖,周邑。”
- ^ 《左传》〈昭公十七年〉:“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其下有陆浑城、陆浑山、陆浑关、陆浑县等。
- ^ 15.0 15.1 《史记索隐·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陈留风俗传》云:‘陆氏,春秋时陆浑国之后。晋侯伐之,故陆浑子奔楚,贾其后。’
- ^ 《康熙字典》〈陆〉:“又春秋陆浑之戎,后亦为陆氏。”
- ^ 《水经》〈甘水注〉:“甘水,出弘农宜阳县鹿蹄山,山在河南陆浑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
-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顾祖禹《方舆纪要》及《汇纂》谓甘鹿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五十里。《水经》〈甘水注〉谓,鹿蹄山在河南陆浑故城西北,则甘鹿在今河南嵩县西北,江永《考实》谓‘以传证之,似亦可据。’其实两者相距不远。”
- ^ 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甘鹿,地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北。”
- ^ 《左传》〈宣公二年〉:“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杜预注:“阴地,晋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
- ^ 21.0 21.1 《后汉书》〈西羌传〉:“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戎迁于渭汭,东及轘辕。在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阴戎之种遂以滋广。”
- ^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然陆浑戎与阴戎,种姓虽同,居住地则有别。陆浑城在今河南嵩县北三十里,阴戎则在晋国阴地。”
- ^ 陈炫玮《考古发现与左传文献研究》:“其中九州之戎,过去或以为仅为陆浑戎一族,笔者考证其族群共包括了陆浑戎、扬戎、拒戎、泉戎、皋戎、伊雒之戎、姜戎、茅戎、阴戎等九族。”
- ^ 荀济〈论佛教表〉:“案释氏源流,本中国所斥,投之荒裔,以御魑魅者也。乃至舜时,窜梼机于三危。《左传》:‘允(音捐)姓之奸,居于瓜州。’是也。杜预以允姓,阴戎之别祖,与三苗俱放于三危。《汉书》〈西域传〉:‘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炖煌。为月氏迫逐,遂住葱岭南奔。’又谓:‘悬度、贤豆、身毒、天毒,仍讹转以塞种为释种,其实一也。’允姓与三苗比居,教迹和洽。其释种不行忠孝仁义,贪诈甚者,号之为佛。”,收入《广弘明集》卷7。
- ^ 余太山,〈贵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属〉,发表于《文史》第38辑,1994年。
- ^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页138-141。
- ^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 ^ 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台湾正忠书局,1948年出版。
- ^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等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
- ^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 ^ 林沄《戎狄非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