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拉格条约 (1866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66年普鲁士军队经过尼科尔斯堡(今捷克米库洛夫),俾斯麦在这里城堡的阳台上以跳下窗户相逼,要求威廉一世不再进军维也纳

布拉格和约(德语:Prager Frieden)是1866年8月23日普鲁士奥普战争后和奥地利所签订的和约。

普鲁士的势力范围(1866年)

背景

[编辑]

普鲁士为完成德意志统一运动,促成了1866年的普奥战争(亦称七星期战争)。在战争开始前,俾斯麦与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二世结盟,若意大利支持普鲁士攻打奥地利,它可从奥地利手中获得威尼西亚。另一方面由于法国军队驻守罗马,阻碍了意大利统一,因此俾斯麦赢得意大利的中立。此外,俄国因在克里米亚战争未能得到奥地利的协助而关系变差,加上战争中普鲁士一直保持中立,故在战后普鲁士与俄国的关系变好,赢得俄国在普奥战争的中立。接下来,俾斯麦只需要取得法国的中立,他含糊地答应法国给予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亚,以诱使法国保持中立。俾斯麦取得意大利、俄国及法国的中立后,便诱使奥地利开战。普鲁士以什列斯威荷尔斯泰因为借口,引起奥地利主动出击,引发普奥战争。

原因

[编辑]

普奥战争由开始时已经由普鲁士取得胜利,普军因工业化成功而展示其优越。然而,俾斯麦为了避免法国与俄国干预战争,俾斯麦因而劝谕威廉一世与奥地利议和,不急于求成。奥国则接受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调停,跟普鲁士在8月23日签订布拉格条约。

条约内容

[编辑]
  1. 奥地利不得干预德意志之内政,并解散德意志邦联。
  2. 普鲁士兼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公国法兰克福
  3. 奥地利允许以普鲁士为首于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不得参与或干预。
  4. 南德意志各邦国(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斯塔)仍未加入德意志邦联,组成了一些亲法、模糊不清的联盟。
  5. 奥地利割让威尼西亚予意大利。但由于奥地利在对意大利的战场上大获全胜,故奥地利拒绝直接割让威尼西亚予意大利,而是将威尼西亚转让予战争调停者的法国拿破仑三世,再由法国将威尼西亚予意大利王国。

影响及结果

[编辑]

普鲁士

[编辑]

俾斯麦与奥国订立宽松的布拉格条约,成功赢得奥地利的信任,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取得中立。 此外,战争后普鲁士领导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联,向德国的统一迈进一大步。南德四个邦国仍然处于法国的影响力之下,未有加入德意志联邦。故此普鲁士只需要解决法国的威胁,便能完成德意志统一事业。在后来的普法战争时,普鲁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与她一起抗战。

奥地利

[编辑]
附属于奥地利帝国的伦巴第-威尼托王国

奥地利将伦巴第-威尼托割让给意大利,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奥地利的战败,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造成危机,最终于1867年与匈牙利协议改为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

其他欧洲国家

[编辑]

意大利

[编辑]

意大利取回伦巴底-威尼托,只剩下由法军驻兵的罗马便完成意大利统一运动,因此意大利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以抗拒法国的阻碍。

法国

[编辑]

俾斯麦并没有将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及威尼西亚给予法国,遭受到外交挫败。同时,由于奥地利战败而令奥国与法国在战前所订立的协议无法兑现,协议承诺奥地利给予法国威尼西亚,这令法帝国统治进一步不稳定。拿破仑三世在普奥战争中无法取得任何利益,故埋下了普法战争的伏线。

参考资料

[编辑]
  • 郭兆棠:《西方的巨变》(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3年)。ISBN 9575864298
  • 陈崇武主审,袁征主编:《世界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年)。ISBN 7-5617-0631-6
  • 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ISBN 9570902140
  •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ISBN 7806810692
  • Farmer, Alan.,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1815-90.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2001.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