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幹式结构
外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3年5月22日)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D0%9A%D0%B8%D0%B6%D0%B8._%D0%A1%D0%BF%D0%B0%D1%81%D0%BE-%D0%9F%D1%80%D0%B5%D0%BE%D0%B1%D1%80%D0%B0%D0%B6%D0%B5%D0%BD%D1%81%D0%BA%D0%B0%D1%8F_%D1%86%D0%B5%D1%80%D0%BA%D0%BE%D0%B2%D1%8C_2.jpg/220px-%D0%9A%D0%B8%D0%B6%D0%B8._%D0%A1%D0%BF%D0%B0%D1%81%D0%BE-%D0%9F%D1%80%D0%B5%D0%BE%D0%B1%D1%80%D0%B0%D0%B6%D0%B5%D0%BD%D1%81%D0%BA%D0%B0%D1%8F_%D1%86%D0%B5%D1%80%D0%BA%D0%BE%D0%B2%D1%8C_2.jpg)
井幹式结构简称井幹式,又称校仓造,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
其特点是建筑结构完全由木条十字交叉叠积,用材之间由半刻榫卯相合,形成“井”字平面。
历史
[编辑]中国上古时期产生于中国中原地区。古籍文献《淮南子》中记载,“延楼栈道,鸡栖井幹”,记述了井幹式结构[参1]。
据出土文物显示,该结构最早见于商朝墓葬群的墓椁当中。
汉代依然保存这种建筑结构。例如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井干式望楼铜器。
参考资料
[编辑]![]() | 这是一篇与建筑学或建筑物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