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譯者贅言
[編輯]本條目譯自英文版的Caesar Augustus,中文版已有屋大維的條目,但是內容完全不同,無法作出重新定向。因此採取並存不悖的方法,任由讀者選擇。我們採用Double Translation的譯法,因此會產生與傳統中文語法與結構不同的文體;翻譯可以考驗中文的彈性與容受力,可以壯大中文的生命,是非常重要與嚴肅的工作,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李學忠& 林秀英 |一寸鐵工作室 13:41 2005年5月16日 (UTC)
您可以在翻譯時把英文內容和中文版內容糅合在一起,但是分立兩個是不可取的,也是維基百科不贊成的。如此一來,任何人都可以把某一個條目換個名字自己寫一個,這也失去了wiki的基本精神之一——互相協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52 2005年5月16日 (UTC)
這篇文章是從世界上下五千年copy過來的,沒有經過任何修改。
立此存照
[編輯]這篇文章絕大部份是融合自我們夫婦李學忠&林秀英所翻譯的凱撒·奧古斯都,絕對不是Copy來的,若有任何疑問,請點擊我們的網頁,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來龍去脈的真相。 --李學忠& 林秀英 |一寸鐵工作室 15:00 2005年5月23日 (UTC)
- 上面這個說的是你們修改前的版本,所以不要緊張。--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5:16 2005年5月23日 (UTC)
關於翻譯
[編輯]感覺翻譯後的中文很有語法上的問題。我斗膽試着修改一下。--Hamham 13:47 2005年5月24日 (UTC)
- 我覺得,在這篇文章的語法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是否應該先恢復到原先的版本。不客氣地說,現在的版本幾乎不能算是中文,只是一堆漢字的排列組合。--Hamham 14:02 2005年5月24日 (UTC)
上面的語氣重了點,還望原作者海涵。--Hamham 14:34 2005年5月24日 (UTC)
- 說實話,看英文都比看這個條目順的多。想修改一下都無從下手,根本看不通……--Alexcn 09:58 2005年7月3日 (UTC)
我在據英語重寫寫Adrianus innocens
屋大維 → 奧古斯都
[編輯]- (討論):屋大維 → 奧古斯都,理由如下:首先,屋大維自從前27年做了事實上的羅馬皇帝以後就不再用繼承凱撒的名字屋大維安努(Octavianus),而用羅馬元老院給他的尊號「奧古斯都」(Augustus)了,至於他的原名屋大維(Octavius)則在繼承凱撒後早就改為屋大維安努了,基於對於各國君主命名的慣例,應該用君主尊號「奧古斯都」而非「登基」前的原名;其次,其餘語種絕大多數使用「奧古斯都」而非「屋大維」;第三,我查羅馬史料,全部將「登基」後的屋大維稱作「奧古斯都」。——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5月30日 (六) 04:53 (UTC)
(-)反對:中文文獻上大多稱其為屋大維,而且奧古斯都本身是一個稱號,歷史上被封為奧古斯都的王有很多。--魎皇鬼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18:42 (UTC)- (:)回應:「中文文獻上大多稱其為屋大維」?!誰說的,我可以舉出手上的一大堆例子來推翻你的結論:《世界名帝正傳》「奧古斯都」、《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奧古斯都」、《彩色歐洲史》「奧古斯都」、《辭海》「奧古斯都」、《中國大百科全書》「奧古斯都」、《古代羅馬史》(北師大出版)「奧古斯都」、《羅馬史綱要》「奧古斯都」、《古羅馬風化史》「奧古斯都」、《古代羅馬史》(上海書店)「奧古斯都」、《奧古斯都時代》「奧古斯都」、《羅馬史》(世紀出版集團)「奧古斯都」、《西方文明史》「奧古斯都」、《世界史綱》「奧古斯都」、《羅馬盛衰原因論》(孟德斯鳩著,商務印書館)「奧古斯都」、《文明的征程》「奧古斯都」、《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奧古斯都」、《羅馬拜占庭經濟史》(厲以寧著)「奧古斯都」、《世界史·古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奧古斯都」、《羅馬軍隊與帝位嬗遞》「奧古斯都」,以上不但有譯本,還有中國名家的原創作品,還需要舉例子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1日 (一) 00:55 (UTC)
- (!)意見:既然奧古斯都是歷代羅馬皇帝的稱號,有沒有歧異的問題呢?--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6月1日 (一) 13:10 (UTC)
- (:)回應:雖然奧古斯都 (稱號)是歷代羅馬皇帝的稱號,但是基本不會把奧古斯都以後的羅馬皇帝稱作「奧古斯都」,這是史家慣例。奧古斯都和屋大維的關係這有點像歷代中國皇帝,比如李世民做了皇帝,他的主條目名稱就變成「唐太宗」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1日 (一) 14:33 (UTC)
- (:)回應:唐太宗的例子不好,譬如玄燁的主條目名是康熙帝,而唐高祖的主條目名是李淵,漢高祖的主條目名稱是劉邦。中國開國君主一貫是以本名為條目名。當然這個方針不及於外國君主。--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6月1日 (一) 16:02 (UTC)
- (:)回應:好,舉個外國君主及君主配偶的例子,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做了英國女王,就變成了維多利亞女王了,她的女兒維多利亞長公主做了德國皇后,就成了腓特烈皇后了。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自己去找。——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2日 (二) 00:42 (UTC)
- (:)回應:唐太宗的例子不好,譬如玄燁的主條目名是康熙帝,而唐高祖的主條目名是李淵,漢高祖的主條目名稱是劉邦。中國開國君主一貫是以本名為條目名。當然這個方針不及於外國君主。--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6月1日 (一) 16:02 (UTC)
- (:)回應:經查證撤銷反對票,但對於是否投支持票仍持保留意見,目前尚未有共識,需延長討論,暫時保持原狀。--魎皇鬼 (留言) 2009年6月8日 (一) 18:12 (UTC)
- (:)回應:雖然奧古斯都 (稱號)是歷代羅馬皇帝的稱號,但是基本不會把奧古斯都以後的羅馬皇帝稱作「奧古斯都」,這是史家慣例。奧古斯都和屋大維的關係這有點像歷代中國皇帝,比如李世民做了皇帝,他的主條目名稱就變成「唐太宗」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1日 (一) 14:33 (UTC)
- 尚未有共識,需繼續討論。—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6日 (六) 13:10 (UTC)
- 尚未有共識?!我列了一大堆書,抵不上一句脫離事實的「中文文獻上大多稱其為屋大維」?管理員您看過我列出的書目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7日 (日) 13:13 (UTC)
- 辛苦了,能列出這麼多書確實很不簡單,但是......要能成功說服他人才是重點(不包括我,多數的移動請求中,我都是不持任何意見的)。—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7日 (日) 14:19 (UTC)
- 尚未有共識?!我列了一大堆書,抵不上一句脫離事實的「中文文獻上大多稱其為屋大維」?管理員您看過我列出的書目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7日 (日) 13:13 (UTC)
- 未完成:參考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09年7月#奧古斯都vs屋大維之討論,共識為維持「屋大維之名稱。—Alberth2-汪汪 2009年7月6日 (一) 02:42 (UTC)
- ( ✓ )同意,從性質來說是一稱號。—Mokaw (留言) 2009年6月17日 (三) 00:55 (UTC)
- (-)反對:絕大多數情況下指奧古斯都·凱撒一人,是不平等歧義。——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17日 (三) 01:00 (UTC)
我對屋大維移動到奧古斯都的看法
[編輯]基本上還是保存屋大維的條目名稱,因為奧古斯都在屋大維之後已經成為羅馬皇帝使用的名銜,好比秦始皇使用皇帝一詞,不能說皇帝等同秦始皇那是不可以的概念。 因此屋大維是第一個被尊稱奧古斯都的羅馬人,但是奧古斯都不等同完全指稱屋大維。 歷史的概念要清晰才行,維基百科現在對廣大群眾影響性很大,在編輯條目與命名都是要嚴謹一些。 —漢唐風華 2009年6月9日 (二) 12:26 (UTC)
- 從英文和意大利文的條目都將屋大維稱作為奧古斯都,en:List of Roman Emperors也將屋大維喚作奧古斯都;往後的羅馬皇帝雖仍習用奧古斯都的稱號,但其名並不稱為奧古斯都。也許對歐美人而言Augustus就是Octavian的「名諱」,而其他羅馬皇帝只是使用Augustus這一個「稱號」?
- 另,在本條目中不斷交錯使用屋大維與奧古斯都兩個名稱,是否應將這兩個名謂的使用時機統一?在英文維基百科中,Octavian直到統治羅馬並受封為Augustus以後,條目才開始使用Augustus這個稱呼。我認為這樣的使用方式較符合時間順序,對於閱覽條目的人也較容易清楚屋大維與奧古斯都這兩個名稱的異同。Stalin (留言) 2009年6月11日 (四) 19:26 (UTC)
英文版部分譯文
[編輯]以下是英文版「Early life 」、「Rise to power」兩段部分譯文,僅供參考。
早年
[編輯]奧古斯都於公元前63年出生於羅馬帕拉丁山的一塊名為「牛頭」的小地方,與羅馬市集很近,他的父系家族來自離羅馬25英里的維利特雷。占星家曾警告他父親孩子不詳,但他父親忽略了(而不是將他拋在荒野里去餵狗)。他被命名為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他的姓氏可能是為了紀念其父在圖里鎮壓奴隸起義所取得的勝利。[1][2]由於當時羅馬城的擁擠,他父親把他帶回老家維里特雷將他養大。奧古斯都在回憶錄中只對父親的家族作了簡單介紹。他的曾祖父是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西西里的一個軍團長。他的祖父當過地方官吏。蓋烏斯·屋大維,他的父親,曾任馬其頓總督。[note 1][3]他的母親阿提婭是尤里烏斯·凱撒的侄女。
前59年,他4歲時,父親去世。[4]他的母親嫁給了前敘利亞總督盧修斯·馬修斯·菲利普斯。[5]菲利普斯自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前56年當選執政官。他對少年屋大維沒多大興趣。因此,屋大維由祖母(凱撒的姐姐)尤莉亞·凱撒養大。
前52或51年,祖母去世。屋大維在葬禮上發表了演說。[6]從此之後,他的母親和繼父在撫養他的事上變得積極起來。4年後他穿上了白托加,[7]並於前47年被選進大祭司學院。[8][9]次年他成為為向守護神維納斯神廟致敬而舉辦的運動會的負責人。[9] 據尼古拉斯記載,屋大維本來準備成為凱撒在非洲打仗時的參謀,不過由於母親反對而放棄。[10] 前46年,她同意他去伊比利亞加入凱撒集團,那會兒凱撒正準備和龐貝開戰。但是屋大維病了,無法趕路。
當他康復後,坐船去了前線,但船遭遇了事故,當他與同伴上岸後,穿過敵控區來到凱撒的營帳,這給他的叔祖父留下了深刻印象。[7] 據韋勒烏斯·帕特庫拉斯記載,凱撒在那之後允許屋大維與他同乘一輛車。[11]回羅馬後,凱撒與維斯塔貞女確立了新遺囑,將屋大維定為主要受益人。[12]
掌握權力
[編輯]繼承凱撒
[編輯]凱撒遇刺時,屋大維正在伊利里亞的阿波羅尼亞接受軍事訓練。他拒絕了軍官們的建議,沒有與馬其頓的軍隊一起避難,而是坐船去意大利以弄清自己有沒有潛在的政治資產。[13] 在魯皮亞着陸後,他得知了凱撒的遺贈,於是決定繼承凱撒的政策以及他三分之二的土地。[9][13][14] 由於沒有子嗣,[15]凱撒領養了他的侄孫做兒子,並將其當做主要繼承人。[16]馬克·安東尼後來指控屋大維是靠充當孌童討得凱撒歡心收養他的,但蘇埃托尼烏斯在《羅馬十二帝王傳》中認為那是安東尼的誹謗。[17]
要進入統治集團,屋大維的資金尚不夠。[18]在布林迪西受到凱撒士兵熱烈歡迎後,[19]屋大維要求取得凱撒分撥的準備向帕提亞開戰的資金。[18]這筆錢共計7億塞斯特斯,就存方在布林迪西。[20]後來元老院調查共和國資金的失蹤,但並未不利於屋大維,因為他之後用這筆錢訓練部隊來對付元老院的宿敵安東尼。[19]前44年,屋大維又進行了一次冒險,他挪用了每年由近東行省進貢給元老院的錢。[21][22]屋大維開始用凱撒留下的身經百戰的軍團來壯大自己的部隊,他強調自己是凱撒的繼承人以獲取支持。[13][23]他穿過意大利進軍羅馬,贏得了凱撒在坎帕尼亞的駐軍的支持。[21]到6月他的部隊已增至3000人,每人能拿500第納里的薪水。[24][25][26]
前44年5月5日屋大維抵達羅馬,[21]找到了執政官馬可·安東尼、凱撒從前的同名者,他們在3月17日大赦全國,安東尼成功將敵對者清除出羅馬。[21]這主要歸因於安東尼在凱撒葬禮上極具煽動性的悼詞,那時公眾輿論多是反對暗殺的。[21]雖然安東尼積聚了政治支持,但屋大維仍然有爭奪凱撒支持派領導者的機會。安東尼由於拒絕將凱撒神格化,喪失了許多羅馬人的支持。[27]屋大維試圖說服安東尼交出凱撒留給他的遺產,但失敗了。在夏天他試圖贏得凱撒同情者的支持,他們希圖操縱這位更年輕的繼任者以控制安東尼。[28]9月,西塞羅發表一系列演說抨擊安東尼,視安東尼為元老院秩序的最大威脅。[29][30]安東尼認為羅馬人反對他、自己的執政官權利不保,於是試圖通過立法來加強對山南高盧的控制,該地區是他控制的行省的一部分。[31][32] 這時屋大維在意大利訓練出一支私家軍隊,在11月28日擊敗了安東尼的兩個軍團。[33][34][35]面對屋大維的龐大軍隊,安東尼認為呆在羅馬不安全,元老院也驅逐他,他只好逃往山南高盧。[35]
與安東尼首次交鋒
[編輯]由於布魯圖不肯交出山南高盧,安東尼在穆蒂納將其包圍。[36]元老院通過停火的議案,但被安東尼拒絕。而元老院沒有自己的軍隊來與其交鋒;這給屋大維提供了機會 。[34]西塞羅對安東尼嘲笑屋大維缺乏貴族血統做了反擊,他聲稱「在我們青年中在沒有比他更好的保持傳統虔誠的例子了」。[37]在與反凱撒者西塞羅的聯盟中,屋大維在前43年1月1日成為元老院議員,被給予與前執政官一道投票的權利。[34][35]另外,屋大維還被給予兵權,與執政官希提烏斯和潘撒被派去解圍。 [34][38]前43年4月,安東尼的軍隊在弗魯姆·加羅路姆戰役和穆蒂納戰役中戰敗,安東尼被迫撤退至納爾龐高盧。不過,其他兩位執政官戰死,屋大維成為他們軍隊的核心人物。 [39][40]
擊敗安東尼後,元老院給布魯圖的報酬比給安東尼的多得多,還試圖將軍團指揮權都送給布魯圖,屋大維決定不予配合。[41]他呆在波河平原,拒絕繼續幫助進攻安東尼。[42]7月,屋大維送了一隊百人長進入羅馬,要求繼承希提烏斯和潘撒的軍隊。[43]他還要求廢除宣佈安東尼為人民公敵的法令。[42]當這些要求被拒絕後,他率八個軍團向羅馬進軍。[42] 在羅馬他沒有遇到軍事抵抗,並於前43年8月19日被選為執政官。[44][45]此時,安東尼與凱撒集團的另一人雷必達締結了同盟。[46]
後三頭同盟
[編輯]前43年10月在博洛尼亞附近召開的會議中,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了一個軍閥集團,稱為後三頭同盟。[47] 這個奪取特權的行動歷時五年,最後被平民通過的法律承認,與不具官方地位的前三頭同盟不同。[47][48]三個頭領據說剝奪了300名元老院議員和2000名騎士階層人士的公民權,沒收了他們的財產,並將沒能逃跑的人處死。三執政官頒佈的法令為將來向刺殺凱撒者布魯圖和隆吉努斯開戰準備了資本。[49]
- ^ Suetonius, Augustus 7
- ^ 5–6 on-line text.
- ^ Rowell (1962), 14.
- ^ Chisholm (1981), 23.
- ^ Suetonius, Augustus 4–8; Nicolaus of Damascus, Augustus 3.
- ^ Suetonius, Augustus 8.1; Quintilian, 12.6.1.
- ^ 7.0 7.1 Suetonius, Augustus 8.1
- ^ Nicolaus of Damascus, Augustus 4.
- ^ 9.0 9.1 9.2 Rowell (1962), 16.
- ^ Nicolaus of Damascus, Augustus 6.
- ^ Velleius Paterculus 2.59.3.
- ^ Suetonius, Julius 83.
- ^ 13.0 13.1 13.2 Eck (2003), 9.
- ^ Appian, Civil Wars 3.9–11.
- ^ 他的女兒於前54年去世。
- ^ Rowell (1962), 15.
- ^ Suetonius, Augustus 68, 71.
- ^ 18.0 18.1 Eck (2003), 9–10.
- ^ 19.0 19.1 Rowell (1962), 19.
- ^ Rowell (1962), 18.
- ^ 21.0 21.1 21.2 21.3 21.4 Eck (2003), 10.
- ^ Eder (2005), 18.
- ^ Appian, Civil Wars 3.11–12.
- ^ Chisholm (1981), 24.
- ^ Chisholm (1981), 27.
- ^ Rowell (1962), 20.
- ^ Eck (2003), 11.
- ^ Syme (1939), 114–120.
- ^ Chisholm (1981), 26.
- ^ Rowell (1962), 30.
- ^ Eck (2003), 11–12.
- ^ Rowell (1962), 21.
- ^ Syme (1939), 123–126.
- ^ 34.0 34.1 34.2 34.3 Eck (2003), 12.
- ^ 35.0 35.1 35.2 Rowell (1962), 23.
- ^ Rowell (1962), 24.
- ^ Chisholm (1981), 29.
- ^ Syme (1939), 167.
- ^ Syme (1939), 173–174
- ^ Scullard (1982), 157.
- ^ Rowell (1962), 26–27.
- ^ 42.0 42.1 42.2 Rowell (1962), 27.
- ^ Chisholm (1981), 32–33.
- ^ Eck (2003), 14.
- ^ Rowell (1962), 28.
- ^ Syme (1939), 176–186.
- ^ 47.0 47.1 Eck (2003), 15.
- ^ Scullard (1982), 163.
- ^ Scullard (1982), 164.
—冰熱海風 (討論) 2010年1月22日 (五) 02:04 (UTC)
為什麼不都翻譯完呢 Xujinhai0(留言) 2019年8月7日 (三) 21:42 (UTC)
移動
[編輯]- 屋大維 → 奧古斯都:和上次一樣的原因,其本人在前27年後就不再叫「屋大維」。——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6日 (五) 09:38 (UTC)
- (+)支持:以在位時的命名「奧古斯都」為主,這樣同時可配合其他語言百科的普遍命名。--Mihara57(留言) 2012年4月12日 (四) 22:57 (UTC)
- (+)支持 (&)建議:一定要顯著的標記出奧古斯都就是屋大維,同時重定向等也要做好。--Jack No1 (留言) 2012年4月13日 (五) 12:03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奧古斯都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usask.ca/antharch/cnea/DeptTransls/ResGest.html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21019104632/http://www.usask.ca/antharch/cnea/DeptTransls/ResGest.html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