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FT-17坦克
雷諾FT-17坦克 | |
---|---|
類型 | 超輕型坦克 |
原產地 | 法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17年–1944年 |
使用方 | 見用戶 |
參與戰爭/衝突 | 一戰、二戰、西班牙內戰(主要)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魯道夫·恩斯特·梅茨邁爾[1] |
研發日期 | 1916-1917年 |
生產商 | 雷諾 施耐德 貝利埃[2] |
製造數量 | 3187輛(一戰結束時)[1] |
衍生型 | 見衍生型號 |
基本規格 ([3]) | |
重量 | 7噸 |
長度 | 5米 |
寬度 | 1.74米 |
高度 | 2.14米 |
操作人數 | 2(車長及駕駛員) |
裝甲 | 6-22毫米 |
主武器 | SA-18 37毫米L/21坦克炮 與7.5mmM1922同軸機槍 |
發動機 | 雷諾直立式4缸水冷汽油機 35匹 |
功率/重量 | 6馬力/噸 |
變速 | 機械式(4前進檔,1倒車檔) |
懸掛 | 垂直彈簧 |
作戰範圍 | 35公里 |
速度 | 7.7公里/時 |
雷諾FT-17,是一款法國超輕型坦克。它於一戰時由法國研發,是世界上第一款安裝旋轉炮塔的坦克。[4]因此,許多軍事歷史學家將雷諾FT-17稱為世界上第一輛現代坦克。[5]截至一戰結束時,一共生產了3187輛。甚至在二戰爆發時,還有1800輛FT-17坦克在法國軍隊中服役。[3]
在一戰後,雷諾FT-17曾經出口到至少27個國家中。
研發歷史
[編輯]法國最早於1915年開始,對履帶式車輛產生興趣。當時,法國計劃將其用來對付敵軍的鐵絲網。隨後,法國先後製造出了諸如施耐德CA1坦克等一批坦克。到了1916年,法軍決定集中力量生產超輕型坦克而不是中型坦克。在同年7月,在法國裝甲兵之父尚·巴普提斯特·尤金·埃斯蒂安建議下,法軍向雷諾訂購了一種「裝甲武器載具」。對其的要求是,重量在6噸左右,能和法軍的步兵一同進行突擊。最終,雷諾公司根據這些要求,研發出了雷諾FT-17。原型車在同年年底製造完成,次年(1917年)年初進行測試後,法國政府向雷諾公司訂購了1000輛雷諾FT-17坦克。之後,這個數字增加到3000輛。第一輛雷諾FT-17坦克在1917年3月17日交付法軍使用。1919年,雷諾公司又研發出一款雷諾FT-17的改進型。作出的改進包括安裝一臺馬力更強勁的發動機,在履帶中添加一些額外部件,以及改換上一門長身管的皮托坦克炮。[6]:22-23[2][7][8]
1917年,曾有人要求將FT-17坦克的容積增大,並讓炮塔能容納下兩名乘員。但是因戰事緊急,沒有時間再修改設計,該建議並未被採納。[6]
由於以開發適合量產的車輛作為前提,車身裝甲板大部分採直角設計便於接合,同時FT-17是第一個採用引擎、戰鬥室、駕駛艙各以獨立艙間安裝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讓引擎的廢氣與噪音被鋼板隔開,改善士兵作戰環境;為了改善作戰人員的視野與縮小火力死角,因此設計了可360度轉動的炮塔;這些創新的實用設計日後成為所有坦克的設計核心概念。
雷諾FT-17坦克可以說是一戰中造價最低廉而且構造最簡單的坦克,FT-17停產時法國陸軍接收了3144輛FT-17,美國陸軍接收了514輛,意大利則接收了3輛與設計圖,法國最終總共生產3694輛。它還被譽為是一戰中最優秀的坦克之一。[6]:22-23 [9]
服役
[編輯]雷諾FT-17坦克最初於1918年5月31日的雷斯森林戰役中投入使用。當日,法軍派出了21輛雷諾FT-17坦克,配合步兵佔領了德軍的部分陣地。但是在德軍的反擊下,截止到當日傍晚,僅有3輛雷諾FT-17坦克還能繼續作戰。[2][10]最初,雷諾FT-17坦克的損失比較慘重,但隨着乘員們的經驗的累積,損失也隨之減小。[10]在作戰中,甚至近程的步槍射擊都可以撕裂FT-17坦克表面的裝甲,而被剝落下來的碎片可能會讓車內的乘員受傷,甚至被弄瞎。其最大速度僅有7.7公里/小時,被認為太慢,特別是在重機槍的攻擊下。[11]
1940年法國戰役爆發時,法軍有6個坦克營(每個營裝備63輛)及部分獨立裝甲連裝備共1300輛雷諾FT-17坦克。後來,這批FT-17一部分被德軍繳獲。次年(1941年)法軍在法屬印度支那對抗泰國的入侵時,使用過FT-17坦克。[12][3][8]
性能/設計
[編輯]雷諾FT-17由兩名乘員操作,駕駛員坐在車體的前部,而車長則坐在車體的中部,半個身子伸進炮塔中。駕駛員有三個觀察窗,同時,也可以打開艙門進行駕駛。在炮塔後方安裝有逃生門,便於乘員在緊急情況下逃離。裝甲方面,最薄處為6mm,最厚處22mm。火力方面,雷諾在旋轉炮塔上FT-17坦克安裝一門皮托SA-18坦克炮或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其37mm坦克炮是肩扛式的,而裝填方式則與單發式的步槍相似。其炮塔可以通過轉動一個炮塔內的手柄來進行旋轉。
機動方面,雷諾FT-17坦克採用了雷諾18CV液冷汽油引擎,該引擎為直列四汽缸結構,總排氣量4.5公升,採用化油器供油,熱交換器風扇裝置裝設在乘員艙,同時有為成員艙換氣的功能,但早期的風扇為皮革製皮帶驅動,很容易因過熱變形失效,導致引擎拋錨。在每分鐘轉速1,500轉時,引擎可輸出39匹馬力;每分鐘轉速1,000轉時,引擎可輸出27匹馬力;每分鐘800轉時,引擎可輸出20匹馬力。引擎輸出的動力連接手排變速箱,該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1個倒退檔。在四檔時,車輛的前進時速最大達每小時7.7公里。發動機、變速箱、油箱均安裝在坦克的後部。其懸掛裝置有4個輪軸架。第一個輪軸架裝有3個小直徑負重輪,後面的三個輪軸架則只安裝有2個小直徑負重輪。因誘導輪較主動輪大,所以履帶的上半部分前部高於後部。雷諾FT坦克的履帶為鑄造鋼製造,履帶全寬32.4厘米,僅有橫向突起,所以其防滑能力較差。其接地壓力為60千帕(0.6公斤/平方厘米)。雷諾FT-17坦克沒有底盤,車體直接承受坦克的重量。[注 1][11][10][2][6]:22-23,雷諾FT坦克能跨越1.8m的壕溝或是0.6米的障礙牆,其可以爬上27度以下的坡道,並且在38度的斜坡上維持穩定不會翻車。
它國使用情形
[編輯]蘇俄
[編輯]蘇聯紅軍最初一批坦克中,就包括FT-17坦克。第一批獲得的6輛FT-17是在1919年從敖德薩貝雷濟夫卡的協約國與俄國白軍中擄獲,其中一輛後來送往莫斯科,在列寧的指示下由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研析,並使用列寧格勒伊佐拉工廠製造的引擎與裝甲版進行製造,並開發了自製的變速箱。這款坦克被稱為「自由戰士列寧號」,[13]或稱為俄羅斯雷諾、KS坦克等。但考慮到內戰後國內工業的衰退,最終加上原型車僅生產了15輛。這種坦克與其說是新型坦克,不如說是翻新版的FT-17坦克,但蘇聯使用這批坦克在1922年建立了蘇聯第一支坦克部隊。後,蘇聯又在其基礎上研發出了T-18坦克。[3]
不過,紅軍和白軍的坦克,在蘇俄內戰期間,都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當時英法兩國向白軍提供的坦克不及130輛,加之坦克本身速度慢、機械可靠性差,而且缺乏油料和備用零部件,在以機動縱深作戰為主的蘇俄內戰中,坦克部隊的作用反而不及騎兵部隊。[13]
美國及加拿大
[編輯]美國於1917年4月加入了一戰。其間曾經從法國那裏採購了一批FT-17坦克。之後,美國在FT-17的基礎上,研發出了M1917輕型坦克,並在1918年10月投產,總共量產了952輛。但是,這款坦克因為生產時間過晚,並未在一戰中服役。[6]:23-24[11]在戰間期,這批坦克主要用於訓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作為過剩軍品轉讓給英國與加拿大。
1940年,美國曾把一批FT-17賣給了加拿大。[3]
意大利
[編輯]意大利在一戰時候,曾經從法國採購了一批FT-17坦克,並在其基礎上研發出了快意3000式輕型坦克。[3]
中華民國
[編輯]在1919年,法國曾經派出了一批FT-17到海參崴參加對蘇俄的作戰。後來,這批坦克由奉系軍閥張作霖獲得[14]。後來,為準備與直系軍閥作戰,張作霖之後又向英國、法國、美國購買了一批坦克,其中就包括36輛雷諾FT-17[15]。這批FT-17坦克分為裝備機槍和37mm坦克炮的兩種型號。其中,第一批共10輛FT-17在1924年運抵大連。並用於其與直系軍閥吳佩孚勢力的戰鬥中。之後,在1928年,為對抗蔣介石所發起的二次北伐,這批FT-17坦克隨東北軍的坦克隊被派往河南,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有六輛FT-17坦克被擊毀[16]。在東北軍戰敗後,這批坦克又隨坦克隊回到了東北。在東北易幟之後,這批坦克隨東北軍一起併入了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在中東路事件中,它們還曾經被運往前線,但是在它們抵達之前,蘇軍就已得勝。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它們大部分均被拋棄在東北,大部分被日軍所擄獲,並被編入了滿洲國軍中。而有兩輛FT-17則被帶入關內,並由張學良贈送給蔣介石。[17][18]這兩輛FT-17則撥給南京中央軍校當練習車使用。[19] 另稱雲南軍閥龍雲滇軍亦保有一批FT-17,在1945年中央軍解決昆明事變時亦獲得四輛[20]
1927年,國民革命軍中央軍在北伐戰爭中曾經擄獲東北軍的一輛FT-17坦克。在停於浦口車站時候,軍民均上前圍觀。在場的軍人稱其為「鐵牛」。[17][21]
胡獻群將軍提到第五軍裝甲兵團入緬時,有裝備一種雷諾坦克裝備37mm炮與機槍一挺,依其描述應為FT-17。[22]
波蘭
[編輯]1919年四月到到五月間,波蘭第一坦克團在法國成立。該團的裝備和部分人員來自原法國第505坦克團。該團裝備了120輛FT-17坦克,其中75輛裝備37mm皮托SA-18坦克炮,另外45輛則安裝的是8mm哈奇開斯M1914機槍。在1919年6月,該團帶着其裝備回到了波蘭。因為該團的緣故,波蘭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第四大裝甲強國。該團由5個營組成,每個營都又下屬兩個連,每個連又由三個坦克排組成。每個坦克排配有5輛坦克,其中三輛安裝37mm火炮(包含指揮車),兩輛安裝機槍。[4]
從1919年9月開始,波蘭的FT-17坦克參與了蘇波戰爭。在1919-1920年間,波蘭軍中的的FT-17坦克中,有8輛被毀,並有12輛被擊傷。[注 2]在1924年,波蘭又購入了6輛雷諾TSF[注 3]。隨後,波蘭又買入了5輛雷諾M26/27和一輛NC-27。而在1926年,波蘭又自主製造了27輛FT-17坦克。它們的裝甲防護幾乎為零,故這批FT-17坦克主要被用於訓練。[4]而自1927年起,有至少65輛波蘭軍的FT-17更換了新型履帶。[4]
1939年波蘭戰役爆發前,仍然有106輛FT-17坦克在波蘭軍隊中服役,儘管這時它們的使用價值已經很小了。波蘭戰敗後,一部分FT-17坦克被德軍擄獲。[4]
西班牙
[編輯]西班牙曾經在1921年買入了12輛雷諾FT-17坦克,這十輛坦克均是安裝機槍的型號,它們之後被用於1922年的里夫戰爭中。19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中,共和軍和佛朗哥的國民軍兩派均曾使用過FT-17坦克。[8]
日本
[編輯]日本曾在1919年買入了一批FT-17坦克。這批坦克分為安裝37mm坦克炮的和安裝機槍的兩種型號。隨後,它們都被換上了日本機槍或十一年式步兵炮。其中一部分編入日軍的第一支裝甲部隊——大日本帝國陸軍第一坦克聯隊,而另一部分則用於訓練。[8][23]
納粹德國
[編輯]在法國投降後,德軍從法國人手中繳獲了一批FT-17。德軍將其命名為「PzK 18R 730(f)」。在1944年,德軍還在巴黎與盟軍的戰鬥中使用了FT-17坦克。[13]:8[3]
德軍曾將一部分FT-17坦克的炮塔拆除,並將這些炮塔安裝到海岸防禦工事上。[10]
芬蘭
[編輯]芬蘭曾經在1919年買入了一批雷諾FT-17坦克。在1939年的冬季戰爭中,芬蘭還使用過這批FT-17坦克。在當時,雷諾FT-17坦克已經是非常過時了。因為移動速度慢,芬蘭把它們當作固定火力來使用。不過,它們很快就被擊毀了。[24]
影響
[編輯]雷諾FT-17坦克這樣的駕駛室位於車體前方,戰鬥室位於車體中部,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位於車體後方,將主炮安裝在一個可360度迴旋的炮塔上的佈局方式,對後來的坦克佈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直到今天,這種模式仍然是主流的坦克佈局模式。[25][9][2]
使用國
[編輯]法國 | 比利時 | 巴西 | 中華民國[注 4] | 捷克斯洛伐克 | 愛沙尼亞 | 芬蘭 | 阿富汗 | 加拿大 |
日本[注 5] | 意大利 | 立陶宛 | 波蘭 | 羅馬尼亞 | 俄國白軍 | 蘇聯 | 西班牙 | 英國 |
土耳其 | 挪威 | 美國 | 南斯拉夫 | 瑞士 | 德國 | 伊朗 | 瑞典 | 希臘 |
衍生、仿製型號
[編輯]改進國家 | 名稱 | 說明 |
---|---|---|
法國 | 雷諾M26/27 | 雷諾FT-17的一種不成功的改進型。使用和FT-17同樣的車體和武裝。其與FT-17的不同點是安裝了克格里斯橡膠履帶(英語:Kegresse rubber tracks)。曾經出口到波蘭。[4] |
法國 | 雷諾 TSF | 在拆除武器的雷諾FT-17坦克上安裝無線電臺的型號。至少生產了188輛。[8] |
法國 | 雷諾FT-75 BS | 雷諾FT-75 BS是將雷諾FT-17的炮塔拆除後,安裝一門固定式的75mm短管榴彈炮的自走炮。1917年底得到了700輛的訂單,不過完成的數量不明,至少生產了39輛。[10][1][8] |
法國 | nc-31 | 法國陸軍從1931年開始進行的近代化改良版,法國將當時現役的1580輛的各型FT-17換裝1930年代法國標準火器:7.5毫米賴貝爾機槍,將啟動輪由木製變更為鋼製品,並增厚駕駛艙蓋鋼板。而FT-17所換下來的短管主炮則在翻修後被拿去安裝在雷諾R35坦克上,近代化後的FT-17又被稱為nc-31坦克。 |
美國 | M1917輕型坦克 | 美國生產的FT-17坦克。[3] |
意大利 | 快意3000式輕型坦克 | 意大利在FT-17的基礎上研發出的輕型坦克。[3] |
波蘭 | 「鐵坦克」 | 波蘭生產的FT-17坦克,主要用於訓練。[4] |
波蘭 | 「氣體坦克」 | 可以釋放化學煙霧的FT-17坦克改進型。[4] |
波蘭 | FT-17軌道車 | 可以在鐵路上行駛的FT-17坦克改進型。由波蘭於1933年研發。[4] |
蘇聯 | 「自由戰士列寧」號 | 蘇聯仿製的FT-17坦克。[13] |
蘇聯 | T-18坦克 | 蘇聯在FT-17的基礎上研發的坦克。[3] |
現存的坦克
[編輯]截至2013年,全世界還存在有大約41輛FT-17坦克[26]和20輛M1917輕型坦克。[注 6][27]
參見
[編輯]- M1917輕型坦克:美國仿製的雷諾FT-17坦克。
- 施耐德CA1坦克:另一款法國於一戰時期使用過的坦克,不過沒有安裝旋轉炮塔。
- A7V,德軍於一戰時使用過的一款坦克。
- Mark I 坦克,英軍於一戰時使用過的一款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坦克。
- R35,法軍用於替代FT-17的坦克。
- 哈奇開斯H系列輕型坦克,法國30年代製造的輕型坦克。
- 2C,法軍同期研發的超重型坦克。
腳注
[編輯]註釋
[編輯]來源
[編輯]- ^ 1.0 1.1 1.2 1.3 雷诺FT-17坦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2.0 2.1 2.2 2.3 2.4 一代名车——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David Miller. Th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Tanks of the World. Zenith Imprint. 2000: 44–47. ISBN 978-0-7603-0892-9.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Renault FT-17 in the Polish service.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 ^ Zaloga 1988,第3頁.
- ^ 6.0 6.1 6.2 6.3 6.4 Spencer Tucker. Tank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ABC-CLIO. 1 January 2004. ISBN 978-1-57607-995-9.
- ^ CHAR RENAULT FT-17 & Divers plus.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5).
- ^ 8.0 8.1 8.2 8.3 8.4 8.5 Renault FT.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9).
- ^ 9.0 9.1 Robert Jackson. 101 Great Tanks.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1 January 2010: 11 [2014-04-05]. ISBN 978-1-4358-359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10.0 10.1 10.2 10.3 10.4 David Miller. The Great Book of Tank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Tanks from World War I to the Present Day. Zenith Imprint. 1 October 2002: 64–67 [2014-04-05]. ISBN 978-0-7603-147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11.0 11.1 11.2 Mark Henry. The US Army of World War I. Osprey Publishing. 2012-08-21: 40–41. ISBN 978-1-78200-234-5.
- ^ David Porter著 卡米柚子譯. 鋼鐵雄獅 西線盟軍坦克. TW: 楓書坊. : p40. ISBN 978-986-6326-28-8 (中文(繁體)).
- ^ 13.0 13.1 13.2 13.3 Tim Bean、Will Fowler 著 李明、王熙譯. 鐵甲雄獅 二戰中的蘇聯戰車. 臺灣: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 9–11. ISBN 978-986-84311-7-1.
- ^ 韓雨江,孫銘,徐波編. 陆地霸主 THANK OF REX.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12: 15. ISBN 978-7-308-14035-5.
- ^ 烽火中國的裝甲兵1925~1949 王立本 ISBN 957-30497-5-9 36~37頁 根據本書是1927年購入約三十幾輛FT-17,詳細不明,且是報廢的,是購入後再行整修使用
- ^ 烽火中國的裝甲兵1925~1949 王立本 ISBN 957-30497-5-9 38~40頁 根據本書,是1927年10月晉奉涿州戰役中使用,奉軍由張學良任總指揮,調來六輛FT-17作戰,過程中三輛被擊破,另不明
- ^ 17.0 17.1 中國坦克的發展.[永久失效連結]
- ^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坦克去向之谜.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2).
- ^ 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滕昕雲,ISBN957-30497-6-7 10頁 118頁 有照為證,皆為機槍型
- ^ 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滕昕雲,118頁
- ^ 烽火中國的裝甲兵1925~1949 王立本 ISBN 957-30497-5-9 41頁 鐵牛是英製小坦克於江蘇省擄獲,因此非FT-17
- ^ 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滕昕雲,ISBN957-30497-6-7 121頁 有照片,是裝備Girod炮塔有37炮亦有機槍的FT-17
- ^ 日軍FT-17坦克. [201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5).
- ^ Finnish Armor.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Michael Green. Tanks. Zenith Imprint. 2008: 57–. ISBN 978-1-61673-270-7.
- ^ Surviving FT-17 (PDF). [2010-05-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9).
- ^ Surviving 6 ton M1917 (PDF). [2010-05-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