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坡里歷史中心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拿坡里歷史中心 |
位置 | 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拿坡里 |
標準 | 文化:(ii)(iv) |
參考編碼 | 726 |
登錄年份 | 1995年(第19屆會議) |
列為瀕危 | 否 |
拿坡里歷史中心(意大利語:Centro storico di Napoli;英語:Historic Centre of Naples;法語:centre historique de Naples)是一個古老的城市空間,這座城市的第一個歷史核心,已經擁有2700年的歷史。它受到各種不同後續文化的影響,所有這些都在拿坡里建築和城市網絡上留下了印記。
它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遺產[1](約1021公頃),被列入保護名錄;其獨特之處在於"幾乎完全保護和利用了"古希臘道路佈局。
考慮到該地點具有特殊價值。它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當代城市結構保留了其悠久多事的歷史元素。它在拿坡里灣的佈局,賦予它傑出的價值,在歐洲許多地區和其他地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動機
描述
[編輯]拿坡里歷史中心俯瞰着拿坡里灣,佔地面積1700公頃,保存了超過25個世紀的歷史痕跡,最早是希臘,然後是羅馬帝國,接着是腓特烈二世、安茹王朝、阿拉貢王權以及波旁王朝。
被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地的地區佔地約1021公頃,[2]包含以下幾個區:阿夫沃卡塔(Avvocata)、蒙特卡爾瓦里奧(Montecalvario)、聖朱塞佩(San Giuseppe)、波爾圖(Porto)、彭迪諾(Pendino)、集市區(Mercato)、斯特拉(Stella)、聖卡洛阿雷納(San Carlo all'Arena)、基艾亞(Chiaia)、聖費迪南多(San Ferdinando)、聖老楞佐區(San Lorenzo)、維卡瑞亞(Vicaria)、沃梅羅(Vomero)和波西利波(Posillipo)。
拿坡里歷史中心是歐洲最大的歷史中心之一,原來的城市結構保存完好。特別是眾多的方尖碑、修道院、迴廊、三十多個博物館(包括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城牆遺址、地下墓穴、羅馬和希臘遺蹟的考古發掘,浮雕、中世紀柱子。
此外,拿坡里中心的一個特點是其眾多的教堂(超過四百座),如大聖佐治堂(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和聖若翰洗者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Maggiore),其建築元素可以追溯到安茹王朝時期,當時城市受到哥德式建築的影響,尤其是法國的,影響了宗教建築,如拿坡里主教座堂、大聖老楞佐聖殿(Basilica di San Lorenzo Maggiore)、聖嘉勒聖殿(Basilica di Santa Chiara)、以及其他世俗建築,如卡普阿城堡(Castel Capuano)和新堡(Castel Nuovo)。在16世紀的阿拉貢時代,在城牆的防禦工事以內,建造或重建了大量優質的世俗和宗教建築,如拿坡里王宮,許多宮殿,新耶穌教堂(Chiesa del Gesù Nuovo)、大聖保祿聖殿(Basilica di San Paolo Maggiore)、卡波迪蒙特耶穌會學院等。蛋堡(Castel dell'Ovo)在12世紀末由諾曼人改建為堡壘,17世紀末擁有目前的外觀。21世紀初,拿坡里的歷史中心的許多巴洛克建築最近已經修復,如聖熱羅尼莫堂(Chiesa dei Girolamini)或聖瑪蒂諾修道院(Certosa di San Martino),使拿坡里成為歐洲最引人注目的巴洛克城市之一。
拿坡里歷史中心擁有典型的嘈雜喧鬧的氣氛,餐館裏燃木烤箱的氣味提醒我們,比薩餅的女王瑪格麗特披薩就誕生在這裏。
歷史
[編輯]拿坡里歷史中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和藝術的演變,從公元前8世紀沿海地帶的第一個希臘定居點,[3]同一個城市在較內陸的地區重新建立,構成「古代中心」,然後是西班牙巴洛克城市,城市核心向西發展,再到十九世紀文化精英的中心,在整個波西利波和沃梅羅地區興建了眾多的貴族和資產階級別墅。
1980年的伊爾皮尼亞地震損害了歷史中心的一部分,並帶來了結構性和社會問題,並決定通過1981年第219號法律的頒佈,對建築活動的規劃和控制、非法建築的管制和修復作出規定。目前,城市歷史中心的很大一部分條件差,急需保護,事實上,許多建築,除了已經提到的藝術教堂(噴泉,宮殿,古建築,聖地等)處於極端遺棄的條件:為了應付這一緊急情況,各種市民組織和委員會正試圖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干預。
坎帕尼亞大區、市政府和文化遺產部最近簽署的一項協議意味着,歐洲聯盟在2012年6月撥款1億歐元,用於對風險最大的歷史中心古蹟進行修復工作[4][5][6]。
古代中心
[編輯]這座城市有兩個真實和原始的古代核心:第一個是帕耳忒諾珀(Partenope)誕生的皮佐法爾科內山(Pizzofalcone),第二個是拿坡里的德庫馬尼區(decumani),那裏誕生了尼亞波利(Νεάπολις,Neápolis,意為「新城」)。[3] 特別是在後一個空間,所有建築都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特別集中在16世紀,根據西班牙總督佩德羅·德·托萊多(Don Pedro de Toledo)的命令,向西拓展城市。
此地擁有特別豐富的文化和藝術資源:方尖碑、修道院、博物館、著名街道、地下墓穴、戶外和地下的羅馬和希臘遺蹟的考古發掘,包括羅馬劇院、雕像和浮雕、腰線以及支撐古代歷史建築的中世紀柱子等等。
僅僅在古代中心區,大致包括聖朱塞佩(San Giuseppe)、波爾圖(Porto)、彭迪諾(Pendino)、集市區(Mercato)、聖老楞佐區(San Lorenzo)、維卡瑞亞(Vicaria),更具體地說,幾乎對應於拿坡里的德庫馬尼區(decumani), 就可以看到集中分佈了200多座歷史教堂[7] 它們與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的活動聯繫在一起。這些藝術家包括: 喬托、卡拉瓦喬、多那太羅、朱塞佩·桑馬蒂諾、盧卡·焦爾達諾、科西莫·范扎戈、路易吉·萬維泰利、胡塞佩·德·里貝拉、多梅尼基諾、圭多·雷尼、蒂諾·迪·卡馬伊諾、馬可·達爾·皮諾、西蒙尼·馬蒂尼、馬蒂亞·普雷蒂等等。
在中世紀,城市被劃分為區。它們是:卡普阿納(Capuana)、蒙塔尼亞(Montagna)、尼多(Nido)、波爾圖(Porto)、波爾塔諾瓦(Portanova)和圖塞拉(Forcella)。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被其城牆封閉,超出這一範圍,絕對禁止建造。事實上,拿坡里古代中心的特點是,城市很少擴展,因此傾向於加高已有建築,石材取自自古代城市誕生以來就已經開發的地下採石場。
然而,政治權力轉移到安茹城堡,是當地貴族將他們的貴族住宅轉移到城市西部的第一衝動。[3]
與西班牙總督一起向西拓展
[編輯]16世紀,由於西班牙總督佩德羅·德·托萊多(Don Pedro de Toledo), 城市向西擴張,因此誕生了現在的"歷史中心"。誕生了西班牙區,托萊多街、宮殿廣場(Largo di Palazzo)、梅迪納街(Via Medina)到皮佐法爾科內地區和基艾亞(Chiaia)[3]。
具體來說,皇家宮殿,才是拿坡里和外國貴族,紛紛購進沿着通往總督官邸的托萊多街邊的空地的真正原因。
這些變化使得該市再度變得親海洋,自從帕耳忒諾珀問世以來,城市已經背向海洋太久。
波旁時期的偉大建築
[編輯]隨着從西班牙總督轄區轉變為波旁王朝,這座城市產生了決定性的文化飛躍,使其成為"歐洲壯遊"的極致目的地[3]。
拿坡里日趨成熟,確認其作為歐洲大都市的地位。[3][8] 在短短的二十年(從1730年到1750年) 里,誕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象徵其達到的文化水準:卡波迪蒙特王宮、阿爾貝戈迪波維利王宮和聖卡洛劇院[3]。
隨着十九世紀初新古典主義(以及本世紀末的折衷主義)的出現,歷史中心也延伸到波西利波和沃梅羅地區,利用這些"新"空間,其特點是風景特別美麗,周圍自然空間很大。[3]因此誕生了弗洛里迪亞納別墅、羅斯伯里別墅等許多重要的拿坡里別墅。
- 1月17日,帕多瓦的聖安多尼瞻禮,拿坡里人聚集在一起,扔掉笨重的木器,在小巷和廣場中間點起歡快的篝火。
- 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聖雅納略(San Gennaro)瞻禮,舉行盛大的雕像遊行,平時保存在拿坡里主教座堂的聖雅納略的變干的血液,會出現液化的奇蹟。
- 6月,聖埃莫堡(Castel Sant'Elmo)舉辦為期一周的「拿坡里電影節」,專門展示拿坡里電影的年輕天才以及國際故事片和紀錄片。
- 7月16日,加爾默羅聖母瞻禮,持續一個星期,以著名的煙火表演結束,在全市最高的聖母聖衣聖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Carmine),高75米。
- 從11月到12月,聖誕市場,在亞美尼亞的聖額我略街(via San Gregorio Armeno)和教堂附近的街道上,那裏有各種各樣,各種大小的雕像。
保護
[編輯]歷史中心區域由1972年3月31日的城市規劃確定。在這一區域進行的任何工程都必須提交給國家和大區遺產保護機構,遵守1939年6月1日的第1089號法案和1985年2月28日的第47號法案。為了保持古城完美的真實性,修復材料如白色大理石、黃色洞石和灰色的斑帶粗面熔岩,必須取自原始採石場,以基本傳統的方式製作。
外部連結
[編輯]- (意大利文) Le centre historique de Napl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意大利文) Le centre historique de Naples et le risque de perdre la reconnaissance de l』Unesc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意大利文) Visite virtuel du centre de Napl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
[編輯]- ^ Historic Centre of Naples. UNESCO. [201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 ^ Patrimonionellascuola.it.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Mazzoleni .
- ^ The aforementioned funds were also used for other strategic works such as the works for the new underground and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rea Oltremare.
- ^ Al via riqualificazione centro storico di Napoli. [August 2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 ^ Napoli: Centro storico, 100 mln fondi Ue per grande museo all'aperto. [August 2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4).
- ^ Chiesa di Napoli - Sito ufficiale (PDF). [September 5,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anuary 24, 2011).
- ^ Carlo Knight, Hamilton a Napoli. Cultura, svaghi, civiltà di una grande capitale europea, Napoli Electa 2003
- ^ (意大利文) Città e siti italian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ranco Strazzullo. Edilizia e Urbanistica a Napoli dal '500 al '700. Naples: Arturo Berisio Editore. 1968. IT\ICCU\NAP\0091570.
- Donatella Mazzoleni; Mark E. Smith. I palazzi di Napoli. Venice: Arsenale Editrice. 2007. ISBN 88-7743-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