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原名德語: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ßten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譯者詹姆斯·斯特拉奇(英譯標準版
類型文學作品[*]
語言德語
主題精神分析
笑話
幽默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F. Deuticke
出版時間1905
出版地點德國、奧地利
媒介紙質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德語: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ßten) [1]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 1905 年出版的一本關於詼諧(Witz)、喜劇(Komik)、幽默(Humor)的精神分析的書。 [2]在作品中,弗洛伊德描述了詼諧的心理過程和技巧,並將它們與夢的工作和無意識的過程和技巧進行了比較。 [3]

內容

[編輯]

弗洛伊德聲稱「我們對詼諧的享受」表明了我們在更嚴肅的談話中所壓抑的東西。 [4]弗洛伊德認為,詼諧的成功取決於一種心理花費,通過這種能量花費,詼諧可以讓人克服壓抑。 [5]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理解詼諧技巧對於理解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至關重要,正是這些技巧才使得詼諧成為詼諧。 [6]弗洛伊德還指出,聽詼諧而開懷大笑的聽眾通常沒有心情去探究笑話的技巧。 [7]

結構

[編輯]

本書分為「分析」、「綜合」和「理論」三個部分。

第二部分討論了詼諧的心理起源和動機,以及詼諧作為一種社會過程。

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對詼諧的技巧和傾向的討論。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討論了笑話與夢和無意識的關係。

影響

[編輯]

這本書在《探險活寶》第十季第九集「Blenanas」中被提及。泡泡糖公主給了芬恩一本書,並說她沒有時間向他解釋幽默的心理學。該集的標題為「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ter Bewussten」。

相關連結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德語中的Witz一般翻譯為「詼諧」,有時也更加通俗地譯為「笑話」。英譯名採取了後者通俗的做法,根據1905年喬伊斯·克里克(Joyce Crick)的翻譯,譯作「The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cious」即《各種笑話及它們與無意識的關係》。有些英譯本翻譯為「The Jok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笑話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或「Wi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中譯本也有作《詼諧及其與意識的關係》的。
  2. ^ Doane, Mary Anne. "Theorising the female spectator." Hollywood: Cultural dimensions: ideology,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dustry studies 4, no. 3 (2004): 95.
  3. ^ Laurie, Timothy; Hickey-Moody, Anna, Masculinity and Ridicule, Gender: Laughter (Farmington Hills, MI: Macmillan Reference), 2017: 215–228 [2024-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4. ^ Billig, Michael. "The dialogic unconscious: Psychoanalysis, discursive psychology and the nature of r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no. 2 (1997): 139-159.
  5. ^ Atluri, Tara. "Lighten up?! Humour, Race, and Da off colour joke of Ali G."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 no. 2 (2009): 197-214.
  6. ^ Neitz, Mary Jo. "Humor, hierarchy, and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Psychiatry 43, no. 3 (1980): 211-223.
  7. ^ Janks, Hilary. "Critical literacy: Beyond reaso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9, no. 1 (2002):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