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原名德语: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ßten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詹姆斯·斯特拉奇(英译标准版
类型文学作品[*]
语言德语
主题精神分析
笑话
幽默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F. Deuticke
出版时间1905
出版地点德国、奥地利
媒介纸质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德语: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ßten) [1]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 1905 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诙谐(Witz)、喜剧(Komik)、幽默(Humor)的精神分析的书。 [2]在作品中,弗洛伊德描述了诙谐的心理过程和技巧,并将它们与梦的工作和无意识的过程和技巧进行了比较。 [3]

内容

[编辑]

弗洛伊德声称“我们对诙谐的享受”表明了我们在更严肃的谈话中所压抑的东西。 [4]弗洛伊德认为,诙谐的成功取决于一种心理花费,通过这种能量花费,诙谐可以让人克服压抑。 [5]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理解诙谐技巧对于理解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至关重要,正是这些技巧才使得诙谐成为诙谐。 [6]弗洛伊德还指出,听诙谐而开怀大笑的听众通常没有心情去探究笑话的技巧。 [7]

结构

[编辑]

本书分为“分析”、“综合”和“理论”三个部分。

第二部分讨论了诙谐的心理起源和动机,以及诙谐作为一种社会过程。

本书的第一部分包括对诙谐的技巧和倾向的讨论。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笑话与梦和无意识的关系。

影响

[编辑]

这本书在《探险活宝》第十季第九集“Blenanas”中被提及。泡泡糖公主给了芬恩一本书,并说她没有时间向他解释幽默的心理学。该集的标题为“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ter Bewussten”。

相关链接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德语中的Witz一般翻译为“诙谐”,有时也更加通俗地译为“笑话”。英译名采取了后者通俗的做法,根据1905年乔伊斯·克里克(Joyce Crick)的翻译,译作“The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cious”即《各种笑话及它们与无意识的关系》。有些英译本翻译为“The Jok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笑话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或“Wi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译本也有作《诙谐及其与意识的关系》的。
  2. ^ Doane, Mary Anne. "Theorising the female spectator." Hollywood: Cultural dimensions: ideology,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dustry studies 4, no. 3 (2004): 95.
  3. ^ Laurie, Timothy; Hickey-Moody, Anna, Masculinity and Ridicule, Gender: Laughter (Farmington Hills, MI: Macmillan Reference), 2017: 215–228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4. ^ Billig, Michael. "The dialogic unconscious: Psychoanalysis, discursive psychology and the nature of r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no. 2 (1997): 139-159.
  5. ^ Atluri, Tara. "Lighten up?! Humour, Race, and Da off colour joke of Ali G."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 no. 2 (2009): 197-214.
  6. ^ Neitz, Mary Jo. "Humor, hierarchy, and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Psychiatry 43, no. 3 (1980): 211-223.
  7. ^ Janks, Hilary. "Critical literacy: Beyond reaso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9, no. 1 (2002):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