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藩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藩市
San Francisco
合併市縣
三藩市縣
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
三藩市風光,左上順時針依序:三藩市天際線、三藩市市政廳阿拉莫廣場的「彩妝女士」、漁人碼頭螃蟹標誌、三藩市唐人街、三藩市路面纜車(前)與阿爾卡特拉斯島(後)、金門大橋
三藩市旗幟
旗幟
三藩市官方圖章
圖章
綽號:灣邊之城、霧城、三藩
格言:Oro en Paz, Fierro en Guerra
(「和時黃金,戰時鋼鐵」)
三藩市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位置
三藩市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位置
三藩市在美國的位置
三藩市
三藩市
三藩市在美國的位置
坐標:37°46′39″N 122°24′59″W / 37.7775°N 122.4164°W / 37.7775; -122.4164
國家 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三藩市縣[1]
三藩市市[1]
建城1776年6月30日
建制1850年4月15日[2]
創始人何塞·華金·莫拉加英語José Joaquín Moraga弗朗西斯科·帕盧英語Francisco Palóu
語源亞西西的聖方濟各
政府
 • 類型市長議會制
 • 行政機構監事會
 • 三藩市市長倫敦·布里德英語London BreedD
 • 監事會議
監事
  • 馬兆光
  • 凱瑟琳·史蒂芬妮
  • 邱信福
  • 湯凱蒂
  • Vallie Brown
  • 簡·金
  • 余鼎昂
  • 斯科特·維納
  • 大衛·坎波斯
  • 瑪利亞·科恩(監事會主席)
  • 約翰·阿瓦洛斯
  • 封偉忠
 • 加州眾議院湯姆·阿米亞諾(D
丁右立(D
 • 加州參議院余胤良D
馬克·雷諾(D
 • 美國眾議院蘭茜·佩洛西D
傑基·斯貝爾D
面積[3]
 • 合併市縣231.89 平方哩(600 平方公里)
 • 陸地46.89 平方哩(100 平方公里)
 • 水域185.00 平方哩(500 平方公里)  80.00%
 • 都會區3,524.4 平方哩(9,000 平方公里)
海拔52 呎(16 米)
最高海拔934 呎(285 米)
最低海拔0 呎(0 米)
人口(2018)[4]
 • 合併市縣883,305人
 • 密度18,838人/平方哩(7,273人/平方公里)
 • 都會區4,729,484 (第12位)
 • 聯合統計區9,666,055(第5位)
時區太平洋標準時間UTC-8
 • 夏時制太平洋夏令時間UTC-7
郵政編碼94101–94112、94114–94147、94150–94170、94172、94175、94177
電話區號415 與 628
FIPS代碼06-67000
FIPS代碼06-075
GNIS專用ID277593
網站www.sf.gov
「三藩市」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舊金山
臺灣舊金山
港澳三藩市
其他翻譯聖法蘭西斯科、聖弗朗西斯科、金山、大埠
馬林縣眺望三藩市,前景為金門大橋

聖法蘭西斯科(英語:San Francisco,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譯聖弗朗西斯科),通稱三藩市三藩市,正式名稱為三藩市縣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一座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沿海的大型城市,為加州唯一市縣合一行政區,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三藩市位於三藩市半島的北端,東臨三藩市灣、西臨太平洋,人口86萬,是加州第四大城市,僅次於洛杉磯聖地牙哥聖荷西;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三藩市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5]

三藩市是北加州與三藩市灣區的核心都市,也是文化,商業和金融中心。當地住有很多藝術家、作家和演員,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三藩市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6][7][8]。三藩市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9],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混合的建築風格英語Architecture of San Francisco,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三藩市也是許多大型公司、機構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

名稱

[編輯]

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是西班牙語常見地名,得名自方濟會創始人亞西西的方濟各意大利語San Francesco di Assisi)。

漢譯名稱

[編輯]

19世紀這裏是美國加州淘金潮的中心地區,早期華工到美國淘金後多居住於此,稱之為「金山」,但直到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發現金礦後,為了與被稱作「新金山」的墨爾本區別,而改稱這個城市為「舊金山」,[10]當地華人常簡稱為金山大埠。1945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稱之為「金山市」。[11]

至於「聖弗朗西斯科」和「三藩市」之名,則是源自該市的英語名稱「San Francisco」,前者為現代標準漢語音譯、後者為粵語音譯,是居住於此地為數不少的粵語族群及團體較常用譯名,例如出身廣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著作與書信中提及該市,而其他的移民華人則兩種叫法都會稱呼之[12]

日語則多以片假名表示(サンフランシスコ Sanfuranshisuko),但亦可用漢字寫作「桑港」(桑港サンこう San kō),因為中國說粵語的移民較多,而香港人也使用繁體字,故日本人中也有跟隨粵語直接叫「三藩市(さんばんシーティー Sanbanshi)」的情況。

譯名

[編輯]

長期以來,舊金山的中文譯名沒有明確的官方政策,用法稍顯混亂,但主要以「舊金山」和「三藩市」為主。美國之音美國國務院都使用「舊金山」[13]。大部分駐於該市、擁有中文正式稱呼的外事單位,都是使用「舊金山」之稱呼,例如中華民國外交部的「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4]」,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15]」。

因中國大陸的地名的翻譯習慣多為音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文獻及地圖中,多稱其為「聖弗朗西斯科」,並括號加注「舊金山」[16]。但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美國概況頁上使用的譯名為「舊金山」[17]香港政府則以「三藩市」為正式名稱,例如「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另外,在港澳地區,除涉及歷史的場合外,一般只使用「三藩市」這一譯名,與中國大陸及台灣有別。

區內的華語媒體普遍依讀者、觀眾或聽眾的方言習慣分別稱為「三藩市」(粵語)和「舊金山」(國語/普通話)。三藩市市政府及下屬各級市政單位的官方網站中文版上,分別使用了「舊金山[18]」與「三藩市[19]」這兩種不同的譯名,沒有統一為單一譯名。

另外,當地老一輩華裔中常有稱三藩市為「大埠」(至於二埠與三埠則分別是指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士德頓),但近年新移民已較少用這名稱。

歷史

[編輯]

美洲原住民在西元前三千年前就到了北加州地區。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歐隆尼族群(Ohlone)早在六世紀時已居住在三藩市灣區,「歐隆尼」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是「西部人」的意思。

早期開發(1542-1847)

[編輯]

歐洲人在1542年到三藩市灣區,三藩市區域在16世紀屬於西班牙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西班牙將領唐·嘉斯帕·德·伯爾托拉英語Gaspar de Portolà於1769年帶領他的屬下在三藩市灣區探索地形。1776年3月28日,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鮑提斯塔·德·安薩英語Juan Bautista de Anza在當地選了兩個可建築地點,一個作為軍事用途,另一個則作為傳教用途,但實質的施工卻由安扎的兩名同伴何塞·華金·莫拉加英語Jose Joaquin Moraga中尉及屬於聖方濟各會神父弗朗西斯科·帕盧英語Francisco Palóu監督。何塞·華金·莫拉加負責建立的是軍事基地三藩市要塞(現已改為要塞公園)。弗朗西斯科·帕盧則負責建立的是教會,他將該地命名為聖方濟各傳教站,俗稱多洛雷斯傳教站(Misión Dolores)。該區所有的一切行政事務皆經由教會管理。

1821年,墨西哥自西班牙獨立,上加利福尼亞也成為墨西哥領土。獨立之後的墨西哥教會管轄的勢力逐漸薄弱,教會所屬的土地也逐漸規劃成私人所擁有。來自英國威廉·李察森英語William A. Richardson於1835年在半島的西部(即現今位於唐人街與金融區交界的花園角)建立了第一棟私人別宅。李察森經過他人幫助,開始規劃住宅附近的街市,並將此區域稱為芳草地英語Yerba Buena, California墨西哥和美國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準將約翰·斯洛特英語John D. Sloat帶領手下來到這裏,1846年以美國名義佔領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軍上校約翰·蒙哥馬利英語John B. Montgomery芳草地更名為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

加州淘金潮(1848-1855)

[編輯]

1848年1月,在於加州東北部的蘇特坊英語Sutter's Mill發現黃金後,消息很快的就傳開來,同年8月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東部的紐約,各地許多懷着想一夕致富的人開始湧入三藩市港口。1849年起,加州淘金潮真正展開,從美國其他各地和其他國家搭船或者是從內陸來到加州夢想實現掏金夢的人絡繹不絕,船上的旅客、水手甚至船長下了船馬上就前仆後繼的前往蘇特坊,當時三藩市港口的帆船到處可見,而市區的人口一夕間暴漲。這也讓三藩市居民從1847到1870年之間,從500人口增加到15萬人口。後來所謂三藩市四十九人即是那些於1849年從各地來到三藩市想一夕致富的人。

當時除了世界各地前來實現掏金夢的投機者外,許多人在三藩市開店提供掏金者需要的補給品,當時的公司有些至今存在,包括製造李維斯牛仔褲(1873年)的李維·史特勞斯吉德利巧克力英語Ghirardelli Chocolate Company店(1852年)、FOLGERS咖啡英語Folgers(1850年)和富國銀行(1852年)、加州銀行英語Bank of California(1864年)。1848年發現黃金之前加州仍屬於墨西哥領土,同年二月墨西哥於美墨戰爭中戰敗後,加州變成美國領土。加利福尼亞於1850年正式成美國聯邦政府第31個州,三藩市是起初的一個縣。三藩市聯邦造幣廠於1854年成立,主要打造金幣用來流通市場。掏金熱使得三藩市成為當時美國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

內戰前後

[編輯]

由於加州是以從墨西哥分離出來的加州共和國的身份加入聯邦,因此沒有受到此前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密蘇里妥協案的影響,加上蓄奴州的影響力難以企及西岸(主要原因是蓄奴州的白人大多是莊園主,普遍家庭經濟條件好,所以安於現狀不去參加艱苦的淘金活動。而前往加州淘金的白人移民絕大多數來自於北方各州,因此將反對奴隸制的自由主義帶到了加州),因此加州在1860年內戰爆發時立刻宣佈效忠聯邦。由於偏遠的地理位置以及和東部之間廣袤的不宜居地區的阻隔,戰火併沒有波及加州。三藩市雖然屬於比較重要的港口,但沒有受到封鎖和戰爭破壞。

同時,由於中央太平洋鐵路完工,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交通障礙明顯縮小,商人可以把貨物通過三藩市直接輸往亞洲。而當時適逢日本開國以及中國因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通商口岸增多而擴大開放,亞洲市場成為美國商品的新市場,坐擁良港的三藩市成為西海岸的經濟中心。到了19世紀末,三藩市已經擁有繁榮的工業、商業、貿易、金融行業,成為北美洲西海岸和美國密西西比河以西舉足輕重的重要都會。

20世紀

[編輯]

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

[編輯]

1906年4月18日的凌晨五點零二分,三藩市發生八級的大地震。地震造成各地的瓦斯管斷裂而引起大火,由於水源不足使得蔓火延燒數日,當時三藩市市區內四分之三的房屋幾乎完全損毀,遠在東灣的區民都可明顯看到火災在市區產生的煙霧。這次地震造成三藩市區民30萬人無家可歸,許多人只能露宿公園和街頭。當時的記錄上只有498人喪生,直到2005年市政府才正式更改喪生人數為超過三千人。三藩市大地震徹底摧毀了三藩市的街景,但也使得三藩市能獲得機會浴火重生而改造成現代化的都市。當時無家可歸的居民大量遷移至東灣的屋崙和柏克萊地區,也促進東灣地區和三藩市往來的聯繫,讓東灣開始蓬勃發展。

受1882年《排華法案》的影響,許多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的華人和其他亞裔移民在美國倍受歧視。三藩市地震引起的大火燒毀了當時市政廳的檔案紀錄,讓許多華人有了機會,利用購買的偽造出生紙,以假造美籍華人兒女的身份進入美國,即是後人所稱的紙兒子。據估計,1910到1940年之間,在進入美國的大約17萬5千華人中,有百分之80多的人是以「紙兒子」或「紙女兒」的身份進入美國。紙兒子的出現也造成許多華人後裔無法回歸真實的姓氏和家族史,成為特殊的華人移民史。

地震後的三藩市很快的就準備重建計劃,由於各地都需要貨幣購買材料,但是地震後的火災使得許多銀行的保險櫃過熱,必需等數週保險櫃退溫後才能當打開,許多銀行因此無法提供貨幣給大眾急需的重建貸款。當時才成立不久的意大利銀行英語Bank of Italy (United States)是少數火災後仍能夠正常運作的銀行。意大利銀行創辦人吉亞尼尼在地震後很快的就將銀行保險櫃送往郊區,避免了受到大火的影響。由於資金充足,吉亞尼尼對任何需要貸款重建的人全部給予借貸,這使得意大利銀行反而在三藩市大地震後獨霸當地的金融市場。意大利銀行後來於1929年和南加州規模較小的美國銀行合併,改名為美國銀行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1915年)

[編輯]

三藩市為了慶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竣工,另一方面顯示在1906年大地震後重建的新市貌,而於1915年在現今的濱港區舉行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地震後的三藩市重建非常迅速,地震時被震毀市政廳,也趕在1915年於原地重建完畢,在萬國博覽會舉行時已經完全看不到地震災後的影響。三藩市當時為了加速重建工程,許多建築物省略了防震設計,忽略了當初地震所帶來的警惕,這也導致後來1989年大地震造成許多建築物損毀。萬國博覽會從1915年二月二十日到十二月四日,展地範圍從東邊現在梅森碉堡往西延伸到藝術宮。當時博覽會金碧輝煌的建築物在展後幾乎全部拆除,目前只剩下藝術宮和其後面科博館的建築物、日本茶園、還有市政廳旁的比爾·格雷厄姆市政禮堂

重要歷史

[編輯]

洛馬-普雷塔大地震(1989年)

[編輯]

1989年10月17日下午五點零四分,位於三藩市南邊97公里的聖塔克魯茲山區的聖安地列斯斷層滑動,發生6.9級地震,位於同地震帶的三藩市灣區亦造成許多傷亡。

三藩市的濱港區源為1906年大地震後填土造地所建,地震發生時引起了泥土液態化,土地隨着震波上下搖擺,造成許多房屋損毀並引起大火。雙層通行的海灣大橋位於屋崙段的上層道路斷裂,最嚴重的位於屋崙市,連接海灣大橋的雙層尼米茲高速公路的上層完全震垮,造成42人在車內被壓死。當時三藩市南邊的燭桌球場正準備舉行三藩市巨人隊和屋崙運動家隊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此次地震經由電視轉播即時傳遍了世界各地,世界大賽因此延後了十日,這次地震後來又稱為世界大賽大地震或是89年大地震。

此次地震結果造成880號州際公路(尼米茲高速公路)改道重建,經由11年後直到2000年才竣工完畢,海灣大橋雖然在地震後一個月重建通行,但經過安全考量,海灣大橋屋崙段必須改建新橋段,新橋段將於2013年建造完成。橫跨三藩市碼頭區,連接海灣大橋和金門大橋的480號加州州道(濱海高速公路)在地震後拆除,該公路拆除後讓港口碼頭區重獲新生,目前開放式的空間規劃讓港口碼頭區重新恢復20世紀初繁榮的景象。此次在地震中唯一沒受影響的灣區捷運在地震後成為連接東灣和三藩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災後頭兩個月的每日載客量從22萬名旅客陡增到33萬名旅客。當時已取消了多年的灣區接駁運輸船,在地震後重新開闢阿拉米達、屋崙、柏克萊連接三藩市的路線。此次地震造成各地共57人死亡,一萬兩千棟房屋損毀,三藩市往後的都市計劃因此大為改變,許多建築物必須加強防震措施或是改建。大地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日。

21世紀至今

[編輯]

2004年2月12日到3月11日間,時任市長的加文·紐森和其他官員開始發佈無法律效力的同性婚姻證書,成為美國同性婚姻問題的焦點。加州當時並未承認同性婚姻,在2008年加州最高法院裁決禁止同性婚姻違法前,共有4161對同性伴侶領取了結婚證書。

地理

[編輯]
從馬林縣遙望金門大橋與三藩市市中心
飛機上拍攝的三藩市半島地區,可以看見市內主要地標建築

地形

[編輯]

三藩市位於加州的聖安地列斯斷層上。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1906年,之前在1851年,1858年,1865年和1868年也發生過大型地震。最近的地震是1989年,市中心的街道出了幾尺寬的裂口,其中包括上海灣大橋的路線。

市區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城內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市內有名的山丘有:諾布山太平洋高地(Pacific Heights)、雙峰(Twin Peaks)、俄羅斯山電報山。市區內最高的大衛森山Mount Davidson,282米)上面佇立有31米高的十字像,附近另外有紅色的蘇特洛訊號塔(Sutro Tower),塔高298米。

水道和橋樑

[編輯]

三藩市市內沒有河流,城市用水主要是靠海岸山脈的積雪流入山脈附近的 Hetch Hetchy 水庫,經由管路運輸到城內。城內有兩座橋樑,連接北部101號高速公路到馬林縣的橘色金門大橋,和580號高速公路通往東灣屋崙柏克萊,銀灰色的雙節式海灣大橋。三藩市另有地鐵經由海底隧道通往東灣屋崙。

氣候

[編輯]

三藩市半島三面環水,並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三藩市是典型的涼夏型地中海式氣候。因長期受海風影響,三藩市夏天的日高溫通常只有20攝氏度左右,一年大約只有一個星期會因強勁陸風影響而超過攝氏30度。9月是最暖和的月份。同時因太平洋水溫長年在攝氏10至15度間,夏天半夜也可能下降到10度以下。三藩市因臨近海邊和金門海峽,下半夜和早上多受霧的影響,但夏季降雨極少,雨季為1月至4月間,冬天雖冷,但鮮有降雪或霜。市中心上一次0 °C(32 °F)或以下的氣溫在1990年12月24日[20];最近一次的低溫在2023年2月24日,溫度降至3.8度,打破132年前的三藩市低溫紀錄[21];最近一次降小雪是在2011年2月25日,而在此之前上一次降雪則是在1976年2月5日。

根據1991至2020年在三藩市市中心的數據,日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5 °C(41 °F)的平均日數為6.1天;日最高氣溫超過30 °C(86 °F)的日數年均只有7.0天,35 °C(95 °F)以上的氣溫為罕見[20]。最冷月(1月)均溫11.2 °C(52.2 °F)[22],極端最低氣溫−3 °C(27 °F)(1932年12月11日)[20]。最熱月(9月)均溫17.2 °C(62.9 °F)[22],極端最高氣溫41 °C(106 °F)(2017年9月1日)[20]。年均降水量約581毫米(22.89吋),2013年降水量最少(只有142毫米(5.59吋)),1983年降水量最多(當年降水量為1,111毫米(43.75吋))[20]

三藩市市中心(1991–2020年正常值,1849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6
(79)
27
(81)
31
(87)
34
(94)
36
(97)
39
(103)
37
(99)
37
(98)
41
(106)
39
(102)
30
(86)
24
(76)
41
(106)
平均最高溫 °C(°F) 19.5
(67.1)
22.1
(71.8)
24.7
(76.4)
27.1
(80.7)
27.4
(81.4)
29.2
(84.6)
26.9
(80.5)
28.6
(83.4)
32.7
(90.8)
31.1
(87.9)
24.3
(75.8)
19.1
(66.4)
34.4
(94.0)
平均高溫 °C(°F) 14.3
(57.8)
15.8
(60.4)
16.7
(62.1)
17.2
(63.0)
17.8
(64.1)
19.2
(66.5)
19.1
(66.3)
19.9
(67.9)
21.2
(70.2)
21.0
(69.8)
17.6
(63.7)
14.4
(57.9)
17.8
(64.1)
平均低溫 °C(°F) 8.1
(46.6)
8.8
(47.9)
9.4
(48.9)
9.8
(49.7)
10.8
(51.4)
11.7
(53.0)
12.4
(54.4)
13.1
(55.5)
13.1
(55.6)
12.4
(54.4)
10.4
(50.7)
8.3
(47.0)
10.7
(51.3)
平均最低溫 °C(°F) 4.7
(40.5)
5.6
(42.0)
6.5
(43.7)
7.2
(45.0)
8.9
(48.0)
10.1
(50.1)
10.9
(51.6)
11.6
(52.9)
11.1
(52.0)
9.9
(49.9)
7.2
(44.9)
4.8
(40.7)
3.8
(38.8)
歷史最低溫 °C(°F) −2
(29)
−1
(31)
1
(33)
4
(40)
6
(42)
8
(46)
8
(47)
8
(46)
8
(47)
6
(43)
3
(38)
−3
(27)
−3
(27)
平均降雨量 mm(吋) 112
(4.40)
111
(4.37)
80
(3.15)
41
(1.60)
18
(0.70)
5.1
(0.20)
0.25
(0.01)
1.5
(0.06)
2.5
(0.10)
24
(0.94)
66
(2.60)
121
(4.76)
581
(22.89)
平均降雨天數(≥ 0.01 in) 11.2 10.8 10.8 6.8 4.0 1.6 0.7 1.1 1.2 3.5 7.9 11.6 71.2
月均日照時數 185.9 207.7 269.1 309.3 325.1 311.4 313.3 287.4 271.4 247.1 173.4 160.6 3,061.7
可照百分比 61 69 73 78 74 70 70 68 73 71 57 54 69
數據來源:NOAA(1961–1974年日照)[22][20][23]

註:降水、日高溫、日低溫、降雪量和降雪深度記錄始於1849年10月1日、1874年6月1日、1875年1月1日、1876年1月1日和1922年1月1日。[20]
市中心的氣象站處於37°46′14″N 122°25′37″W / 37.7706°N 122.4269°W / 37.7706; -122.4269,代碼為SFOC1。

三藩市國際機場(1991–2020年正常值,1945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3
(74)
26
(78)
29
(85)
33
(92)
36
(97)
41
(105)
37
(99)
37
(99)
40
(104)
37
(99)
29
(85)
24
(75)
41
(105)
平均最高溫 °C(°F) 18.6
(65.4)
21.0
(69.8)
23.8
(74.9)
27.0
(80.6)
28.9
(84.0)
31.6
(88.9)
29.9
(85.8)
30.8
(87.4)
32.5
(90.5)
30.4
(86.7)
23.5
(74.3)
18.4
(65.2)
34.8
(94.7)
平均高溫 °C(°F) 14.4
(58.0)
16.0
(60.8)
17.4
(63.4)
18.7
(65.6)
20.2
(68.3)
21.9
(71.5)
22.6
(72.6)
23.0
(73.4)
23.8
(74.8)
22.4
(72.3)
17.9
(64.3)
14.6
(58.2)
19.4
(66.9)
平均低溫 °C(°F) 6.9
(44.5)
7.8
(46.1)
8.7
(47.6)
9.5
(49.1)
10.9
(51.6)
12.0
(53.6)
12.9
(55.3)
13.6
(56.4)
13.3
(55.9)
11.9
(53.4)
9.2
(48.5)
7.0
(44.6)
10.3
(50.6)
平均最低溫 °C(°F) 2.8
(37.1)
4.1
(39.3)
5.3
(41.5)
6.6
(43.9)
8.8
(47.8)
10.2
(50.3)
11.2
(52.2)
11.7
(53.1)
11.1
(51.9)
8.8
(47.9)
5.2
(41.4)
2.9
(37.2)
1.9
(35.5)
歷史最低溫 °C(°F) −3
(26)
−1
(30)
−1
(31)
2
(36)
4
(39)
6
(43)
7
(44)
7
(45)
5
(41)
3
(37)
−1
(31)
−4
(24)
−4
(24)
平均降雨量 mm(吋) 99
(3.89)
101
(3.96)
69
(2.73)
35
(1.36)
12
(0.48)
3.6
(0.14)
0.00
(0.00)
1.0
(0.04)
1.8
(0.07)
20
(0.79)
52
(2.04)
105
(4.14)
499
(19.64)
平均降雨天數(≥ 0.01 in) 10.9 10.8 10.3 6.2 3.3 1.2 0.0 0.4 0.9 3.1 7.2 11.1 65.4
平均相對濕度(%) 78.3 75.8 73.2 70.9 71.2 71.4 73.2 74.5 71.9 71.9 74.8 77.5 73.7
數據來源:NOAA(1961–1990年相對濕度)[24][20][25]
蒙特雷(1991–2020年正常值,1906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2
(90)
30
(86)
31
(88)
34
(93)
35
(95)
36
(97)
36
(96)
36
(96)
40
(104)
40
(104)
35
(95)
32
(89)
40
(104)
平均最高溫 °C(°F) 22.6
(72.7)
23.4
(74.2)
24.5
(76.1)
26.8
(80.2)
26.7
(80.0)
28.1
(82.5)
26.8
(80.3)
28.6
(83.5)
31.1
(88.0)
31.6
(88.9)
26.3
(79.3)
21.1
(69.9)
33.3
(92.0)
平均高溫 °C(°F) 15.7
(60.3)
16.1
(61.0)
16.9
(62.5)
17.3
(63.2)
17.8
(64.0)
18.9
(66.0)
19.6
(67.2)
20.3
(68.5)
21.6
(70.8)
21.3
(70.3)
18.0
(64.4)
15.1
(59.2)
18.3
(65.0)
日均氣溫 °C(°F) 11.4
(52.6)
11.8
(53.2)
12.4
(54.3)
12.8
(55.0)
13.6
(56.4)
14.6
(58.3)
15.6
(60.1)
16.2
(61.1)
16.7
(62.1)
16.1
(61.0)
13.3
(56.0)
11.0
(51.8)
13.8
(56.9)
平均低溫 °C(°F) 7.2
(44.9)
7.4
(45.3)
7.8
(46.1)
8.2
(46.8)
9.4
(48.9)
10.4
(50.7)
11.7
(53.0)
12.1
(53.7)
11.9
(53.4)
10.9
(51.6)
8.7
(47.7)
6.9
(44.4)
9.4
(48.9)
平均最低溫 °C(°F) 2.1
(35.8)
3.4
(38.2)
4.0
(39.2)
4.9
(40.8)
6.5
(43.7)
7.8
(46.0)
9.4
(49.0)
9.7
(49.5)
9.1
(48.3)
7.3
(45.2)
4.4
(39.9)
2.1
(35.7)
0.8
(33.4)
歷史最低溫 °C(°F) −6
(22)
−3
(26)
0
(32)
2
(35)
2
(35)
5
(41)
6
(43)
7
(45)
5
(41)
2
(35)
−1
(30)
−7
(20)
−7
(20)
平均降雨量 mm(吋) 87
(3.43)
90
(3.53)
66
(2.60)
32
(1.26)
11
(0.42)
2.5
(0.10)
0.51
(0.02)
1.0
(0.04)
2.3
(0.09)
24
(0.93)
45
(1.77)
74
(2.91)
435.31
(17.1)
平均降雨天數(≥ 0.01 in) 10.7 11.5 10.1 7.0 3.9 3.1 1.1 2.0 1.5 4.2 7.7 10.3 73.1
數據來源:Wester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文化區域

[編輯]
日落前的三藩市市中心,2006年
三藩市碼頭的黃昏

整個三藩市市以市場街為主幹分為南北兩端,市場街從東邊三藩市灣的內河碼頭(The Embarcadero)和三藩市渡輪大廈為起點經過金融區田德隆區市政中心一直通到西南邊的卡斯特羅街和諾谷區。

經濟

[編輯]

旅遊業是三藩市經濟的骨幹,也常被描述在歌曲、電影、與流行文化裏,同時也使得三藩市這個城市和它的地標得以舉世聞名。三藩市吸引了全美國第五多的旅客[26],市政府也聲稱北岸靠近漁人碼頭39號碼頭吸引了在全國任何景點裏第三多的旅客[27]。2007年時共有超過1600萬旅客來訪,注入超過82億美元到三藩市的經濟[28]。在擁有大型旅館、良好餐飲服務、和世界等級馬斯科尼展覽館的優勢下,三藩市是北美舉行展覽會和大會的最受歡迎地點前十名之一[29]。三藩市擁有多元化的服務經濟,遍佈各種專業服務,包括金融服務,旅遊業和(越來越多)高科技。2017年,14個縣的聖荷西 - 三藩市 - 屋崙聯合統計的GDP為9070億美元,在CSA中排名第3,超過16個國家。

三藩市於19世紀中的加州淘金潮時逐漸發展成美國西岸的金融中心。在金融商業區的蒙哥馬利街有「西部的華爾街」之稱,位於這條街上的有聯邦儲備銀行三藩市分行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cific Stock Exchange)舊址。全美最大銀行美國銀行即創始於三藩市。許多其他國際金融機構、跨國銀行、以及創投基金都在三藩市創立或設有地區總分部[30],六家財星500公司[31]、和許多包含法律公共關係建築、和平面設計的專業服務公司都設立在市中心。三藩市是二級全球城市的成員之一。

三藩市合宜的氣候和開放的風氣,加上市政府為了吸引科技公司進駐和鼓勵投資創業,提供了許多減免優惠,讓許多世界級科技總公司願意落腳在三藩市。21世紀初期的三藩市試圖轉型成為生化科技和生物醫學重鎮,在AT&T球場南端新開闢了米慎灣科學園區,由三藩市加大醫學院和基因科技公司的合作帶領下,成立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注重於幹細胞方面的研究。原來為火車倉儲轉運站的米慎灣經過21世紀第一個十年改造後,在AT&T球場和米慎灣科學園區的帶領下,吸引了許多專業人士和新興商業進駐,重新活化為商業住宅區。三藩市於2013年在米慎灣南邊舉行美國杯帆船比賽。2010年代之後,三藩市得到高新科技公司的青睞,大量互聯網技術公司把總部或者分部設在三藩市。

Salesforce塔,2018年之後三藩市的最高建築

著名公司和網站

[編輯]

互聯網和基於互聯網的企業

銀行、金融

飲食

服裝

影視、音樂

其他

人口

[編輯]
三藩市市與縣
年度人口[32]
1860 56,802
1870 149,473
1880 233,959
1890 298,997
1900 342,782
1910 416,912
1920 506,676
1930 634,394
1940 634,536
1950 775,357
1960 740,316
1970 715,674
1980 678,974
1990 723,959
2000 776,733
2010 805,235
2020 870,014

三藩市的人口在2020年人口普查為870,014人,是全美第17大城市。三藩市每平方哩超過一萬人,人口密度是全美國大城市第二高,僅次於紐約市[33]。三藩市是三藩市灣區傳統上的商業和文化中心,也是「聖荷西—三藩市—屋崙綜合統計區的構成部份之一,總人口有超過700萬人,於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為第五大的統計區[34]

三藩市是個適合移民的城市,因為非拉丁裔白人約佔42%的總人口;亞裔佔了33.3%的總人口,特別是那些在矽谷的印度籍工程師或來自東亞的科技人才;各拉丁裔族群總共僅佔15%的總人口;非洲裔僅佔6%的總人口,少於全美國非裔人口比例[35]。終身都居住在三藩市的市民並不多,而有34.4%的市民在外國出生。

三藩市有全美國各州縣份裏最高比例的LGBT人口及同性伴侶家庭,並且三藩市灣區有比美國其他都會區都高的同性伴侶家庭比例[36]。男同性戀多於女同性戀;在一個估計裏,五個35歲以上的成年男性人口中就有一個是同性戀[37]

三藩市家庭的中間年收入在2009年時為70247美元,是在全美國大城市裏排名第五高[38]。與美國其他地方趨勢一樣,中收入家庭的往外遷移造成了三藩市不小的貧富差距[39],同時也造成了兒童僅佔14.5%的人口比例,比美國其他大城市都還少[40]。三藩市有11.7%的家庭在貧窮線下,比全國平均要少,也是在人口普查局統計裏最少的大城市之一[41]

街頭遊民是三藩市自1980年代起時常面對的問題之一,也是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般相信三藩市是美國大城市裏遊民比例最高的城市[42]。2003年的刑案和產物案犯罪率為每10萬人裏各別有742和4943件[43],比全國平均要高[44]。三藩市在這個兩個犯罪案統計裏是美國50大城市裏的排名分別是第32和第38名[43]

政府

[編輯]
三藩市市政府大樓

三藩市是加州自1856年起唯一的合併市縣三藩市市長是也是縣政系統裏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市議會也同時兼具縣監事會議(board of supervisors)的功能。由於三藩市的特殊定位,三藩市也能在市區外市府擁有土地執法,如三藩市國際機場。三藩市國際機場座落於三藩市南邊的聖馬刁縣內,但卻由三藩市市政府擁有和管理。三藩市也擁有優勝美地國家公園Hetch Hetchy谷集水區的專用權,這個權力是由1913年的Raker法案所賦予的。

市憲章規定市政府是由兩個平等的部門組成。行政部門的主要首長為市長和其他全市民選官員;行政部門也包含市民服務如警察局和消防隊。11名議員組成的三藩市市監事會議(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為三藩市的立法部門,現任議長為Aaron Peskin(2006年);監事會議負責監督所有市政府運作情況。議員由各個選區分別選出[45]。假如市長死亡或無法行事,監事會議議長自動繼任市長職務;這個情況在1978年發生過一次,當時的監事會議議長黛安·范士丹在市長喬治·莫斯科尼遭到刺殺後繼任為市長。現在的三藩市年度預算為$50億之多[46]

美國聯邦政府在三藩市設有許多代表聯邦政府利益的各種機關組織,如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庭 (Ninth Circuit U.S. Court of Appeals)、聯邦儲備銀行三藩市分行 、與美國鑄幣局 。三藩市直到1990年初期還保有三個大型軍事設施:三藩市要塞 (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金銀島、和三藩市海軍造船廠 (San Francisco Naval Shipyard)。年度的艦隊周 (Fleet Week) 慶祝活動為這些軍事設施的遺留產物之一。加州州政府以三藩市為加利福尼亞最高法院 (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 和一些州府機關的總部所在地。多達30個國家在三藩市設有領事館[47]


博物館及表演藝術

[編輯]

教育

[編輯]

三藩市聯合校區是三藩市的教育局。

市內著名的大學包括:

  • 加利福尼亞大學三藩市分校-建立於1873年,注重於醫學和生化科技研究,學校包含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護理系和學士後研究所,主要校區位於金門公園附近的帕納塞斯街
  • 加州學三藩市法學院-成立於1878年,為加州大學系統之一,校區位於市政中心和田德隆區之間
  • 三藩市州立大學-建立於1899年,為加州23個州立大學之一,主要校區位於南三藩市靠近戴立市一帶
  • 金門大學-源自於1896年建立的YMCA私立夜間大學,2009年自田德隆區的金門街搬遷到目前 SOMA 區的米慎街
  • 三藩市大學-於1855年建校,為私立大學,是美國西部最老的學校之一。校園位於金門公園東邊的高丘上,很遠可以看到。學校的法學院是世界馳名的學校。
  • 三藩市藝術大學-成立於1929 年,為私立藝術大學,授予藝術學士、大學學士、藝術副學士、藝術碩士、碩士、建築碩士、專業證書課程或個人進修知識充實等藝術與設計領域之學位或課程,內容包括30多項領域的專業課程。

體育

[編輯]
球隊 項目 聯盟 冠軍次數
金州勇士 籃球 NBA 7次NBA總冠軍
三藩市巨人 棒球 MLB 8次世界大賽冠軍
三藩市49人 美式足球 NFL 5次超級盃冠軍

旅遊

[編輯]
金門大橋
九曲花街
每年有超過150萬旅客前往惡魔島[48]

城市景點列表

[編輯]

市場街

市場街北邊

市場街南邊 SOMA

三藩市西區

自然景觀

[編輯]

節慶

[編輯]
  • 五月五日節(Cinco de Mayo):五月五日墨西哥獨立紀念日,當日在教會區有紀念遊行和街頭遊會。
  • Bay to Breakers賽跑:起於1912年,於每年的五月第三個週日舉行,全長12公里(7.5哩),起點自市中心碼頭(BAY)經過 金門公園,終點為浪花拍打(BREAKERS)的大洋灘。除了有正規比賽的參加者,另有許多打扮多采多姿,或是裸體的參賽者,每年吸引來自各地將近七萬名參賽者。
  • 同性戀大遊行:起於1970年,於每年六月份最後一個週末舉行,通常吸引各地的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和國內外數十萬遊客前來參與,為全世界最有名的同性戀遊行。週六通常是圍繞市政廳和卡斯特羅區的週邊慶祝活動,週日才是遊行主軸。遊行隊伍從碼頭港口市場街直到第八街。

交通

[編輯]
纜車從跑華街英語Powell Street(Powell St)往上爬行
三藩市國際機場
  • 三藩市國際機場(SFO)在城南21公里處,可以從市區搭灣區捷運和SAM TRANS 直達巴士前往,通行時間約30分鐘。
  • 市區灰狗巴士站有直達車前往加州其他城市。

市內有數種公共交通系統:

  • 灣區捷運:簡稱BART,為連接三藩市和整個東灣地區主要交通工具,旅客可搭乘地鐵前往三藩市國際機場或是屋崙國際機場,灣區捷運和CALTRAIN連結整個灣區成為一個大眾運輸環繞系統。
  • 加州鐵道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Caltrain,從三藩市AT&T棒球場為起點,經過三藩市國際機場、三藩市半島、南下至聖荷西,為南灣和半島的通勤人士前往三藩市主要交通工具。
MUNI 無軌電車
  • 三藩市城市鐵路(MUNI): 是三藩市最主要, 也是全美第七大的大衆交通運輸系統
    • 路面纜車:為適應三藩市特有的山丘地形,而發展了獨特地底纜繩牽引式的纜車,俗稱「叮噹車」。三藩市纜車最早出現於1873年克雷街,後來逐漸成為20世紀初市區主要交通工具。1980年代因纜車行駛速度過慢,而且系統老舊又缺乏維修,市政府曾考慮要廢止纜車,後來保留了目前三條線路:東西向的加利福尼亞街線、南北向的跑華街-海德街線(Powell-Hyde)及跑華街-梅森街線(Powell-Mason)。纜車穿過主要旅遊地點,為三藩市最有名的特色之一。
    • 有軌電車:線路以英文字母命名。目前有F、J、K、L、M、N、T線。F線為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的古老電車,經改裝後行使於卡斯特羅區、市場街、經由碼頭港口後前往漁人碼頭,非常有特色。其他線路經過市區後前往城市的各社區。
    • 無軌電車巴士:以數字排名。有些線路在早晚上下班時間加不同快班車「Express」或者短途車「Limited"。半夜(約1點到4點)有不同的晚班路線,成為貓頭鷹路線(Owl Service)。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合併市縣
  2. ^ San Francisco: Government. SFGov.org. [2012-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San Francisco was incorporated as a City on April 15th, 1850 by act of the Legislature. 
  3.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6 U.S. Gazetteer Files". [2020年3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24日). 
  4. ^ U.S. Census Bureau QuickFacts: San Francisco County,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www.census.gov. [2020-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英語). 
  5. ^ Counties Population Totals Tables: 2010-2016. 2016 Population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Division. March 2017 [2017-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6. ^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 United Nations. www.un.org. [2017-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4). 
  7. ^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 United Nations. www.un.org. [2017-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2). 
  8. ^ San Francisco — the birthpla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17-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9). 
  9. ^ Top U.S. Destin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Visito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Hotel Price Index. Retrieved on April 12, 2014.
  10. ^ 許國泰. 人类采金史. 黄金的故事. 少年科學文藝叢書. 北京: 科學普及出版社. 1985-07: 35. 
  11. ^ 連結至維基文庫 联合国宪章. 維基文庫. 
  12. ^ 謝選駿 (編). 美国加拿大24年印象记. 2017: 139. 
  13. ^ 美國之音報導內容. [2013-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14. ^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2017-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3).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舊金山总领事馆. [200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4). 
  16. ^ 世界地图中文版4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測繪局. [2009-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6). 
  17. ^ 美國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09-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8). 
  18. ^ 康樂獎學金 (PDF). [2010-06-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7-07). 
  19. ^ Chinese FAQs.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2).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2-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21. ^ 舊金山破132年低溫紀錄、沙漠飄雪 加州迎罕見暴風雪警告. CTWANT周刊王. 2023-02-26 [2023-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6). 
  22. ^ 22.0 22.1 22.2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23. ^ San Francisco/Mission Dolores, CA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04-23]. 
  24.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25. ^ SAN FRANCISCO/INTERNATIONAL A,CA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3-24]. 
  26. ^ Overseas Visitors To Select U.S. Cities/Hawaiian Islands 2002-20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美國商業部旅行和旅遊業辦公室(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fice of Travel & Tourism Industries);2006年8月27日造訪
  27. ^ 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 Sights in San Francisc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三藩市市縣;2006年9月4日造訪
  28. ^ Raine, George (2006年5月13日) Tourism dollars add up: San Francisco seeing more visitors, more cash -- it's our No. 1 indus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三藩市紀事報;2006年8月23日造訪
  29. ^ Spain, William (2004年11月13日) Cost factors: Top convention cities boast most-affordable lodg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BS市場展望(CBS MarketWatch);2006年9月3日造訪
  30. ^ San Francisco: Econom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ty-data.com;2006年9月30造訪
  31. ^ Fortune 500 20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Money.com;2006年8月31造訪
  32. ^ POPULATION OF THE 100 LARGEST CITIES AND OTHER URBAN PLA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790 TO 1990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Washington, D.C., June 1998. [200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7). 
  33. ^ G.I.S. Lounge U.S. Population Density, 2000 Census. GiS Lounge. [200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0). 
  34. ^ Census 2000 PHC-T-29. Ranking Tables for Population of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s, New England City and Town Areas, and Combined New England City and Town Areas: 1990 and 20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Microsoft Excel)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2006年8月31日造訪
  35. ^ Table DP-1; Profile of Gener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2010 Geographic Area: San Francisco County, Californ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PDF)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2006年8月31日造訪
  36. ^ Gay and Lesbian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ame-Sex Unmarried Partner Households (PDF). Human Rights Campaign. [2006-08-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9-01). 
  37. ^ Tanner, Adam. San Francisco may be the World's Gayest City - Report. Scotsman. 2006-04-07 [2006-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9). 
  38. ^ Income, Earnings, and Poverty Data from the 2005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PDF)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2005年9月5日造訪
  39. ^ Hendricks, Tyche (2006年6月22日) RICH CITY POOR CITY: Middle-class neighborhoods are disappearing from the nation's cities, leaving only high- and low-income districts, new study say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三藩市紀事報 於2006年9月5日造訪
  40. ^ Leff, Lisa. Child Population Dwindles in San Francisco. 三藩市紀事報. 2005-05-24 [2006-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41. ^ The 2006 Statistical Abstract: Income, Expenditures, & Wealth, Table 691 - Household Income,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 Income, and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Below Poverty Level by City: 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Microsoft Excel) 美國人口普查局;於2006年9月5日造訪
  42. ^ Pratt, Timothy. Critics say regional plan won't solve the problem. 拉斯維加斯太陽報. 2006年8月12日 [2006-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27). 
  43. ^ 43.0 43.1 Uniform Crime Reports: Table 8 - Offenses Known to Law Enforcement, by City 10,000 and over in Population, 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聯邦調查局;於2006年9月5日造訪
  44. ^ Uniform Crime Reports: Table 1 -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Volume and Rate, 1984-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聯邦調查局;於2006年9月6日造訪
  45. ^ Board of Supervisors District Information. 三藩市市與縣監事會議. [200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46. ^ A Guide to San Francisco's Budget Process, April, 2005 (PDF). 三藩市市與縣審計長辦公室. [2006-08-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8-02). 
  47. ^ francisco&st=CA&q=Consulates Search for consulates in San Francisco, CA Yellowpages.com, 2006年8月27日讀取
  48. ^ Wildlife Field Guids: Wildlife Habitats in GGN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美國國家公園處國家公園實驗室;2006年9月4日造訪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