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
唐德剛 Te-Kong Tong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20年8月23日 中華民國 安徽省合肥縣 西鄉山南館唐老圩 |
逝世 | 2009年10月26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佛利蒙 | (89歲)
國籍 | 美國 中華民國 |
職業 | 學者 |
活躍時期 | 20世紀 |
配偶 | 吳昭文 |
代表作
|
唐德剛(英語:Te-Kong Tong,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生於中華民國安徽省合肥,美籍華人學者,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唐德剛在口述歷史方面有重大貢獻,著有《李宗仁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顧維鈞回憶錄》等。另外還有一大貢獻是關於中國近代演變等「歷史三峽」說[2]。
生平
[編輯]1920年,唐德剛生於安徽省合肥縣西鄉山南館唐老圩,德剛幼時在私塾唸書,舊學邃密,十多歲即已圈點過一遍《資治通鑑》[3]。
1939年秋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和黃彰健等人同學;此一時期的中大歷史系有「沙坪壩的黃金時代」之說,柳詒徵、朱希祖、繆鳳林、郭廷以、向達、沈剛伯、賀昌群、白壽彝、韓儒林等史學家皆執教於此;194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44年在安徽學院史地系講授《西洋通史》。
1948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59年獲史學博士,博士論文為一八四四年至一八六零年間的中美關係。後留校任教,曾講授《漢學概論》、《中國史》、《亞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課程[3],並兼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館長7年並參與負責口述歷史計劃的中國部分。
1972年,唐德剛受到排擠,而離開哥倫比亞大學[5],後受聘為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執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系統下的市立學院近二十年,直至1991年榮休,其間曾任亞洲研究系系主任[6]。曾任紐約文藝協會會長。
2009年10月26日,因腎衰竭卒於美國三藩市佛利蒙家中,享年89歲[7]。
唐德剛與師郭廷以,都是中國近代史的大家,也是華裔史學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動人物。
他受柳詒徵及其他學衡前輩影響極深,認同中國文化,對美國華人史有所研究。他曾表示中國的現代化必須與傳統相結合,絕對不能完全否定中國傳統而全盤西化。
他在中國時曾在國軍內當小兵,做過中學教員。在美國長期從事歷史研究及口述歷史工作,與當時政要如顧維鈞、李宗仁、陳立夫等人多有接觸,甚至成為好友。他和當時人在紐約的胡適則為忘年之交,有師生之誼,曾著《胡適口述自傳》(1981)、《胡適雜憶》(1979)。
他曾參與發起在全球徵集一億人簽名要求日本償付戰爭賠款的運動。2002年因釣魚臺事件與楊振寧一同發表聲明,批評李登輝。
思想
[編輯]歷史三峽觀:唐德剛有著名的歷史三峽論。他將四千多年以來的中國政治社會制度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其中要經歷兩大歷史三峽,也就是要經歷兩大歷史階段的轉變。「從封建轉帝制,發生於商鞅與秦皇漢武之間,歷時約三百年」 。「從帝制轉民治則發生於鴉片戰爭之後」 。並說經歷約200年,到大約西元2040年,中國歷史將會走完第二個「長江三峽」,迎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新時代。[8]
評論
[編輯]- 旅美學人兼中研院院士夏志清教授譽之為「唐派散文」,「應公認是當代中國別樹一幟的散文家」,有詼諧直接、氣勢極盛、妙趣橫生的特點[9]。
- 張學良說唐德剛「把錢看得太重了」[10]。
- 李敖稱唐德剛是「現代中國最活躍最優秀的歷史學家」[11]。
- 吳章銓:「唐先生的特點是直言,他熱愛中國,他經常說的是「中國很有希望」,這個很有希望不是針對某一個政權,而是對一個國家、民族的反思。他一直在說,愛國不是愛某一個人。在政治上,他不傾向於任何黨派。」
家庭
[編輯]著作一覽
[編輯]史學
[編輯]註:根據台灣遠流出版社唐德剛作品集[1],《民國前十年》中的部分文章來源於《晚清七十年》《袁氏當國》[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口述回憶錄與傳記
[編輯]文學作品
[編輯]- 《五十年代底塵埃》(收有《梅蘭芳傳稿》)
- 《戰爭與愛情》
其他
[編輯]- 《史學與紅學》
- 《書緣與人緣》
- 《第三種美國人》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存档副本. [201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1).
- ^ 暢遊唐德剛的「歷史三峽」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1998-08-05 [2024-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8) (中文(臺灣)).
- ^ 3.0 3.1 華人歷史學家唐德剛去世. 網易讀書.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 ^ 百年舒中-校友之窗. [2014-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 ^ 燕舞. 书祭唐德刚. 鳳凰網. 2009-11-06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0).
- ^ 林博文. 口述史大師唐德剛青史留名. 亞洲周刊. 2009-11-15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唐德剛去世前夕全部藏書捐給安徽大學.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10-30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唐德剛. 历史的“三峡”. 唐德剛經典作品集 ISBN 9787520521215. 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讀行者 出版年: 2020-12-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72072/. 2020-12-01 [2024-05-08]. ISBN 978-7-5205-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8).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唐德剛-夏志清論戰錄. 豆瓣. 2006-03-28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 ^ 林博文. 《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 時報文化. 2007: 98. ISBN 9789571347721.
- ^ 趙建民:〈唐德剛與《李宗仁回憶錄》〉,《復旦》第824期,2010-01-19. [2014-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
[編輯]- 《開卷八分鐘》連續五天介紹唐德剛先生的著作 /梁文道 (鳳凰衛視)
- 《唐德剛:讀史閱世九十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明報:追記唐德剛教授的「歷史三峽論」》
- 《書祭唐德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追記唐德剛:擅寫歷史人物的人,成了歷史人物」》 作者:耿雲志 (中華讀書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懷念唐德剛先生》 作者:張玉法/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文訊雜誌第290期--人物春秋)
- 《千帆數盡唐德剛》/ 郭冠英
- 《棄民身世兩相知——懷念唐德剛教授》/ 汪榮祖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