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殖民化
去殖民化(英語:decolonization,又稱非殖民化),是指一個地方因外國殖民統治,造成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轉而進行獨立及自治。這個概念最早是1932年莫里茨·尤里烏斯·波恩提出的[1]。
非殖民化這個詞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西方列強位於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過程。1945年至1960年的時期,非殖民化運動發展得最蓬勃,當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於1947年脫離英國管治牽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運動是以和平手段進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運動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這個過程中從1943年到2002年共120個過去的殖民地獨立。
歷史
[編輯]亞洲
[編輯]亞洲的非殖民化的根源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尤其在印度。在這裏很早以前就產生了民族獨立運動,這個運動隨時間越來越革命和越來越反殖民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雄甘地成為這個運動的領導人。早在1885年就已經成立的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為這個運動的組織,在1920年代裏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
在東南亞殖民前的各國家業均產生自己的民族獨立運動,宗教被用做一個核心。一開始只有小的組織從事民族獨立運動,大多與殖民政府合作。大蕭條後這個運動越來越激化,甚至導致起義、暴動、組黨,最後導致殖民主義的崩潰。
1945年二戰結束後,日本喪失在亞洲的所有殖民地。亞洲的去殖民化運動在二戰後的1947年至1960年間達到高峰,在此期間歐洲各國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殖民地如法屬印度支那、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荷屬東印度等地紛紛通過暴力抗爭與和平示威等手段擺脫原宗主國獲得獨立,而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保護國大部分於1970年脫離英國統治。1984年,汶萊結束作為英國保護國的地位獲得完全獨立,至此西方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歷史宣告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先被蘇聯佔領的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也湧現出一批新成立的主權國家。亞洲最後一塊被歐洲國家佔領的殖民地澳門於1999年回歸中國,而2002年東帝汶宣佈從印尼獨立標誌着亞洲去殖民化終結。
非洲
[編輯]非洲的發展和亞洲類似,只不過晚些。1945年後才開始政治化,形成組織和黨派。這些組織和黨派的領導人雖然號召傳統,但是卻受西方思想的引導。非洲的精銳比亞洲少得多,他們與殖民系統的關係也更密切。一個比較早的這樣的組織在夸梅·恩克魯瑪領導下在加納形成。英國試圖類似在印度與願意合作的組織合作,這架加強了恩克魯瑪的地位。尼日利亞的獨立運動沒有形成一個中心的領導者,而是產生了不同的、互相之間爭執不休的地方民族主義,這在非洲是很典型的。許多大部落是在非殖民化的過程中形成的。只有在有非常說服力的領導人(加納、肯雅)或者在歐洲思想領導下(坦噶尼喀)的地方才有例外。由於法國在1958年發生軍事政變,法屬西非解體,非洲很多國家得以在1960年宣佈獨立,該年也成為非洲去殖民化運動的高潮。西班牙和葡萄牙佔領下的非洲地區也由於兩國內部的政權更迭在1975年以前獨立。大英帝國在非洲大陸的最後一塊殖民地南羅德西亞最終在1980年脫離英國獨立並更名津巴布韋。1990年,納米比亞從南非白人政權的統治下獨立,至此非洲的去殖民化運動基本結束,僅剩非洲大陸以外的部分海島如加那利群島、法屬留尼汪以及英屬印度洋領地等地依舊屬於歐洲國家。
美洲
[編輯]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美洲一直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1783年,美國脫離大英帝國獨立,成為美洲大陸上的第一個獨立國家,隨後在1789年位於海地的黑奴發起革命,並於1809年獲得獨立,但美國和海地的獨立並未帶動美洲的去殖民化。美洲的去殖民化時間跨度較長,由於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的衰落,西葡兩國在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殖民地大多在19世紀獨立,1898年的美西戰爭後西班牙更是喪失了全部在美洲的殖民地,英國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加拿大也在1931年成為自治領。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廢除了普拉特修正案,古巴也因此得以收回松樹島。但英國、法國和荷蘭在美洲的殖民地大多都在二戰結束後才獨立,並且至今英法荷三國仍在加勒比海地區擁有部分島嶼作為其海外領土,1979年美國將巴拿馬運河區主權交還給巴拿馬政府。
獨立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裏共50個國家,脫離殖民地獨立。在戰爭中這些殖民地在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均脫落了其殖民國家的控制,由此奠定了它們獨立的基礎。此外在戰爭中殖民國家向這些地區許願在戰後給予它們更大的自主權,來換取他們提供的兵力保衛本土。
非殖民化的領導人往往是當地的精英,他們在殖民政府中擔任下層的職務,由於缺乏上升的機會而感到不滿。尤其在非洲缺乏傳統的領土概念,因此許多邊界是殖民國家劃的。
此後
[編輯]殖民國家撤出後,在許多原來的殖民地里爆發了激烈的內戰。不同的民族運動和不同的部落之間發生內戰。在許多有一名受歡迎的領導人的地方產生了個人崇拜。國家與領導人之間的區別往往不存在。一開始的多黨制體制常常變成一黨制。軍隊往往是最重要的權力機構。
概念
[編輯]1932年莫里茨·尤里烏斯·波恩在他的書《經濟和政治》中提出:「在全世界一個反殖民主義的時期開始了,非殖民化正在迅速發展。」
重要人物
[編輯]- 施蒙·玻利華:以暴力革命促成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獨立
- 何西·德·聖馬田:以暴力革命促成秘魯、智利、玻利維亞獨立
- 奧古斯丁·德·伊圖爾維德:以政變促成墨西哥獨立
- 佩德羅一世:以政變促成巴西獨立
- 何西·赫瓦西奧·阿蒂加斯:以暴力革命促成烏拉圭獨立
- 何西·加斯帕爾·洛迪古斯·德·弗朗西亞:以政變促成巴拉圭獨立
- 尼赫魯、真納、蒙巴頓:以談判促成印度、巴基斯坦獨立
- 胡志明:以暴力革命促成北越獨立
- 昂山:以二戰時協助日軍及戰後與英國談判促成緬甸獨立
- 蘇卡諾:使荷蘭大片殖民地獨立成為印度尼西亞
- 河邊正三:二戰中扶植成立緬甸國的日軍將領
- 本間雅晴:二戰中扶植成立菲律賓第二共和國的日軍將領
- 威廉·侯活·塔夫脫: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國的美國政治家
- 富蘭克林·羅斯福:廢除《普拉特修正案》的美國總統
- 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放棄法屬印度支那的法國總理
- 戴高樂:解散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法國總統
-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以經濟制裁迫使英國和法國從蘇彝士運河撤軍的美國總統
- 亞瑟·貝爾福:發表宣言承認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愛爾蘭、南非等自治領為獨立國家的英國首相
宗主國政治家對前殖民地發表的言論
[編輯]- 2007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在訪問阿爾及利亞時發表講話:「誠然,殖民體系是極端不公正的,它與法蘭西賴以立國的自由、平等、博愛背道而馳。」但在談及1954年至1962年間的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時,薩科齊又表示:「我認為參與那場戰爭的各方都應為當時的種種暴行負責,所有在此期間死難的無辜者均應得到尊重。」
- 2013年,荷蘭駐印尼大使茲萬(Tjeerd de Zwaan)為印尼獨立戰爭中荷蘭軍隊大規模屠殺印尼人民的暴行進行正式道歉:「荷蘭政府希望這次道歉,能夠有助於合上1945年到1949年,印尼發生的極端暴力事件帶來生命損失的悲慘一章。」
- 2002年2月5日,比利時外交大臣路易·米歇爾在比利時國會發表講話說,比利時政府對盧蒙巴遇害事件給前比屬剛果人民和帕特里斯·盧蒙巴的親屬造成的痛苦表示深刻道歉。他說,當年比利時政府中的有關大臣對盧蒙巴「冷漠無情」,對他的命運「無動於衷」,他們對盧蒙巴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2010年8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日韓合併條約》簽署100周年發表首相談話,就日本過去對韓國實行的殖民統治表示反省和道歉:「韓國人民因違背本意受到殖民統治,民族自尊受到了嚴重傷害。對於殖民統治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日本政府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 2004年,德國發展援助部長海德瑪麗·維喬普爾·扎爾在訪問納米比亞時,就1904年德國軍隊鎮壓納米比亞赫雷羅人起義發表講話:「當年發生的暴行在今日可以被定義為種族屠殺。我們德國政府對此罪行負有歷史和道義上的責任。我謹希望你們能原諒我們的侵略。」但是,扎爾同時排除了德國政府對赫雷羅人進行經濟賠償的可能性。
- 2008年,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在訪問利比亞班加西時表示,他代表意大利人民並以他本人的名義對意大利殖民統治時期給利比亞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遺憾和道歉,並承諾意大利政府將在今後25年以投資形式向利比亞支付50億美元,協助利比亞修建高速公路及清除殖民時期所布地雷,作為它對利比亞長達30多年殖民統治的賠償。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Wolfgang Reinhard:Kleine Geschichte des Kolonialismus(殖民主義小史),Kröner出版社,史特加,ISBN 3-520-47501-4,280頁;Dirk van Laak:Über alles in der Welt. Deutscher Imperialismu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在世界上至上一切。19和20世紀德國帝國主義)。C. H. Beck出版社,慕尼黑,2005年,ISBN 978-3-406-52824-8,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