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華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華妃(693年—737年9月13日),普樂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人,唐玄宗李隆基妃,奉天皇帝李琮、靖恭太子李琬、儀王李璲生母。

生平

[編輯]

劉華妃是東魏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尚書令、大司馬、總內外諸軍事、高昌郡王劉豐的後裔,忠武將軍、代理左監門衛中郎將劉玄泰長女。虛齡十四歲時,劉華妃成為李隆基的妾室。開元元年(713年),劉華妃封婕妤,很快轉封貴嬪開元年間後宮封號改制,始置惠妃麗妃、華妃為三妃,正一品。開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被廢,玄宗特賜武氏為惠妃。劉氏和另一位後宮趙氏可能在此時分獲華妃和麗妃的封號[1]。開元廿五年八月丙辰(737年9月13日),劉華妃在京城北宮去世,虛歲四十有五,同年十月己酉(737年11月5日)葬於新豐縣昌亭原。墓志銘由榮王府侍讀、將仕郎、試用太子文學邢璹撰,翰林供奉、兼侍諸王等書、朝散郎、守忠王友李思詮書寫。

其他

[編輯]

唐德宗時代的官員戴孚所著傳奇小說《廣異記》,稱開元二十八年(740年)華妃曾被盜墓辱屍[2]


家庭

[編輯]

曾祖

[編輯]
  • 劉安平,北齊帶雲二州刺史,隋朝涇州刺史、驃騎將軍、新普郡公

祖父

[編輯]
  • 劉善備,唐朝通直郎、將作主簿

父親

[編輯]
  • 劉玄泰,唐朝忠武將軍、代理左監門衛中郎將,贈右監門衛將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舊唐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一》
  2. ^ 《太平廣記·卷三三○》:開元初,華妃有寵,生慶王琮,薨葬長安。至二十八年,有盜欲發妃冢,遂於塋外百餘步,偽築大墳,若將葬者。乃於其內潛通地道,直達冢中。剖棺,妃面如生,四肢皆可屈伸,盜等恣行凌辱。仍截腕取金釧,兼去其舌。恐通夢也,側立其屍,而於陰中置燭。悉取藏內珍寶,不可勝數,皆徙置偽冢。乃於城中,以輛車載空棺會。日暮,便宿墓中,取諸物置魂車及送葬車中,方掩而歸。其未葬之前,慶王夢妃被發裸形,悲泣而來曰:"盜發吾冢,又加截辱,孤魂幽枉,如何可言。然吾必伺其敗於春明門也。"因備說其狀而去。王素至孝,忽驚起涕泣。明旦入奏,帝乃召京兆尹萬年令,以物色備補盜甚急。及盜載物歸也,欲入春明門,門吏訶止之,乃搜車中,皆諸寶物,盡收群盜。拷掠即服,逮捕數十人,皆貴戚子弟無行檢者。王乃請其魁帥五人,得親報仇,帝許之。皆探取五臟,烹而祭之,其餘盡榜殺於京兆門外。改葬貴妃,王心喪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