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共產主義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十九世紀西歐的工人運動,以德國學者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著《共產黨宣言》為理論基礎,以各國共產黨或類似名稱的共產主義政黨為組織基礎,成為不同國家內部無產階級以暴力反抗現行政治秩序的社會運動的路徑之一,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在20世紀的內部衝突、動盪以及大範圍的社會秩序重建。

共產主義運動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無產階級通過暴力來反對資本主義制度,並將建立一種新式的政權組織形式做為初級目標,以共產主義為終極結果的世界工人運動。共產主義者認為其是為爭取全人類最終解放而進行的運動。共產主義運動以工人階級為主體,其主要原因為工人階級組織性是最強的,此外 ,工人階級是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的無產者。因此,工人階級處於社會最底層,其訴求也是各階層中最多者。因此,共產主義者認為滿足了無產階級的訴求,就等於是滿足了全社會的要求;無產階級的解放也就可以說是全社會的解放。這種解放,首先要通過剝奪剝削者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粉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來達到。這種革命勝利以後,將立即建立起「無產階級的民主制度」,並使用無產階級專政來推行無產階級的要求,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早期共產主義運動

[編輯]

早期的共產主義包括原始共產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根據馬克思理論,人類的原始社會也是共產主義社會。因為原始社會中,財產是共有的,每一人都為一個平等的貢獻者,為共同利益工作,並分享所有東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繼承人類學家摩爾根的發現,系統地論述了人類歷史早期的情況、私有制的起源和原始共產主義的消亡。

19世紀前,歐洲已經開始有構建平等社會的思想的萌生。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會的文學作品(康帕內拉太陽城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等)。但由於這段時期的共產主義思想比較純粹是對理想國度的追求而缺乏充分的科學性、且缺乏唯物主義元素,因此亦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1](或稱烏托邦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的則是科學共產主義,後者發生在近代。基督教亦是共產主義思想的源頭之一。

早期基督教(未被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定為國教的基督教)被認為是一個進行共產主義運動的組織。 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第44節:「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 4:32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4:34 「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掉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自由主義學者米瑟斯:「從過去千百年來不斷更新力量的基督教千禧年說,只需再邁出一步,便有了哲學千禧年說,即18世紀對基督教的理想主義解釋;然後經由聖西門,黑格爾和魏特林,便有了馬克思和列寧。」[2]

"他們(早期基督徒)採用了下列方式來實現私有制和共產主義的集合,即讓每一小我都保存自己的財產,特別是保存自己在生產原料方面的財產,而僅僅要求在享用與使用方面--特別是在對生活原料的享用與使用方面--實行共產主義。""任何一個基督徒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兄弟們的財富;擁有財產的基督徒不得拒絕自己的貧苦兄弟提出的利用和使用這些財產的要求。""全部的原始基督教整體都有一個合夥特徵,那就是竭力取消家庭生活。因此,在這些整體中有一條規定,即每天合夥用餐。"[3]

中世紀天主教會曾企圖建立「公社」來避免戰爭。16世紀,英國作家、天主教殉道聖徒托馬斯·摩爾寫有《烏托邦》一書,描述了一個沒有私有財產的理想國度。英國內戰時期的挖掘派成立了一些共產主義農業公社。對私有財產的批評,持續到了18世紀啟蒙時期,例如讓-雅克·盧梭深受天主教內詹森主義運動之影響。法國大革命時期羅伯斯庇爾的恐怖統治,也受到了共產主義者的稱許。18世紀震教徒實驗了一種稱之為宗教共產主義的共產主義公社。

「1525年3月德國的再洗禮派受到殘酷的迫害。這些再洗禮派教徒在威斯特伐里亞,尼德蘭和東佛里斯蘭東躲西藏,尋找支持者。在這些地方,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多,不久他們就在東佛里斯蘭,荷蘭和上艾瑟爾發動了多次騷亂,滿載着分裂派教徒的船抵達阿姆斯特丹。在各個大城市,資產者拿起了武器對付這些信神的社會主義者。」[4]

1534年2月9日,新教再洗禮派於德國的明斯特地區發動起義,佔領市議會,23日選出再洗禮派市長,成立新的市政機構。明斯特城市議會頒佈普遍再洗禮令,將富人驅逐出城,加強城市防衛,並按財產公有的理想變革所有制,嚴格禁止高利貸和投機活動,登記生活資料,沒收所有金銀以應公共需要。萊頓繼馬篤斯任領導人後,任命12位長老組成政府,頒佈律法,並於1534年秋成為公社的國王,集思想、政治、軍事領導於一身。起義者於1534年5月打退明斯特主教僱傭軍的第一次進攻之後,堅持防禦戰達16個月之久。後由於援軍不至,城內糧絕,喪失戰鬥力。1535年6月24日城市被攻陷,萊頓期其他領導人於1536年1月26日被處死。第二國際代表人物考茨基感嘆明斯特公社「在共產主義青春光芒四射的時刻壯烈犧牲。」[5]

恩格斯也在「新時代」雜誌中,做了一篇「原始基督教史論」的論文,指出這種相同的性質,這篇文章是在恩格斯死前不久寫作的,它指出恩格斯在當時對於這個題目之注意是怎樣深刻,又指出他怎樣自然地寫作一篇與「法蘭西階級鬥爭』序言」相平行的文字。這一篇文章說道:「原始基督教歷史表現了好些與近代勞動者運動之可驚的一致性。基督教像近代勞動者之運動一樣,原始是一種被壓迫者的運動;它最初的表現是一種奴隸和自由人的宗教,貧窮者的宗教,被放逐者的宗教,服屬於羅馬和為羅馬所分散的民族的宗教。基督教和社會主義兩者,都宣傳橫暴和不幸的拯救;基督教把這種拯救付之於死後的天堂之一種將來的生活;而社會主義則以為由於社會之變形便可以在這個世界得獲這種解脫了。兩者都被人捉獲及困迫,他們的信徒都是違法的,都被鎮壓於特別規律之下,在一方面,像是一種全人類的仇敵,而在他方面,又是國家、宗教、家庭和社會秩序的仇敵。但雖然有一切之困迫,兩者的進步,都是不能抵抗的,而且在好些情境之中,由於這些困迫,反得獲勝利的支持。基督教從其發跡時起,過了三個世紀,便為羅馬帝國認為國教,而社會主義,則只過了六十牟,卻已經征服了一個地方,證明它的勝利是絕對可靠的。」大體說來,這種平行的比較是真確的,自然其中也應有幾點修正;基督教決不能稱為一種奴隸的宗教;它對於奴隸,是沒有作出什麼來。在另一方面,為基督教所公佈的對不幸者的解放,最初,是很為物質的,其實現是在於地上,而不在於天堂。這一種情形更增加近代勞動者運動之類似性。」[6]

「如果說安東·門格爾教授先生在其所著《十足勞動收入權》一書中表示驚異:為什麼在羅馬皇帝時代土地佔有大集中的情況下,在幾乎純粹由奴隸構成的當時的工人階級受着無限痛苦的情況下,「社會主義並沒有隨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出現」,那是他恰恰沒有注意到:這個「社會主義」在當時可能的程度上,確實是存在過的,甚至還取得了統治地位——那就是基督教。只是這種基督教——由於歷史的先決條件,也不可能是別個樣子,只能希望在彼岸世界,在天國,在死後的永生中,在即將來臨的「千年王國」中實現社會改造,而不是在現世里。[7]

厄內斯特·勒南認為:「如果你想要知道最早的基督教會是什麼樣子,那就請你看看『國際工人協會』的一個地方支部。」在他說這句話之前很久,法國的革命共產主義者,還有特別是魏特林及其追隨者早就提到原始基督教了考茨基和恩格斯的兩大段文字共同指向二個值得注意的要點:一是早期基督教是進行共運的組織,二是近代共運(1830年以後)是早期基督教的復活。 與馬克思同時代的另一位德國共產主義者魏特林(1808——1871):「基督教要求財富共有共享,一句話,要求社會的全體成員共享自由,同甘共苦;不可忘記,凡是不願意財富共有共享的人,就是基督教的敵人,所有善良的基督教徒必須聯合起來反對他們。我們不可忘記,這些反對真正的基督教的人將千方百計給我們設置重重障礙,我們必須一一克服。」 [8]

英國作家羅伯特·歐文,以及法國的克勞德·昂列·聖西門查爾斯·傅立葉,他們的共產主義理論和實驗,被認為是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

現代共產主義運動,則是產生於19世紀的工人運動。隨着工業革命的進步,社會貧富的鴻溝確擴大了。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原始的社會類型。一些人相信在西半球,原住民的美洲,曾經存在過類似共產主義烏托邦的部落。人類社會之後經過古代社會,封建主義社會,發展到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預言,下一步社會進化,最終會回歸到共產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

[編輯]

共產主義者同盟與共產黨宣言

[編輯]

1847年春,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加入魏特林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根據他們的建議,該組織更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並於同年6月,在倫敦召開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奇怪的是,在這個會上魏特林被開除。恩格斯出席了大會,馬克思因經濟困難未能參加,但是馬克思在8月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布魯塞爾支部和區部會議上,支部主席和區部委員會委員。11月29日-12月8日左右,馬克思和恩格斯赴倫敦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委託他們起草同盟綱領,即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盟的目的是要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建築在階級對立上的資產階級政權舊社會,建立無階級,無私有財產的新社會。1848年2月22日,法國爆發二月革命。24日,《共產黨宣言》在倫敦出版。各地同盟成員積極參加了1848年歐洲革命革命失敗後,同盟遭到嚴重破壞。1852年,按照馬克思的提議,同盟宣告解散。

共產主義國際組織

[編輯]

第一國際

[編輯]

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協會」,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四國工人代表在倫敦聖馬丁堂開會成立。由於會名太長,有時人們取它的第一個單詞「International」,簡稱為「國際」,歷史上即稱為「第一國際」。馬克思代表德國工人當選臨時委員會委員。第二年馬克思被選為總委員會委員。1871年,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領導巴黎公社運動,馬克思還給各地寫了幾百封信,號召聲援巴黎公社。1872年第一國際海牙大會上開除俄國代表巴枯寧,馬克思務和恩格斯受大會委託,寫反對巴枯寧支持者活動的小冊子《社會主義民主同盟和國際工人協會》。1876年第一國際正式宣佈解散。

第二國際

[編輯]

第二國際即「社會主義國際」,是一個由世界各國工人政黨組成的國際聯合組織。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開了成立大會,通過《勞工法案》及《五一節案》,決定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鬥爭的武器。組織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解散。第二國際所作出影響最大的動作包括宣佈每年的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宣佈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並創始了八小時工作制運動。1916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內部分裂,該組織陷於瓦解。

第三國際

[編輯]

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1919年3月在列寧領導下成立,總部設於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並於5月25日公開宣佈《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聲言這是為了適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便於各國共產黨獨立處理問題。相關人員和組織轉入隨即成立的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國際部。至此第三國際解散。

第四國際

[編輯]

第四國際,原名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是由流亡海外的蘇聯領導人之一列夫·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創建的國際性聯合組織。該組織創建於1938年9月,與斯大林所控制的共產國際(第三國際)相抗衡。在1940年托洛茨基遇刺身亡後,第四國際不斷分裂,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1953年的分裂。目前,第四國際仍然是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托洛茨基主義國際政黨組織

俄國十月革命

[編輯]

十月革命或稱為十月政變,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布爾什維克派領導的蘇俄政府。 由於革命發生於公曆的11月(俄歷10月25日),也可以稱為十一月革命。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莫里斯·邁斯納 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 ISBN 7-300-06245-8
  2. ^ 米瑟斯.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千禧年说. 《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文). 
  3. ^ 考茨基. 《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 商務印書館 (中文). 
  4. ^ 卡爾.馬克思. 《历史学笔记第三册·明斯特主教管区的骚乱》. 商務印書館 (中文). 
  5. ^ 考茨基. 第五章:塔博尔派. 《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 商務印書館 (中文). 
  6. ^ 考茨基. 第六章:基督教与社会主义. 《基督教之基础》. 商務印書館 (中文). 
  7. ^ 恩格斯.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 商務印書館 (中文). 
  8. ^ 第九章:基督教的一般道德. 《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 商務印書館 (中文).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