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脈渠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6月19日) |
六脈渠是宋朝時在廣東省城(今廣州市)修建的排水系統。它既使廣州城裏可通舟船,也有利於防火和排澇。
歷史上大致呈南北走向,水自北向南流,通過城壕流入珠江。明清兩代,城區東北、西北分別出現了向東、向西的兩條渠道。近代,隨着廣州城區的建設和發展,六脈渠因日久失修,多以淤塞,難以承擔繁重的排水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把仍可以利用的渠道改為下水道。現六脈渠和玉帶河、西濠均已改作暗渠。但仍為廣州市中心區重要的排水渠道。
歷史
[編輯]據考在五代時期( 907~960)已有六脈渠前身。明洪武三年( 1370 )三城合一到洪武十三年擴築北城,六脈渠進一步被完善。清順治庚寅年(1650),耿精忠、尚可喜率兵入省城時,下令屠城 7 日。為免遭受殺戮,城中居民躲藏在六脈渠內的有六七千人,不幸遇雨,渠水暴漲,幾乎全被溺斃。
民國 22 年(1933)起至1950年代前,城市開闢馬路期間,將部分六脈渠改建為馬路渠,分別有:
- 光孝寺街、詩書街、紙行街之右三脈渠,
- 擢甲裏、竇富巷、西濠街之右二脈渠,
豪賢街脈渠、法政路脈渠等均改為混凝土馬路幹渠,將原流入脈渠的各街渠直接駁入大渠。
1952年起,當局在城建開展中,在逐步改造六脈渠。至 1959 年底全部完成。變化為:
- 新建馬路幹渠替代:連新路馬路渠代替了右一脈渠中段;
- 結合內街下水道改造:
- 雨帽街、蓮花井、周家巷、 西華二巷、芒果樹街、桂香街、賢藏街、馬鞍南等內街下水道代替了右一脈的南、中、 北段;
- 長塘街下水道代替了左二脈渠南段
分佈
[編輯]第一脈(左第一脈正渠)
[編輯]自總督部堂(在今越華路)向南流經華寧里、衛邊街(今吉祥路南段)、七塊石、清風橋(華寧里與中山五路之交)、南朝街、學院署、九曜池(均在今教育路)至書芳街、仙湖街穿城出南勝里入玉帶河。
第二脈(左第二脈正渠)
[編輯]由舊城隍廟(文德路北端)後南北分流。南流經長塘街(大塘街之西),由賢思街穿城出玉帶河;北流經司後街、豪賢街和橫流的渠匯合。橫流的渠源出三元宮,東流經將軍大魚塘(在大石街北)、丹桂里、天官里(今東風中路東段)出銅關,流入東濠。
第三脈(左第三脈正渠)
[編輯]自東華里起,南流至貢院(今廣東省博物館),折入東濠,流程較短。
第四脈(右第一脈正渠)
[編輯]自巡撫部院(今人民公園)西側起,南流經雨帽街、桂香街、馬鞍街、由孚通街三聖宮前穿城出南勝里,入玉帶河。
第五脈(右第二脈正渠、南濠)
[編輯]自將軍署(今廣東迎賓館)前玄妙觀左邊分南北流。南流經擢甲里、麻行街,由大水關(古西澳)出城入玉帶河。北流經豆腐巷、官塘街(海珠北路)和西流的橫渠相接。橫渠自三元宮前西柵起,西流經西華一巷,由北水關出城,流入西濠。
1796年,南濠成為六脈渠的右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