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歷山大·威廉·威廉姆遜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威廉·威廉姆遜
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
出生(1824-05-01)1824年5月1日
 英國倫敦旺茲沃思
逝世1904年5月6日(1904歲—05—06)(80歲)
 英國舒梨郡欣德黑德英語Hindhead
居住地 英國倫敦
國籍 英國
知名於威廉姆遜合成
化學動力平衡理論
獎項皇家獎章(Royal Medal)
科學生涯
機構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施影響於長州五傑

亞歷山大·威廉·威廉姆遜(英語: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另譯:亞歷山大·威廉·威廉森,1824年5月1日—1904年5月6日[1]),英國化學家,他被認為是有機合成的先驅人物。有機化學工業中著名的「威廉姆遜合成」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日本近代化先驅「長州五傑」的重要導師。

生平

[編輯]

1824年5月1日威廉姆遜出生於英國倫敦。1840年他按照父親的願望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醫學,參加了利奧波德·格梅林的化學課程和腓特烈·泰德曼的解剖學課程,但他漸漸希望成為一名化學家。1844年4月在格美林的幫助下,他到了吉森大學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的化學實驗室工作兩年。隨後他來到了巴黎,在他父親的老上司約翰·史超域·密爾推薦下,成為奧古斯特·孔德的家庭學生,主要學習高等數學[2]。同時,他利用空餘時間在自己的住所進行有關酰胺的化學實驗[3]

1849年初威廉姆遜在巴黎結識了倫敦大學學院的化學教授湯馬士·格雷姆,格雷姆希望他來接替因病去世的佐治·佛恩斯的分析與應用化學教授職位。威廉姆遜的申請獲得了批准,當年十月起,他成為倫敦大學學院的應用化學教授。1850-1852年他發表了自己對醚類的合成反應的研究結果。1855年到1887年退休期間他擔任了該學院的化學系主任。1904年5月6日,威廉姆遜在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舒梨郡的欣德黑德村逝世,享年80歲。他的遺體埋葬在舒梨郡的布魯克活公墓內。[1]

化學研究

[編輯]

威廉姆遜的主要學術造詣在化學方面。1850-1852年間他系統地研究了的性質和合成方法。當時已經得知乙醇在硫酸的作用下發生反應可以生成乙醚,威廉姆遜使用乙醇鈉和一碘乙烷反應,也合成了乙醚的方法,即為現今廣為知曉的醇鈉與鹵代烷反應生成醚的「威廉姆遜合成」。[1]對這一反應進行分析之後,威廉姆遜認為其機理是一碘乙烷中的乙基取代了醇鈉中的鈉,生成了醚。

根據對醚的合成的研究成果,威廉姆遜提出了「類型論」。他把寫作以氧為中心的形式(H-O-H),也把乙醇(C
2
H
5
OH
)、乙醚(C2H5-O-C2H5)寫成類似的形式,認為乙醇是水中的一個氫被乙基取代,乙醚是兩個氫都被乙基取代的產物,從而把一些有機物歸結為水的類型[2],認為其兩端取代的基團不同導致了其化學性質不同,他們之間的轉化就是組成有機物的基團的互相交換,他應用這一理論解釋了在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可以生成乙醚這一反應,認為硫酸先與一分子乙醇發生基團的交換,生成的中間產物再與另一分子乙醇發生交換,最終生成乙醚,硫酸在產物中起催化作用,這是對催化機理的最早解釋之一。[4][5]

榮譽

[編輯]

因威廉姆遜在化學方面的傑出貢獻,1862年,他被授予「皇家獎章」,這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最高榮譽。1855年,他被選舉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873年至1889年,威廉姆遜擔任英國皇家學會的涉外秘書。1863年至1865年和1869年至1871年,威廉姆遜二度擔任英國倫敦化學會會長[3]

日本近代化

[編輯]

威廉姆遜是日本近代化先驅群體「長州五傑」的導師。1863年,五位日本學生(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勝井上馨遠藤謹助)經中國上海偷渡來到英國倫敦,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近代科學技術。威廉姆遜即是他們的導師。這五位日本學生之後返回日本,為日本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長州五傑」。

這五位日本學生回到日本後都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其中伊藤博文成為日本首位內閣總理大臣,山尾庸三被稱為日本的「工業之父」,井上勝被稱為日本的「鐵路之父」,井上馨歷任外務大臣農商務大臣內務大臣大藏大臣,遠藤謹助曾擔任日本造幣局局長多年。

伊藤博文在倫敦大學學院留學期間曾經住宿在威廉姆遜家中。由於在英國學習生活經歷的影響,伊藤博文認為日本必須走上西化的道路。

參考連結

[編輯]
  1. ^ 1.0 1.1 1.2 Williamson, Alexander William (1824-1904).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emical and Molecular Sciences (歐洲化學和分子科學聯盟).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2月27日) (英語). 
  2. ^ 2.0 2.1 Paul, E. Robert, Alexander W. Williamson on the atomic theory: A study of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atomism, Annals of Science,1978,35 (1)
  3. ^ 3.0 3.1 Foster, G. Carey; Tilden, W. A.; McLeod, Herbert; Mills, Edmund J.; Scott, A.; Foster, G. Carey,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1905,87,605-618,威廉姆遜訃告
  4. ^ Theory of Aetherificat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50, 37: 350–356
  5. ^ 存档副本. [2011-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6).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Public Domain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