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國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國同盟
1882—1915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軍事聯盟。三國同盟以紅色表示,三國協約以灰色表示。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軍事聯盟。三國同盟以紅色表示,三國協約以灰色表示。
地位軍事同盟
歷史時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 德奧同盟
(德國 / 奧匈)
1879年10月7日
• 三國同盟
(德國 / 奧匈 / 意大利)
1882年5月20日
• 意大利退出
1915年5月3日
前身
繼承
德奧同盟
中央同盟
三國同盟的三個國家元首: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左)、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國王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右)、意大利國王翁貝托一世 (中上)

三國同盟(英語: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在1882年5月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國意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意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年6月,意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後,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

歷史背景

[編輯]

1881年5月,法國進逼突尼斯這個意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於是,為了得到支援,意大利加入德國奧匈帝國同盟,結為三國同盟。不過,意大利的民意並不太滿意與奧匈帝國結盟,因為它曾阻止意大利統一,並且仍然控制著被認為是「尚未收復的意大利」的特倫蒂諾伊斯特拉。 1883年,羅馬尼亞王國秘密加入三國同盟[1]

結盟意圖

[編輯]

德國和奧匈意圖

[編輯]

德國與意大利聯盟的主要意圖,是1878年柏林大會之後,兩國簽署了合作關係,德國認為應該加強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在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東部沿海地區的對抗,另一方面,意大利可以緩解德國南部作為法德戰爭中的軍事夥伴的側翼。而奧匈帝國亦和意大利不和,因為奧國仍控制着意大利宣稱的領土。不過德國透過外交手段暫時平息了兩國的外交衝突維持了同盟。

雖然在1913年11月1日,德國意大利針對地中海海戰簽署了新的「三國同盟海軍公約」生效,但自從意大利於1902年與法國就北非的殖民地實現了利益和解,與俄羅斯帝國於1909年就在巴爾幹半島的共同利益實現了和解。1908年的波斯尼亞吞併危機給與奧匈帝國的關係帶來了沉重壓力,意大利在1911~12年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與德國為改善兩國關系所做的努力不符。因此,德國在聯盟中,將與德奧同盟的現有聯繫置於三國同盟之上。

意大利意圖

[編輯]

而意大利加入三國同盟的意圖,是希望德國奧匈帝國支持對法國英國的殖民政策。意大利統一之後,很希望參加非洲殖民競賽,但看到其殖民野心受到法國對北非政策的威脅後,意大利改為努力集中在東非地區。意大利在1880至90年代在征服了厄立特里亞索馬里蘭,即義屬索馬里蘭義屬厄立特里亞。但是在1915年,意大利與英國秘密簽署倫敦條約後終止了三國同盟,在法律上的同盟關係破裂了[2]。最終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及德國宣戰。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年前,很多著名軍事分析家都預測意大利會改變立場。1911年,意大利入侵並佔領原本由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利比亞,令此預測更有說服力。而且,英國法國在開戰後又作出承諾,會讓意大利獲得安那托利亞東南部,以及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地區大部分領土。不過,英法在戰後並沒有兌現承諾,導致意大利民族及復仇主義高漲,最終王國在1922年被墨索里尼法西斯黨掌權、意大利和相同遭遇的德國發動二戰歐洲戰場。

羅馬尼亞加入

[編輯]

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因為害怕俄羅斯帝國的擴張威脅到羅馬尼亞王國及比薩拉比亞問題而於1883年10月18日秘密加入三國同盟,也可以防止保加利亞王國或塞爾維亞王國的攻擊。而羅馬尼亞和德奧意結盟的行為只有國王及幾個政府高層知道,當時的民眾並不知情。和意大利一樣,奧匈帝國控制著對方宣稱的領土ㄧ特蘭西瓦尼亞,因此又造成兩國不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羅馬尼亞宣佈中立,但最終於1916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奧宣戰[1]

結果

[編輯]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奧匈帝國三個協約國戰鬥。意大利和羅馬尼亞保證支持同盟國,可是後來加入協約國陣營,意大利及羅馬尼亞先後在1915年5月和1916年8月向德奧兩國宣戰。

雖然意大利是被動的國家,但其希望保持歐洲均勢的意念,很明顯是傾向支持規模較大的同盟。而且,英國意大利簽署了有關地中海的協議。英國需要暢通的地中海道路,以容易接觸其東非印度以致東南亞殖民地。由於意大利大部分邊界被地中海包圍,加上其非洲的殖民地仍然依賴英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的自由通過,它就付不起與英國為敵的代價了。這也被認為是意大利改變立場的原因。至於羅馬尼亞,和意大利一樣,不支持中央同盟是因為他們是主動攻擊的國家(奧匈打塞爾維亞)。而三國同盟/中央同盟本應是防守性同盟。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Keith Hitchins, A Concise History of Romania, p. 149
  2. ^ Holger Afflerbach: . Böhlau Verlag, Wien 2002, ISBN 3-205-99399-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