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Z-12埃里希·吉澤號驅逐艦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座標68°25′40″N 17°21′30″E / 68.42778°N 17.35833°E / 68.42778; 17.3583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納粹德國
艦名 Z-12「埃里希·吉澤」號
艦名出處 埃里希·吉澤德語Erich Giese (Marineoffizier)
下訂日 1935年1月9日
建造者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船廠編號 538
動工日 1935年5月3日
下水日 1937年3月12日
完工日 1939年3月4日
結局 1940年4月13日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擊沉
技術數據(竣工時)
艦級 1934級
艦型 驅逐艦
排水量
  • 標準:2,270噸
  • 滿載:3,190噸
全長 119米
全寬 11.30米
吃水 4.23米
動力輸出 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速度 36(67公里每小時;41哩每小時)
續航距離 1,530海里以19節
乘員 10名軍官、315名水兵
武器裝備

Z-12「埃里希·吉澤」號(德語:Z 12 Erich Giese)是德國國家海軍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S-20號魚雷艇德語SMS S 20 (1912)艇長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埃里希·吉澤德語Erich Giese (Marineoffizier)。該艦於1935年5月3日開始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鋪設龍骨,1937年3月12日下水,至1939年3月4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二戰初期,Z-12號先是被用於在德意志灣佈設雷區。1939年末,該艦在英國海岸成功進行了一次布雷出擊英語Sortie,導致兩艘商船沉沒。在那次出擊歸來時,它又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用魚雷擊中了一艘英國驅逐艦,並繼續航行。至挪威戰役的早期階段,Z-12號參加了1940年4月中旬的兩次納爾維克海戰,並在第二次戰鬥中遭英國驅逐艦擊沉。

設計

[編輯]

Z-12「埃里希·吉澤」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114米和119米,有11.3米的舷寬以及最大4.23米吃水深度;其設計排水量為2,270噸,滿載時則可達3,190噸。該艦由兩台瓦格納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25米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六台本森強制循環鍋爐德語Zwangdurchlaufkessel供應,這使得它在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設計航速為36(67公里每小時)。[1]Z-12號最多可貯存752噸燃料油,理論上能夠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4,400海里(8,100公里),但實際它在運用過程中重心過高,30%的燃料必須作為壓艙物保留在艦內。[2]事實證明,19節航速時的有效行程僅為1,530海里(2,830公里)。[3]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0名軍官和315名水兵,在擔任區艦隊旗艦時還可額外增加4名軍官和19名水兵。[1]

該艦裝備有五門127毫米34式速射炮英語12.7 cm SK C/34 naval gun,架設在帶有炮擋英語Gun shield的單裝炮座上。其中艦艛的前後各有兩門採用背負式佈置,第五門則安裝在後部艦艛的頂端,並從前到後編為1至5號。防空武器由安裝在與後部煙囪英語Funnel (ship)並排的一對雙聯裝炮座上的四門37毫米30式速射炮和六門單座20毫米30式高射炮組成。此外,該艦還在中心線上的兩個四聯裝動力操縱式底座上安裝有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每個底座配備一對重新裝填裝置。[1][4]四個深水炸彈發射器則安裝在艉後部甲板室英語Deckhouse的側面,再輔以艦艉兩側的六具單裝深水炸彈支架,合共可攜帶32或64枚炸彈。[5]布雷軌道安裝在後甲板,最多可貯存60枚水雷[1]作為探測潛艇的工具,艦上也搭載有一套稱為「群聽裝置德語Gruppenhorchgerät」的被動式水聽器[6]

歷史

[編輯]

Z-12「埃里希·吉澤」號得名於1917年6月5日指揮S-20號德語SMS S 20 (1912)魚雷艇斯海爾德河口陣亡的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埃里希·吉澤德語Erich Giese (Marineoffizier)。它於1935年1月9日由德國國家海軍所訂購,自同年5月3日開始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鋪設龍骨建造序列英語Yard number為538。該艦於1937年3月12日下水,至1939年3月4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7]Z-12號最初被編入第4驅逐區艦隊下轄的第8支隊服役,其首任艦長為海軍中校烏爾里希·布羅克西恩(Ulrich Brocksien)。[8]兩個月後,該艦負責護送禿鷹軍團從西班牙返回漢堡[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Z-12號被指派到德意志灣,與其姊妹艦一同在那裏佈設防禦雷區。它還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巡邏,以查驗來往的中立國船舶是否有搭載違禁品[10]11月12日至13日夜晚,該艦曾試圖前往英國海岸附近佈雷,但由於同行的Z-6「特奧多爾·里德爾」號Z-7「赫爾曼·舍曼」號相繼發生機械故障,不得不護送它們返回德國。[11]八天後,Z-12號又成為護送戰艦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穿過北海闖入北大西洋的驅逐艦之一。[9]

12月16日上午,時任區艦隊司令的海軍中校埃里希·拜英語Erich Bey率領他的旗艦Z-10「漢斯·洛迪」號,與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和Z-12號一同出港,前往克羅默附近佈設雷區。Z-11號在途中出現了嚴重的鍋爐問題,於下午晚些時候受命返回港口,而其餘兩艘則繼續執行任務。[12]當接近目的地時,它們在黑暗中發現了幾艘敵艦,包括驅逐艦朱諾號英語HMS Juno (F46)澤西號英語HMS Jersey (F72),但對方並未察覺。兩艘德國驅逐艦在布下水雷後撤退期間,於8,000米的範圍內再次遭遇兩艘英國同行,遂駛近發動攻擊。當射程降至4,600米時,Z-10號向英國的領頭艦朱諾號發射了三枚魚雷,而Z-12號則向澤西號發射了四枚魚雷。前者的魚雷未能擊中目標,但Z-12號的一枚魚雷命中了澤西號的艉部魚雷架。[13]魚雷引爆了一個燃料油箱並引發大火。兩艘英艦都沒有發現德國人的存在,它們繼續前行,惟朱諾號隨後轉身為其姊妹艦提供協助。[14]共有兩艘、總計5,286噸的英國船舶在這片雷區中沉沒。[15]Z-12號返航後於12月9日開始在日耳曼尼亞船廠接受改裝。[9]

挪威戰役

[編輯]
奧福特峽灣地圖

在1940年4月「威悉演習行動」的挪威戰役期間,Z-12號被編入第一集群,任務是運送第139山地獵兵團和第3山地師的指揮人員奪取納爾維克。相關艦隻於4月6日開始裝載部隊,並於第二天啟航。[16]但由於漏油、機械故障和燃油污染,Z-12號落在了第一集群的其它成員之後。而當時任艦長、海軍少校卡爾·斯米特德語Karl E. Smidt調轉艦身去救起一名被巨浪衝到海里的士兵時,它進一步落後了。[17]該艦此時的可用燃料英語Usable fuel已所剩無幾,被迫以較慢的速度繼續航行以節省燃料。當Z-12號於4月9日到達奧福特峽灣時,它奉命轉往赫揚斯峽灣英語Herjangsfjord(奧福特峽灣的北部分支)讓部隊登陸,以增援先前在此登陸的其他部隊,奪取挪威陸軍設於埃爾沃加勒斯穆恩英語Elvegårdsmoen軍械庫。當天晚些時候,該艦移駐納爾維克港灣,但由於無法加油,它又受命在黎明前與其姊妹艦Z-9「沃爾夫岡·岑克爾」號Z-13「埃里希·克爾納」號一同返回赫揚斯峽灣。[18]

4月10日黎明前不久,英國第2驅逐區艦隊英語2nd Destroyer Flotilla的五艘驅逐艦突襲了在納爾維克港內的五艘德國驅逐艦。英國人用魚雷擊沉了其中的兩艘,嚴重擊損了另外三艘,而他們自己只受到輕微的傷害。[19]當他們開始撤退時,遇到了拜中校麾下的Z-9號、Z-12號和Z-13號,這三艘艦在英國人開始進攻時便在赫揚斯峽灣收到了警報。德軍率先開火,但由於霧靄和英國人沿奧福特峽灣撤退時施放的煙幕,雙方的火力都沒有發揮作用。為了躲避從納爾維克一艘驅逐艦射出的三枚魚雷,三艘德艦不得不掉頭離開。Z-12號和Z-13號的燃料已經非常不足,三者的彈藥也快消耗殆盡,於是拜中校決定不再繼續追擊英艦,因為對方正受到第一集群最後兩艘驅逐艦——Z-2「格奧爾格·蒂勒」號和Z-11號的攻擊。[20]

4月10日下午,拜中校接到命令,當天傍晚率領所有適航驅逐艦返回德國。只有Z-12號及其姊妹艦Z-9號做好了出海的準備,它們溜出奧福特峽灣,轉向南行。那天晚上的能見度很好,它們發現了英國輕巡洋艦佩涅洛佩號英語HMS Penelope (97)及其兩艘護航驅逐艦,儘管對方沒有察覺到德艦的存在,拜中校還是決定折返。另外三艘驅逐艦於4月11日補充了燃料並已完成維修,但拜依然決定不進行另一次突圍嘗試,即便當晚有霧且能見度很低。在4月12日至13日夜間,拜同樣沒有嘗試突圍,可能是因為其中兩艘驅逐艦於當天早些時候擱淺時已經受損。[21]

當晚,拜中校接到情報,預計翌日將有大批驅逐艦和艦載機護航的英國主力艦發動攻擊。Z-12號則報告稱儘管其魚雷已經從受損的驅逐艦上得到了補充,但航速僅可維持最高28節(52公里每小時)。英國戰艦厭戰號和九艘驅逐艦於4月13日如期出現,卻比拜中校預計的要早,使得陣位中的德國人措手不及。五艘尚可操作的德國驅逐艦從納爾維克港衝出,與英國艦艇交戰,但不包括Z-12號。該艦沒有足夠的蒸汽增壓參與其中,只得留在港灣內。在英國人驅逐了其它德國艦艇後,它試圖離開港灣,但其左舷發動機失靈,使它在港灣的入海口幾乎無法繼續行進。當Z-12號嘗試修復發動機時,英國驅逐艦旁遮普號英語HMS Punjabi貝都因號英語HMS Bedouin駛近,並發射了五枚魚雷。所有這些均未命中,Z-12號的射出的魚雷也同樣無效。但它用六到七枚127毫米炮擊中了旁遮普號,這些炮彈在後者的水線上方擊穿了數個孔洞,破壞了對方的射控系統,切斷了主蒸汽管道並引發幾起火災。旁遮普號艦上有7人陣亡,14人受傷。與此同時,Z-12號通過十分鐘的工作便修好了發動機,開始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跛行前進,與剩下的英國驅逐艦交戰。貝都因號駛近至近距離平射射程,其前炮塔被Z-12號擊毀,但後者也被命中至少20次,最終淪為燃燒的殘骸,在午夜前不久沉沒,沉沒地點大致位於68°25′40″N 17°21′30″E / 68.42778°N 17.35833°E / 68.42778; 17.35833處。它的83名船員在戰鬥中當場死亡[註 1],但英國驅逐艦獵狐犬號英語HMS Foxhound (H69)救出了11人,其中兩人隨後因傷重罹難。倖存的船員後來作證稱,他們在水中漂流時曾遭到機槍的近距離掃射,這一行為特別令人震驚——因為就在三天前,Z-12號還為營救沉沒的亨特號英語HMS Hunter (H35)船員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3][24]Z-12號的其餘倖存者則設法通過各種方式上岸。[25]

2011年,一具重達150公斤的帝國鷹青銅像從Z-12號的殘骸中被打撈出來,並在納爾維克的戰爭博物館展出。該艦的艦鍾已於1960年代被劫掠者拆走,而在納爾維克沉沒的另外九艘德國驅逐艦上的帝國鷹銅像也已被盜。[26]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另有來源稱Z-12號的陣亡人數為87人。[9][22]
引用
  1. ^ 1.0 1.1 1.2 1.3 Gröner,第199頁.
  2. ^ Whitley,第18頁.
  3. ^ Koop & Schmolke,第26頁.
  4. ^ Whitley,第68頁.
  5. ^ Whitley,第215頁.
  6. ^ Whitley,第71–72頁.
  7. ^ Whitley,第204頁.
  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65頁.
  9. ^ 9.0 9.1 9.2 9.3 Koop & Schmolke,第91頁.
  10. ^ Rohwer,第2–3, 5, 7頁.
  11. ^ Whitley,第87頁.
  12. ^ Whitley,第89–90頁.
  13. ^ Hervieux,第112–113頁.
  14. ^ Whitley,第90頁.
  15. ^ Rohwer,第11頁.
  16. ^ Whitley,第96頁.
  17. ^ Koop & Schmolke,第91–92頁.
  18. ^ Haarr,第331–332, 335頁.
  19. ^ Kindell.
  20. ^ Haarr,第339–343頁.
  21. ^ Haarr,第354–356頁.
  2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67頁.
  23. ^ Osen,第27頁.
  24. ^ De Zayas,第377-380頁.
  25. ^ Haarr,第356–357, 362, 364頁.
  26. ^ Lysvold.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