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萊恩斯彗星
發現 | |
---|---|
發現者 | 理查·D·萊恩斯 關勉 |
發現日 | 1962年2月3日 |
軌道特性考 | |
近日點 | 0,031 AU |
離心率 | 1.0000045 |
週期 | 無 |
軌道傾角 | 65,014 24 |
歷次近日點 日期 | 1962年4月1日 |
下次近日點 日期 | 無 |
關-萊恩斯彗星(Comet Seki-Lines)正式名稱為C/1962 C1,是一顆1962年肉眼可見的非週期彗星,也被一些人視為大彗星[1]。
觀測史
[編輯]業餘天文學家理查·D·萊恩斯(Richard D. Lines)於1962年2月3日首次發現這顆彗星,當時他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東約50公里沙漠使用望遠鏡觀察天空,在銀河南部發現一個類似彗星的陌生天體,隨後通知洛厄爾天文台。
大約7小時後,日本午夜之前,業餘天文學家關勉用望遠鏡掃描銀河南部時也發現了一個9等模糊天體。他的目擊報告先於萊恩斯被官方收到。由於萊恩斯沒有提供足夠詳細的目擊信息,直到第二天才被洛厄爾天文台確認後被正式承認。
天文學家在當月對彗星進行了密集觀察,例如亞利桑那州的小羅伯特·伯納姆 (Robert Burnham, Jr.) 和南非約翰·凱斯特·貝內特 (John Caister Bennett) ,耶基斯天文台的George Van Biesbroeck和弗拉格斯塔夫的伊麗莎白·羅默爾。到2月,彗星的亮度增加到大約5等,並開始形成一條小彗尾。
從3月9日起,天文學家可以用肉眼觀察到這顆彗星。 之後關-萊恩斯彗星亮度繼續快速增加,月底時達到-1等,彗頭呈亮黃色,彗尾長2-3度。4月1日,從地球上看過去彗星從太陽以西約1.5度之處經過。幾天後,人們在傍晚的暮色中發現這顆彗星。4月中,亮度迅速下降到3等,到月底又下降到7等。 相比之下,尾巴長度在4月上半增加到15-20度,然後在月底幾乎消失。關-萊恩斯彗星可以觀察到平行條紋(striae)現象,與馬寇斯彗星一樣[2]。
直到5月底,仍可目視和攝影觀察到關-萊恩斯彗星。伊麗莎白·羅默爾最終於1963年1月25日對該彗星進行最後一次觀察[3][4]。
關-萊恩斯彗星的最大亮度為−2.5等[5]。
參考資料
[編輯]- ^ J. E. Bortle. International Comet Quarterly – The Bright-Comet Chronicles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J. R. Hill, D. A. Mendis: On the Origin of Striae in Cometary Dust Tails. I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Bd. 242, 1980, S. 395–401, Bibcode:1980ApJ...242..395H (PDF; 617 kB).
- ^ J. G. Porter: Comets (1962).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Bd. 4, Nr. 3, 1962, S. 302–313, Bibcode:1963QJRAS...4..302P (PDF; 400 kB).
- ^ G. W. Kronk, M. Meyer: Cometography – A Catalog of Comets. Volume 5: 1960–198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0, ISBN 978-0-521-87226-3, S. 68–75.
- ^ P. Moore, R. Rees: Patrick Moore’s Data Book of Astr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1, ISBN 978-0-521-89935-2, S. 271.
外部連結
[編輯]- C/1962 C1 (Seki-Lines) Minor Plane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