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彗星
亚里士多德彗星,也称为公元前371年大彗星,被认为可能是源自掠过太阳的克鲁兹族的一颗彗星[1][2]。
亚里士多德观测了这颗大彗星[3],埃福罗斯(英语:Ephorus)[4],和卡利斯提尼(英语:Callisthenes)也观测了这颗彗星[5]。埃福罗斯报告说它分裂成两块[4],一个较大的碎片,和另一个较小的碎片。较大的碎片被认为可能是1106年已经返回的X/1106 C1[6]。不仅从地球可以看到,还据说它在夜间投下的光影可与满月相媲美[3]。
观察
[编辑]据报导,这颗彗星有一颗长而明亮,呈红色的尾巴,以及一颗比夜空中的任何恒星都亮的核[5]。
亚里士多德在《天象论》第一卷中写道[7]:
这颗大彗星出现在阿哈伊亚专区地震和潮汐的时候,在西方升起... 这颗大彗星... 出现在西方晴朗霜冻天气的冬季,在阿斯泰乌斯的执政官职位上:在第一天晚上,因为它在太阳落山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它是看不见的,但在第二天就看见它了,是在太阳后面的最小距离,可以看到它,但很快就落下去。它的光芒以一条巨大的带状延伸到天空的三分之一,因此被视为道路。它上升到猎户座的腰带一样高,然后消失了。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英语:Diodorus Siculus)引用了一个已经失传的来源,他写道[3]:
在许多个夜晚,人们在天空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火炬,它的形状被命名为燃烧的光束...这把火炬是如此的光采夺目...它的光芒如此强大,以至于它在地球上投下了类似于月球投射的光影。
对预言的影响
[编辑]狄奥多罗斯写道,这颗彗星被一些人认为预言了斯巴达人,并描述了关于其性质的辩论[8]。
在他们的任期内,斯巴达在希腊将近五百年,一个神圣的预兆预言了他们帝国的丧失... 不久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斯巴达人在大战中被击败,无可挽回地失去了他们的霸主地位。一些研究自然的人将火炬的起源归因于自然原因,他们认为这种幻影在指定的时间发生是必然的,而且在这些事情上,迦勒底在巴比伦和其他占星家成功地做出了准确的预言。他们说,当这种现象发生时,这些人并不感到惊讶,但相反的如果它没有发生,因为每个特定的星座都有自己独特的周期,并且他们通过指定路线的漫长运动来完成这些周期。
日期争议
[编辑]这颗彗星有时被称为发生在公元前 373-372 年,而不是公元前 372-371 年。 塞内卡后来写道,目击这颗彗星时恰逢布里斯和 赫里克的沉陷,因此建议日期为公元前 373-372年[9]。
在那场大火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事情,但仅此而已的是,当它在天空中闪现时,海水立即覆盖了布里斯和赫里克。
大多数消息来源称它发生在公元前 372-371 年。戈兰·亨里克森(英语:Göran Henriksson)写道[10]:
狄奥多罗斯文字中的内容可以通过两种独立的管道准确地追溯到公元前372/371年。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的夏至之后庆祝的,这使公元前372年成为第102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巴黎纪事上的铭文可以看出,阿尔西色尼的大公侯可以追溯到同一年。亚里士多德对文字的年代测定有些复杂。他首先将这颗大彗星的年代确定为“大约在阿哈伊亚专区发生地震的时候”,但后来他更具体地说,它出现在“阿斯泰乌斯的执政官”,根据狄奥多鲁的说法,他是阿哈伊亚专区地震那一年的执政官,巴黎纪事的大理石堂铭文可以固定到公元前373/372年。亚里士多德对这颗彗星的年代测定似乎是近似的,但太古宙地震的年代测定是准确的。
其它彗星的来源
[编辑]海因里希·克鲁兹(英语:Heinrich Kreutz)是德国天文学家[11],他声称,几颗掠日彗星的轨道是相关的,很可能是在几百年前一颗大型掠日彗星碎裂时产生的。该群现在被称为克鲁兹族彗星,并产生了一些有史以来最亮的彗星,包括X/1106 C1和池谷-关彗星。这颗彗星可能是整个彗星群的祖先[12]。如果它是所有克鲁兹族彗星的来源,那么它一定有一个直径至少120公里的核[5]。
天文学家戈兰·亨里克森推测这颗彗星是恩克彗星,然而这没有被广泛地接受[10]。
塞内卡反对埃福罗斯的论点
[编辑]基于古希腊认为彗星是天体来源的信念,塞内卡对埃福罗斯的报告提出了质疑[13]。
他断言,这颗大彗星在上升时击沉了布里斯和赫里克,自从它在轨道上引发重大时刻的问题以来,全世界都在仔细观察它,它分裂成了两颗星;但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记录这颗彗星的分裂。我想知道,谁能观察到彗星分裂并一分为二的那一刻?如果有人看到它一分为二,为什么没有人看到它最初是由两者形成的?为什么埃福罗斯不加上被打碎的两颗星的名字,因为它们一定是五颗行星中的一部分?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Marsden B.G., The Sungrazing Comet Group, The Sungrazing Comet Group I 72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67, 72: 1170 [2024-05-26], Bibcode:1967AJ.....72.1170M, doi:10.1086/1103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9)
- ^ Marsden B.G., The Sungrazing Comet Group II,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89, 98: 2306, Bibcode:1989AJ.....98.2306M, doi:10.1086/115301
- ^ 3.0 3.1 3.2 David A.J. Seargent, The Great Comet of (ca.) 372 B.C., Aristotle's Comet, The Greatest Comets in Histor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ISBN 9780387095134
- ^ 4.0 4.1 Donald K. Yeomans. Great Comets in History.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1998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 ^ 5.0 5.1 5.2 England, K. J. Early Sungrazer Comets (PDF). Journal of the British Astronomical Association. 2002, 112: 13 [2023-07-24]. Bibcode:2002JBAA..112...13E.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30).
- ^ Williams, John. Observations of Comets: From 611 B.C. to A.D.1640 :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annals.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871 [18 April 2014].
- ^ Aristotle, Meteorolog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05)
- ^ Siculus, Diodorus. Bibliotheca historica, Book XV.
- ^ Seneca, Natural Questions, Book 7, (5.4)
- ^ 10.0 10.1 Henriksson, Göran. Aristotle, King David, King Zhou and Pharaoh Thutmosis III Have Seen Comet Encke (PDF). [2024-05-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8).
- ^ Hockey, Thomas. The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Astronomers. Springer 持ublishing. 2009 [August 22, 2012]. ISBN 978-0-387-3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 ^ European Space Agency, 'Sungrazer' comets, [202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6)
- ^ Seneca the Younger, Naturales Quaestiones 7.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nslated by John Clarke, 1910)
进阶读物
[编辑]- Marsden B. G. (1989), The Sungrazing Comets Revisited, Asteroids, comets, meteors III, Proceedings of meeting (AMC 89), Uppsala: Universitet, 1990, eds C. I. Lagerkvist, H. Rickman, B. A. Lindblad., p. 393
- Lee, Sugeun; Yi, Yu; Kim, Yong Ha; Brandt, John C. Distribution of Perihelia for SOHO Sungrazing Comets and the Prospective Groups.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s. 2007, 24 (3): 227–234. Bibcode:2007JASS...24..227L. doi:10.5140/JASS.2007.24.3.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