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
外觀


蜃,是中國神話傳說的一種海怪,形似大牡蠣(另有巨大文蛤、水龍等說法),能吐氣,並形成為海市蜃樓。該詞出自《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像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台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又《禮記·月令》:「雉入大水為蜃」[1],相傳隨侯珠產於蜃蛤。[2]
概要
[編輯]中國古書《彙苑》裏記載,春天和夏天時會從海中吐氣形成樓台。[3]這個傳說在日本也廣泛地傳聞,根據江戶時代鳥山石燕的妖怪畫集《今昔百鬼拾遺》,以「蜃氣樓」的名字,描繪了大文蛤吐氣成樓閣的姿態,解說文則是引用中國的史記「蜃是大蛤變成的」的敘述。[4](參照圖片左上方的解說文字)
在《太平廣記》,記載江西洪水為蛟蜃精所害,許真君除蜃精為民除害的故事。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亦描寫蛟蜃為妖之事。[5]
腳注
[編輯]- ^ 《說文解字》曰:雉入水所化。又時刄切。
- ^ 《潛夫論·論榮》: 隨氏之珠,產於蜃蛤。
- ^ 日野巌. 動物妖怪譚. 中公文庫 上. 中央公論新社. 2006: 245頁. ISBN 978-4-12-204791-4.
- ^ 高田衛監修 稲田篤信・田中直日編. 鳥山石燕 画図百鬼夜行. 國書刊行會. 1992: 188–189頁. ISBN 978-4-336-03386-4.
- ^ 徐徹、李焱. 道界百仙. 上海三聯書店. 2019年1月1日: 105–108. ISBN 9787542664143.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