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大道
外觀
| ||||||||||||||||
---|---|---|---|---|---|---|---|---|---|---|---|---|---|---|---|---|
命名緣由 | 位於芳村 | |||||||||||||||
類型 | 城市主幹道 | |||||||||||||||
道路長度 | 9公里(5.6英里) | |||||||||||||||
道路闊度 | 48米(157英尺) | |||||||||||||||
行車線數量 | 雙向八行車線 | |||||||||||||||
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 | |||||||||||||||
附近主要建築物 | 芳村站 | |||||||||||||||
起點 | 廣佛公路 | |||||||||||||||
終點 | 東沙大道 | |||||||||||||||
建造 | ||||||||||||||||
動工 | 1954年 |
芳村大道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芳村,連接珠江大橋、珠江隧道、鶴洞大橋等主要出入口,是一條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的主幹道,大致與珠江平行。全路分西、中、東、南4段。西北端起自滘口,與廣佛公路連接,至塞壩涌為芳村大道西;往東南至下市涌為芳村大道中;微向南折至鶴洞路為芳村大道東;往南至環翠北路接東沙大道止為芳村大道南。全長9公里,寬48公尺,雙向8線行車,中間有4公尺寬綠化隔離帶。
歷史
[編輯]1954年,開始動工建設,初期僅為花地河畔至白鶴洞碼頭的泥沙路(即今之山村橋以東的芳村大道之雛形),1962年山村橋建成後始連成一體。1972年,擴建衝口地段的芳村大道並改建為柏油路面。1987年2月起,分期逐段進行擴寬整治。1998年至2001年期間,再次大規模擴寬整治,將原路寬僅24公尺雙向4線行車擴寬至路寬48公尺雙向8線行車並增設綠化隔離帶[1]。
快捷道路工程
[編輯]2008年,芳村大道城市快捷道路工程開始動工,效仿東風路取消所有紅綠燈(但到現今仍未落實),將拆除現在的花地大道交匯處,建設新花地交匯處,並新建花蕾路交匯處以連接在建的洲頭咀隧道[2]。
2019年10月1日,芳村大道南快速化通車,北起洲頭咀隧道,終點南接東新高速收費站,工程全長約5公里,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本工程共設置5座橋樑,整體「南橋北路」,建設包括東新高架橋、花蕾路行人天橋及3座臨時行人天橋,取消了從洲頭咀隧道到東新高速東沙收費站的所有紅綠燈。通車後,純地面交通變為「橋樑+地面」,行車線雙向六線行車變雙向八線行車,車速可從目前約20km/h提升至30km/h。[3]
與之交匯道路
[編輯]順序由北往南排列,粗體字為主幹道
- 珠江大橋西橋、廣佛公路
- 芳興路
- 芳信路
- 橋西路
- 塞壩路
- 如意坊隧道
- 洞企石路
- 山村路
- 上市路
- 東漖北路
- 珠江隧道、花地大道北
- 陸居路
- 明心路
- 洲頭咀隧道、花蕾路
- 浣花東路(在建)
- 鶴洞大橋、鶴洞路
- 東新高速
公共交通
[編輯]均在鄰近芳村大道位置設有出口。
參考資料
[編輯]- ^ 廣州市「三年一中變」市政園林第二期工程竣工項目簡介[永久失效連結]
- ^ 芳村大道将取消所有红绿灯 分三标段施工. [20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8).
- ^ 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9月底完工-新快网-新快报官方网站(明天报纸今晚看·能见报的博客). epaper.xkb.com.cn. [202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 《廣州市志》,第3卷,248頁。
- 《芳村區志》,114~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