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宮牛黃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醫傳統製劑方法(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宮牛黃丸
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東城區天津市南開區山西省太谷縣
分類傳統醫藥
序號443
編號項目IX—4

安宮牛黃丸屬於中醫方劑開竅劑,出自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由12味中藥組成,主要功用為清熱開竅、豁痰解毒,是用以治療溫熱病熱陷心包中風昏迷,小兒驚厥的方劑,症狀為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等。

其歷史悠久達兩百年以上,創劑者為乾隆年間藥商吳鞠通,其概念研發多年之後在乾隆58年間一場大瘟疫的壓力中成藥應用[1],解救了數十人從此名聲大噪。

功效

[編輯]

中醫學認爲牛黃可以解熱、鎮靜、消炎、降壓、復蘇、保肝及增加腦血流量。此為急救用藥,通常用於有熱性中風前期徵兆,或已經中風發病的當下。此劑略有毒性,且毒性物質明確,並不適宜當平日服用養生的藥物。[1]除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發作以外,小兒高燒驚厥時以三分之一丸熱水化開後服用亦有效。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診療方案中將安宮牛黃丸作為推薦處方藥。[2][3]

處方

[編輯]

安宮牛黃丸的主要成份有[4]

每次服一丸,1-3歳小兒服1/4丸。脈虛者,用人參湯送下;脈實者,用銀花薄荷湯送下。[5]

成份裏的犀牛角,據說1990年代初及以前出産的安宮牛黃丸使用的仍然是犀牛角。後來由於保護野生動物的原因而被禁用,所以已經改用水牛角濃縮粉代替,實務驗證上兩者藥效並無差別[1]

毒性

[編輯]

安宮牛黃丸含有的雄黃硃砂都有毒性。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為四硫化四砷,長期服用會造成砷中毒,而硃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則可導致汞中毒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法醫實驗室的抽查結果表明,南京同仁堂生產的安宮牛黃丸含砷量與含汞量相當高,其中含砷量為3.21至36.6毫克、含汞量為80.7至621.3毫克,有些遠高於慢性中毒量。[6]另外有臨床實驗表明使用安宮牛黃丸可能導致汞毒性腎病[7] 、過敏反應[8]、體溫過低[9]等。[10]

由於含有雄黃、硃砂,美國、日本都禁止進口、出售安宮牛黃丸。[10]

派生方劑

[編輯]

《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載:

  • 安宮牛黃丸,即本品[11]
  • 安宮牛黃散,比例不變改散劑[12]
  • 安宮降壓丸。水牛角濃縮粉減半,除去硃砂、雄黃,以珍珠母代珍珠,加天麻、黃芪、白芍、黨參、麥冬、醋五味子、川芎。也參見:生脈散[13]
  • 清開靈口服液、片劑、軟膠囊、泡騰片、注射液、膠囊、顆粒。[14]以珍珠母代珍珠,以膽酸豬去氧膽酸代牛黃,以黃芩苷代黃芪,去除鬱金、冰片、黃連、硃砂、雄黃,加板藍根、金銀花。主要偏重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火毒內盛。[15]

誤用

[編輯]

安宮牛黃丸中大部份藥材的藥性皆為性寒或性涼,對熱閉神昏發作時有治療用途。但對於寒閉神昏,安宮牛黃丸作為一種寒涼藥,安宮牛黃丸或令病情加重。因此中醫認為,中風發作時,需先了解病人中風情況為熱閉神昏或是寒閉神昏才用藥,而不是任何中風情況皆適合使用安宮牛黃丸。

另外安宮牛黃丸在中風發病時適合作急救用途,但對預防中風的日常保健或治療中風後遺症並無功效。反而安宮牛黃丸含有一定毒性,若將安宮牛黃丸當作保健品反而有損健康。

同一系列的藥物「清開靈」也性寒涼,不應用於尋常感冒,尤其是不能用於初期。只應在符合高熱驚厥等適應證時使用。[15]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M檔案, 《平安365》千金药丸背后的真相 :一日吃药可保一年无病 有人因它铤而走险 20181201 | CCTV社会与法, 2018-11-30 [2025-01-18] 
  2. ^ 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信息早報. 2020-02-06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3. ^ 被疫情捧红的“特效药”. 南方周末. 2020-02-01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4. ^ 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說明書,1980年。
  5. ^ 許濟群、王綿之編,《方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ISBN 7532305007(課)
  6. ^ Espinoza, E. O.; Mann, M. J.; Bleasdell, B.; DeKorte, S.; Cox, M. Toxic Metals in Selec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996-05-01, 41 (3). ISSN 0022-1198. doi:10.1520/JFS13934J (英語). 
  7. ^ 王長印、盛日新、王曉君. 服用安宫丸造成“汞毒性肾病”的报告. 吉林中醫藥. 1981, (2). 
  8. ^ 臧青運. 安宫牛黄丸致过敏反应1例. 中國中藥雜誌. 1981, (11). 
  9. ^ 何立榮、何剛. 不当使用安宫牛黄丸致体温过低3例. 中國中藥雜誌. 2003, (1). 
  10. ^ 10.0 10.1 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安宫牛黄丸. 方舟子. 2008 [201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1). 
  11. ^ 安宫牛黄丸. 中国药典一部. : 930. 
  12. ^ 安宫牛黄散. 中国药典一部. : 931. 
  13. ^ 安宫牛黄散. 中国药典一部. : 932. 
  14.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 中国药典、药品标准、法规在线查询 - 蒲标网. db.ouryao.com. 
  15. ^ 15.0 15.1 清开灵,别当“感冒灵”--中国数字科技馆. www.cdstm.cn (中文(中國大陸)). 
編輯 開竅劑
涼開 安宮牛黃丸 | 紫雪散 | 至寶丹 | 小兒回春丹 | 行軍散
溫開 蘇合香丸 | 紫金錠

外部連結

[編輯]

分類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