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
外觀
漢語族拼音方案 |
---|
漢字注音史 (*代表為現行由政府公告承認) |
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Scuanxua Ladinxua Sin Wenz)是1936年1月由重慶新文字推行社制定的用拉丁字母拼寫四川話的方案[1],該方案基於成都話及重慶話語音,是第一個由四川人制定的四川話拉丁化方案。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制定於民國新文字運動時期,是當時中國制定的適用於各地漢語的13套拉丁化新文字方案之一。在中國大陸開始大規模推廣普通話以前,四川話拉丁方案是運用較為廣泛的四川話注音方案[2]。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一個顯著特點是通常不標記聲調,聲調僅能依據上下文進行推斷。
拼寫方案
[編輯]聲母
[編輯]雙唇 | 唇齒 | 齒後 | 齒齦 | 硬齶 | 軟齶 | ||
---|---|---|---|---|---|---|---|
塞音 | 不送氣 | b [p] 貝 |
d [t] 得 |
g [k] 古 | |||
送氣 | p [pʰ] 配 |
t [tʰ] 套 |
k [kʰ] 可 | ||||
塞擦音 | 不送氣 | z [ts] 早 |
g [tɕ] 價 |
||||
送氣 | c [tsʰ] 草 |
k [tɕʰ] 巧 |
|||||
鼻音 | m [m] 沒 |
l [n] 路 |
n [nʲ] 你 |
ng [ŋ] 我 | |||
擦音 | 清 | f [f] 發 |
s [s] 速 |
x [ɕ] 小 |
x [x] 好 | ||
濁 | 注1 [v] 五 |
rh [z] 如 |
- 註釋1: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沒有與該音對應的聲母,[vu]做「u」。
韻母
[編輯]開尾 | 元音尾 | 鼻音尾 | |||||||||||
---|---|---|---|---|---|---|---|---|---|---|---|---|---|
開口呼 | 注1 [ɿ] 日 |
r [ɚ] 二 |
a [a] 大 |
o/uo注2 [o] 我 |
e [ɛ] 黑 |
ai [ai] 街 |
ei [ei] 批 |
ao [au] 包 |
ou [əu] 走 |
an [an] 煩 |
en [ən] 櫻 |
ang/ong注3 [aŋ] 幫 |
ung [oŋ] 畝 |
齊齒呼 | i [i] 一 |
ia [ia] 牙 |
ie [iɛ] 葉 |
iai [iai] 介 |
iao [iau] 標 |
iu [iəu] 九 |
ian [ian] 變 |
in [in] 兵 |
iang/iong [iaŋ] 量 |
||||
合口呼 | u [u] 五 |
ua [ua] 瓜 |
ue [uɛ] 國 |
uai [uai] 乖 |
uei [uei] 類 |
uan [uan] 段 |
un [uən] 春 |
uong [uaŋ] 光 |
|||||
撮口呼 | y [y] 魚 |
iuo [yo] 藥 |
ye [ye] 絕 |
uan [yan] 鮮 |
un [yn] 泳 |
yng [yoŋ] 蓉 |
- 註釋1:z、c、s、rh與該韻母相拼時,直接省略不寫。
- 註釋2:o與uo可混用。
- 註釋3:ang與ong可混用。
規則
[編輯]- 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根據整詞而非單個漢字分詞。
- 當「u」出現在某個字的首位,且該字並非某一詞的首字時,「u」改寫為「w」以避免混淆。
- 當「i」出現在某個字的首位,且該字並非某一詞的首字時,「i」改寫為「j」以避免混淆。
- 當「y」出現在某個字的首位,且該字並非某一詞的首字時,同時前一字以「n」或「g」結尾時,「y」改寫為「j」以避免混淆。
- 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不標示聲調,聲調依據上下文推斷,僅「a」及「ai」在讀上聲時改寫為「aa」及「aai」。這主要是因為「哪」和「那」、「買」和「賣」必須區分。
- 「un」單獨成音節時寫為「wen」,「ung」單獨成音節時寫為「weng」。
例句
[編輯]以下例句將四川俗語轉寫為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
- 矮子過河,安(淹)了心。
- Ngaaiz go ho, ngan lo sin.
- 足正不怕鞋歪。
- Giuo zen bupa xai uai.
- 吃苞谷粑打呵欠,開黃腔。
- C baoguba daa xoxai, kai xuongkiang.
- 貓抓糍粑,脫不到爪爪。
- Mer zua cba, to budao zaozao.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倪海曙. 《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 時代書報出版社. 1948.
- A.P.(1955年第43期),《「四川方言詞彙」補(一)》,語文知識
- A.P.(1955年第44期),《「四川方言詞彙」補(二)》,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