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利比亞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利比亞歷史,包括了利比亞本地柏柏爾人和豐富的其他民族的歷史。柏柏爾人的存在貫穿了利比亞的整個歷史。在利比亞歷史上,它多屬於歐洲或非洲的其他國家,獨立的利比亞現代史是由1951年開始的。

利比亞的歷史主要可以分為古代利比亞、羅馬時代、伊斯蘭時代、奧斯曼統治時期、意大利殖民時期和現代利比亞六個時期。

史前時期

[編輯]
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的利比亞史前岩畫展示了一個富有植被和野生動物的撒哈拉。

現在的利比亞有九成國土屬於撒哈拉沙漠,但在幾萬年以前,這裏卻覆蓋在鬱鬱蔥蔥的植被,有着大量的湖泊、森林和多樣的野生動物,屬於溫和的地中海氣候

考古證明,早在公元前8000年,沿海的平原地帶就有了新石器時代居民的存在。這些人可能是收到了當地氣候的吸引,靠着畜牧和種植,他們的文化在當地不斷成長。[1]

瓦迪穆薩英語Wadi Mathendous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岩畫和雕刻為了解史前利比亞和該地的田園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資料。這些畫顯示當時的利比亞撒哈拉佈滿河流和植被,有着鹿大象鱷魚等多樣的野生動物。[2]

公元前3900年左右,劇烈乾旱的發生,導致了「綠色撒哈拉」急劇地轉化為了撒哈拉沙漠。由於沙漠化帶來的氣候變化,從大西洋沿岸到埃及錫瓦綠洲的整個地帶,人們被迫分散到了一個個的綠洲之內。

柏柏爾人亞非語系語言的祖先被認為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晚期。已知名字的此類部族中最早的是游牧的加拉曼特人(也稱「加爾馬部落」),他們以利比亞南部塞布哈加爾馬為活動中心,他們在岩石上記錄戰爭,留下了寶貴的岩畫遺產[3]。加拉曼特人是一個具有柏柏爾人血統的撒哈拉民族,他們掌握了精巧的地下灌溉系統;他們可能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出現在費贊地區的部落族群,而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間是撒哈拉的一個地區強權。腓尼基人是第一支從東方來到利比亞的閃米特人族群,到與腓尼基人接觸時,利比亞的利布(Lebu)、加拉曼特、柏柏爾和撒哈拉的其他部落就已經形成了。[來源請求]

腓尼基和希臘時期

[編輯]
位於利比亞一座希臘古城昔蘭尼宙斯神廟。利比亞有多處希臘時期的世界遺產

最早在利比亞設立貿易點的是腓尼基人,來自提爾(位於今黎巴嫩)的商人與柏柏爾人建立貿易關係,並簽訂條約來保障他們之間關於原材料開發的合作。 [4][5]到公元前5世紀,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地迦太基將霸權延伸到了幾乎整個北非沿岸,一個被成為「布匿」的獨特文明應運而生。布匿人在利比亞的據點包括奧亞(即之後的的黎波里)、Libdah(即之後的大萊普提斯)和塞卜拉泰。該地區的這些城市被稱為「的黎波里斯」(Tripolis,「三城」),是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名字的由來。

公元前630年,古希臘人殖民了利比亞東部,並建立了昔蘭尼城。[6]之後的200年間,希臘人在已經被稱為「昔蘭尼加」的利比亞東部地區建立了巴爾卡(即後來的邁爾季)、埃烏埃司佩里戴司(Berenice,現稱「班加西」)、塔烏奇拉(後稱「阿爾西諾伊」,現稱「Taucheria」)、Balagrae(在意大利殖民時期稱「貝達」或「貝達里托里亞」,現在稱「貝達」)等四座更重要的希臘城市和昔蘭尼的港口阿波羅尼亞(後稱「蘇薩」)在建立起來。[7]昔蘭尼與之後的四座城市,被合稱為「潘塔波里斯」(Pentapolis,「五城」)。昔蘭尼成為希臘世界最偉大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因其醫學學院、學術研究院和建築學而聞名於世。潘塔波里斯的希臘人成功抵禦了來自東方的埃及人和西方的迦太基人的多次入侵,但在公元前525年,昔蘭尼加地區還是被岡比西斯二世波斯軍隊所攻佔,並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被波斯人或埃及人所統治。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31年進入昔蘭尼加時受到了希臘人的迎接,整個利比亞東部作為托勒密王國的一部分再次整體落入希臘人的控制。隨後,五城形成一個聯盟,通常由來自托勒密王朝的一位國王所統治。

羅馬時代

[編輯]
大萊普提斯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石拱門。由於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的資助,大萊普提斯成為羅馬阿非利加行省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羅馬攻陷迦太基之後,並沒有立即佔領的黎波里塔尼亞(的黎波里及周邊地區),而是讓努米底亞國王控制了該地區,直到該地區的沿海城市要求並最終獲得羅馬的保護 。[8]昔蘭尼加最後的希臘統治者托勒密·阿皮翁在公元前96年逝世,這位未婚配生育的昔蘭尼加國王在遺囑中將昔蘭尼加獻給了羅馬,但羅馬直至公元前74年才正式吞併該地區,與克里特合併成立了一個省。在羅馬內戰期間,的黎波里塔尼亞(尚未正式吞併)和昔蘭尼加支持龐貝馬克·安東尼,而與凱撒屋大維對抗。[8][9]奧古斯都時期,小科爾內利烏斯·巴爾布斯佔領了費贊地區北部,羅馬人完成了對今利比亞地區的全部征服。[10]作為Africa Nova省的一部分,的黎波里塔尼亞是十分繁榮的,[8]在二、三世紀是其發展的黃金時期。在羅馬帝國塞維魯王朝時期,由於大萊普提斯是該王朝的起源地,的黎波里塔尼亞達到了發展的最高峰。[8]另一方面,在克勞狄一世時,昔蘭尼加最初的基督教社區就已經建立[9],但在克托斯戰爭期間又被嚴重破壞[11],該地區的希臘人和猶太人幾乎絕跡[12],雖然羅馬皇帝圖拉真用軍事殖民重新充實了該地,[11]卻抑制不了它的頹勢。[9]

無論如何,在這段超過400年的時間裏,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共屬一個邦國,其居民享有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法律體系和同樣的羅馬人身份。在利比亞的大萊普提斯和塞卜拉泰等地,現在依然存在很多羅馬時期的廢墟,它們彰顯着利比亞在當時的活力,無論是在大都市還是在小點的城鎮,人們都能享受到舒適的城市生活,集會場所、市場、公共娛樂場所、浴室等可以在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發現。來自羅馬世界各個地方的商人和工匠在北非定居,但的黎波里塔尼亞的城市仍然是迦太基風格,而昔蘭尼加的城市也依然是希臘風格。的黎波里塔尼亞是橄欖油的主要出產地,[13]同時也是加拉曼特人送來沿海的象牙和野生動物的交易中心,[13] 而昔蘭尼加始終是藥物馬匹的總要來源地。鄉村人口主要是柏柏爾農民,西部的柏柏爾農民在語言和風俗上已經被徹底地「羅馬化」。[14]直至10世紀,在的黎波里塔尼亞靠近突尼斯邊境的一些地方,依然在使用阿非利加羅曼語(African Romance)。[15]

隨着羅馬帝國的衰落,許多重要城市開始淪為廢墟。公元5世紀,汪達爾人席捲北非,加速這一進程。在汪達爾人的統治下,該地區的繁華開始消散,被汪達爾人破壞的古羅馬政治、社會秩序都沒能恢復。在被汪達爾人忽視的邊遠地區,居民們尋求到了部落酋長們的保護,並開始習慣於自治,牴觸被重新納入帝國的體制之中。[來源請求]

6世紀,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重新收復了該地區,致力於復興這些老城市,但這不過是它們淪為廢墟前最後的掙扎而已。在汪達爾人時期,昔蘭尼加一直保留着一個具有軍營特點的拜占庭帝國前哨基地。為了滿足軍費的需求,不受歡迎的拜占庭總督徵收了繁重的稅收,而包括供水系統在內的城鎮和公共設施卻無人維護,任其腐爛損壞。不管怎樣,拜占庭在阿非利加的統治使帝國統一的理想又延續了一個半世紀,並阻礙了柏柏爾游牧民獲得沿海地區的控制權。7世紀初,拜占庭對按地區的控制衰落,柏柏爾人反抗頻繁發生,已無力抵禦穆斯林的入侵。[16]

伊斯蘭時期

[編輯]
奧吉拉阿提克清真寺撒哈拉地區最古老的清真寺

拜占庭對利比亞的控制十分薄弱,被限制在幾個缺乏防禦能力的沿海據點,因此,當公元642年九月第一批阿拉伯騎兵侵入昔蘭尼加的潘塔波里斯(Pentapolis,「五城」)地區時,幾乎沒有受到抵抗。在阿姆魯·本·阿斯('Amr ibn al-'As)的率領下,伊斯蘭軍隊佔領了昔蘭尼加,並將潘塔波里斯改名為「拜爾蓋」。他們還佔領了的黎波里,但在毀掉羅馬時期城牆並獲得貢品之後就撤離了。[17]647年,在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養兄弟阿卜杜拉·本·薩阿德的率領下,4萬阿拉伯軍人深入利比亞西部,正式從拜占庭人手中奪取了的黎波里。[17]663年,烏克巴·本·納菲率軍從拜爾蓋攻入費贊,擊敗了柏柏爾人的抵抗後佔領了該地。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利比亞一直被伊斯蘭各王朝統治,並在當時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等王朝的統治下處於不同程度的自治。在城鎮和沿海農業區,阿拉伯人的統治迅速建立起來,這些地區也因此而得以復甦。市民們珍惜這份可以讓他們和平的從事商貿活動的安全,而農民也將阿拉伯人視為他們土地的保護者。[來源請求]阿拉伯穆斯林在昔蘭尼加受到了科普特正教會基督一性論信徒的歡迎,科普特信徒認為阿拉伯人讓他們從拜占庭的壓迫下獲得了解放。內陸的柏柏爾部落接受了伊斯蘭教,卻抵制阿拉伯人的政治統治。[18]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利比亞處於倭馬亞王朝大馬士革的統治之下。750年,阿拔斯王朝推翻了倭馬亞,利比亞歸於巴格達的統治。800年,哈里發哈倫·拉希德任命易卜拉欣·本·艾格萊卜易弗里基葉總督,利比亞在艾格萊卜王朝的治下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艾格萊卜王朝是利比亞最有為的伊斯蘭統治者,他們給該地區帶來了秩序,恢復了羅馬時期的灌溉系統,而農業的富足帶來了地區的繁榮。到9世紀末期,定都馬赫迪耶什葉派法蒂瑪王朝控制了利比亞西部。972年,法蒂瑪遷都開羅,控制了這整個地區,並任命布盧金·本·齊里為總督。法蒂瑪統治期間,的黎波里興起買賣來自蘇丹的奴隸和黃金,售賣羊毛和皮革的貿易,從它的碼頭運鹽到意大利販賣來換取木材和鐵製品。伊本·齊里的柏柏爾齊里王朝最終脫離了法蒂瑪王朝,並承認在巴格達的遜尼派王朝阿拔斯為正統。作為報復,法蒂瑪從蘇萊姆部族(Banu Sulaym)和希拉爾部族兩個不安分的阿拉伯貝都因部落遷徙了大量移民到北非。這一措施徹底改變了利比亞鄉村的人口結構,鞏固了阿拉伯文化和語言在該地區的地位。[8]史學家伊本·赫勒敦指出希拉爾人劫掠的地方已經完全變成了乾旱的沙漠。[19]

西西里的羅傑二世於1146年奪取了的黎波里,成為統治它的第一位諾曼人國王

雖然齊里王朝對的黎波里塔尼亞的統治十分短暫,且早在1001年柏柏爾人的Khazrunthe部落就已脫離,他們對的黎波里塔尼亞的統治一直維持到1146年該地區被西西里的諾曼人佔領。[20]直至1159年,摩洛哥穆瓦希德領袖阿卜杜勒·慕敏將的黎波里從歐洲統治者的手中奪回。接下來的50年中,在的黎波里塔尼亞,穆瓦希德統治者和加尼亞族叛亂者之間爆發了數不清戰爭。1207年-1221年,穆瓦希德王朝的總督穆罕穆迪·本·阿布·哈夫斯統治着利比亞,直到脫離穆瓦希德獨立,建立了突尼斯哈夫斯王朝[20]哈夫斯王朝統治的黎波里塔尼亞近300年時間,與歐洲的城邦國家建立了重要的貿易關係。哈夫斯統治者們同時也積極鼓勵藝術、文學、建築學和學術的發展,定居利比亞的艾哈邁德·扎魯克就是一位該時期的著名伊斯蘭學者。然而到了16世紀,哈夫斯王朝在西班牙奧斯曼帝國的權力鬥爭中越陷越深。在的黎波里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於1510年成功入侵並易手聖約翰騎士團之後,[20]奧斯曼的海軍將領希南帕夏於1551年最終控制了利比亞。[20]

鄂圖曼時期

[編輯]
通過1551年的的黎波里圍城戰奧斯曼帝國聖約翰騎士團手中奪得該城。

在16世紀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成功入侵利比亞之後,國王查理五世將該地的防務委託給了馬耳他聖約翰騎士團。通過吸收馬格里布沿海蔓延開來的海盜,像巴巴羅薩和他的繼任者那樣的投機者也加強了奧斯曼帝國對馬格里布中心地區的控制。1551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希南帕夏的率領下攻佔了的黎波里。次年,他的繼任者圖爾吉特·雷斯被授以的黎波里貝伊頭銜,並於1556年升為的黎波里帕夏。作為帕夏,雷斯裝飾並建設了的黎波里,使其成為北非海岸上最顯赫的城市之一。[21]到1565年,的黎波里的行政長官由一位君士坦丁堡蘇丹任命的帕夏擔任。在1580年代,費贊的統治者向蘇丹效忠,雖然鄂圖曼當局在昔蘭尼加缺席,但16世紀開始,就有一個貝伊作為的黎波里政府的代表常駐班加西[9]

實權有時取決於帕夏的土耳其新軍部隊,奧斯曼的禁衛軍是一個自治的軍事組織,有時帕夏的權利則會被削弱,成為名義上的首長。[20]兵變和政變頻繁發生,在1611年,眾迪伊們發動了反對帕夏的政變,戴伊蘇萊曼·賽法爾被任命為政府首腦。在接下來的一百年間,事實上是一系列的戴伊們統治着的黎波里塔尼亞,其中有的戴伊僅僅統治了幾周,而且有時執政的戴伊也是攝政帕夏。由戴伊支配的執行當局在內部事務上擁有自主權,並且雖然在土耳其新軍部隊新兵招募上依賴於土耳其蘇丹,但其政府還是進行着幾乎獨立的外交政策。最重要的兩個戴伊是1631年-1649年執政的穆罕默德·薩基茲利和1649年-1672年執政的奧斯曼·薩基茲利,同時也是帕夏的他們事實上統治了該地區。[22]奧斯曼·薩基茲利還統治着昔蘭尼加。[22]

1675年鄂圖曼的黎波里城的景象

17世紀末,在鄂圖曼的黎波里塔尼亞(後來的的黎波里塔尼亞省)僅擁有3萬多人口的的黎波里在規模上算得上城市。的黎波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當時的阿拉伯城市居民摩爾人,數百名土耳其人和變節者構成了統治的上層,其中很多是被稱為「寇爾斡里斯人」[註 1]的土阿混血兒;他們獲得了當地人的認同和尊重。猶太人摩里斯科人商人和工匠在的黎波里也很活躍,甚至少量的歐洲商人也會光顧這座城市。歐洲奴隸和來自蘇丹的黑人奴隸也是的黎波里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特色。 1551年,圖爾古特·雷斯奴役馬耳他島嶼戈佐幾乎全部人口,將大約6300名奴隸掠到了利比亞。[23]最明顯的奴隸制活動是對通過跨撒哈拉貿易路線得到的非洲黑人的奴役。儘管的黎波里的奴隸貿易在1853年就被正式廢除,但實際上它一直持續到1890年代。[24]

美國海軍地中海中隊的進取號在1801年的第一次巴巴里戰爭中俘獲的黎波裏海盜船

由於缺乏鄂圖曼政府的指揮,的黎波里陷入一年多的軍事混亂與動盪,政變頻發,甚至有的政變僅發生幾天後就被另一場政變推翻。其中一次政變是由土耳其人官員艾哈邁德·卡拉曼里領導的,[22]建立的卡拉曼里王朝從1711年到大致1835年統治着的黎波里塔尼亞,且到了18世紀中葉,對昔蘭尼加和費贊也具有影響力。艾哈邁德出身土耳其新軍,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騎兵軍官。[22]1711年,他通過謀殺鄂圖曼的的黎波里塔尼亞戴伊獲得了權利。[22]在說服鄂圖曼蘇丹艾哈邁德三世承認後,艾哈邁德自己成了帕夏,而他的地位也可以世襲。儘管的黎波里塔尼亞依然向鄂圖曼君主進賢微薄的貢品,但它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艾哈邁德極大的發展了他城市的經濟,尤其是憑藉地中海重要航線上海盜的活動獲益極大;希望船隻免受海盜劫掠的國民們被迫向帕夏進獻貢品。艾哈邁德的繼任者們要比他自己無能得多,然而,該地區脆弱的實力平衡使卡拉曼里王朝度過了幾次王朝危機而沒有被他國侵入。卡拉曼利王朝阿里一世統治時期,國家陷入內戰。1793年,一位叛變的土耳其軍官阿里·本吉烏爾(Ali Benghul)推翻了卡拉曼利王朝,利比亞重回鄂圖曼帝國的統治之下。然而,1795年,阿里一世的兒子優素福·卡拉曼利自任帕夏,的黎波里塔尼亞再次獨立。優素福恢復了艾哈邁德的統治風格,馴服內地的部落,公然反抗奧斯曼帝國與英國的海軍力量,並支持了1798年至1799年間拿破崙·波拿巴在埃及的活動。

19世紀初,的黎波里塔尼亞與美國之間爆發戰爭,其中一些戰役後來被稱為「第一次巴巴里戰爭」和「第二次巴巴里戰爭」。到1819年,拿破崙戰爭的各種條約迫使北非各國幾乎完全放棄了海盜,的黎波里塔尼亞的經濟受到衝擊。由於優素福漸漸年老體衰,派系鬥爭圍繞着他的三個兒子越來越激烈,儘管優素福在1832年退位,並將權利交給了他的兒子阿里二世,但內戰還是爆發了。鄂圖曼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以恢復地區秩序為派軍佔領了該地區,終結了卡拉曼利王朝和的黎波里塔尼亞的獨立。[25]然而秩序的恢復並非易事,Abd El-Gelil和Gûma ben Khalifa領導的利比亞起義直至1858年才平息。[25]

鄂圖曼第二次直接統治期間,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利比亞的三個省份進行了大的調整。不久後,瓜分非洲的狂潮爆發,歐洲殖民者將目光投向了利比亞的土耳其邊疆省份。1911年,意土戰爭爆發,利比亞的三個地區全部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26]

意屬利比亞

[編輯]
二戰期間在圖卜魯格澳大利亞步兵,圖卜魯格圍城戰於1941年4月10日爆發,持續了八個月

從1912年到1927年,利比亞地區被成為「意屬北非」。從1927年到1934年,該地區被意大利當局分為意屬昔蘭尼加意屬的黎波里塔尼亞兩個殖民地。大約十五萬名意大利殖民者前往利比亞定居,佔到了當地總人口的近20%。[27]

奧馬爾·穆赫塔爾,昔蘭尼加的利比亞抗意運動的領導人

1934年,意大利將包括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和費贊三個省的殖民地正式命名為「利比亞」,該詞曾是希臘人對包括埃及在內的整個北非的稱謂。昔蘭尼加埃米爾伊德里斯·馬赫迪·塞努西(後來的伊德里斯一世國王)領導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利比亞對意大利的抵抗活動。以色列歷史學家伊蘭·帕佩估計意大利軍隊在1928年到1932年間「(通過直接殺害或難民營的飢餓與疾病)殺害了一半的貝都因人[28]意大利歷史學家埃米利奧·真蒂萊認為各次鎮壓中的遇害者多達五萬左右。[29]

二戰中意大利戰敗,從1943年至1951年,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由英國管轄,而費贊由法國管轄。1944年,伊德里斯由開羅流亡歸來,但拒絕在昔蘭尼加定居,直至1947年多國控制利比亞的局面改變。在1947年意大利與盟軍的和約中,意大利被迫放棄了對利比亞的宗主權。[30]

利比亞王國

[編輯]
伊德里斯一世於1951年12月24日宣佈利比亞獨立,直至他的政府在1969年政變中被推翻,一直是利比亞的國王

1949年11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利比亞要在1952年1月1日前完成獨立。伊德里斯代表利比亞參與了聯合國之後的協商。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由三個地區共同組成聯合王國,伊德里斯成為這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世襲君主

1951年10月7日,利比亞國民議會班加西的一次會議中起草並審議通過了1951年利比亞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Libya (1951)。議會主席穆罕默德·阿布·阿薩德·阿利姆英語Mohamed Abulas’ad El-Alem和副主席奧馬爾·法耶克·謝尼卜英語Omar Faiek Shennib阿布·貝克爾·艾哈邁德·阿布·貝克爾(Abu Baker Ahmed Abu Baker)在將憲法在政府公告發佈後提交給了伊德里斯一世。[31]

利比亞憲法的頒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是利比亞在戰後創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地保障利比亞國民權利的憲制性文件。在聯合國協商時,伊德里斯堅持宣稱一個統一的利比亞國家有利於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和費贊三個地區,因此,建國後利比亞政府急於制定一部憲法,確立歐美國家的常見權利。儘管利比亞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伊斯蘭教為利比亞國教,因此這並不是一部世俗的法律,但利比亞憲法中包含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等原則,如「不分宗教,信仰,種族,語言,財富,親緣、政治或社會意見」[32],都享用平等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同等的機會和對公共義務有着同等的責任。

1959年,利比亞發現了巨大的石油儲量,隨後石油銷售的收入使利比亞從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一躍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伊德里斯一世執政期間,雖然石油極大地改善了利比亞政府的財政狀況,但一些派系的不滿也在隨着財富的增加而越來越大。由於中東和北非地區納賽爾主義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這種不滿被進一步加劇。

這一時期,英國參與了利比亞的各項工程建設,並稱為該國最大的武器供應商。美國在利比亞擁有惠勒斯空軍基地。[33]

卡扎菲時期

[編輯]

1969年9月1日,27歲的軍官穆阿邁爾·卡扎菲率領「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的政變,利比亞綠色革命爆發。利比亞王國伊德里斯一世的統治被推翻,「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成立,卡扎菲擔任利比亞革命指導委員會英語Libyan 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主席,成為利比亞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穆阿邁爾·卡扎菲,利比亞前國家領導人,拍攝於2009年

在1973年的聖紀節,卡扎菲宣佈了「五點建議」:廢止所有現行法律,並實施伊斯蘭教法;將對「政治弊病」進行淨化;將組織一支「民兵」(people's militia)捍衛革命的成果;開展行政革命和文化革命。卡扎菲曾公開處決政治異見者,並在電視上播出。[34][35]卡扎菲曾指使其外交官和僱員在全球範圍內刺殺了幾十個關鍵的避難者。根據國際特赦組織數據,在1980年至1987年間,此類刺殺就有至少25次。[34][36]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國旗(1977年至2011年間使用)

1977年,利比亞將國號改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卡扎菲將權力轉交給了利比亞總人民大會,並宣稱自己在之後將僅為一個象徵性首腦[37]但國內外的批判者認為,這次變動給了卡扎菲幾乎無限制的權利。對新體制的質疑是不被容許的,對質疑者的處罰最高可達死刑[38]儘管官方拒絕公佈選舉結果[39],但卡扎菲創建的這種新的「民眾國」體制被官方宣傳為一種直接民主的形式[40]。同年7月,利比亞和埃及爆發了被稱為「利比亞埃及戰爭英語Libyan–Egyptian War」的四天的邊境戰爭後,兩國在阿爾及利亞總統胡阿里·布邁丁的調解下達成停火[41]

1977年2月,利比亞開始插手乍得內戰,軍事支援古庫尼·韋戴及其率領的「人民武裝部隊」。而當利比亞對乍得北部叛軍的支持升級為入侵之後,乍得-利比亞衝突正式開始。此外,為幫助烏干達獨裁者伊迪·阿敏,利比亞還曾與坦桑尼亞交戰,成千上百的利比亞人因此而喪生。卡扎菲還資助了從反核運動到澳大利亞工會的各種其他組織。[42]

從1977年開始,該國的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1,000美元,達到非洲第五,[43],而人類發展指數成為非洲第一,並超過了沙特阿拉伯[44]另外,該國的識字率從10%提高到90%,預期壽命從57歲提高到77歲,婦女和黑人獲得了平等的權利[可疑],流動的務工者得到了同樣的工作機會,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住房援助的福利體系得以建立。大人工河的修建使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免費獲得淡水。[44]此外,還給大學獎學金和就業問題提供了經濟支持。[45]

該國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源於石油,且在1970年代開始迅速增長。部分收入被利比亞當局用於購買武器和資助全球範圍內的十幾個準軍事組織和恐怖組織。[46][47][48]1988年洛克比空難後,卡扎菲政權被指責包庇行兇者,美英等國遂對利比亞進行禁飛等一系列制裁。

作為其非洲合眾國計劃的一部分,卡扎菲在2008年被授予「非洲萬王之王」的榮譽稱號。[49][50]到2010年代初,除了在非洲聯盟中謀求領導地位,利比亞還和其殖民時期的前宗主國意大利發展了比其他歐盟國家更緊密的關係。[51]根據《經濟學人》的觀點,利比亞東部地區已經因卡扎菲的經濟理論而荒廢。[52][53]

內戰後

[編輯]
利比亞內戰各方控制區域, 2020年6月:
國民代表大會 民族團結政府 石油設施護衛隊 圖阿雷格人部族 地方武裝

註釋

[編輯]
  1. ^ 寇爾斡里斯,Kouloughlis,「僕人的兒子」,土耳其士兵和阿拉伯婦女的後代

參考

[編輯]
  1.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87), "Early History of Libya"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22, U.S. Library of Congress. Retrieved 11 July 2006.
  2. ^ Oliver, Roland (1999), The African Experience: From Olduvai Gorge to the 21st Century (Series: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London: Phoenix Press, revised edition, pg 39.
  3. ^ 利比亚的文化与古迹. 2011-03-22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5). 
  4. ^ Herodotus, (c.430 BC), "'The Histories', Book IV.42–4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Retrieved 18 July 2006.
  5.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87), "Tripolitania and the Phoenicians"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22, U.S. Library of Congress. Retrieved 11 July 2006.
  6.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87), "Cyrenaica and the Greeks"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22, U.S. Library of Congress. Retrieved 11 July 2006.
  7. ^ History of Liby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History Files. Retrieved 29 September 2011
  8. ^ 8.0 8.1 8.2 8.3 8.4 Bertarelli (1929), p. 202.
  9. ^ 9.0 9.1 9.2 9.3 Bertarelli (1929), p. 417.
  10. ^ Bertarelli (1929), p. 382.
  11. ^ 11.0 11.1 Rostovtzeff (1957), p. 364.
  12. ^ Cassius Dio, lxviii. 32
  13. ^ 13.0 13.1 Rostovtzeff (1957), p. 335.
  14. ^ Heuser, Stephen, (24 July 2005), "When Romans lived in Liby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Boston Globe. Retrieved 18 July 2006.
  15. ^ Tadeusz Lewicki, "Une langue romane oubliée de l'Afrique du Nord. Observations d'un arabisant", Rocznik Orient. XVII (1958), pp. 415–480.
  16. ^ Rodd, Francis. "Kahena, Queen of the Berbers: A Sketch of the Arab Invasion of Ifrikiya in the First Century of the Hijr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 3, No. 4, (1925), 731–2
  17. ^ 17.0 17.1 Bertarelli (1929), p. 278.
  18. ^ Hourani, Albert. A History of the Arab Peoples. Faber & Faber. 2002: 198. ISBN 0-571-21591-2. 
  19. ^ "Populations Crises and Population Cyc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laire Russell and W.M.S. Russell.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Bertarelli (1929), p. 203.
  21. ^ Naylor, Phillip Chiviges. North Africa: a histo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9: 120–121. ISBN 9780292719224.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rsairs was Turghut (Dragut) (?–1565), who was of Greek ancestry and a protégé of Khayr al-Din. ... While pasha, he built up Tripoli and adorned it,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cities along the North African littoral.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Bertarelli (1929), p. 204.
  23. ^ Robert C. Davis. Christian Slaves, Muslim Masters: White Slavery in the Mediterranean, the Barbary Coast, and Italy, 1500–1800. Palgrave Macmillan. 5 December 2003 [31 May 2012]. ISBN 978-0-333-71966-4. 
  24. ^ Lisa Anderson, "Nineteenth-Century Reform in Ottoman Liby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Vol. 16, No. 3. (August 1984), pp. 325–348.
  25. ^ 25.0 25.1 Bertarelli (1929), p. 205.
  26. ^ Country Profiles, (16 May 2006), "Timeline: Libya, a chronology of key ev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 News. Retrieved 18 July 2006.
  27. ^ Liby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8. ^ 伊蘭·帕佩, The Modern Middle East. Routledge, 2005, ISBN 0-415-21409-2, p. 26.
  29. ^ Un patriota della Cirenaica. retedue.rsi.ch. 1 March 2011 [24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30. ^ Hagos, Tecola W., (20 November 2004), "Treaty Of Peace With Italy (1947), Evaluation And Conclu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thiopia Tecola Hagos. Retrieved 18 July 2006.
  31. ^ Chronology of International Events and Document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 No. 8 (5–18 April 1951), pp. 213–244
  32. ^ 語出1951年《利比亞憲法》第11條
  33. ^ Holger Terp. Fredsakademiet: Freds- og sikkerhedspolitisk Leksikon L 170 : Libya During the Cold War. Fredsakademiet.dk. [201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1). 
  34. ^ 34.0 34.1 Mohamed Eljahmi. Libiya and the U.S.: Qadhafi Unrepentant. The Middle East Quarterly. 2006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5). 
  35. ^ Brian Lee Davis. Qaddafi, terrorism, and the origins of the U.S. attack on Libya.. 1990. 
  36. ^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2003 (2002). Eur. p. 758
  37. ^ Wynne-Jones, Jonathan. Libyan minister claims Gaddafi is powerless and the ceasefire is 'solid'.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19 March 2011 [22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38. ^ Eljahmi, Mohamed. Libya and the U.S.: Qadhafi Unrepentant. Middle East Quarterly. 2006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5). 
  39. ^ Libya country update. European Forum.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40. ^ Robbins, James. Eyewitness: Dialogue in the desert. BBC News. 7 March 2007 [22 October 2011]. 
  41. ^ Egypt Libya War 1977. Onwar.com. [201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4). 
  42. ^ A Rogue Returns. AIJAC. February 2003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3-01). 
  43. ^ African Countries by GDP Per Capita > GDP Per Capita (most recent) by Country. NationMaster. [24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44. ^ 44.0 44.1 Azad, Sher. Gaddafi and the media. Daily News. 22 October 2011 [22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0月25日). 
  45. ^ Shimatsu, Yoichi. Villain or Hero? Desert Lion Perishes, Leaving West Explosive Legacy. New America Media. 21 October 2011 [23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2). 
  46. ^ Endgame in Tripoli. The Economist. 24 February 2011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7). 
  47. ^ Geoffrey Leslie Simons. Libya: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 281. 
  48. ^ St. John, Ronald Bruce. Libyan terrorism: the case against Gaddafi. Contemporary Review. 1 December 1992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49. ^ Gaddafi: Africa's 'king of kings'. BBC News. 2008-08-29 [2011-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50. ^ 卡扎菲成非洲万王之王 带帐篷骆驼美女出访(图). 搜狐新聞-時代周報. 2009-02-12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1. ^ Schlamp, Hans-Jürgen. Kissing the Hand of the Dictator: What Libya's Troubles Mean for Its Italian Allies. Der Spiegel. 25 February 2011 [27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8). 
  52. ^ A civil war beckons. The Economist. 3 March 2011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0). 
  53. ^ The liberated east – Building a new Libya. The Economist. 24 February 2011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