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西里西亞公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投地區地圖
粉紅色:德國
綠色:波蘭
紫色:捷克斯洛伐克(包括沒有投票權的赫盧欽
淺綠色:公投後授予波蘭
橙色:公投後留在德國

上西里西亞公投是由凡爾賽條約授權而進行的公民投票,公投於1921年3月20日舉行,以確定威瑪德國波蘭之間的上西里西亞省的擁有權。[1]該地區有德國人波蘭人混居,根據戰前統計,波蘭族占該地總人口的60%。[2]在之前德意志帝國統治下的時期,波蘭人稱他們一直面臨歧視,是實際的二等公民。[3][4][5]在公投運動和協約國聯合佔領時期,上西里西亞暴力活動頻繁,波蘭人發動三場西里西亞起義,德國準軍事志願部隊也曾來到該地區作防衛。

其時,上西里西亞由法國英國意大利軍隊管轄,並由一個協約國聯合委員會監督。協約國計劃將該地區劃分,但波蘭叛亂分子已控制上西里西亞一半以上的面積。來自德國各地的準軍事志願部隊與波蘭部隊作戰,務求維持形勢。最後,協約國再次對該地區進行軍事干預,兩派敵對勢力的最終陣地位置大致成為新的邊界。此決定被移交給國際聯盟確認,波蘭獲得公投地區大約三分之一的土地,包括工業區內的大部分地區。[6]

公投後,各國大使於1921年10月20日在巴黎的會議上決定上西里西亞的劃分計劃。1922年5月15日,《關於西里西亞東部的德波協議》締結,條約內容涉及波蘭新的上西里西亞領土的憲法和法律未來。

公投前的民族語言結構

[編輯]
1905-06年西里西亞的語言狀況

關於上西里西亞普魯士部分的民族語言或民族結構(Nationalverschiedenheit),最早的準確人口普查數據來自18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後一次人口普查數據來自1910年(不包括1911年的學童人口普查:該普查顯示,學童中操波蘭語的比例高於1910年的全民普查)。圖表(表1.)顯示,該地區在1819年至1910年間發生了巨大的人口變化,總人口增加四倍,操德語的居民百分比顯着增加,相反操波蘭語的居民百分比顯着下降。1790年至1890年間,操波蘭語地區和大多數人操波蘭語地區的土地面積均有所下降。[7]有波蘭作家在1918年之前估計,普魯士上西里西亞的波蘭人數量略高於德國官方人口普查數據。[8]

三個位於上西里西亞西部的縣,包括上西里西亞法爾肯堡/涅莫德林格羅德考/格羅德庫夫尼薩/尼斯原是奧佩爾行政區的一部分,因為這些幾乎完全由德國人居住,所以並未包括在公投地區內。

表1:波蘭人、德國人和其他居民的人數(奧佩爾行政區)[9][10][11]
1819 1828 1831 1834年 1837 1840 1843年 1846年 1852 1855年 1858年 1861 1867年 1890 1900 1905年 1910
波蘭人 377,100

(67.2%)

418,837

(61.1%)

443,084

(62.0%)

468,691

(62.6%)

495,362

(62.1%)

525,395

(58.6%)

540,402

(58.1%)

568,582

(58.1%)

584,293

(58.6%)

590,248

(58.7%)

612,849

(57.3%)

665,865

(59.1%)

742,153

(59.8%)

918,728(58.2%) 1,048,230(56.1%) 1,158,805(57.0%) 人口普查,單語波蘭人人數:1,169,340(53.0%)[12]連同雙語者或多達1,560,000人[8]
德國人 162,600

(29.0%)

255,483

(37.3%)

257,852

(36.1%)

266,399

(35.6%)

290,168

(36.3%)

330,099

(36.8%)

348,094

(37.4%)

364,175

(37.2%)

363,990

(36.5%)

366,562

(36.5%)

406,950

(38.1%)

409,218

(36.3%)

457,545

(36.8%)

566,523(35.9%) 684,397(36.6%) 757,200(37.2%) 884,045(40.0%)
其他 21,503

(3.8%)

10,904

(1.6%)

13,254

(1.9%)

13,120

(1.8%)

12,679

(1.6%)

41,570

(4.6%)

42,292

(4.5%)

45,736

(4.7%)

49,445

(4.9%)

48,270

(4.8%)

49,037

(4.6%)

51,187

(4.6%)

41,611

(3.4%)

92,480

(5.9%)

135,519

(7.3%)

117,651

(5.8%)

總人口:2,207,981

公民投票

[編輯]
波蘭公民投票委員會成員
波蘭雙語宣傳海報:投票給波蘭,你將獲得自由
德國宣傳海報:為家國祈禱:上西里西亞仍然是德國的!
1921年上西里里西亞公投,親德一方的鑄鐵公投運動紀念章。正面展示於巴伐利亞誕生的西里西亞聖婦赫德維
這枚紀念章的背面用德語和波蘭語說明了上西里西亞基督化的德國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巴黎和會將一些前德國領土授予鄰國,其中一些地區在戰爭開始時並不屬於這些國家。就重新獨立的波蘭凡爾賽條約將約54,000平方公里的前德國領土確立成新獨立波蘭的一部分,其中許多地區是不同種族混居的。然而,協約國領袖在新德波邊界上的三個種族混居地區提供了邊界公投或憲法公投的選項。這些地區將被協約國佔領,並在一定程度上由協約國委員會管轄。上西里西亞公民投票凡爾賽條約要求的上西里西亞自決公民投票,是三個公民投票中最重要的。德國和波蘭雙方不僅是出於民族感情,還因為它的經濟重要性而非常重視這個地區。上西里西亞是一個主要工業中心,最重要的經濟資產是巨大的煤炭開採業及其相關業務,該地區亦有出產鐵、鋅和鉛。公投地區東部,位於博伊滕/比托姆卡托維茲格萊維茨/格利維采等城市之間的「工業三角區」——是這個大型綜合工業區的核心。

上西里西亞地區被法國將軍亨利·勒朗領導的一個聯合委員會,以及英國、法國和意大利軍隊所佔領。公民投票定於1921年3月20日舉行。波蘭人和德國人都被容許組織投票運動。雙方亦發展了秘密的準軍事部隊——兩者都由對立的首都華沙和柏林提供資金。波蘭投票運動的主要人物是政治家沃伊切赫·科爾凡蒂

投票運動期間,波蘭人在1919年8月和1920年8月發起了兩次起義,波蘭起義者與德國「志願者」自由軍團發生了衝突。[13]協約國在兩次事件後都恢復了秩序。

投票運動的一個特別之處是上西里西亞自治運動開始受到重視,其中最受着目的一個自治運動分支是上西里西亞人聯盟(Bundder Oberschlesier/Związek Górnoślązaków)。該組織試圖從兩國獲得自治的承諾,以及上西里西亞未來能達至獨立的承諾。[14]

結果,公投地區2,073,663合資格選民中有1,186,758人投票。[15]當中,德國獲得了717,122票,波蘭獲得了483,514票。在公投地區中的城鎮和大部分村莊,支持德國的佔多數。在東南部的普萊斯/普什奇納縣和雷布尼克縣、東部的塔爾諾維茨/塔爾諾夫斯凱古雷縣和內部的托斯特-格萊維茨/格利維采縣,支持波蘭的佔多數,而盧布利涅茨縣和大史特雷列茲/斯切爾采奧波萊斯基縣兩邊的票數幾乎相等。在狹義上所有的工業區地區——博伊滕/比托姆興登堡/扎布熱卡托維茲柯尼舒特/霍茹夫——支持德國的僅稍微佔優,即使拜頓和卡托維茲很大部份屬於城鎮投票(卡托維茲為五分之四,而總體為60%選票為城鎮選票)。[16]在上西里西亞的許多鄉村社區,支持波蘭的佔多數。然而,總體而言,德國人以59.4%對40.6%的比例贏得了投票。[17]聯合委員會對公投結果進行審議時,英國比法國提出了把德波邊界定在更偏向東面的的方案,此方案大大減少波蘭在工業三角區所佔的份額。

人群在奧佩爾/奧波萊等待公投結果
1920年上西里西亞公投期間,向居住在該地區的人發放的特殊護照。

1921年4月下旬,波蘭人勢力開始擔心上西里西亞會按照英國主張的計劃被劃分,因此發動了一場起義。沃伊切赫·科爾凡蒂是起義的領軍人物,他在上西里西亞得到很多支持,在華沙也得到了波蘭政府的支持。科爾凡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擴大波蘭在劃分中所獲得的領土。1921年春末夏初,德國志願軍奮力迎擊這場起義,大規模戰鬥發生。德語區發言人和德國官員抱怨說,上西里西亞佔領軍的法國部隊默許起義並拒絕平息他們的暴力活動或恢復秩序。

起義發起十二天後,科爾凡蒂提出將他的部隊退到停火線後面,條件是其釋放的領土不會被德國部隊佔領,而是被協約國佔領。1921年7月1日,英國軍隊返回上西里西亞,協助法國軍隊佔領該地區。在這些事件發生的同時,聯合委員會宣佈赦免這一段時間暴力事件中的非法行為,但報復和殘忍行為除外。德國防衛部隊最終撤離。

由於協約國最高委員會無法根據令人困惑的公民投票結果就上西里西亞土地的劃分達成協議,因此委員會將問題提交給國際聯盟委員會,並達成解決方案。上西里西亞的德國人和波蘭人達成協議,協約國派遣六個營的軍隊和解散當地警衛隊,顯着促進了該地區的和平。根據國際聯盟委員會及其專家報告,上西里西亞工業區的大部分地區將授予波蘭。波蘭恰好幾乎獲得了1,950,000居民中的一半,965,000。然而,波蘭只獲得不到上西里西亞面績的三分之一,10,950.89 公里2(4,265 mi2)中的3,214.26 公里2(1,255 mi2),但已佔該地區超過80%的重工業資源。[18]

根據國際聯盟的建議,德國和波蘭政府同意對少數群體的利益實施為期15年的保護。為防兩國中的任何一方拒絕參與制定此類法規,或隨後接受這些法規,國際聯盟威脅會採取特別措施。結果,留在波蘭邊界一側的少數德國群體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遭受了很大的歧視。[19]

波蘭政府被上西里西亞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以及公投運動中的自治運動說服,決定給予上西里西亞相當大的自治權,西里西亞議會將作為立法機關,西里西亞省行政局作為行政機關。在德國方面,新的普魯士上西里西亞省(Oberschlesien)成立,在奧波萊設有地方政府,同樣享有特別自治權。

公投結果

[編輯]
縣市 人口(1919年) 登記選民 投票選民 投票予德國 % 投票予波蘭 %
博伊滕/比托姆,城鎮 71,187 42,990 39,991 29,890 74.7% 10,101 25.3%
博伊滕/比托姆,縣[20] 213,790 109,749 106,698 43,677 40.9% 63,021 59.1%
科瑟爾/科茲萊,縣[21] 79,973 51,364 50,100 37,651 75.2% 12,449 24.8%
格萊維茨/格利維采,縣[22] 69,028 41,949 40,587 32,029 78.9% 8,558 21.1%
大史特雷列茲/斯切爾采奧波萊斯基,縣[23] 76,502 46,528 45,461 22,415 49.3% 23,046 50.7%
興登堡/扎布熱,縣 167,632 90,793 88,480 45,219 51.1% 43,261 48.9%
卡托維茲,城鎮[24] 45,422 28,531 26,674 22,774 85.4% 3,900 14.6%
卡托維茲,縣[24] 227,657 122,342 119,011 52,892 44.4% 66,119 55.6%
柯尼舒特/霍茹夫,城鎮 74,811 44,052 42,628 31,864 74.7% 10,764 25.3%
克羅茨堡/克盧奇堡,縣 52,558 40,602 39,627 37,975 95.8% 1,652 4.2%
萊奧普舒茲/格武布奇采,縣 78,247 66,697 65,387 65,128 99.6% 259 0.4%
盧布利涅茨,縣[25] 55,380 29,991 29,132 15,453 53.0% 13,679 47.0%
納姆斯勞/納梅斯武夫,縣 5,659 5,606 5,481 5,348 97.6% 133 2.4%
諾伊施塔特/普魯德尼克,縣[26] 51,287 36,941 36,093 31,825 88.2% 4,268 11.8%
奧佩爾/奧波萊,城鎮[27] 35,483 22,930 21,914 20,816 95.0% 1,098 5.0%
奧佩爾/奧波萊,縣[27] 123,165 82,715 80,896 56,170 69.4% 24,726 30.6%
普萊斯/普什奇納,縣[28] 141,828 73,923 72,053 18,675 25.9% 53,378 74.1%
拉提波/拉齊布日,城鎮[29] 36,994 25,336 24,518 22,291 90.9% 2,227 9.1%
拉提波/拉齊布日,縣[29] 78,238 45,900 44,867 26,349 58.7% 18,518 41.3%
羅森堡/奧萊斯諾,縣[30] 54,962 35,976 35,007 23,857 68.1% 11,150 31.9%
雷布尼克,縣[31] 160,836 82,350 80,266 27,919 34.8% 52,347 65.2%
塔爾諾維茨/塔爾諾夫斯凱古雷,縣[32] 86,563 45,561 44,591 17,078 38.3% 27,513 61.7%
托斯特-格萊維茨/格利維采,縣[22] 86,461 48,153 47,296 20,098 42.5% 27,198 57.5%
總計[33] 2,073,663 1,220,979 1,186,758 707,393 59.6% 479,365 40.4%
不包括納姆斯勞縣 2,068,004 1,215,373 1,181,277 702,045 59.4% 479,232 40.6%
已移民德國西部的工人乘坐火車抵達Neustadt(Prudnik)

根據凡爾賽條約第88條,所有20歲以上居住於公投地區的居民以及「被德國當局驅逐且未保留其住所」的人都有權回歸投票。

凡爾賽條約的這一規定,允許已移民到德國西部(魯爾波蘭人)的數千名上西里西亞工人參與投票。歷史學家HugoService認為,德國當局動員這些合資格選民到西里西亞投票是「旨在提高德國投票率的犬儒行為」,他認為這是造成整體結果的原因之一。HugoService認為,儘管近60%的上西里西亞人投票支持他們所居住的地區繼續留在德國,但如要聲稱投票支持德國的中的大多數人是德國人或認為自己是德國人是值得懷疑的。在1921年的投票支持德國和將自己視為德國人,兩者不能掛上等號。人們投票給德國的理由各有異同,通常出於非常務實的原因,一般與一個人視他或她自己是否具有德國民族身份無關。[34][35]

地區人口統計數據與投票行為的比較

[編輯]

下表比較了每個公投地區1910年人口普查中報告操德語(不包括雙語者)的居民百分比,以及1921年在各個公投地區投下支持留在德國的投票份額。在幾乎所有地區,投票支持德國的比例平均超過了自認為是德國人的比例近25%,這表明許多非德國人投票支持德國。[36]

縣市 德語人口百分比[36] 德國得票百分比
博伊滕/比托姆,城鎮 60.7% 74.7%
博伊滕/比托姆,縣 30.3% 40.9%
科瑟爾/科茲萊,縣 21.7% 75.2%
格萊維茨/格利維采,城鎮 74.0% 78.9%
大史特雷列茲/斯切爾采奧波萊斯基,縣 17.2% 49.3%
興登堡/扎布熱,縣 40.0% 51.1%
卡托維茲,城鎮 85.4% 85.4%
卡托維茲,縣 30.3% 44.4%
柯尼舒特/霍茹夫,城鎮 54.1% 74.7%
克羅茨堡/克盧奇堡,縣 46.9% 95.8%
萊奧普舒茲/格武布奇采,縣 84.6% 99.6%
納姆斯勞/納梅斯武夫,縣 14.7% 53.0%
納姆斯勞/納梅斯武夫1 72.5% 97.6%
諾伊施塔特/普魯德尼克2 52.8% 88.2%
奧佩爾/奧波萊,城鎮 80.0% 95.0%
奧佩爾/奧波萊,縣 20.1% 69.4%
普萊斯/普什奇納,縣 13.4% 25.9%
拉提波/拉齊布日,城鎮 59.6% 90.9%
拉提波/拉齊布日3 11.2% 58.7%
羅森堡/奧萊斯諾,縣 16.4% 68.1%
雷布尼克 18.9% 34.8%
塔爾諾維茨/塔爾諾夫斯凱古雷,縣 27.0% 38.3%
托斯特-格萊維茨/格利維采,縣 20.4% 42.5%
總計 35.7% 59.6%
不包括納姆斯勞縣 35.1% 59.4%

上述人口百分比是指各縣的整個面積,但在下列少數情況下,只有縣的一部分被包括在公民投票區內:

1納姆斯勞縣只有一小部分是公民投票區的一部分;該區使用了1905年的人口普查數據

2諾伊施塔特縣(包括諾伊施塔特鎮)以德國人為主的西南部不屬於公民投票區

3拉提波縣南部(赫盧欽地區)於1919年已割讓給捷克斯洛伐克,因此不包括在公民投票區內

投票支持波蘭的地區

[編輯]

在1921年的公民投票中,40.6%的合資格選民決定脫離德國並成為波蘭公民。[17]總共有700多個城鎮和村莊以多數票通過投票從德國脫離並成為波蘭的一部分,特別是在以下縣市:

普什奇納[28]雷布尼克[31]塔爾諾夫斯凱古雷[32]托謝克-格利維采[22]斯切爾采奧波萊斯基[23]比托姆[20]卡托維茲[24]盧布利涅茨[25]扎布熱[37]拉齊布日[29]奧萊斯諾[30]科茲萊[21]奧波萊[27]

公投後的地區劃分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普魯士西里西亞在魏瑪德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劃分
地區劃分: 1910年地區(平方公里) 領土份額 1910年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屬於: 備註
下西里西亞 27,105 平方公里[38] 100% 3,017,981 分為:
授予波蘭 526 平方公里[39][40] 2% 1% 波茲南省

下西里西亞東部邊陲[41]

授予德國 26,579 平方公里 98% 99% 下西里西亞省
上西里西亞 13,230 平方公里[38] 100% 2,207,981 分為:
授予波蘭 3,225 平方公里[42] 25% 41%[42] 西里西亞省 [44]
授予捷克斯洛伐克 325 平方公里[42] 2% 2%[42] 赫盧欽地區
留在德國 9,680 平方公里[42] 73% 57%[42] 上西里西亞省

參看

[編輯]

備註

[編輯]

參考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Campbell, F. Gregory Campbell, "The Struggle for Upper Silesia, 1919-1922."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42.3 (1970): 361–385.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odriguez, Allison Ann. "Silesia at the Crossroads: Defining Germans and Poles in Upper Silesia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Plebiscite Period"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2020)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ooley, T. Hunt. "German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he border plebiscite in Upper Silesia, 1919–1921."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1.1 (1988): 56–98.
  • Tooley, T. Hunt. National Identity and Weimar Germany: Upper Silesia and the Eastern Border, 1918-1922.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 Wilson, T. K. Frontiers of Violence: Conflict and Identity in Ulster and Upper Silesia 1918-192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Czesław Madajczyk, Tadeusz Jędruszczak, Plebiscyt i trzecie powstanie śląskie ("Plebiscite and Third Silesian Uprising") [in:] Historia Polski ("History of Poland"), Vol.IV, part 1, PAN, Warszawa 1984 ISBN 83-01-03865-9
  • Kazimierz Popiołek, Historia Śląska od pradziejów do 1945 roku ("History of Poland since prehistory until 1945"), Śląski Inst. Naukowy (Silesian Science Institute) 1984 ISBN 83-216-0151-0

外部鏈結

[編輯]

Template:Silesia topics

  1. ^ F. Gregory Campbell, "The Struggle for Upper Silesia, 1919-1922."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42.3 (1970): 361-385.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T. Hunt Tooley, "National Identity and Weimar Germany: Upper Silesia and the eastern borde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p. 140
  3. ^ Racisms Made in Germany edited by Wulf D. Hund, Wulf Dietmar Hund, Christian Koller, Moshe Zimmermann LIT Verlag Münster 2011 page 20, 21
  4. ^ The Ideology of Kokugo: Nationalizing Language in Modern Japan Lee Yeounsuk page 161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5. ^ The Immigrant Threat: The Integration of Old and New Migrants in Western Europe since 1850 (Studies of World Migrations) Leo Lucassen page 61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age 2005
  6. ^ T. Hunt Tooley, "German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he border plebiscite in Upper Silesia, 1919–1921."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1.1 (1988): 56-98.
  7. ^ Joseph Partsch. Die Sprachgrenze 1790 und 1890. Breslau: Verlag Ferdinand Hirt. 1896: 364–367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6) (德語). 
  8. ^ 8.0 8.1 Kozicki, Stanislas. The Poles under Prussian rule. Toronto: London, Polish Press Bur. 1918: 2–3. 
  9. ^ Georg Hassel. Statistischer Umriß der sämmtlichen europäischen und der vornehmsten außereuropäischen Staaten, in Hinsicht ihrer Entwickelung, Größe, Volksmenge, Finanz- und Militärverfassung, tabellarisch dargestellt; Erster Heft: Welcher die beiden großen Mächte Österreich und Preußen und den Deutschen Staatenbund darstellt. Verlag des Geographischen Instituts Weimar. 1823: 34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 (德語). Nationalverschiedenheit 1819: Polen - 377,100; Deutsche - 162,600; Mährer - 12,000; Juden - 8,000; Tschechen - 1,600; Gesamtbevölkerung: 561,203 
  10. ^ Paul Weber. Die Polen in Oberschlesien: eine statistische Untersuchung. Berlin: Verlagsbuchhandlung von Julius Springer. 1913 (德語). 
  11. ^ Kalisch, Johannes; Bochinski, Hans. Stosunki narodowościowe na Śląsku w świetle relacji pruskich urzędników z roku 1882 (PDF). Śląski Kwartalnik Historyczny Sobótka (Leipzig). 1958, 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2-01). 
  12. ^ Paul Weber. Die Polen in Oberschlesien: eine statistische Untersuchung. Berlin: Verlagsbuchhandlung von Julius Springer. 1913: 27 (德語). 
  13. ^ T. Hunt Tooley, "German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he Border Plebiscite in Upper Silesia, 1919-1921,"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1 (March 1988): 56-98.
  14. ^ Günter Doose, Die separatistische Bewegung in Oberschlesien nach dem ersten Weltkrieg.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87
  15. ^ herder-institut.de: (德語、法語和波蘭語) Results of the plebiscites in three Prussian districts conducted between July 1920 and March 1921, according to Polish sources. Rocznik statystyki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PDF).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GUS, Annual (Main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1920 [2012-06-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7-22).  - Also in HTML[失效連結]
  16. ^ Urban, Thomas. Polen 2. C.H.Beck. 2003: 40 [2008-08-28]. ISBN 3-406-44793-7. 
  17. ^ 17.0 17.1 Volksabstimmungen in Oberschlesien 1920-1922 (gonschior.de).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3). 
  18. ^ Karl Junge, 1922, "Foreign and colonial history: Germany and Austria (Ch.III), Germany," in The Annual Register: A Review of Public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Year 1921 (M. Epstein, Ed.), pp. 177-186, esp. 179f, New Yprk, NY, USA: Longmans, Green, and Co., see, accessed 6 July 2015.
  19. ^ Richard Blanke, Orphans of Versailles: The Germans in Western Poland, 1918-1939. Lexington, KY: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93.
  20. ^ 20.0 20.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Beuthen.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5). 
  21. ^ 21.0 21.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Cosel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2. ^ 22.0 22.1 22.2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Gleiwitz und Tos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3. ^ 23.0 23.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Groß Strehlitz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4. ^ 24.0 24.1 24.2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Kattowitz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5. ^ 25.0 25.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Lublinitz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6. ^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Neustad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7. ^ 27.0 27.1 27.2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Oppel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28. ^ 28.0 28.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Ples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5-02.
  29. ^ 29.0 29.1 29.2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Ratibo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30. ^ 30.0 30.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Rosenber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31. ^ 31.0 31.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Rybnik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32. ^ 32.0 32.1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Tarnowitz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01.
  33. ^ Herder Institut (德語)
  34. ^ Service, Hugo. Germans to Pol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2-02-01]. ISBN 978-1-107-6714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 
  35. ^ Tooley, T. Hunt. National Identity and Weimar Germany: Upper Silesia and the Eastern Border, 1918-1922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ISBN 978-0803244290, p. 234-252
  36. ^ 36.0 36.1 Belzyt, Leszek. Sprachliche Minderheiten im preussischen Staat: 1815 - 1914 ; die preußische Sprachenstatistik in Bearbeitung und Kommentar. Marburg: Herder-Inst. 1998. ISBN 978-3-87969-267-5. [失效連結]
  37. ^ Die Volksabstimmung in Oberschlesien 1921: Hindenburg.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38. ^ 38.0 38.1 Gemeindeverzeichnis Deutschland: Schlesien. [2022-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0). 
  39. ^ Rocznik statystyki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1920/21. Rocznik Statystyki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Warsaw: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1921, I: 56–62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0) (波蘭語及法語). 
  40. ^ Schlesien: Geschichte im 20. Jahrhundert. OME-Lexikon - Universität Oldenburg.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41. ^ Sperling, Gotthard Hermann. Aus Niederschlesiens Ostmark (PDF). Opolska Biblioteka Cyfrowa. 1932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5). 
  42.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Weinfeld, Ignacy. Tablice statystyczne Polski: wydanie za rok 1924 [Poland's statistical tables: edition for year 1924]. Warsaw: Instytut Wydawniczy "Bibljoteka Polska". 1925: 2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43. ^ Mały Rocznik Statystyczny [Little Statistical Yearbook] 1939 (PDF). Warsaw: GUS. 1939: 14 [2022-02-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1-27). 
  44. ^ 戰間期的西里西亞省由普魯士上西里西亞東部(面積3,225 平方公里)及波蘭的前奧地利切申西里西亞(面積1,015 平方公里)組成,總面積4,235 平方公里,加上1938年從捷克斯洛伐克吞併的扎奧爾傑,面積增至5,122 平方公里。[43] Silesian Voivodeship's capital was Katow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