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遂
龔遂 | |
---|---|
西漢官員、經學家 | |
姓 | 龔 |
名 | 遂 |
字 | 少卿 |
族裔 | 漢族 |
出生 | 不詳 山陽郡南平陽縣 |
逝世 | 不詳 長安 |
龔遂(?—?),字少卿,西漢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他因通曉經學而出仕,逐步升遷為昌邑國郎中令,昌邑王劉賀於國中行為放縱,龔遂曾多次勸戒。漢昭帝駕崩後,劉賀被徵召至京師繼承皇位,期間驕奢淫逸,龔遂又屢次規勸,然而劉賀依然故我,最終僅在位二十七天就遭大將軍霍光廢黜,劉賀的屬臣二百多人全數被誅殺,只有龔遂與中尉王吉因多次進言而免於一死,但仍被處以髡刑罰為城旦。漢宣帝年間,龔遂受舉薦擔任勃海郡太守,任內平息盜賊、鼓勵農桑,政績卓著,回朝後升任水衡都尉,最終以高壽卒於任上[1][2][3]。
生平
[編輯]泣諫劉賀
[編輯]龔遂因通曉經學被任命為官,後升遷至昌邑國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劉賀的言行舉止大多不正當,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在宮內直言勸諫昌邑王劉賀,在宮外督責昌邑王的太傅、國相,他引用儒家經書中的道理,陳述得失禍福,以至於痛哭流涕,忠言不絕。龔遂當面指責劉賀的過失,直至昌邑王捂著耳朵站起來走開,說:「郎中令喜歡羞辱人。」劉賀和昌邑國裡的眾人沒有一個不畏懼龔遂的[1][3]。
昌邑王曾長時間地與養馬駕車的奴僕,以及掌管膳食的廚子在一起遊戲吃喝,給他們的賞賜沒有限度,龔遂入宮晉見昌邑王,哭泣著雙膝跪地前行,劉賀周圍侍候的人皆深受感動,紛紛落下眼淚。昌邑王問道:「郎中令為什麼哭呢?」龔遂回答說:「臣悲痛昌邑國的社稷危險啊!希望大王能夠賜給臣一處清靜空閒的地方,好讓臣竭盡自己的愚直。」劉賀於是讓左右的人全數迴避,龔遂問說:「大王知道膠西王劉卬之所以會無道敗亡的原因嗎?」劉賀說:「不知道。」龔遂便說:「臣聽說膠西王有一個善於諂媚的臣子叫侯得,膠西王的所作所為明明酷似桀、紂,侯得卻認為他是與堯、舜一樣的聖君。膠西王喜歡侯得的諂媚奉承,曾經與他同床共枕,只有侯得說的話才聽,以致於身死國滅。如今大王親近那些地位與道德都極為低下的小人,漸漸沾染上許多邪惡的習性,這是生死存亡的重要之事,不可不謹慎啊!臣請求挑選那些通曉經術、有良好德性與道義的郎官陪侍大王生活起居,坐下時就誦讀《詩經》與《尚書》,站立時就練習禮節儀容,如此對大王一定有所助益的。」劉賀答應了,龔遂於是挑選郎中張安等十人侍奉昌邑王,然而僅僅過沒幾天,劉賀就把張安等人全數驅逐離開他的身邊[1][3]。
妖異屢現
[編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昌邑王宮中多次發生怪異、不祥的事物,劉賀曾看見一隻白色的狗,高三尺,沒有頭,狗脖子以下像人,還戴著方山冠。後來劉賀又聽到有人說了一聲:「熊!」,抬頭當真在宮殿裡看見一隻熊,可是身邊的人卻都沒有看見。還有成群的大隻夷鴣飛來聚集到王宮裡,劉賀拿弓箭射殺了牠們。劉賀知道這些並非好事,內心相當厭惡,就此詢問龔遂,龔遂回答:「熊是山野中的獸類,其進入宮室中,只有大王單獨看見,此乃上天在告誡大王,恐怕這是昌邑國的宮室將要空虛,危難滅亡的象徵。夷鴣是野鳥,野鳥飛入宮裡,這也是滅亡之兆啊!」[2][3][4]。
劉賀仰天長歎說:「不祥的徵兆為什麼屢屢出現啊!」龔遂叩頭說:「臣不敢隱瞞忠心,曾多次進言國家危亡的鑑戒,大王您聽了很不高興。可是國家的生存或滅亡,難道就在於臣的幾句諫言嗎?希望大王您內心自己估量。大王誦讀過《詩經》三百零五篇,其對人情事理的講述非常透徹,對治國之道也論述的相當完備,大王您的行為符合《詩經》中的哪一篇呢?大王您身為諸侯王,而所作所為卻比庶民百姓還要污濁,憑這種行為要保全國家很困難,想亡國卻極為容易,您應該深刻省察這些異兆。」後來又發現血污染了昌邑王的座席,劉賀再次去問龔遂,龔遂發聲大叫著說:「王宮就要空虛了,顯示災異的凶兆多次出現。血,是內心憂愁的象徵,大王應畏懼謹慎地反省自己。」然而劉賀始終不肯改變他的作為[2][3]。
昌邑嗣統
[編輯]恰逢漢昭帝駕崩,沒有子嗣,大將軍霍光徵召昌邑王劉賀來京主持喪禮。璽書上說:「命令昌邑王:派遣代行大鴻臚事務的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光祿大夫丙吉、中郎將利漢徵召親王,乘坐七輛驛站傳車到長安官邸。」當夜漏夜還剩最後一刻時,用火照明發出璽書。接到璽書的當天中午,劉賀便從昌邑出發,申時就抵達定陶,共走了一百三十五里,沿途隨行人員騎乘的馬接連累死,龔遂勸劉賀少帶一些隨從,劉賀才下令讓謁者等屬官五十多人返回昌邑。劉賀到達濟陽,派人尋求啼叫聲很長的長鳴雞,在途中又購買積竹杖。經過弘農縣時,讓一個名字叫善的家奴頭領弄來民女裝進衣車之中。到了湖縣,朝廷的使者就此事責問昌邑國的國相安樂。安樂轉告龔遂,襲遂於是前去詢問劉賀,劉賀說:「沒有這回事。」龔遂說:「即使沒有,何必為了一個善而毀掉大王的品行道義呢!請將善拘捕轉交執法的官吏處理,以洗清大王的冤屈。」說完,就揪住善,交給衛士長依法處置[2][3]。
劉賀來到長安城外的霸上,大鴻臚到郊外迎接,主管駕車的官吏奉上天子專用的乘輿。劉賀讓奴僕壽成駕車,郎中令龔遂陪乘。清晨抵達廣明苑東都門,龔遂說:「按照禮儀,從外地趕來料理喪事的人望見國都就要痛哭,這裡已經是長安東郭的城門了。」劉賀說:「我咽喉疼痛,哭不了。」到了長安內城門,龔遂又提醒劉賀,劉賀說:「內城門與外郭門是一樣的啊。」車馬將要到未央宮東門的宮闕了,龔遂說:「昌邑王的吊喪帷帳設在此闕門外馳道的北面,未到吊喪帷帳前,有一條南北方向的道路,在馬蹄差幾步到達吊喪大帳時,大王應該下車,面向宮門的西面俯伏,放聲痛哭盡哀為止。」劉賀說:「好吧。」抵達之後,劉賀按照喪禮規定哭弔漢昭帝,其後昌邑王劉賀便接受皇帝的印璽與綬帶,繼承大統[2]。
髡為城旦
[編輯]劉賀即位後,昌邑國的官員全被召入朝廷,原昌邑國的國相安樂亦升遷為長樂衛尉,龔遂去見安樂,哭泣著對他說:「大王被立為天子以來,一天比一天驕縱無度,勸諫他也不肯聽,眼下全國仍處在哀弔居喪的時期,陛下卻每天與身邊的近臣吃喝玩樂,不是觀賞虎、豹打鬥,就是召來用虎皮裝飾的車子,車上插著九條飄帶的大旗,乘著車四處奔馳,所作所為完全違背禮儀孝道。古代的制度寬鬆,大臣有辭官退隱的權利,如今卻無法辭職離去,想假裝瘋癲離開,又怕被他人知曉,身死且為世人恥笑,該怎麼辦才好呢?您是陛下原來封國的國相,應當極力勸說諫諍!」[1][3]。
其後劉賀又夢見蒼蠅的屎堆積在宮中西階的東側,大約有五、六石之多,被屋頂上的瓦片覆蓋著,掀開一看,原來是蒼蠅屎。劉賀就此事詢問龔遂,龔遂說:「陛下讀過的《詩經》中不是說過了嗎:『飛來飛去的蒼蠅,落在了籬笆上,和悅近人的君子,不要聽信讒言。』陛下身邊進讒言的人很多,他們就像蒼蠅屎一樣。陛下應該進用先帝的大臣和皇室近親作為輔佐。如果不忍心疏遠昌邑國原來的舊臣,而聽信他們的讒毀阿諛之言,必然會有災禍發生。希望陛下能返禍為福,把昌邑舊臣全部流放驅逐,臣應當作為第一個被放逐的!」但劉賀依然故我[2]。
劉賀即帝位僅二十七天,終於因為行為荒淫而被廢黜,昌邑國的群臣由於犯了使昌邑王陷於邪惡不道之中的罪行,全數被誅殺,死者達兩百多人,只有龔遂和中尉王吉因曾多次直言勸諫劉賀,得以減刑免死,被判處剃去頭髮的髡刑,服四年到六年的城旦苦役[1]。
平息盜患
[編輯]劉賀遭廢位後,漢宣帝登基為皇。過了許久,勃海郡及其左右相鄰的一些郡鬧災荒,盜賊並起,這些郡的二千石級官員皆無法制止。漢宣帝打算挑選能夠治理這些地方的官員,丞相和御史大夫舉薦說龔遂可以任用,漢宣帝於是任命其為勃海郡太守。此時龔遂已經高齡七十多歲了,漢宣帝召見時,龔遂形貌矮小,漢宣帝看見,感覺與所聽說的不符,心裡有些輕視他,對龔遂說:「勃海郡長期混亂,朕非常擔憂那裡,你準備用什麼辦法來平息當地的盜賊,以稱朕的心意?」龔遂回答說:「勃海地處距離遙遠的海濱,沒能浸潤聖上的教化,那裡的百姓被飢餓寒冷所困,而地方官吏又不加以體恤,所以才逼得陛下子民盜用陛下的兵器在水塘中玩弄一下罷了,現在不知陛下是想讓臣用武力平定他們呢,還是安撫他們呢?」漢宣帝聽到龔遂的對答非常高興,回答道:「挑選任用賢良的官員前往,當然是要安撫百姓啊!」龔遂說:「臣聽說治理騷亂的人民就如同整理散亂在一起繩子的一樣,不能夠著急,只能慢慢來,然後才能夠治理好。臣希望丞相和御史大夫暫且不要用規章制度、法令條文約束臣,讓臣能夠依據實際情況便宜行事。」漢宣帝答應了,並多加賞賜黃金給龔遂,贈給其四匹馬拉的驛車赴任[1][3]。
龔遂行至勃海郡界,郡中聽說新太守已到達,就派兵前往迎接,龔遂把兵士全數遣回,隨後頒布並傳遞公文,吩咐告誡勃海郡所屬各縣,全部撤掉抓捕盜賊的官吏,所有手持鋤頭和鐮刀等農具的全被認為是良民,官吏不得查問,只有拿武器的才被認為是盜賊。龔遂僅乘一輛車獨自來到郡太守府,郡中安定井然,一些盜賊也都因時間長久厭倦當賊了,而主動散夥。勃海郡內另外還有不少成群結黨搶劫掠奪的人,聽聞龔遂發布的教令後,也都隨即解散,扔掉手中的兵器,改拿鐮刀與鋤頭,盜賊於是全部平息,百姓們安居樂業,龔遂這才打開糧倉向貧民發放或借給糧食,挑選優秀的屬吏慰問、安撫和治理百姓[1][3]。
勸課農桑
[編輯]龔遂看到齊地的風俗頗為奢侈,百姓們喜歡從事工商末業,不願意從事農耕,他於是身體力行提倡勤儉節約,勸導老百姓致力於種田養蠶,命令每個人都要種一棵榆樹,一百株藠頭,五十棵蔥,一壟韭菜,每家要養二頭母豬,五隻雞。百姓們有人身上攜帶刀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刀劍買耕牛,說:「為什麼要把可以換成牛、犢的刀劍佩帶在身上?」老百姓春、夏兩季不可以不到農田中去幹活,秋季與冬季便督促他們收穫與積儲,還讓家家戶戶盡量多儲藏植物的果實、菱角、芡實之類等可食用的東西。龔遂四處慰勞巡視,全郡中的人家都有了積蓄,官吏和百姓們皆富裕殷實,犯罪與訴訟也停止平息了[1][3]。
王生之勸
[編輯]過了幾年,漢宣帝派遣使者徵召龔遂,太守府中的議曹王生請求陪同龔遂前往。功曹認為王生這人一向喜愛飲酒,沒有節制,不應該讓他跟去。但龔遂不忍心拒絕王生,仍是讓他隨從來到京師長安。王生每日只顧著喝酒,從不去照看龔遂。當龔遂被召見進宮時,王生正巧喝得醉醺醺的,他從龔遂背後大聲呼喊道:「明府暫且稍停一下,我想告訴您幾句話。」龔遂轉身回來問他是什麼事情,王生說:「天子如果問您是用什麼辦法治理好勃海郡的,您千萬不可多說什麼,而是應該說『這全是聖明君主您的威德』,不是小臣我的能耐!」龔遂接受了他的勸告。龔遂來到漢宣帝面前,漢宣帝果然詢問起他治理勃海郡的情況,龔遂就按照王生所說的那樣對答。漢宣帝喜歡他謙虛辭讓的品德,笑著說:「你是從哪裡學到用這種長者的厚道之語來回答阿?」龔遂走上前說:「臣本來不知道這些,而是臣的議曹王生告誡臣的。」漢宣帝因為龔遂年紀大了,不適合擔任公卿,於是任命他為水衡都尉,並讓議曹王生擔任水衡丞,以此褒獎和宣揚龔遂的治績。水衡都尉執掌上林苑,負責備辦各種器物陳設離宮別館,供給宗廟祭祀所用的犧牲,屬於皇帝身邊的親近官職。漢宣帝相當器重龔遂,龔遂最終以高壽在水衡都尉的任上逝世[1]。
評價
[編輯]- 錢時:龔遂、王吉可謂忠貞之臣矣,痛言苦口悲傷懇惻,真膏肓起死之藥,奈何王之不聽也,昌邑羣臣坐亡輔道之誼,誅殺者二百餘人,而遂、吉竟以忠諫免事,至於此豈其本心之所願也。然為人臣而逢君於昬,以茍目前之寵者,果何利哉。雖然太甲既立,而後不明,非伊尹之過也,昌邑素行如此,而霍光迎立之亦不審也[5]。
- 丘濬:宣帝以勃海盜起,選能治者,丞相以龔遂應詔,可謂得人矣。以今觀之,雖曰遂之才能,然非相臣之舉,則帝無由得以用之,宣帝召至殿庭,親行詰問,假之以文法,寵之以厚賜,此遂所以盡心效力,使郡之盜賊悉平而皆為良民也。於此一事可見宣帝留心民瘼,雖以一遐遠之郡、二千石之吏猶拳拳如此,蓋欲無負乎上天之付託、祖宗之傳序,而亦不虛受臣民之供奉愛戴也[6]。
參考文獻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