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
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 Bernardino Rivadavia | |
---|---|
第一任阿根廷總統 | |
任期 1826年2月8日—1827年6月27日 | |
繼任 | 比森特·洛佩斯-普拉內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拉普拉塔總督轄區布宜諾斯艾利斯 | 1780年5月20日
逝世 | 1845年9月2日 西班牙加的斯 | (65歲)
國籍 | 阿根廷 |
政黨 | 阿根廷統一黨 |
專業 | 律師 |
貝納迪諾·德拉特里尼達·岡薩雷斯·里瓦達維亞(西班牙語:Bernardino de la Trinidad González Rivadavia,1780年5月20日—1845年9月2日),阿根廷第一任總統。[1]五月革命開始後不久,他在第一次三頭政治中擔任秘書之一併產生了強大的影響。
1806年~1807年積極參加抵抗英國的侵略,後來支持1810年反西獨立運動,成為革命執揮官。1811年擔任三人執政的秘書。1821~1824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擔任政府和外交部長,期間創辦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同時,產生了名為「霸菱債務」(Empréstito Baring)的外債,是阿根廷歷史上的第一個外債。這筆錢的去向十分可疑,直到20世紀頭十年才全部歸還。
1825年任駐英、法兩國大使。1826年2月7日當選拉普拉塔聯合省第一任總統。任內決定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都,建立國家銀行,頒布反映集權派意志的憲法,改組軍隊,並與巴西進行爭奪東海岸(即烏拉圭)的戰爭。由於憲法過於偏向集權派,致使省份拒絕承認,加上1827年6月與巴西媾和(1827年和平條約),導致他的辭職。後續接任的是比森特·洛佩斯-普拉內斯,但不久後國家政府解散直到1852年。他對阿根廷歷史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以他主導國家政治為標誌的時期通常被稱為里瓦達維亞時代。
辭職後,他最終流亡西班牙,並於1845年去世。1857年,他的遺體被運回阿根廷,獲得了上將級別的厚葬。目前,他安息在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米塞雷爾廣場的一座陵墓中,毗鄰在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里瓦達維亞大道。
阿根廷丘布特省港口城市里瓦達維亞海軍准將城,以他命名。他的生日已定為國家紀念日。
家庭與早期公務生活
[編輯]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是律師貝尼托·岡薩雷斯·里瓦達維亞和他的表妹瑪麗亞·約瑟夫·德赫蘇斯·羅德里格斯·德里巴達維亞和里瓦德內拉(María Josefa de Jesús Rodríguez de Ribadavia y Rivadeneyra)的兒子。父母雙方都來自加利西亞的蒙福爾特德萊莫斯,因此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和許多阿根廷人一樣,有加利西亞血統。[2][3][4]
他於1798年在聖卡洛斯皇家學院就學,在那裡他學習了文法、哲學和神學,但在1803年輟學。[5][6]
在英國入侵期間,他擔任加利西亞第三志願軍中尉。1808年,聖地亞哥·德利尼爾斯任命他為皇家少尉,但被卡爾比多否決,這是阿爾扎加暴動的誘因之一。
1809年12月14日,他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前總督華金·德爾皮諾的女兒胡安娜·德爾皮諾在聖母贖虜聖殿結婚。並育有4個孩子:何塞·華金、康士坦西亞(4歲夭折)、貝納迪諾·多納圖斯和馬丁。[7]
在五月革命期間,他參加了1810年5月22日的市政會,投票支持罷免總督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
第一次三頭政治
[編輯]大委員會將他定為「親西」並驅逐到薩爾托衛(Guardia del Salto)。
1811年,在一場將內地代表驅逐出去的體制政變後,第一次三頭政治實行。里瓦達維亞被任命為戰爭秘書。他在特倫薩斯叛亂中處決鎮壓,馬丁·德阿爾扎加槍決和埃雷拉-拉德梅克條約中做出的決定產生了巨大影響。
1811年10月他收到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將軍領導的北方軍,在三巨頭的反對下車推到科爾多瓦後,於圖庫曼戰役擊敗保皇黨軍隊並將他們驅趕到北方。在聖馬丁、卡洛斯·瑪麗亞·德阿爾維爾、曼努埃爾·吉列爾莫·平托和弗朗西斯科·奧爾蒂斯·德奧坎波主導的1812年10月8日革命後倒台。革命者要求三巨頭辭職並由第二次三巨頭取代,後者決定逮捕里瓦達維亞並迫使他暫時離開首都。
外交使團
[編輯]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在1814年重返政府工作,與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一起執行由拉普拉塔革命政府派往歐洲的外交使團,以尋找君主制的候選人。經過多次嘗試,任務失敗。
然而在法國,他結識了哲學家安托萬·德斯蒂·德特拉西,使他接受到自由主義政治學家班傑明·康斯坦和現實主義作家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和司湯達的思想,影響了里瓦達維亞的思想。
隨後移到馬德里並被國王下令驅逐出境。他在歐洲又呆了幾年,致力於支持其他君主制人選,其中幾名西班牙候選人和一名法國人(未來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
由於拉普拉塔聯合省最高執政官和議會的解散,引發了1820年無政府狀態。
馬丁·羅德里格斯政府
[編輯]1821年7月19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新任省長馬丁·羅德里格斯將軍任命里瓦達維亞為政府和外交部長。
將他的內閣同事曼努埃爾·何塞·加西亞和弗朗西斯科·費爾南德斯·德拉克魯茲,甚至省長留在幕後,里瓦達維亞幾乎執行了羅德里格斯政府的所有政策。他所採取的政策被稱為里瓦達維亞改革(reformas rivadavianas)。他宣布貿易自由,將關稅置於極低的水平,有利於全省的對外貿易,但扼殺了無法與進口產品競爭的地方經濟。
未來的省長胡安·格雷戈里·德拉斯赫拉斯將這段時期稱為「幸福時光」(feliz experiencia);擺脫了十年的經濟和政治混亂,而富裕階層全面提高了生活質量。
里瓦達維亞的改革開啟了經濟體系的現代化:創立了證券交易所(儘管止步於構思)、建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銀行(賦予其前所未有的金融權),儘管省政府在擁有60%的股權,但只有最低票數權。銀行實質由英國商人及部分合伙人控制,致力於提供貿易用的短期信貸,而非促進工業或畜牧業發展。受益者幾乎都是銀行會員,因此,過去十年中在經濟上被忽視的權貴商人很快就轉行成為牧場主。
阿根廷史首次違約發生在1827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阿根廷及其他拉美國家在倫敦發行債券。1825年,英格蘭銀行提高折現率以降低儲備流失,結束借貸潮。貨幣緊縮導致股市崩盤。阿根廷於1827年違約,直到1857年才重新支付。[8]
貝內加斯條約
[編輯]1820年,貝內加斯條約簽署,要求在科爾多瓦召開國會。當時還是部長的里瓦達維亞下令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議員返回,理由是各省議員並為出席。但真實原因是內陸組織的議會無法被布市人掌控。另一方面,布宜諾斯艾利斯要求各省議員數量需要與各省人口成比例,這一點遭到其他省份拒絕。
最終導致了國會的失敗。1822年1月,里瓦達維亞促成,沿烏拉圭河各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四方條約,這意味着聯邦議會的徹底消亡。里瓦達維亞部長邀請其他省份議員在各省內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再次召開國會。
新的國會在1824年12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集。
卸任之後
[編輯]1824年5月,胡安·格雷戈里·德拉斯赫拉斯獲選省長並提議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繼續履職,里瓦達維亞沒有接受。在立法機關授權下,他前往倫敦獲得礦山開採權。但是,獲得開採權的礦山位於拉里奧哈,當地考迪羅法昆多·基羅加與布宜諾斯艾利斯資本家布勞略·科斯塔、托馬斯·德安喬雷納、胡安·佩德羅·阿吉雷以及巴林兄弟共同創辦法馬蒂納礦業公司(Famatina Mining Company),也稱拉里奧哈救援銀行和造幣公司(Sociedad del Banco de Rescate y Casa de la Moneda de La Rioja)。
礦業
[編輯]里瓦達維亞在倫敦與赫利特兄弟銀行(Hullet Brothers)共同創辦拉普拉塔河礦業協會(Río de la Plata Mining Association),名義資本1,000,000英鎊,其成功是由於即將破裂的「經濟泡沫」。礦業公司的目的是用於開採鑄造貨幣的貴金屬。這場經歷並未給他多少幫助,卻招致了基羅加的敵意。在總統的倡議下,國會授予河床礦業公司(River Plate Mining)獨家鑄幣權。里瓦達維亞和基羅加之間就法馬蒂納礦業的衝突導致了內地一元黨和聯邦黨的首次大衝突。[何時?]
運河
[編輯]里瓦達維亞曾計劃修建一條從門多薩南部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通航運河。部分批評者[誰?]認為該項目不可能實現,稱庫約地區沒有足夠的水源供應這條運河。[來源請求]
蒙得維的亞圍城戰
[編輯]1825年4月,在國會就憲法草案討論數月間,胡安·安東尼奧·拉瓦列哈及其三十三東岸人解放遠征隊登陸烏拉圭。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就取得了兩場重要的勝利,將巴西人困在了蒙得維的亞,並展開圍城戰。不久後,他們召集一場議會,宣布東岸邦回歸阿根廷。1825年10月25日國會接受東岸邦的合併[9],12月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宣戰阿根廷[10]。
巴西戰爭迫使國會緊急組建軍隊,並認為有必要組建國家行政機關來統一軍事指揮。在沒有憲法框架下,1826年2月6日,總統法頒布,建立一個常駐國家行政機關,首腦頭銜為「拉普拉塔聯合省總統」。[11]
總統任期
[編輯]1824年,馬丁·羅德里格斯卸任後,里瓦達維亞決定前往倫敦。英國領事原定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條約承認獨立,但因為各省自治且無統一的中央機構,變得不可能。1822年,沿烏拉圭河各省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四方條約,結束了科爾多瓦省長在其省內召開議會。
1824年末,召集國會來討論憲法草案。議員包括一元黨和聯邦黨份子,在三個月的討論憲法頒布,但幾乎各省都拒絕承認。但與巴西帝國的戰爭迫在眉睫,議會在1826年任命里瓦達維亞為總統。
首都法
[編輯]里瓦達維亞上任後立即向國會提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首都化計劃[12]:將該市及其周邊鄉村劃歸國家政府管轄。幾天後,頒布政令,命令劃定共和國首都[13]和布宜諾斯艾斯省[13]的界限。
該法案引起強烈反彈。以曼努埃爾·多雷戈和曼努埃爾·莫雷諾為首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聯邦黨反對該法,他們希望保留該省主要經濟來源的港口和海關。牧場主也對此表示反對,因為他們不願意失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帶來的優勢,以及伴隨失去海關的高額稅收。但最終,該法於1826年3月4日頒布。
根據該政令,拉斯赫拉斯卸任省長一職,解散布宜諾斯艾利斯代表委員會,而省軍隊、公共土地、海關和省資產均國有化。
農場主對首都法可能引發的後果感到震驚,便停止支持里瓦達維亞,後者遭到了政治孤立。
經濟政策
[編輯]布宜諾斯艾利斯銀行在1826年被轉變為國家銀行[14],並授權其在各省開設分行。其資本由政府出資和全境認購的股份組成,總價值一千萬比索。銀行的職權為:吸納存款、收取利息、發放貸款、鑄造硬幣和印發可兌換票據等。
但該銀行未能籌集到相應的資本,發行的紙幣也缺乏資產背書。巴西戰爭產生的開支導致政府多次索要款項,致使其破產。1836年,該法規定的十年期滿後,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下令解散。
里瓦達維亞任期恰逢英國影響力的上升。里瓦達維亞的計劃基於五個支柱:完全自由貿易、不對英國進口實行貿易保護、英國投資者管理中央銀行、完全掌控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絕對中心的單一制政體。[15]自由貿易政策使得黃金流失。里瓦達維亞試圖通過建立「貼現銀行」(一家印鈔的中央銀行)來解決這個問題。儘管中央銀行發揮了作用,但這家銀行仍然至於英國人管理。[16]
資源國有化
[編輯]政府公共債務合併法[17]的出台宣布着國家所有的公共土地已抵押,未經國會特別許可禁止出售。[18]在此之前,被視為省政府的土地被國有化。在里瓦達維亞短暫執政期間,紙幣比索在1827年貶值33%,1829年貶值68%。[19]最終布宜諾斯艾利斯土地大部分都歸小部分農場主控制。最大受益者就有里瓦達維亞政府的親密協助者,如安喬雷納、阿爾韋亞爾、奧爾蒂斯·巴蘇阿爾多、迪亞斯·貝萊斯、埃斯卡拉達、伊里戈延、萊西卡、林奇、米根斯、奧瓦里奧、奧坎波、奧利韋拉、比達爾、薩恩斯·巴連特等家族。[20][21][22]
1825年左右,歐洲發生經濟危機,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在美洲開始的公司股票下跌,甚至破產。這起事件導致英資撤出阿根廷。
巴西戰爭
[編輯]由於三十三東岸人遠征和佛羅里達國會的召開,東岸人民通過獨立法,宣布東岸省從葡萄牙王國和巴西帝國中獨立。又根據聯邦法宣布其與拉普拉塔聯合省保持統一。
獨立宣言、東岸省重新併入拉普拉塔聯合省以及東岸軍隊的勝利,得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和阿根廷國會的支持。1825年10月25日,議會接受了東岸省的回歸,並批准了東岸省議員哈維爾·戈門索羅的議員資格。同年12月10日,巴西帝國向聯合省宣戰,強大的巴西艦隊立即封鎖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和拉普拉塔河口,直到1828年衝突結束。
1826年1月1日,阿根廷國會對巴西宣戰作出回應。
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於1826年2月8日當選為聯合省總統,上任後重組了陸軍,加強了軍隊兵力,設立總參謀部。雖然巴西帝國開戰時占據優勢,但隨着局勢展開,雙方兵力拉不開差距,逐漸添加了經濟負擔。阿根廷軍在翁布溪戰役和巴卡凱戰役的部分勝利後,於1827年2月20日在伊圖薩因戈戰役取得徹底勝利。然而,由於物資匱乏,無法繼續在陸上和海上推進戰線。
1826年憲法
[編輯]1826年1月1日,對巴西宣戰後,以「需要一個國家政府來領導戰爭」,憲法協商委員會於9月,以1819年憲法為底本,製作出憲法草案。經過激烈辯論,以43比11票得到憲法委員會的支持。憲法於1826年12月24日批准。至此南美洲聯合省國名改為阿根廷共和國,並採用了代議制、共和制和單一制政體。[23]
內戰
[編輯]憲法批准後,各省反映強烈。科爾多瓦省長胡安·包蒂斯塔·布斯托斯強烈反對新憲法和總統政權。拉里奧哈省長法昆多·基羅加似乎支持布宜諾斯艾利斯,但卡塔馬卡省和聖胡安省的內戰將基羅加導向聯邦軍的首領。其餘省份,聖菲、恩特雷里奧斯、門多薩、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聖路易斯和薩爾塔拒絕接受新憲法,但表示希望「在沒有國會或總統的情況下」繼續與巴西進行戰爭。[24]
政府派遣格雷戈里奧·阿勞斯·德拉馬德里上校集結北部省份的軍隊參加巴西戰爭,但面對地方當局的軟弱,拉馬德里推翻了圖庫曼省長哈維爾·洛佩斯並奪取了政權。里瓦達維亞沒有批評,反而是鼓勵他攻打鄰近省份的反對派。拉馬德里領導軍隊入侵了卡塔馬卡省,並任命一元黨的曼努埃爾·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擔任省長。科爾多瓦省長法昆多·基羅加向卡塔馬卡派遣了民兵,並推翻了古特雷斯,隨後接連在圖庫曼、聖胡安、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取得勝利,並於1827年7月6日林孔-德瓦拉達雷斯戰役中徹底擊敗拉馬德里。自此,基羅加確立了自己西北地緣政治的仲裁者地位。1827年初,絕大多數省份拒絕接受憲法和總統。[25]
丟失東岸邦
[編輯]里瓦達維亞曾邀請過曼努埃爾·何塞·加西亞擔任財政部長,但由於與政府觀念分歧就拒絕了。之後,里瓦達維亞派遣他前往巴西,與帝國協商和平條約。
1827年4月16日,曼努埃爾·何塞·加西亞接到里瓦達維亞和弗朗西斯科·費爾南德斯·德拉克魯斯部長的指示,通知政府打算「儘快結束戰爭和回歸和平,國家迫切需要這一點」。這一指示反映了里瓦達維亞政府內部的危機,迫切需要和平來面對困擾該國的其他重大問題(巨大的經濟危機和內戰)。
加西亞全權公使的談判基礎是:「(…)或歸還東岸省,或按照其人民選擇和認可的形式和規則,建立一個獨立和自由的國家並承認所述領土;在後一種情況下,交戰各方均不應要求任何賠償。」[26]換言之,里瓦達維亞總統指示加西亞全權公使,只有兩種情況才能和巴西停戰,一種是巴西皇帝承認東岸省是為拉普拉塔聯合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種是認可東岸省的獨立。在派出加西亞後,政府部長胡利安·塞貢多·德阿圭羅指示他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和平
1827年,加西亞抵達里約熱內盧,開始會見英國中間人和巴西全權公使。[27]談判開始,加西亞就遭到了巴西公使們不願放棄西斯普拉廷省頑固態度。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對伊圖扎因戈戰役的失利感到沮喪,並擔心影響帝國的穩定。[28]他在巴西參議院發誓不會與聯合省停戰,直到迫使他們接受對西斯普拉廷省主權要求。[29]
見此情形,加西亞決定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但英國大使羅伯特·戈登說服他會見帝國外交部長克盧什侯爵。在三次會議無果後,英國政府施壓要求迅速結束衝突以恢復貿易,加上巴西政府的頑固立場以及聯合省危急的政治經濟狀況,導致加西亞決定最重要的是實現和平,而非其他請求。[30]
因此,他拋棄中央給予的指示,於1827年5月24日簽署了《1827年初步和平條約》,條約寫到:「拉普拉塔聯合省共和國承認巴西帝國的獨立(主權)和完整(國土),並放棄其對蒙得維的亞省,即西斯普拉蒂納,的主權訴求,且皇帝承諾盡心盡力解決與該省的問題,讓它獲得比帝國其他省份更好的條件。巴西皇帝還承認拉普拉塔聯合省共和國的獨立(主權)和完整(國土)(……)。」[31]
6月20日,加西亞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後,向里瓦達維亞總統和國會提交了初步和平公約。第一個強烈反對的是里瓦達維亞本人。與此同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輿論反應十分憤怒,報紙上刊登了強烈針對政府的文章,全市充斥着攻擊加西亞、里瓦達維亞和約翰·龐森比的攻擊性小冊子。因此,里瓦達維亞在國會發表了惡毒的演講,要求拒絕該法案。《初步和平公約》是一項「不光彩的條約」,不應獲得批准。
1827年6月25日,里瓦達維亞總統和拉普拉塔河聯合省國會均拒絕簽署《初步和平公約》。
6月26日,里瓦達維亞提出辭呈。[32]
辭職
[編輯]除了1826年憲法引發的內陸省份的敵意與巴西的戰爭耗盡了財政外,英國迫切希望阿根廷巴西兩國簽署和平條約,以保證恢復貿易。加西亞談判的結果引發劇烈反應。
儘管初步公約被國會否決,但里瓦達維亞總統因被認為對局勢負有責任而承受了該公約的後果或政策,因此其於6月27日在國會面前辭去拉普拉塔河聯合省總統。1827年,他將軍隊指揮權移交給緊急狀態法選出的臨時總統維森特·洛佩斯-普拉內斯。但隨着國會解散,國家當局和憲法也隨之停止。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恢復了自治,選舉了聯邦派省長曼努埃爾·多雷戈。
巴西戰爭持續到多雷戈執政期間,在英國的壓力下,1828年達成了一項《初步和平公約》,確立了烏拉圭東岸共和國的獨立並停止敵對行動。
流亡
[編輯]辭職後,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啟程前往西班牙,但因涉嫌密謀支持某歐洲親王在美洲復辟,於1834年返回阿根廷。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胡安·何塞·比亞蒙特拒絕他上岸,因此里瓦達維亞先後前往梅塞德斯和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在烏拉圭,他成為養蜂業先驅。[33]
他被驅逐到Isla de Ratas,之後前往里約熱內盧。1841年,他的妻子去世了。[33]
1842年底,他返回西班牙,並於1845年9月2日在加的斯去世。[33]
遺體和紀念
[編輯]儘管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遺囑提及他的遺體「不要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更不能在蒙得維的亞」。[34]
1857年,遺體返回阿根廷,政府追授將軍(Capitán general)軍銜。同年,布宜諾斯艾利斯最長的大道以他命名。最初,他的遺體安息在雷科萊塔公墓。[35]
巴托洛梅·米特雷評價里瓦達維亞為「阿根廷土地上最偉大的公民」。[36]
自1932年,他的遺骸安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米塞雷爾廣場上的一座陵墓中。
參考
[編輯]- ^ Congreso General de 1824. Nombramiento de Bernardino Rivadavia como Presidente. Registro Nacional de las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 1826 [202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
- ^ Ascendencia gallega de Bernardino Ribadavia.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9) (西班牙語).
- ^ Albo, Francisco. Los monfortinos que liberaron Argentina. 加利西亞之聲. 2002-02-06 [2021-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西班牙語).
- ^ El gallego que liberó Argentina. El Correo Gallego. [2021-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西班牙語).
- ^ Felipe Pigna. Historia de Argentina. El Historiador.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西班牙語).
- ^ Lamas, Andrés. D. Bernardino Ribadavia. Libro del primer centenario de su natalicio. 1882. OCLC 561606186.
- ^ Genealogía Familiar.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 ^ Miguel Ángel Boggiano. Los cuatro defaults de la historia argentina. Clarín. 2014-07-29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西班牙語).
- ^ Texto de la ley de reincorporación de la Banda Oriental
- ^ El Imperio del Brasil declara la guerra a las Provincias Unidas. Museo Histórico Sarmiento.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9) (英語).
- ^ Decreto para el nombramiento del Poder Ejecutivo Permanente
- ^ Texto de la ley de Capitalización de Buenos Aires
- ^ 13.0 13.1 Texto del decreto que ordenaba la demarcación de la Provincia de Buenos Aires
- ^ Texto del Reglamento del Banco Nacional
- ^ Galasso 2011,第224頁.
- ^ Galasso 2011,第223頁.
- ^ Texto de la ley de Consolidación de la Deuda Pública Interior del Estado
- ^ Prohibiendo la enajenación de tierras del Estado
- ^ Edwards, Sebastián. Latin America's Decline: A Long Historical View (PDF).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7. July 2009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4-26).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7ec2f2b5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75369bc5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Ferrer 1967,第24頁.
- ^ Historia Argentina 1806-1852 - Ternavasio - Siglo Xxi Libro. Pag 155
- ^ Historia Argentina 1806-1852 - Ternavasio - Siglo Xxi Libro. Pag 155
- ^ Marcela Ternavasio. Historia Argentina 1806-1852. Biblioteca Básica de Historia. Siglo XXI. 2013: 155.
- ^ Archivo General de la Nación Argentina. [2024-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6).
AGN, Sala X, 1-1-8
- ^ El embajador plenipotenciario de Gran Bretaña en Río de Janeiro era Sir Robert Gordon], y los ministros brasileños eran el marqués de Queluz, el vizconde de São Leopoldo, y el marqués de Maceió.
- ^ La guerra del Brasil impactó fuertemente en el sur del Imperio del Brasil, que debió afrontar la sesesión de la República Riograndense, República de Río Grande o República de Piratini, entre 1835 y 1845, como consecuencia del conflicto separatista causado por la Revolución Farroupilha en la entonces Provincia de Río Grande del Sur. Esta república, en 1839, formó una confederación conjunta con la República Juliana, proclamada ese mismo año, en el estado separado de Santa Catarina. En muchos casos, la población de ambos estados se identificaba con el estilo de vida del gaucho rioplatense más que con el brasileño.
- ^ La fallida misión García y sus consecuencias, en la Historia de las Relaciones Exteriores Argentinas, página del 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de la Argentina. Consultado en agosto de 2010.
- ^ Relato del propio García a Gordon, según la carta de este a Canning del 8 de junio de 1827; nótese que no menciona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ni a las Provincias Unidas –que son muy poco mencionadas en otras cartas del mismo Gordon– sino solamente a Buenos Aires. Citado por Luis Alberto de Herrera, La misión Ponsonby, tomo II, Ed. Eudeba, Bs. As., 1974, pág. 137.
- ^ El frente este: Rivadavia y la Guerra contra el Brasil de 1827, de Evergisto de Vergara, agosto de 2006, en la página del Instituto de Estudios Estratégicos de Buenos Air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nsultado el 30 de agosto de 2010.
- ^ José María Rosa, Rivadavia y el imperialismo financiero, Ed. Peña Lillo, Bs. As.,1964. Consultado en agosto de 2010.
- ^ 33.0 33.1 33.2 De Masi, Oscar. Rivadavia, el prócer más porteño que no tiene una estatua en la Ciudad de Buenos Aires. infobae. 27 June 2022 [202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西班牙語).
- ^ Pignatelli, Adrián. La muerte de Rivadavia, olvidado en el exilio, y la historia de su última voluntad que no fue respetada. infobae. 2020-09-02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歐洲西班牙語).
- ^ Bernardino Rivadavia. buenosaires.gob.ar. [202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 ^ Mitre. [1880] 1945, 11 citado por Pomer 119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