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丹 (稱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茲尼馬哈姆德(大象上),首位使用蘇丹稱謂的穆斯林君主

蘇丹阿拉伯文:سلطان,拉丁轉寫:Sulṭān,發音:[ˈsulˈtˤɑːn]),阿拉伯語音譯詞,有「力量」「統治權」等含義,後衍生為伊斯蘭國家的統治者頭銜,在11世紀被伊斯蘭國家的君主廣泛使用。由蘇丹統治的國家被稱為「蘇丹國」(阿拉伯文:سلطنة)。

定義

[編輯]

蘇丹的稱謂最早由加茲尼的馬哈茂德使用,後在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王朝中流行,逐漸擴散到整個穆斯林世界。蘇丹與「國王」(ملكmalik)存在區別,雖然二者都指主權國家的君主,「蘇丹」一詞限於穆斯林國家使用,因此帶有宗教意義,使之與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國家的世俗「國王」形成對比[1][2]。女性蘇丹稱為「蘇丹娜」,但是在伊斯蘭教歷史上是很罕見的。另外,還有一種特別的蘇祿蘇丹國,這種國家正式的統治者是男蘇丹,但是他的妻子卻是一個實際上的「監督者」。

相關稱謂

[編輯]

蘇丹稱謂比較多,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都不同,也會迎合當地人的習慣。一些比較著名的是:

  • 「曼尼蘇丹」(Mani Sultan或作Manney Sultan,字面含義為「珍珠之王」,引申為「尊貴的君主」),在印度的俗名為「羅闍」,今稱「拉者」。其中文翻譯作「大君」。
  • 「蘇丹殿下(英語:Sultanic Highness)」,東西方結合的混合式尊稱,用來稱呼蘇丹的兒子王子)、女兒王女)和兒媳婦王子妃)。
  • 用作王子的專稱,在哈薩克汗國葉爾羌汗國布哈拉汗國使用,一般寫作速檀。

在中國古代,「蘇丹」一詞有「素檀」、「速檀」、「速魯檀」、「鎖魯檀」、「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層檀」等多種譯名。

歷史上已確認的蘇丹國

[編輯]

安納托利亞和中亞

[編輯]

高加索地區

[編輯]

南亞

[編輯]

印度

馬爾地夫

  • 馬爾代夫蘇丹國

東亞和東南亞

[編輯]

汶萊

菲律賓

泰國

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過去曾有八個蘇丹國,其中七個至今仍存在:

中國

[編輯]

阿拉伯世界

[編輯]

敘利亞

沙烏地阿拉伯

阿曼

阿爾及利亞

埃及

蘇丹

非洲之角

[編輯]

東非和印度洋

[編輯]

斯瓦希里

[編輯]

肯亞

西非和中非

[編輯]

喀麥隆

中非

尼日

奈及利亞

查德

當代

[編輯]

只剩下四個國家擁有蘇丹、而且大都在東南亞地區,分別是: 汶萊 阿曼 印度尼西亞日惹特區)、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登嘉樓州吉打州吉蘭丹州彭亨州柔佛州霹靂州)。

主權國家 國家元首 政治體制 旗幟 行政區劃
 汶萊 文萊蘇丹 君主專制 汶萊 汶萊摩拉縣馬來奕縣都東縣淡武廊縣
 阿曼 阿曼蘇丹 君主專制 阿曼 2011年10月28日阿曼政府對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所有區整齊為省,並將巴提奈區與東部區各自分為兩個省。以下為調整後的行政區劃[3]
  1. 內地省奈茲瓦
  2. 扎希拉省伊卜里
  3. 北巴提奈省
  4. 南巴提奈省
  5. 布賴米省布賴米
  6. 中部省海馬
  7. 東北省
  8. 東南省
  9. 佐法爾省塞拉萊
  10. 穆桑代姆省海塞卜
  11. 馬斯喀特省馬斯喀特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 聯邦選舉君主立憲制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印尼總統
日惹蘇丹
總統共和制 日惹特區 * 亞齊特區

注釋

[編輯]
  1. ^ James Edward Montgomery. ʻAbbasid Studies: Occasional Papers of the School of ʻAbbasid Studies, Cambridge, 6-10 July 2002. Peeters Publishers. 2004: 83 [2021-03-22]. ISBN 978-90-429-14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2. ^ Riad Aziz Kassis. The Book of Proverbs and Arabic Proverbial Works. BRILL. 1999: 65 [2021-03-22]. ISBN 90-04-1130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3. ^ 存档副本. [2013-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