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鴨
花臉鴨 | |
---|---|
雄鳥 科隆動物園、德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科: | 鴨科 Anatidae |
屬: | 鮮卑鴨屬 Sibirionetta Boetticher, 1929 |
種: | 花臉鴨 S. formosa
|
二名法 | |
Sibirionetta formosa (Georgi, 1775)
| |
巴鴨的分布範圍 繁殖區 過境 非繁殖區
| |
異名 | |
|
花臉鴨(學名:Sibirionetta formosa)為鴨科鮮卑鴨屬的唯一物種,又名花臉鴨、黃尖鴨、黑眶鴨,亦俗稱元鴨、晃鴨、王鴨、眼鏡鴨。是一種涉水鴨,主要繁殖於東部俄羅斯,冬季在東亞過冬。
分類
[編輯]巴鴨首次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戈特利布·格奧爾基於1775年根據雙名法Anas formosa[3][4]進行正式描述。2009年發表的一項分子系統發生學研究發現,當時定義的鴨屬(Anas)是非單系群。[5]根據這一分析,該屬被分為四個擬議的屬,巴鴨被放置在由德國動物學家漢斯·馮·貝蒂奇爾於1929年提出的重建屬鮮卑鴨屬(Sibirionetta)中。[6][7]名稱Sibirionetta來源於拉丁語中的sibiricus,指代西伯利亞,和古希臘語中的nētta,意為鴨子。種小名formosa來自拉丁語中的formosus,意思是"美麗"。[8]
描述
[編輯]巴鴨的體長約為39和43公分(15和17英寸),略大於綠翅鴨,尾巴較長。繁殖季的雄鴨極為顯眼,具有鮮明的綠色後頸、黃色和黑色的耳羽、脖子和喉嚨。它的頭頂為深色,胸部為淺棕色,帶有深色斑點。它有長長的下垂深色肩羽,灰色的兩側被前後的白色條紋突出。
巴鴨的高度介於11.75至15.75英寸,平均體重約為1磅。
雌鴨看起來與綠翅鴨的雌鴨相似,但尾巴較長,在喙基部有一個明顯的白點,喉嚨為白色,並延伸至眼後。她還有一條明顯的淺色眉毛,由較深色的頭頂邊界所包圍。下翼也與綠翅鴨相似,但具有較深的前緣。綠色的翼鏡羽具有不明顯的肉桂色內邊界。[9] 一些"雌鴨"在臉上有"韁鞍"標記,但有人建議,這些帶韁鞍的"雌鴨"中,至少有一部分,甚至可能全部實際上是幼年的雄鴨。[9] 幼鴨的羽毛與雌鴨相似,可以通過淺色的臉頰斑點區分於普通綠頭鴨。
在非繁殖季的(換羽期)羽毛中,雄鴨看起來更像雌鴨,但羽毛顏色更加濃厚的紅棕色(赤褐色)。
分布和棲地
[編輯]分布於西伯利亞、日本、臺灣、印度、以及中國東部(包括東北、華北、自山東南抵雲南、廣東、海南島)等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
它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的森林區域,從葉尼塞河流域向東至堪察加半島、科里亞克北部、馬加丹州東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北部、薩哈共和國東南部和北部、中部伊爾庫茨克州以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它是一種遷徙物種,冬季在韓國南部、日本、台灣、中國北部和東部過冬,從北京沿海岸線向南延伸至越南邊境,向西至雲南,再向北至重慶和河南。[1][10]
一般生活於內陸河川以及湖泊。它繁殖於靠近苔原邊緣的池塘及沼澤森林中。冬季它在低地淡水中出現。
狀態
[編輯]這種物種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無危,但在2011年之前由於狩獵和其冬季棲地的濕地破壞,被列為易危物種。[1] 這些威脅依然存在,但巴鴨正在復原,冬季候鳥的數量增加,棲地面積也有所擴大。根據2010年在韓國南部冬季觀察到的巴鴨數量,全球成鳥數量估計約為107萬,這是一個從1980年代的數萬隻和2000年代的數十萬隻大幅增加的數字。[9][11][12]
保育狀況
[編輯]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ibirionetta formos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10-01: e.T22680317A92855272 [2022-12-15].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80317A92855272.en .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 ^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2 June 2022). CITES. [202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5) (英語).
- ^ Georgi, Johann Gottlieb. Bemerkungen einer Reise im Russischen Reich im Jahre 1772 1. Saint Petersburg: Gedruckt bey der Kaiserl. Ac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775: 168 (德語).
- ^ Mayr, Ernst; Cottrell, G. William (編).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1 2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79: 464.
- ^ Gonzalez, J.; Düttmann, H.; Wink, M.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wo mitochondrial genes and hybridization patterns in Anatidae. Journal of Zoology. 2009, 279 (3): 310–318. doi:10.1111/j.1469-7998.2009.00622.x.
- ^ Boetticher, Hans von. Kritische Betrachtungen über Anatiden (PDF). Anzeiger der Ornithologische Gesellschaft Bayern. 1929, 2: 10–15 [11] [2024-08-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08).
-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編). Screamers, ducks, geese & swans.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7.3.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17 [10 Jul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1).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163, 356. ISBN 978-1-4081-2501-4. The genus name is misprinted as Sibironetta.
- ^ 9.0 9.1 9.2 Dunn, John L.; Alderfer, Jonathan. National Geographic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5th. 2006. ISBN 0-7922-5314-0.
- ^ Clements, James. 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4-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pecies factsheet: Anas formosa. 2012 [6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5 August 2011).
- ^ Planet Earth episode 1: "From Pole to Pole" (Television production). BBC. 3 May 2006.